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針灸要訣賦(一)

針灸要訣賦(一)

【第1條】

五勞七傷少藥醫,膏肓百勞灸三裡。上穴隔姜用艾灸七壯。

[釋義]五勞七傷等虛損類疾病缺少有效藥物醫治,百勞、膏肓和足三裡穴用生姜切片,隔姜施灸7壯,常年施灸可補益虛損,強壯體質。

五勞即指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傷,指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行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解傷志。

【第2條】

氣喘咳嗽灸肺俞,膻中俞府豐隆炷。

肺俞、膻中、俞府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壯,豐隆隔姜灸五壯。

[釋義]氣喘、咳嗽的病人可用米粒大小的艾炷灸肺俞、膻中和俞府各三壯,隔姜灸豐隆穴五壯,諸穴相配具有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效。

【第3條】

氣急喘哮難履步,膻中氣海又俞府。

膻中、氣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各灸三壯。

[釋義]患者動則氣急、氣喘或喉中有哮鳴音,步履艱難,可用米粒大的艾炷灸膻中、氣海、俞府穴各3壯,以寬胸化痰、納氣平喘。

【第4條】

寒熱往來潮如勞,膏肓身柱三裡效。

膏肓、身柱、足三裡穴各隔姜灸五壯。

[釋義]患者寒熱往來,潮熱如痨病狀,于膏肓、身柱和足三裡穴各隔姜灸5壯,以滋陰益氣、清退虛熱。

【第5條】

肩背瘙癢多纏綿,三角肌邊分肉間。

用米粒大艾炷灸三壯。

[釋義]肩背瘙癢纏綿難愈,反複發作,可在三角肌邊分肉之間用麥粒灸灸三壯治療。

【第6條】

癰毒流注多發瘍,腰尻氣海俞加壯。

氣海俞平灸七壯。

[釋義]患者體内癰毒流注多發為瘡瘍,平灸氣海俞7壯,并灸腰骶臀部,加倍灸,以驅邪排毒、化腐生肌。

【第7條】

慢性闌尾炎痛甚,左手間使補瀉靈。

左手間使穴先補後瀉。

[釋義]慢性闌尾炎發作時疼痛劇烈,在患者左手間使穴以先補後瀉的手法施針,既能疏通厥陰經氣,又能調理三焦氣機,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第8條】

陽狂陰痫厥無知,百會鸠尾穴太沖。

百會、鸠尾穴用米粒大艾灸五壯。針瀉太沖穴。

[釋義]痫、狂、厥是神志失常的病症,“重陽則狂”,“重陰則痫”,甚則昏厥不醒,不省人事。狂證或痫證患者昏厥,人事不省,針刺太沖穴,施以瀉法,并用米粒大艾炷灸督脈經穴“諸陽之合”的百會和任脈之絡穴鸠尾各5壯,以醒神開竅、疏利氣機。

【第9條】

全身瘙癢多疹斑,風門肘尖氣海俞。

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壯。

[釋義]患者全身瘙癢,多發風疹,用米粒大艾炷平灸風門、肘尖和氣海俞各3壯,以疏風解表、通絡止癢。

【第10條】

胃脘疼痛連背胸,中脘三裡内關補。

用銀針針中脘八分,針柄用艾燒三壯;内關用銀針針一寸,火灼針柄三壯,足三裡穴隔姜灸五壯。

[釋義]患者虛寒型胃脘疼痛,痛連胸背,于中脘、足三裡和内關施以補法。具體操作為:用銀針針刺中脘8分,内關1寸,針柄分别燃艾炷灸3壯,隔姜灸足三裡5壯,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痛之功效。

【第11條】

痞塊瘧母痛堅滿,痞根脾俞瀉太沖。

痞根穴、脾俞穴用艾平灸,太沖穴針瀉。

[釋義]痞塊和瘧母腫塊疼痛,堅硬脹滿,針刺太沖穴,施以瀉法,疏肝理氣,消腫止痛。用大艾炷灸痞根穴和脾俞穴,共奏軟堅散結、消脹除滿之功效。

【第12條】

陰水腹脹脾腎虛,水分氣海三裡炷。

以上三穴隔姜灸七壯。

[釋義]陰水患者脾腎虛弱,産生腹脹,隔姜灸水分、氣海和足三裡七壯,以溫補脾腎、通陽利水。

【第13條】

七疝痞氣及偏墜,大敦闌尾太沖追。

大敦闌尾穴用米粒艾灸三壯。針瀉太沖穴。

[釋義]凡疝氣、痞滿脹氣及小腸、睾丸偏墜者,針刺太沖施以瀉法,疏肝理氣散痞,用米粒大的艾炷灸大敦和闌尾穴各3壯,以疏通厥陰肝經氣機,共奏行氣、消脹、除菌、止痛的功效。

【第14條】

暑穢入絡難舉立,陽陵承山委中血。

[釋義]暑熱穢濁之氣入絡,患者難以站立,行走不利,取膽經合穴陽陵泉、膀胱經穴承山和委中穴針刺放血治療,達到清熱祛暑、排毒通絡的作用。

【第15條】

腦炎頭痛人昏迷,上星太陽及人中。

[釋義]腦炎患者頭痛,甚至昏迷,可于上星、太陽和人中穴施針治療,以醒神開竅、通絡止痛。

【第16條】

虛腰閃痛動呻吟,溫補尺澤及腰縫。

用銀針溫補尺澤、腰縫、腎俞、氣海俞。

[釋義]腎虛腰痛或挫閃腰痛,患者活動則呻吟不止,以銀針用溫補手法針刺尺澤、腰縫、腎俞和氣海俞,以溫腎補陽、活血通絡、理氣止痛。

【第17條】

兒童遺尿久不愈,溫補命門白環俞。

[釋義]小兒遺尿久久不愈,取命門、白環俞施以溫補針法治療,以補腎益精、固澀止遺。

【第18條】

小兒足痿步難行,委中承山填虛針。

[釋義]小兒腿足痿軟,用補法施針于委中和承山穴,具有通絡利節、強健筋骨作用。

【第19條】

偏正頭痛有二般,有無痰飲細推看。

痰飲風池取中脘,還加艾壯灸安然。

風患合谷絲空穴,外加三裡瀉自安。

[釋義]頭痛和偏頭痛有兩種不同情況,一者痰飲為患,一為風襲頭目。痰飲者以艾灸風池和中脘治療,化痰通絡,可以使患者安然;風邪為主者,針刺合谷、絲竹空穴,外加瀉法針刺足三裡,以疏風通絡、理氣止痛。

【第20條】

正頭大痛及頂星,虛痛實痛最難分。

實則手按更見痛,虛則搭扪痛暫停。

虛則溫補實則瀉,百會合谷加上星。

[釋義]頭面劇痛,痛及巅頂,此痛之虛實最難分辨,實者以手按更痛,虛者手搭扪之後疼痛暫時好轉。虛證用溫補手法,實證用瀉法針刺,取百會、合谷和上星穴,以祛風通絡、和營止痛。

(未完待續)

胡光針法特點和胡光針灸要訣
胡光針法特點
針法内容有四:1、倒馬針法;2、動氣針法;3、牽引針法;4、不定穴針法;另有左右、上下傳針法(類似平衡針法),最為精妙處,為刺血療法,瀉絡遠針,奏效神速,即顯反應,立除沉疴。總之,本針法極少在患側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發人體内在潛能,沖擊病竈,使諸多疑難雜病、頑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馬針法
采用兩針或三針并列之方式,加強療效的一種特殊針法。本講義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組穴,需要倒馬應用。如驷馬上穴、中穴、下穴倒馬針,正筋、正宗倒馬針。十四經穴亦可運用倒馬針,如内關、間使同時取穴。倒馬針法的應用乃是本針法的獨創,臨床療效非凡。
2.動氣針法
在某個特定穴道進針得氣後,邊撚針邊令患者活動患處,病痛便可立即減輕,表示針穴與患處之氣相互通應,達到疏導與平衡作用,……可停止撚針,視情況留針或出針。如果病程短,治療效果好,即可出針;若病程較久,則宜留針。中間必須撚針數次以行氣,同時令病人不斷活動患處以引氣,如果病在胸腹或在髒腑,或屬氣郁、神志病變,則可同時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導,使針刺與患處之氣相引。,所謂動氣針未能,即動引其氣之義。
3.牽引針法
先以健側遠端取穴為治療針,再于患處遠端取相關穴道為牽引針,然後兩端同時撚針,交互感應,遙遙相引,這樣患處必在兩穴之間,再配以動氣針法,通而調之,往往立見奇效。
4.和諧對應針法
和諧對應針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臨床常結合四肢的全息律,與手足對應相配合。多用于治療四肢疾病。
5.橫三針
橫三針也為倒馬針的一種針法,即在同一區段上,不同的經絡上,去橫列的三個穴位,形成倒馬針法。大部分用于治療四肢疾病。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針法
三角針法也為倒馬針的一種針法,即在原本治療髒腑時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線上取兩針,在另一鄰近延伸線上取一針,而呈現三角形,用來加強前一經絡兩針之效果。
7.放血療法
久病難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放血後,再針相應穴位,令患者得到滿意的效果胡光針灸要訣
一.頭部
(一)頭痛:1.木火加肺心;婦科;富頂;後枝;火主(心髒病引起);天皇;火散;針靈骨立可緩解
2.背部五嶺點刺
(二)偏頭痛:指三重;婦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點刺;[側三裡 側下三裡 腎關 4~5次,頭痛即不複發];九裡;耳背刺加足解穴
(三)前額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連;水相加中白;五虎四
(四)後項痛:指三重加人皇
(五)頭頂痛:婦科
(六)巅頂痛:門金
(七)巅頭痛:火主
(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腎關
(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
(十)後頭痛:指三重;火菊加火連;水相加正筋加正宗;沖霄點刺出血
(十一)太陽穴部位:門金
二.眼疾病
(一)眼角痛:大 、小間;海豹;火散;花骨一
(二)眼角發紅:上白;花骨一;驷馬
(三)眼花:火腑海;火散
[color=](四)眼暈:火菊[color=]
[color=](五)眼散光:腎關;中白[color=]
[color=](六)眼球歪斜:腎關加三皇[color=]
[color=](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黃;花骨一[color=]
[color=](八)眼癢:上白;火硬刺[color=]
[color=](九)眼發幹:木穴;明黃;複溜(光明)[color=]
[color=](十)流淚:木穴[color=]
[color=](十一)火眼病:腕順一 、二[color=]
[color=](十二)青光眼:腎關加複溜加行間[color=]
[color=](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腎關加人皇;四花中;光明[color=]
[color=](十四)針眼:靈骨左右交刺,一 、二次即愈[color=]
[color=](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嶺點刺出血;加針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馬穴[color=]
[color=](十六)眼跳:側三裡,側下三裡,腎關;風市,複溜[color=]
[color=]三.鼻疾病[color=]
[color=](一)鼻炎:指驷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馬;馬金水(過敏性鼻炎:印堂)[color=]
[color=](二)鼻衄:腕順二穴;肩中;博球[color=]
[color=](三)鼻塞:火硬[color=]
[color=](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門金;側三裡一針通[color=]
[color=]四.耳疾病[color=]
[color=](一)耳鳴:;指驷馬;靈骨(肺經虛者);火硬;六完;花骨一[color=]
[color=](二)耳聾:靈骨;花骨一;驷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馬穴;總樞穴放血[color=]
[color=](三)耳中神經痛:木留(特效) (四)耳炎:指驷馬[color=]
[color=](五)中耳炎:外三關;外踝四周散刺出血[color=]
[color=](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黃加百會(留針二小時,特效)[color=]
[color=](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時點刺出血[color=]
[color=] 五.口舌齒疾病[color=]
[color=](一)下颌痛、張口不靈:火硬[color=]
[color=](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點刺[color=]
[color=](三)牙痛:浮、外間;四花外刺;側三裡加側下三裡加靈骨[color=]
[color=](四)唇喎:火主加靈骨;一、二、三重[color=]
[color=](五)唇生瘡:犢鼻點刺[color=]
[color=](六)牙龈出血:上三黃[color=]
[color=](七)舌根較大而言語不清者:失音[color=]
[color=](八)舌強言語困難: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color=]
[color=](九)唇痛、白口症:上 、下唇[color=]
[color=]六.咽喉疾病[color=]
[color=](一)喉嚨生瘡、咽炎:足千金 、五金;外三關[color=]
[color=](二)慢性咽喉炎覺喉中癢而欲咳者:靈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點[color=]
[color=](三)咽喉腫痛:火主加曲池;通腎胃背;三重、足千金點刺出血[color=]
[color=](四)魚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color=]
[color=](五)口幹:指腎(或三重放血,再針側三裡、側下三裡)[color=]
[color=](六)發音無力:背面穴 (七)咽感異常:勞宮穴下一寸[color=]
[color=](八)咽喉炎:曲陵點刺 (九)喉咽:分金加鎮金[color=]
[color=](十)喉瘤:通腎胃背 (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側)[color=]
[color=](十二)發音無力:背面穴 (十三)食道癌:三重 [color=]
[color=]七.顔面疾病[color=]
[color=](一)三叉神經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color=]
[color=](二)臉面神經麻痹:指三重;靈骨;富頂加後枝;四花外刺;側三裡加側下三裡加風市;三重點刺出血;[color=]
[color=](三)面神經緊張:驷馬;上中下泉[color=]
[color=] 八.頸項疾病[color=]
[color=](一)甲狀腺腫大:一、二、三重加通天、關、山(往外、内長者);三反(往内);驷馬(眼突出)[color=]
[color=](二)頸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門[color=]
[color=](三)扁桃腺炎、甲狀腺腫:足千金、五金;外三關[color=]
[color=](四)脖頸痛:肺心穴;上白;富頂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裡[color=]
[color=]第二章 四肢軀幹[color=]
[color=]九.上肢疾病[color=]
[color=](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裡中[color=]
[color=](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color=]
[color=](三)手抽筋:火陵;火山[color=]
[color=](四)手下臂痛:火串[color=]
[color=](五)手足麻木:大間;五虎一、二;火菊;腎關;九裡[color=]
[color=](六)手指拘攣不伸:重子加重仙加瀉尺澤;姐妹一、二、三[color=]
[color=](七)手腕撓側扭傷:上白(患側);驷馬[color=]
[color=](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膽穴[color=]
[color=](九)手痛:人宗;火主[color=]
[color=](十)中指無名指不能彎曲:木留[color=]
[color=](十一)手腕無力:水曲(特效)[color=]
[color=](十二)手指無力:花骨一[color=]
[color=](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關;上曲[color=]
[color=](十四)手三裡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color=]
[color=](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側痛:上三黃(特效)[color=]
[color=](十六)肘關節炎:曲陵刺[color=]
[color=](十七)手腕痛:臨泣、地五會、俠溪(倒馬)[color=]
[color=](十八)兩手拘攣:瀉尺澤,針腎關[color=]
[color=](十九)肘關節痛:靈骨特效;風市;四花中[color=]
[color=](二十)手指麻:對側門金、束骨、再針大間;腎關、複溜特效[color=]
[color=](二十一)中指(趾)麻:通關、通山[color=]
[color=](二十二)指關節痛:五虎一;人士[color=]
[color=](二十三)腕關節痛:側山裡、側下三裡[color=]
[color=](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color=]
[color=](二十五)手麻:手三裡[color=]
[color=](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經第二行外側痛):足千金、五金;馬金水加快水[color=]
[color=](二十七)肩痛:腎關(但下針不貼胫骨,離胫骨五分);七虎[color=]
[color=](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強刺激[color=]
[color=](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順一、二[color=]
[color=](三十)肩胛骨痛:心膝[color=]
[color=](三十一)肩關節痛:靈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color=]
[color=](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關[color=]
[color=](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color=]
[color=](三十四)肩後側痛:六完加驷馬[color=]
[color=](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腎、通胃、通背特效[color=]
[color=](三十六)肩峰痛(發腫):三通;九裡;側下三裡[color=]
[color=](三十七)鎖骨及肩髃部瘤腫:木留(特效);外三關[color=]
[color=](三十八)肩臂不舉屬心者:火膝 [color=]
[color=](三十九)肩痛:肩中[color=]
[color=](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 (四十一)鎖骨炎:七虎[color=]
[color=]十.下肢疾病[color=]
[color=](一)四肢痛:四肢穴[color=]
[color=](二)腿肌痙攣:搏球[color=]
[color=](三)腳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裡[color=]
[color=](四)腿碰傷或委中外側筋緊難伸:靈骨加尺澤[color=]
[color=](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點刺出血;水金、水通;七裡、九裡[color=]
[color=](六)腳掌不能彎曲:腕順一、二[color=]
[color=](七)腳無力:上白;腎關[color=]
[color=](八)膝蓋痛:大小中間;心膝;火膝;膽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color=]
[color=]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點刺出血[color=]
[color=](九)膝無力:心膝[color=]
[color=](十)膝内側痛:心門[color=]
[color=](十一)曲泉穴痛:心膝[color=]
[color=](十二)小腿肚脹痛及曲泉穴一帶筋緊:木火[color=]
[color=](十三)小腿脹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雲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color=]
[color=]精枝點刺出血最佳[color=]
[color=](十四)下肢無力:肩中加上曲、雲白或加下曲、李白[color=]
[color=](十五)一切下肢痛:靈骨加大白加中白[color=]
[color=](十六)足三裡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color=]
[color=](十七)下踝關節扭傷(膽經部分):上白(雙側);驷馬(特效)[color=]
[color=](十八)外踝痛:膽穴;五虎四、五加小節;上白加二間;中白(腎性);雲白加上白[color=]
[color=](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color=]
[color=](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靈骨[color=]
[color=](二十一)足跟腱痛:膽穴[color=]
[color=](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color=]
[color=](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color=]
[color=](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輕刺激)[color=]
[color=](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點刺出血特效[color=]
[color=](二十六)腳抽筋:正筋;次白[color=]
[color=](二十七)腿軟無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color=]
[color=](二十八)腿麻:驷馬、肩中[color=]
[color=](二十九)趾麻:下三皇[color=]
[color=](三十)腿冷痛:雙鳳點刺出血;再針通天、通腎[color=]
[color=](三十一)膝蓋冷痛:針單側通天;肩中[color=]
[color=]十一.胸腹病[color=]
[color=](一)胸痛:婦科[color=]
[color=](二)胸下心側痛:上白[color=]
[color=](三)胸部打傷:靈骨加大白;驷馬[color=]
[color=](四)胸部發悶:小中間;火陵;火山(禁用雙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color=]
[color=](五)胸骨痛及腫脹:七虎[color=]
[color=](六)打傷中氣呼吸困難:靈骨加大白[color=]
[color=](七)開疏胸次:四花外刺[color=]
[color=](八)胸腹側痛(壓痛):驷馬[color=]
[color=](九)胸腹膜炎:四花中點刺出血,再針驷馬[color=]
[color=](十)胸腹部任脈線上痛:水相[color=]
[color=](十一)胸連背痛:驷馬,然後承山;腎關;上白[color=]
[color=](十二)小腹側痛:驷馬、通天、通胃[color=]
[color=](十三)肋膜炎(肋間神經痛):指驷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馬[color=]
[color=](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color=]
[color=](十五)腹脹:靈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color=]
[color=](十六)腹膜炎:腸門(特效)[color=]
[color=](十七)腹部腫瘤:外三關(特效)[color=]
[color=](十八)上腹部脹大易罹中風:三重(可使上腹變小,并預防中風)[color=]
[color=](十九)小腹脹:腕順一、二[color=]
[color=](二十)肋脅痛:火串[color=]
[color=](二十一)脅下痛:三重[color=]
[color=](二十二)胸脅痛:下都[color=]
[color=]十二.腰背痛[color=]
[color=](一)坐骨神經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color=]
[color=]靈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color=]
[color=](二)肺機能引起之坐骨神經痛:上白、靈骨;火陵;上、下曲;溫溜、下廉;肩貞、臑俞[color=]
[color=](三)腎髒性之坐骨神經痛:中白;腕順一、二;腎關[color=]
[color=](四)少陽經坐骨神經痛:上白;中白;火陵[color=]
[color=](五)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之坐骨神經痛:四花副、下加腹腸穴;上三黃(特效)[color=]
[color=](六)心經之坐骨神經痛:天府、俠白;通裡、大陵、内關、間使[color=]
[color=](七)背痛:指腎;重子、重仙;腕順一、二(由腎虧引起);天地人士;九裡[color=]
[color=](八)闊背肌痛:(膏肓痛):指腎;重子加重仙;腕順一、二;搏球(50%有效);腎關(腎虧所緻)[color=]
[color=](九)腰痛:靈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無效時,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color=]
[color=](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腎關;馬快水[color=]
[color=](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黃 下針即見效[color=]
[color=](十二)正中線痛:委中點刺出血,再針昆侖[color=]
[color=](十三)背連下腿痛:馬快水(特效)[color=]
[color=](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腎關[color=]
[color=](十五)脊椎骨彎曲痛、手腳痛:消泺 [color=]
[color=](十六)脊椎骨脫臼:後椎加首英[color=]
[color=](十七)腰脊痛:腕順一、二;三皇[color=]
[color=](十八)第一、二胸椎兩側筋緊:天皇[color=]
[color=](十九)腰椎強不能彎曲:;靈骨加叉一[color=]
[color=](二十)髂骨後上脊兩側痛:肺心穴;腕順一、二[color=]
[color=](二十一)背痛:火散 (二十二)閃腰岔氣:二角明;馬金水[color=]
[color=](二十三)膀胱經外髂骨痛:中白 (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color=]
[color=](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 (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門;後會[color=]
[color=]第三章 髒腑疾病[color=]
[color=]十三.心髒疾病[color=]
[color=](一)心髒病:大間;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裡;[color=]
[color=]天地人士(心跳過速)[color=]
[color=](二)心髒炎:心門;四花中上[color=]
[color=](三)心髒衰弱:指腎;天地人士加靈骨[color=]
[color=](四)心髒性之風濕病:火膝;心常;三通[color=]
[color=](五)心髒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靈骨加大白[color=]
[color=](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腎關[color=]
[color=](七)心跳:小間;中間;心常;火串;心門;肩中;火菊;四花上裡;伏兔[color=]
[color=](八)心驚:膽穴[color=]
[color=](九)強心(昏迷時使用):火硬[color=]
[color=](十)心下脹:心門;通關 、通山[color=]
[color=](十一)心跳過快:心門特效;通關、通天;四花中外點刺出血[color=]
[color=](十二)心肌炎:心門[color=]
[color=](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點刺出血[color=]
[color=]十四.肺髒疾病[color=]
[color=](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color=]
[color=](二)肺積水:四花中(特效)[color=]
[color=](三)肺結核:四花中、外點刺出血,再針驷馬[color=]
[color=](四)肺瘤:四花中[color=]
[color=](五)肺氣腫:四花中、外點刺出血[color=]
[color=](六)支氣管炎:小間[color=]
[color=](七)肺癌、肺氣腫:心常加靈骨、大白(特效)[color=]
[color=](八)咳嗽、氣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靈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強刺激;土水穴(特效)[color=]
[color=](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馬[color=]
[color=](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color=]
[color=]十五.肝膽疾病[color=]
[color=](一)肝火旺:木穴;木炎[color=]
[color=](二)肝炎:木炎;肝門;上曲刺;火包;火主[color=]
[color=](三)肝腫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針肝門,明黃;肝俞點刺,再針上三黃[color=]
[color=](四)肝炎之腸炎:腸門;木鬥;木留;三重[color=]
[color=](五)肝弱:富頂[color=]
[color=](六)口苦睡不着:木炎[color=]
[color=](七)慢性黃疸:眼黃加三黃;火枝加火全加其黃[color=]
[color=](八)急性黃疸:眼黃加肝門;火枝加火全加其黃[color=]
[color=](九)面黃四肢浮腫:人宗[color=]
[color=](十)膽病:木鬥;木留 [color=]
[color=](十一)膽結石:木枝 (十二)膽囊炎:火枝;火全[color=]
[color=]十六.脾胃疾病[color=]
[color=](一)脾腫大:脾腫;上三黃;三重;木鬥;木留;人宗[color=]
[color=](二)反胃(倒食):天皇;腎關[color=]
[color=](三)胃酸過多:天皇;腎關[color=]
[color=](四)胃痛:浮、外間、腸門;火主;門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裡[color=]
[color=](五)胃下垂:脾腫加足三裡加内關加中脘,并灸神阙、氣海、關元[color=]
(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門金[color=]
十七.腎、膀胱病[color=]
(一)腎髒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順一、二;水相
(二)腎髒病之背痛:中白
(三)腎虧:指腎;地士;搏球加四花中
(四)腎痛:二角明
(五)腎募穴京門處痛:二角明
(六)腎髒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腎胃背;
馬金水加快水;腕順一、二
(七)腎結石:水愈;馬金水
(八)膀胱結石、膀胱炎:馬快水
(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腎胃背 十八.大小腸病
(一)腸炎:指五金;千金;腸門;門金;四花下;腑腸加門金;四花外刺;
足千金;五金;通腎加通胃
(二)腸痛:靈骨;四花裡[color=]
(三)腸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
(四)腸風下血:中白
(五)痔瘡出血:委中刺加中白
(六)大便脫肛:其門
(七)頑固性便秘:其門
(八)便秘:火串
(九)肚臍周圍及腰痛:腕順一、二
(十)大腸部脹痛:腸門;門金

(十一)腸出血:四花中、外點刺,再針姐妹穴

針灸要訣與按摩十法

民國·趙緝庵著 趙玉青、趙壽毛整理

内容簡介:
本書是近代山西名醫趙緝庵先生遺著,以《針灸要訣》,《按摩十法》,《針灸經學圖表》,《針灸驗案》四卷合編而成。其中主要介紹了作者多年臨證治療的經驗,例如針灸補瀉手訣,注痛訣,摸,推,剁,敲,拿,廣,抖,伸,活,意按摩十法,十四經穴名,别名,出入交會,針刺深淺,艾灸壯數,部位取法,疾病主治,以及各類驗案等,并附針灸手法和經穴圖多幅。書中對于理論的闡述和理論的總結都有獨到之處,是學習和研究針灸,按摩的參考書。

自序

餘自幼鑽研中醫學術,攻讀《内經》、《難經》、《甲乙經》、《傷寒》、《金匮》等醫籍,兼學本草、方藥,以及曆代各醫家學說,積數十年醫治經驗,進一步得解針灸真訣,曾于民國十三年癸亥著述《針灸傳真》書八卷,與孫、王二君共同研究合作出版,在我縣石印局排印,已為各省醫界所共賞,然排印成套亦隻數百,未半載即售盡,且出版倉卒,内多未盡之義,久欲再為補著,卻無暇顧及。庚午秋又本數十年心得經驗,著成《針灸要訣》一卷、《按摩十法》一卷、《針灸圖表》一卷、針灸驗案》一卷,合成四卷。書内所列進針訣、退針訣、行針訣、補瀉訣、注痛訣等種種手法,均經自己親身實踐後,行之有效,才敢标題立論,詳為說法,隻求一目了然,為文不厭淺俗,且又于各經圖表外,另繪着色總分各圖,務求詳明,俾學者易于識别,期望濟世活人之針灸學術發揚光大,造福人類。是否可觀,願就正于針灸學術者再為之斧正焉。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山西雁門緝庵趙熙序于并垣客次

凡例

一、是書所列針式,除外科所用各針外,粗細長短,分為十一種。每種針式下必注明針形若何,何病使用,從《内經》九針樣式變通而出,隻求使用便利,不必拘泥古式。

一、是書所言進針訣、退針訣、行針訣、補瀉二十三訣、注痛十一訣、預防折針訣、速救折針訣、挽救暈針訣,以及出血減痛訣、燃艾灸治訣等種種手法,皆從《内經》及曆代名醫針灸書内揭出,并标題立論,為他書所未有。所列各訣,是在實際治療中,行之有效者。

一、是書所言艾火溫度,人身紅白細胞增量,從日本原次免太郎灸治書内擇出,以證明燃艾灸治之利益。

一、是書系實驗學問,篇幅雖短,所言皆手法要訣,解釋務求詳明,已說不妨再說,語論淺俗,不厭重複。

一、是書所附表圖,務求簡便詳明。表按十四經穴名、别名、出入交會、淺深分寸、灸數、呼吸、以及部位、取法、主治,無不分欄界格,注解明白,俾學者一覽而知。至人身經絡穴道,除各經按常式分繪外,又繪總分各圖,酌加五彩(由于印刷原因,本書未加彩圖),較之古書圖式尤為精詳。

第一卷 針灸要訣

一、針式總論及圖解(圖略,下同)

《内經》所用九針,一曰鑱針,二曰圓針,三曰鍉針,四曰鋒針,五曰铍針,六曰圓利針,七曰毫針,八曰長針,九曰大針。其用法不同,而長短粗細亦各别。然其治療疾病之意,不外取氣、取血、取痛、取痹,或用以通關過節,或用以攻邪散結。然當時開化未久,用物簡單,一切工匠制造,多未發明,故治療可以師古意,而針式宜用新制造。如古人以砭石代針,用以出血,瀉頭部諸熱,其法可謂便矣。然砭石之使用,不若棱針之精妙,蓋砭石易緻損壞,手法較拙者,必有傷筋傷絡之患,故後世多以三棱針代之。三棱針取馬啣鐵制成,棱而有鋒,非惟攜帶便利,且沿皮穿刺,出血較易,既可免疼痛之患,又可無損傷之虞,此較古為優者一也。铍針主取癰膿,圓利針主取痛痹,鋒針主取癰熱出血,此樣針,皆為癰疽膿血而設。現在外科針刀,無器不備,且制造精良,取用便利,此較為優者二也。針學創于中國,而制針工藝亦應改進。現在制造金銀各針,以日本為最精,其所制毫針、長針、大針、圓針,皆仿我國《内經》九針樣式,有長者,有細者。有粗者,銀合銅鑄,金用開金。其針柄則或鐵、或銀、或金不等,其柄形則為圓棱亦異,針絲細而且硬,上下均勻,搓轉便利,此較古為優者三也。故吾謂凡用針刺者,不必泥用古時九針,而古時九針所主治,除外科所用各針外,其餘取氣取血,消結散邪,及取一切深邪遠痹應用諸針,皆可按古意變通其式,但求使用便利,不必泥古執一。今将吾采用各樣針式提供針家備用。針之長短粗細分寸,列表如下:

1、毫針二種

圖1:此樣針細如毫發,故曰毫針,能針三百六十五穴,主取寒熱痛痹,長一寸六分,刺手足腹背頭面平常各穴使用。

圖2:此樣針長七八分,刺小兒及百會穴,深二三分者使用。

2、細針四種

圖3:此樣針較毫針略粗,細如豬鬃,故曰細針,長三寸,刺深邪遠痹,關節火氣,及腹中塊邪、環跳穴使用。

圖4:此樣針長二寸半,刺腿臂深邪,及腹部癥瘕使用。

圖5:此樣針長一寸六分,與毫針主治用途無别。

圖6:此樣針長七八分,刺穴深三四分者使用。

3、粗針三種

圖7:此樣針較細針又粗,形如龍須草莖,故曰粗針,長三寸,刺壯士肥人,深邪堅塊使用。

圖8:此樣針長二寸,刺壯士腿臂、腹部諸穴使用。

圖9:此樣針長一寸,刺壯士肥人腿臂、手足部諸穴使用。

4、三棱針二種

此樣針以馬啣鐵制成,三面有棱鋒,故曰棱針,針尖要銳,銳則容易入穴,針腰要粗,粗則張大穴眼,刺淺血易出,長一寸五分,刺手足十二井穴,及頭上五行瀉血使用。

圖11:此樣針長二寸半,刺牙床深處,及舌下金津、玉液出血使用。

以上行針,共分九樣,均用金質造成。

九樣針,長短分寸粗細,各取适用,刺淺刺深不一,刺近刺遠有殊,且人之肥瘦壯弱,皮膚之厚薄粗細,塊邪之堅軟大小,尤有區别,在醫者臨症時審察,按病分刺,用粗用細,用長用短,擇宜而施,未可拘泥。

三棱針,市上多有出售者,但恐不是馬啣鐵制成,蓋馬為火畜,馬啣鐵受氣已久,毒汁消減,故制造三棱針,以馬啣鐵為最良。

二、進退針手勢圖解

(一)毫針進針手勢圖解

以右手大指持針柄,以左手食指、中指按穴肉,将針鋒插人食指、中指兩縫間,徐徐搓轉而入,用平補平瀉法。若系補針,則候病人呼氣将盡時,而吾方納針,若系瀉針,則候病人吸氣将盡時,而吾方納針。至左手大指,必須抵定持針柄之右手心,則左手兩指,緊按穴肉而俠針腰,右手兩指,緊握針柄。所謂手如握虎,勢若擒龍,非惟一氣,易于進穴,且病者動而針不動,可免意外危險。

(二)毫針退針手勢圖解

用針補瀉後,法應出針,仍如前圖之手勢,徐徐搓轉而出,亦用平補平瀉。若系補針,則候病人吸氣時而吾方出針,出針後,則急以手指揉閉穴眼,不使氣洩。若系瀉針,則候病人呼氣時,而吾方出針,并搖轉,使針孔撐大,邪氣盡出。針頭出穴後,遲數分鐘許,始揉閉穴眼,以防中風。

(三)細針進針手勢圖解

右手拇指食指持針柄,右手中指,無名指、小指護針身。以左手拇指、食指緊壓穴上,協助右手搓壓進穴。施行各種手法後,徐徐搓轉出針。

(四)粗針短針進針手勢圖解

以右手持針柄,左手拇指壓在穴上,先切後重壓,右手拇指同時用勁壓推,搓針入穴,重心在拇指,快速進針後,施行各種手法,手法畢,搓轉出針。

三、針刺方向圖解

(一)直刺法

此法是針柄、針身、針尖直入直出,由進針到退針方向不變。

(二)斜刺法

此法是進針保持一定深淺度,防止傷及内髒及血管。

(三〕卧刺法

此法沿穴串刺,是沿皮淺刺,可單刺一穴,亦可一針串數穴,适用于眼區周圍及頭部、胸脅部、背部。

(四)點刺法

此法持短針輕微反手一點,是快速淺刺,如蜻蜒點水,适用于小兒及體弱者。

以上針刺方向須醫者因人、因症、因部位靈活掌握。

四、補瀉手訣

行針補瀉,曾在《針灸傳真》書内,約已著述詳明。然其法散見于各篇之内,學者每嫌眉目不清,苦難搜尋,茲将補法九訣,瀉法十訣、平補平瀉四訣各為标題立名,注明是何理由,如何用法,使學者顧名思義,按法演習,果能手法精煉,則補瀉自無遺義矣。

(一)補前按摩(補法第一訣)

未施補瀉進針前,則用按摩手法,以開啟活動其氣,使經易于補足。《内經》雲,“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又雲;“按摩勿釋。”即補前之按摩法也。至于如何手法,詳于《按摩十法》内。茲不多贅。

(二)随氣搓轉行九陽數(補法第二訣)

随陰陽經絡之氣道而搓轉針柄,行九陽數。九陽數者,九次一停,每補順行九次,九九八十一數而畢,則陽數盡也。不已者,再續為行針。《内經》雲:“随而濟之,惡得無實”。此法最為補針多施之術,無論如何虛病,必用此訣。

(三)慢提緊按(補法第三訣)

人之皮膚肌肉約分三部,初入三分為天部,再入三分為人部,又深入三分為地部。衛氣即在天部,慢提則下氣不至上洩,緊按則上氣填入下部,所謂“從衛取氣”。益入營分也。此法亦補針最要之着,但必須施于搓轉之後。

(四)退圓進方(補法第四訣)

補針入穴,要求添津益氣,補針上提,要防損津失氣。提針要直,直則針孔無隙,下氣不至上洩,故曰退圓。進針要方,方則氣填四周、上部益入下部,故曰進方。此訣是《内經》古法,于施行提按手法時,最宜留神注意。

(五)入多出少(補法第五訣,又名三進一退)

入多出少,則三進一退之法。提針一次,按針三次,如将針提上天部,即将針柄連按三手,從天部按入人部,從人部按入地部,務使上氣益入下氣。此亦《内經》古法也。

(六)青龍擺尾(補法第六訣)

青龍擺尾者,卧倒針頭,如龍前行,一左一右,擺動其尾,此法凡遇頑麻冷痹,滞着一處不行者,即将入穴針柄撥倒,使針頭直朝病所,一左一右,慢慢拔動九次,如扶船舵,舵柄緊持不移,而舵頭之入水者,擺動不已。此訣多用于病患就近處取穴者,用以補之。

(七)蒼龜探穴(補法第七訣)

蒼龜探穴,仍是入多出少之意,進針落穴搓轉補氣後,将針頭闆倒,向左深按攢剔一手,使氣達入左邊一次,又使氣達入右邊一次,有如蒼龜入土之狀,故曰蒼龜探穴。

(八)呼盡内針候吸引針(補法第八訣)

《内經》雲:“呼盡内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蓋言乘病人呼氣已盡之時而吾方進針。進針後,靜待氣至,留針久而經氣實,則病自複,故而愈矣。《内經》又曰;“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是言當病人吸氣之時,而吾方出針,不使針下正氣随呼洩出針穴外。氣在穴内,故曰各在其處也。正氣不随針孔噴出,則大氣留止,神氣自存。

(九)退針用直急閉穴門(補法第九訣)

退針時緊持針柄,徐徐搓轉而出,勿使針頭左右搖擺,不緻真氣從針孔洩出,則神氣留矣。至針後,針孔雖小,急将針孔用指揉轉緊閉,謹防氣從孔出。

(十)瀉前按摩及瀉時按摩(瀉法第一訣)

瀉前按摩,與補前按摩,同一活動氣血之意,果能照下卷《按摩十法》所列按摩諸法,擇術而施,則未用針而氣已流通,入穴後自易瀉邪,進針後,邪氣纏繞針頭,搓轉不動時,尤必賴有按摩各法,即下卷《按摩十法》中所言之摸、推、敲、剁、伸,抖、拿、活、廣、意十法也。不必盡施,在醫者擇宜檢用。

(十一)迎氣搓轉行六陰數(瀉法第二訣)

迎陰陽經絡之氣道,而逆行轉針,行六陰數,曰瀉法。六陰數者,轉針六手一停。每瀉必行六次,六六三十六數而畢。不已者,再續為行針。《内經》雲:“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氣至者谷氣至也。谷氣不至,無妨再瀉,即二次、三次均可。總以邪退正來為目的。《内經》又曰:“迎而奪之,無得無虛”。

(十二)緊提慢按(瀉法第三訣)

《内經》曰:“從營置氣”。即緊提慢按之意也。從營取氣,置到衛部,即使地部之氣,洩出天部也。緊提則下氣上出。慢按則上邪不至下入,此種手法,與補法适成反比例。然此法亦是搓轉略松後,始能提按便利。

(十三)退方進圓(瀉法第四訣)

持針出入進退,或使提插手法時,進針要直,直則上邪不至入下,故曰進圓。退針要方,方則下邪随針孔洩出,故曰退方。

(十四)出多入少(瀉法第五訣,又名三退一進法)

出多入少,即三退一進之意,按針一次,提針三次。如将針頭插入地部,即将針柄連提三次,從地部提到人部,又從人部提到天部。務使下氣提出上部,則邪自洩出。

(十五)白虎搖頭(瀉法第六訣)

進針入穴後,穴下邪氣壅聚,則将針柄不住前後左右搖轉,使針孔撐大,則下邪當随針孔洩出,故曰白虎搖頭。此法與青龍擺尾之用針不同,青龍擺尾,是以針頭拔氣,而針柄不教搖轉。白虎搖頭。是以針柄搖大針孔,而上下皆搖轉。

(十六)吸氣内針呼盡出針(瀉法第七訣)

《内經》雲:“吸則内針,無令氣忤”。又曰:“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是言乘病人吸氣時,而吾方納針刺穴,不使針與氣逆,又乘病人吸氣時而搓轉針柄,以行瀉法,則邪易出而谷氣自來。又曰;“呼盡出針”。是乘病人呼氣時而吾始出針,則邪随呼氣而洩,自無留患矣。

(十七)搖針出穴暫不閉門(瀉法第八訣)

針松邪退,法應出針,然穴下餘邪未能不留些許,故于出針時,用搖轉手法,務使針孔撐大,下邪随針孔洩出。則内邪淨矣。且搖針出穴後,不可驟閉穴門,遏邪在内,必遲幾分鐘或十餘分鐘許,始用指揉閉穴眼。

(十八)瀉氣瀉血同時并施(瀉法第九訣)

瀉法有單瀉氣,單瀉血之分,又有氣血并瀉之法。氣血并瀉者,如霍亂、斑疹、小兒麻痘,及一切瘡疽火邪,毒血壅滞不通之病,先以棱針瀉其血,以洩毒汁,又以金針按照手法,再瀉各經之邪氣,此即氣血并瀉法也。

(十九)瀉後按摩(瀉法第十訣)

邪退出針,經穴下餘邪未盡,或脹滿,或抽痛,病人甚為難受,即用按摩術以宣散其氣。如針腹上兩章門,邪盛者,于出針後,小腹覺脹覺痛,此因邪氣瀉下一時未能邃從竅道洩出,故壅滞不通。醫者于患者小腹各穴,或腿部三陰交,實行摸、推、敲、剁按摩法,則邪自從經道出矣。此亦瀉後之最要訣也。補法則不多用。

(二十)搓轉均勻(平補平瀉第一訣)

搓轉均勻,即搓轉針柄時,不多不少,一生一成。如針柄左轉為補,則針柄右轉為瀉,針頭向上為補,則針頭向下為瀉。此法非惟針柄左右搓轉要均勻,即針頭向上向下,亦要均勻,無偏輕偏重之手法,即搓轉均勻也。

(二十一)子午搗臼(平補平瀉第二訣)

子午搗臼者,持針一提一插,如人搗臼之狀,提針用三分力,插針亦用三分力,提插均平,無或淺或深之弊。此法最能活動穴下之氣,運氣催氣,其效甚大。至搗臼時,一上一下,手指顫動,又名為赤鳳迎源法。

(二十二)直進直退(平補平瀉第三訣)

進針要直,直則上氣不至入下。退針要直,直則下氣不至洩上。非惟初進針後,出針法也宜如此,即使提插手法時亦要一上一下,提按均勻,此皆又補又瀉,活動經穴氣道之法也。

〔二十三)先補後瀉、先瀉後補(平補平瀉第四訣)

病有先補正氣,後瀉邪氣,又有先瀉邪氣,後補正氣之法。在審病者正氣多少,邪氣輕重,以為或先補或後瀉之的。一補一瀉,即一損一益之法,法無一定,擇宜而施。邪輕而正太虛者,用補多瀉少法;邪重而正不至太虛者用瀉多補少法。

五、注痛十一訣

金針治病,取效最捷,勝于藥料。然有病而不肯就針者、畏痛故也。一則因醫者針粗器鈍,二則因行針手法不良,此注痛法不得不講也。今将未針前、出針後、及進針時、注痛之十一訣,分列如下:

(一)未進針前注痛第一訣(按摩)

已知病在何經,應刺何穴,尚未持針着穴,而先施按摩爪切者,曰未進針前注痛法。

針未入穴,病者邪盛氣郁,預憂其痛,醫者先施按摩諸術,就所取陰陽經絡,上下左右,着力按摩,或摸、或敲、或剁、或廣意,或伸活,或抖拿,按照《按摩十法》書内手術,擇宜而施,務使經絡活動,氣血流通,則痛自減輕。

(二)未進針前注痛第二訣(爪切)

無論所針何穴,先将病者穴内之肉用指甲從皮部着力爪切、以成四形深印,使穴邊氣血蕩開,消毒後以針鋒對正爪印刺入,即用醫者左手食指中指,着力緊緊按定穴邊上下之肉,再搓轉針柄,自能減痛。

(三)進針時注痛第一訣(平補平瀉手法均勻)

已經持針刺穴,用指搓轉而入,施種種注痛方法,曰進針時之注痛法。

人身氣血,本自均勻,偏勝則為痛,故進針,以右手大指食指,緊握針柄,徐徐搓轉而入,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務要按生成數行法。生成數者,即平補平瀉,不多不少,向上如是,向下亦如是,向左如是,向右亦如是,穴下氣血均平,痛自減免。

(四)進針時注痛第二訣(調勻呼吸)

進針時病者或坐或卧,先令調勻呼吸,勿使言語,勿使動搖,徐徐搓轉針柄,或快速進針,按法刺入,若病者稍覺疼痛時,即令吸氣三口,痛自減。

(五)進針時注痛第三訣(循經按摩)

進針時、病者穴下邪盛氣結,抵針難入,疼痛較甚,醫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緊挾針腰以右手中指摸瀉是經上下之穴。如所針是任脈中脘穴,滞針抵針,不易搓入,即用右手中指或大指、摸推下脘、或氣海、關元、中極等穴,則針較松,而痛亦大減。

(六)進針時注痛第四訣(緊按)

《難經》雲:“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蓋言持針雖系右手,而按穴起落止病,則多資左手。經絡順逆,氣道上下不同,則按穴之食指、中指,何指重、何指輕亦異,如所針瀉是足陽明天樞穴,其氣由上而下,轉針時稍覺疼痛,則将在上按穴之指,加力緊按,則痛自減。如所針是足少陰肓俞穴,其氣由下而上,轉針時,稍覺疼痛,則将在針下按穴之指,加力緊按,則痛亦減。

(七)行針時注痛第一訣(循經按摩)

針已入穴,淺深亦足,行手法補瀉時,用種種注痛法,曰行針時之注痛法。

針入穴後、穴下邪盛氣郁,行針時,病者抽痛難忍,醫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緊挾針腰,以右手中指、大指,摸推所針之經穴,按氣道順逆,于所針是經上下各穴,着力先施按摩手法,則經氣流通,痛必減輕。

(八)行針時注痛第二訣(分部行瀉)

行針時邪氣太盛,搓轉不便,強行手法,非惟疼痛難忍,又有折針之患,故宜用分部行瀉法。先将針提出天部,深三分以瀉天部之邪,天部略松,再入三分,以瀉人部之邪,人部又松,然後再入三分,以瀉地部之邪,先淺後深,漸次行針,痛減輕。

(九)行針時注痛第三訣(針遠穴以通氣)

進針落穴後,手搓針柄,推之不動,轉之不移,遍施按摩諸法無效者,是氣血壅聚已極。強行針,則疼痛難忍,最好是先取是經遠處之穴而針瀉之,遠邪退出,則近邪自輕。如針腹上肝經之章門穴,而壅滞不動,則從腿上取三陰交而先瀉之,下穴氣松,則上穴之邪亦減,自便于搓轉矣。一次不開,可針兩穴,務使行針無滞,疼痛減輕。

(十)出針時注痛訣(搓轉均勻)

邪盡正足,徐徐搓轉出針,仍如進針時之手勢,曰出針時注痛法。

邪退法盡,自應出針,然出針時,仍以左手兩指按定穴位,用平補平瀉法,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仍按生成數行法,手法均勻,進針固宜緩,出針亦要緩,蓋出針急,則帶穴肉,易緻疼痛,不過補針要直出,瀉針要搖轉而出,稍有不同。

(十一)出針後注痛訣(按摩針穴)

針已出穴,邪尚留聚,用按摩針穴消除者,曰出針後注痛法。

出針後、邪氣由上移下,或由下移上,餘邪未盡,或所瀉邪氣,從腹上流注腹下,從腹部流注腿部,氣聚邪壅,一時未能遽出,稍覺疼痛,則急按所針上下經絡、氣道順逆,就疼痛各穴處,着力用指施行按摩諸術,則餘邪出而痛自止,且甚有針瀉臍上旁開章門穴,出針後腹上不痛,而小腹下部竟覺大痛者,遍施摸、推、敲、剁按摩法,終莫能止,可急從腿部兩三陰交穴上再為針瀉,則邪去痛止。

以上注痛諸法,瀉針多于補針,蓋補針雖用按摩,然行針時,無邪氣壅塞之憂,出針後,無餘邪流注之痛,且更無推不動、轉不移之患,故補針注痛法,除進針出針與瀉針相同外,餘皆無疼痛之慮。至于三棱針注痛法,詳出血針四手訣内,茲不多贅。

六、出血針減痛四手訣

出血針,多以三棱有鋒者刺穴,故手法笨拙,無不畏其痛而避其鋒,往往有甯病勿刺之人,而小兒尤甚。其實刺之痛不痛,不在棱針之粗細,而在手法之巧拙,今試将曆年刺穴不痛之經驗,列四種手法如下:

(一)捆綁截斂之手訣

刺手上十二井穴,先将患者衣袖退上,以醫者兩手叉定病者之臂,着力緊緊斂下,其氣血由肘間漸收斂至手腕而止,即用帶纏繞手腕數周,加力捆緊,務使臂上氣血,集注手上,且覺麻木。

(二)爪切限定針鋒之手訣

以醫者右手大指甲爪切病者手上各穴,如刺手大指少商,使穴邊氣血蕩開宣散,又以醫者大指食指,緊握棱針,兩指甲限切針鋒一分或二分,對正穴内爪印,以為刺之淺深。

(三)圈指緊握之手訣

以醫者左手大指、食指,圈定病者所刺之指,起初未刺前,不用着力,至令病者咳嗽進針時,急入急出,有似電閃,醫者速将左手大指食指作圈者,加力緊緊握定,刺穴者是右手兩指,而用力者卻是左手兩指,如是則血易出而痛亦減,此理最為明顯。蓋凡吾人碰傷打傷手指時,即自将所傷之指,塞入口内,用牙緊緊咬定,痛則較輕。此系截定血絡,不遽傳送之故也。刺一指如此,刺十指亦如此,刺足上十二井穴亦莫不如此。

(四)切定血絡不使傳送之手訣

刺頭上各穴,及腿上委中,足上湧泉、然骨等穴,不能照第三圈指緊握者,即于所刺之穴,用醫者左手大指、食指、中指攝起穴肉,沿皮穿刺,急以左手大指、食指深切穴邊之血絡,辮明陰陽上下,血氣來源,如所刺是頤上大迎穴,其氣由上而下,即用指甲深切穴上之絡,距離不過一寸,或七八分,使氣不至遽然下行,則痛自然減輕。

七、刺頭上五行各穴出血之經驗

《内經》雲:“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蓋手足六陽之經絡,無不上頭,故凡頭暈、頭痛、眼眩、眼痛、耳鳴、耳痛、面腫、面痛,及一切火邪上沖頭面之症,無不于五行内,各擇二三穴,刺出其血,輕者每行各針一穴,重者每行各刺二穴、或三穴,未有不當覺輕減者。如:

上星、神庭、百會,督脈穴也。

兩頭維、兩頰車、兩四白、兩地倉、兩大迎,足陽明穴也。

兩迎香、兩禾髎,手陽明穴也。

兩絲竹空、兩角孫、兩耳門,手太陽穴也。

兩臨泣、兩陽白、兩目窗、兩童子髎,足少陽穴也。

兩天容、兩顴髎、兩聽宮,手太陽穴也。

兩攢竹、兩曲差、兩五處、兩承光,足太陽穴也。

頭上共合五行,每行各舉數穴,以為取血瀉邪之用,不必盡刺齊取,但以病情輕重為斷。然又皆系面前易尋之穴,若在發際内者,不易尋取,婦人尤甚,以其發厚故也。吾每遇頭眩暈各症,獨取攢竹兩穴,瞳子髎兩穴,上星一穴,共五穴,刺出其血如豆許,無不當覺輕減。病重者,亦不過于每行各擇一二穴刺之,皆能應手取效,刺眼疾亦然。至頭頂百會一穴,凡遇暈痛、昏厥等症,取效尤捷。昔唐高宗得眩症,甄權以棱針出血如大豆許,立已。可見其功效之大。但取血用針,必須沿皮斜卧穿刺,不可直下過深,深則内漏成瘡,并有他種危險,諸穴皆然,百會尤甚。

八、刺手足十二井穴及臂腿舌鼻牙床出血之效驗

手十二井穴,市醫皆知出血,而兩足十二井穴,刺者頗少。其實刺兩手井穴出血,是通手三陽、手三陰氣血,而足三陽、足三陰之氣血,尚未盡通。《内經》雲:“必盡刺其血絡而後已”。夫盡刺血絡之病,必是霍亂、四厥,及一切大熱昏迷、不省人事之症。十二經無不受邪,故非盡取十二經之血絡,刺出其血不可。刺手不刺足,猶是洩其半邪,而髒腑氣未能盡通也。故必按圖取穴,辨别陰陽,各出血如豆許而後已。其它如臂上尺澤穴出血,以洩肺邪,曲澤穴出血,以洩心包絡邪;腿上委中出血,以洩膀胱邪;足上然骨出血,以洩腎邪;鼻孔搓磨出血,以洩督邪,而治喉痛;舌下左右刺金津玉液出血,以洩心經之邪,而治舌上腫痛各症;牙床出血、以瀉胃與大腸之邪,而治牙床腫痛諸症。出血針雖不僅此三十餘穴,已能應用無窮。餘常刺此所舉各穴,無不應手取效,雖病情重大,未能立即全愈,而一經出血,無不當見輕減,可見出血針為治療各适應症最捷最便之方法,醫者萬勿忽視。(臂上及腿腘出血一定要攝起穴肉針刺,防止血管内漏)。

九、刺穴淺深不必拘泥《銅人》、《素注》之分寸

針家刺穴淺深,多遵《銅人》、《素注》,其言分言寸,最為詳明,過之不及,皆為違背經旨。其實人之大小肥瘦不等,皮膚肌肉之厚薄有異,未可一例而施也。且《銅人》、《素注》分寸不一,如肺之雲門穴,《銅人》針三分,《素注》針七分。胃之大巨穴,《銅人》針五分,《素注》針八分。小腸之肩中俞穴,《銅人》針三分,《素注》針六分。腎之氣穴、大赫兩穴,《銅人》各針三分,《素注》各針一寸。肝之中封穴,《銅人》針四分,《素注》針一寸半,其他《指微》、《活人》、《甲乙》、《千金》、《明堂》諸書,所引分寸,又與《銅人》、《素注》不同。可見分寸不必拘泥古人,不過略示規矩,取甯淺勿深之意,亦是各本心得經驗而出此分寸之例,非此無分寸也。在醫者審察病者肥瘦厚薄,又必切知在背、在腹、在腿臂、在手足。當脊及脊旁開寸半,髒腑俞穴宜淺刺。脊之旁開三寸各穴,宜略深,不宜太深。腹上在肋骨間各穴、宜淺刺、宜卧針刺,不宜直刺,腹上正中及旁開一寸二寸者宜深刺。但有一定角度。腿上各穴宜略深。手足上各穴宜淺刺。法無一定,在視其肌肉厚薄,穴氣之淺深,以為進退,不必盡泥書,亦不敢盡離書。餘嘗按《銅人》《素注》分寸,針刺腹上各穴,而針下竟不得氣,深入幾分始得氣。得氣者,針下緊,搓轉滞針,病人言抽痛是也。故刺穴以探得邪氣為适當,不得氣者,不合分寸也。又嘗刺一體貌肥壯婦人,其病是寒邪結聚臍上,其腹則肥大高厚,異于常人,因取下脘一穴而針瀉之,按古書宜刺八分,深入寸二分,尚無知覺,直至一寸五、六分,始覺氣緊抽痛,可見拘泥成法,未能收效,要靈活應用。

十、瀉氣瀉血以十二經氣血多少為标準

六經氣血多少,在《傳真》書内已經注明,然猶有未盡義焉。蓋行針意在瀉氣,血亦随行,而氣之行較血為多。出血針意在瀉血,氣亦随出,而血之出較氣為多,故無論以金針瀉氣,以棱針出血,總要先知十二經氣血多少,以為瀉氣瀉血之準。如心、肺、脾、腎、三焦、膽六經,少血多氣之經也。肝、包絡、小腸、膀胱四經,多血少氣之經也。胃與大腸兩經,多血又多氣之經也。多血多氣者,多瀉氣可,多瀉血亦可。用行針則于六陰數施畢,不妨再施三施。出血針則刺之較深,取血較多,刺畢不妨再刺。多血少氣者,多取血不為害,而瀉氣則不可太多。少血多氣者,多瀉氣無甚損,而出血則不宜過多。餘嘗見一醫士,刺一婦人尺澤穴,出血多至半茶碗許,緻該婦面色發白,嗽不已者半年。可見取氣取血,要有一定标準,過甚則為害。然此亦就常道而言,若邪氣塞滿經絡,毒血壅聚太盛,多瀉氣多出血均為有益無損,今将十二經絡多氣多血,及多氣少血,多血少氣者,分列如下:

多氣多血:胃,大腸;

多血少氣:肝、包絡、小腸、膀胱;

多氣少血:心、肺、脾、腎、膽、三焦;

十二經氣血多少,其說出于《内經》,失血之多少,固能剖解而知,而氣之多少,絕難剖解而得也。蓋人死則氣散,何由得知多少,此非深明氣化者,不能說出。現在德美醫院,及日本各醫士,研究我國針學最力,然不從岐黃書内讨論,恐難得其奧義。

十一、暈針挽救訣

暈針之現象不一,有進針後,略施瀉法數手,而見暈針者;有手術将盡,針未離穴,而驟至暈針者,又有出針後,未過片刻,而随後暈針者。其時,或先惡心發嘔,或先頭暈眼眩,甚或面色突然發黃白,吐出食物,手足厥冷,仆地卧倒,氣若将絕者,此其故,蓋因正氣不足,邪氣已盡,脈絡空虛,胃氣未來,且邪氣将盡時,脈内已覺空虛,正本不足,而瀉邪時,又稍為損正,故現此危險病狀。還有因病人過度情緒緊張,怯懼太過,亦緻暈針。然暈針雖危險可懼,而邪退時始有此等狀态,邪盛時不至暈針,故暈針為病愈吉兆,病者不可驚慌,欲挽救此危機有六手訣:

(一)無論所針何穴,針在穴内,不可将針拔出,防止氣再從針眼洩出,遲片時自愈,或用穴内原針,略補數手亦可。

(二)病者暈倒時,急用手切住病者人中穴重按,待口鼻回氣,與以熱湯飲之,則立蘇。(糖水飲半杯,效果更好)

(三)急取病者腿上胃經三裡穴,按九陽數補氣,胃為五髒六腑之海,谷氣增,經絡自實,暈病立愈。或補百會、人中、氣海等穴,均能收效。

(四)暈病不至太重,無須用針補氣者,急用兩手大指中指,在病者腿上三裡,臂上曲池,手上合谷,腹上氣海,或摸或推,以按摩法,補其胃經、大腸,及生氣之根,則正氣自回而暈病愈。

(五)或用麝艾燃灸足三裡、合谷、曲池、氣海等穴,亦能使正氣同轉。

(六)病者暈針後,針在穴内,尚未起出,俟正氣回轉後再徐徐搓轉出針,然出針宜照法直線提出,不可旁搖撐孔,緻洩正氣,且出針後,宜急閉穴門,不可再瀉,如病未愈,隔日針之。(必須察脈觀色,謹慎施針,預防暈針。)

十二、預防折針訣

針細易折,邪盛尤易折,前所列進針退針手勢圖解,及行針注痛諸手訣,雖為易于進穴,又為止痛而設,而預防折針之意,亦兼含在内。蓋以左手食指、中指,并緊按穴,挾定針腰,是挾護針之下腰,而上腰則仍賴持針之右手。持針右手五指,除食指、大指,搓轉針柄外,而中指無名指,又緊護針之上腰,且左手大指,抵定轉針之右手心,針雖細竟成一直線,兩手并用,一氣貫注,無論病者如何動搖,吾針不動,此預防折針之第一訣也。

針入穴後,邪氣堅凝團結,抵針滞針,穴下如有物纏繞,強行搓轉,必緻折針,前所論注痛手訣内,或施按摩,或針遠穴,為注痛設者,即為折針設也,穴下氣血活動,則搓轉無滞,而針柄自無折斷之患,此預防折針之第二訣也。

折針速救訣:

針已折在穴内,無論是針腰斷,針柄斷,仍以左手兩指,加力緊緊按定穴邊之肉,将斷針露頭處,迅速屈成撓鈎形,則針絲不至被穴下邪氣吸裹,然後徐徐搖轉而出,再換他針刺之。或用磁石迅速吸針出穴。

針前詳細認真檢查針器,慎之于始;行針時發現滞針纏針,推之不動、轉之不移,不可強轉針,預防折針。并用按摩諸法,通經活絡,幫助輸通氣道。

十三、消針毒法

金針雖不生鏽,然病者穢氣毒血,多在穴下,一經針刺,則必污染,且人之病患不同,疥癬、花柳、傷寒、瘡疽、瘟疫等症,最易傳染。若不将針上毒垢消除,難免以此傳彼之患。故每針一穴,則宜換針,每針一人則宜洗針消毒。用消毒藥水将污垢洗盡,再用消毒藥棉将針擦明,最後以酒精(75%)泡半小時,用幹酒精棉球擦幹,貯藏針于消毒後之玻璃管内(管底亦放置消毒幹棉球以護針尖),封好管口備用。

至于三棱針以鐵制成,最易生鏽,尤宜經常擦磨,可蒸可煮,可以藥水浸泡洗垢,用75%之酒精泡後,以消毒幹棉球擦幹,放入針管内備用。

十四、針刺禁忌

(一)刺禁:

《素問·刺禁論篇第五十二》:“膏肓之上,中有父母,七節之旁,中有小心,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注:心下隔上為肓,心為父,肺為母,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肺三日死。七節之旁,中有小心,謂背脊五椎旁為心俞,七椎旁為膈俞,心之下為心包絡,自五推之下推之,則包絡當垂至第七節而止,故曰七節之旁有小心焉。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一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嗽;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刺附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注:跗上,足面上也,脈是沖陽穴。

“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

注:溜脈者,與目流通之脈也。

“刺頭,中腦戶,入腦者死;

注:腦戶,督脈經穴,在枕骨上,通腦髓。

“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

注:舌下為廉泉,系任脈經穴。

“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

注:足下布絡,足下各經之絡,誤刺其脈,則邪不得散而為腫。

“刺郄中大脈,令人仆脫色;

注:郄中,足太陽膀胱委中穴也,下行于足,故誤中其大脈令人仆而脫色。

“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

注:氣街,即氣沖,胃經穴,在鼠鼷上一寸,誤其脈,血不出而氣并于中,則内結為腫,而在鼠鼷間矣。

“刺脊間,中髓為伛;

注,脊間為督脈經藏髓之道,誤中之,故為伛。

“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

注:乳上之穴,名乳中,其内為乳房,其下為乳根穴,刺乳上誤中乳房則腫,下之乳根亦當有膿,自蝕成瘡矣。

“刺缺盆中内陷氣洩,令人喘咳逆;

注,肺為華蓋,缺盆為道,刺缺盆内陷,則肺氣洩,而令人喘咳,缺盆在喉兩旁橫骨陷中,為手陽明,太陽脈。

“刺手魚腹,内陷,為腫;

注:魚腹,即魚際穴,刺太深而内陷,則為腫。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注:陰股,脾之脈也,誤刺大脈而緻血出不止者,脾氣絕而死矣。

“刺客主人,内陷,中脈,為内漏為聾;

注:客主人,足少陽膽經穴,在耳上起骨,開口有孔,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脈之會,刺之太深而内陷者,則交脈破決,故為漏為聾。

“刺膝膑出液,為跛;

注:膑,膝蓋骨也,膝乃筋之會,液者,所以灌濡空竅者也,液脫則屈伸不利矣。

“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

注:太陰肺,主行營衛,陰陽治節由之,出血過多,則營衛絕,故立死。

“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

注: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腎虛而又刺之出血,則舌強難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

注:肺之中府,雲門等穴,皆在膺中,誤中之而陷,則為喘逆仰息。

“刺陰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遺溺;

注;肝經有陰包穴,治遺溺,脾經箕門穴,亦治遺溺,刺之而内陷其脈,則溺反不止矣。

“刺少腹,中膀胱,令人少腹滿;

注:膀胱在小腹之内,誤中之,故溺出而少腹滿。

“刺腋下脅間内陷,令人咳;

注:腋下有肺經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肺脈橫出腋下,故刺之而内陷其脈,則為咳也。

“刺腨腸内陷,為腫;

注:腨腸者,足魚腹中之承筋穴,俗雲腿肚,系足太陽膀胱經穴,深刺而内陷則為腫。

“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

注:匡上即眼眶,陷骨即眶骨也。誤中其脈,則目系絕,故為漏為盲。

“刺關節中液出,不得伸屈。

注;關節臂肘股膝骨節交際之機關處也。液出則筋膜漸幹,無以養骨節,故皆不得伸屈。

“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

(二)五奪不可瀉。《靈樞·五禁第六十一》:“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洩之後是四奪也;新産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為五奪,皆不可瀉。

(三)五逆不可刺:《靈樞·五禁第六十一》:”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洩,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血不),血(血不)笃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

(四)五禁不可刺:《靈樞·五禁第六十一》:“甲乙日自乘,無刺頭,無發蒙于耳内;丙丁日自乘,無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無刺腹去爪瀉水;庚辛日自乘,無刺關節于股膝;壬癸日自乘,無刺足胫”。

(五)無傷:《素問?刺要論篇第五十》:“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共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内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内動五髒,後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脈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内動肺,肺動則秋病溫瘧,淅淅然寒栗。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内動脾,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刺肉無傷脈,脈傷則内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内動肝,肝動則春病熱而筋弛;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内動腎,腎動則冬病腰疼;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爍胻酸,體解(亻亦)然不去矣”。

注:不去,不欲行動也。強不強,弱不弱,寒不寒,熱不熱,曰解(亻亦)病。解即懈之意。

(六)勿刺已刺所禁忌:《靈樞?終始第九》:“新内勿刺,已刺勿内(内,房事也);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己刺勿飽;已饑勿刺,已刺勿饑;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卧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裡頃,乃刺之。

凡此十二所禁者,其脈亂氣散,逆其營衛,經氣不次,因而刺之,則陽病入于陰,陰病出為陽,則邪氣複生,粗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

泆,乃銷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七)六經氣終不可刺:《素問?診要經終篇第十六》:“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皮,乃絕汗,絕汗則終矣。

注:足太陽膀胱之脈,起于目内眦,上額交巅,從額入絡腦,還出别下項,循肩膊内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故其終時,眼戴上,背反折,而為瘈瘲之狀,白色者,肺色也。太陽之氣主衛外,氣絕則絕汗出,而肺之真色見,人不得生矣。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盡縱,目(擐去掉扌)絕系,絕系一日半死矣,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注;足少陽膽經之脈,起于目銳眦,上抵頭角,下目後,入耳中,上走耳前,故其終也耳聾,目(擐去掉扌)絕系,少陽主筋骨,故百節盡縱,色青白者,金木相克也。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喜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注:足陽明胃經之脈,起于鼻,交額中,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共支者循喉嚨,入缺盆,下腹,屬胃絡脾故其終必口目動作、喜驚、妄言。黃色者,土色也,胃絕而脾色見。上下之經,亦皆盛而不行,無胃氣以養經矣。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注:足少陰腎經之脈,入腹,開竅于二陰,故其終也,腹脹閉塞而不通,腎主骨,齒為骨餘,故齒長而垢,腎色黑,故面黑。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注:足太陰脾經之脈,循足大趾内側出腨内,上陰股,入腹,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故其終時,腹脹而不得息,噫嘔交作,上下不通,面黑而皮毛焦也。太陰之脈,從胃上注于心,即火生土之路也。噫為心病,脾絕而氣逆于上,則為噫為嘔,而面見心之赤色。若不上逆心,是土敗而為腎水所乘,則上下不通,面現腎之黑色,且并見手太陰之氣絕而皮毛焦矣。

“厥陰終者,中熱嗌幹,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此十二經所敗也。”

(八)凡刺胸腹者,必避五髒:見《素問?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九)五髒氣絕不可刺:《靈樞?經脈第十》:“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笃丁死,火勝金也。

注:肺經之榮在毛,合在皮,氣絕而不榮,則皮毛焦,皮毛一焦,是皮節之津液去,而皮毛焦者,甚至爪枯毛折矣,毛折則毛先死,其死也必在丙丁之日,金被火克故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毛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勝火也。

注:心主脈,又主血,氣絕則血脈俱枯,毛色不澤,面色如漆染者,血先死,血死不能久生,其死也必于壬癸之日,火被水克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其肌肉,口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勝土也。

注:脾主肌肉,唇舌為肌肉之本,故脾氣不榮,則肌肉軟,其舌萎,其人中滿,其唇反,唇反而肉先死矣。其死也必于甲乙日,土被木克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勝水也。

注:腎主骨,其脈行于冬而濡骨髓,惟腎氣絕,則骨枯肉脫,齒槁發焦,而骨死矣。其死也必于戊己之日,水被土克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笃辛死,金勝木也。

注:肝之合在筋,其筋下聚于陰器,而上絡于舌本,故氣絕則筋急,引舌與卵,其筋已死矣,其死也必于庚辛之日,木被金克也。

“五髒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注:五髒精氣皆聚于目,故髒氣絕,則目系轉而運,志生精,精脫則志死矣。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洩,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注:六經氣絕,則陰陽相離,衛外之氣脫,而絕汗出矣。絕汗者,汗出如油之謂也。

十五、論中國灸法起源及曆代傳為治病之要訣

灸法創于岐黃,讀《内經?骨空論》一篇之内,凡當灸者二十九處,其散見于各篇内者,不勝枚舉,曰熨、曰(火卒)、曰燔,皆火攻之意,故灸法與針術并用。《左傳》成公十年,秦緩診晉候之疾,曰:“在膏之上肓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達,針也,攻,灸也。言不以針刺艾灸也。《史記》扁鵲治虢太子屍厥暴病,使子豹為五分之熨,熨兩脅下,太子立蘇,兩脅下必章門穴,五髒精神所會,五分之熨即五分灸之意也。又《史記?倉公傳》齊北宮司空命婦得疝氣病,倉公為灸足厥陰而愈。足厥陰者,足厥陰肝經也,必是三毛中大敦穴。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唐孫真人亦雲:“宦遊吳蜀體上常帶三兩處灸傷”。蓋以瘴疠潮濕之地,非灸無以卻外邪。又《隋書?經籍志》所載針灸諸書,曰《針灸經》一卷、《曹氏灸經一卷》、《華佗枕中灸刺經》一卷、《雷氏灸經》一卷。我國灸法,盛行于古代,言針則寓灸,言灸則随針,故合稱為針灸。秦漢以前此法大行,隋唐時尚有若幹灸經風行于世,宋、元時期有《備急灸法》,《癰疽神秘灸經》等灸法專著。曆代醫家皆懂灸法,在其所著醫書中提到灸法者甚多,不勝枚舉。明、清以後,灸法專著不多,但在醫藥著作中提到灸法者不少,由壯數灸發展到用艾卷灸、藥物灸。明代楊繼洲著《針灸大成》,高武著《針灸聚英》,針灸并用,保存國粹。故流傳曰:“一針、二灸、三服藥”。當今之時,對此自古灸治要法,有誰重視,因而《靈樞》玉版永寂無聲!而東西各國,日以科學治療方法,流傳我國,取人之長,彌己之短,造福人民,振興中華,吾侪有責,而我國之艾灸法,足以起死回生,保全人體健康者,反緻一蹶不振,良可慨也!

十六、灸法經日本醫士實驗

我國灸法,在古代已占重要位置,自歐西科學發明後,凡種種治病方法,取重物質實驗,而我國之艾灸法,視為無足輕重。其實古代醫學,創造此法,亦從考查實際經驗而來,非盡屬諸想象者。後世針灸失傳,緻使火攻治療方法,束諸高閣而不講。夫《銅人》、《素注》所載灸法最多,曰一壯、曰三壯、曰五壯、曰七壯、曰九壯,曰二七壯、曰三七壯、曰多至二百壯,及千壯,并曰禁灸。同一經穴,何以此穴宜多灸,彼穴宜少灸,又何以此穴宜灸,彼穴不宜灸,此皆切有至理,非漫為是言者。燃艾發火,原有驅邪助陽卻寒之功。究竟艾氣從毛孔針眼傳入皮膚血肉之内,對于營氣如何,對于衛氣又如何,猶待進一步研究。吾等研究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獨醫學如是也。尤怪者,本是我國舊學說,一經外國人批評,加以名詞。則耳目新而聲價頓高。如灸法治病已四千年,我國人不能實行試驗,故緻疑信參半。近年來德美醫院,研究我國針學。日本各醫士,又于研究針術外,考查我國灸法,連續施灸剃毛家兔,及海螟獸類,分别背部腹部,按艾柱點數,燃火灸治,有每一次之檢查,有每小時之檢查,又有每一星期或數星期、數十星期之檢查,連續施灸後,即用科學方法,察得白血球增量若何,赤血球增量若何,嗜好細胞、淋巴細胞、色澤浸潤又若何,既有施灸獸身之檢查,又有施灸人身之檢查。民國元年,日本樫田十次郎,著有《灸治論》,七年,越智真逸氏著《論灸治及于腎髒利尿之影響》;十五年,時枝董氏有《灸治實驗的研究》;十六年,原次免太郎,于施灸後,考得血色素量與紅血球之影響,十八年,又考得施灸後皮膚組織,及白血球之影響,結核動物與慢性膀胱加答兒之治愈法,同時又有青正皓,于施灸後,察得血球與血清之影響。此二十年來,經日本名醫學博士,種種檢查,切知艾火助熱,有時較藥水注射,功效尤大。且著有灸治專書,與針術并重,我國固有灸法,此後可昌明于世界矣。

此外,日本醫士還測驗艾火之溫度及壯數多少。如:日本樫田、原田兩博士,常取東京各處所産艾葉,用鸠卵或雞卵大之艾絨,卷裹在寒暑表之水銀槽外,于空氣中周圍燃燒之,約發64℃之熱,若以風力助之,約達67℃。

又日本某醫士雲:“凡灸法、對紅血球,及血色素量之影響,自來無人論定者。蓋因灸之點數不多,而為短時間之檢查,遽下判斷,未能明顯也。每灸必以二三千壯,或六七千壯為度,若僅灸數十壯,恐未能得當也”。按此考查論來,各經除禁灸各穴外,凡系背部腹部,我國《銅人》、《素注》所言灸三壯、灸七壯、灸九壯,即多至數百壯者,似嫌太少。餘往往遇疾病宜灸者,不按古書壯數,或加倍或數倍,取效甚多,未見有害。

十七、艾竈高低廣狹

《明堂下經》謂燃艾灸穴,艾炷底面,宜廣三分,蓋底寬三分,則熱力易于傳入,然底面宜寬,而炷形切不可太高,故古書所載艾炷之形,曰如雀糞、如麥粒,至大者,曰如棗核。日本針灸書亦有此說。蓋艾火傳熱,全在底面着肉處,炷太高,則煙火上散而無益,故艾炷之高,亦不過二分三分或二分半。艾炷底約寬三分,其高或二分、或三分、或二分半均可。其形上尖下平,尖則易于燃火,平則易于着肉,且搓貴緊不宜松,燃以線香紙煤為适宜。

十八、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灸治法有隔姜片者,有隔蒜片者,又有隔紙灸者,其實灸以傳熱為目的,隔物灸治,熱力不易傳入,雖火未着肉,似能減痛,姜蒜熱後也甚灼熱,而着肉燃灸,亦無疼痛之患。(取艾底要掌握火候,要快速取去)蓋針後行灸是氣從針眼傳入,不針而灸,是從毛竅傳入,較之隔物灸功效尤大,且卧灸時醫者病者互相注視,略有灼感則取去,亦何至有傷肉之患。

十九、已刺未刺皆可灸

出針後,未經揉閉穴眼,即用艾炷灸治者,曰針後行灸法,未用金針刺穴,擇定何經何位,先以爪甲切印,燒艾灸治者,曰未針灸法。灸針後穴孔其效速,灸未針穴孔其效緩,從針傳入者,少灸幾壯則見效。從毛竅傳入者,非多灸幾壯不為功。也有醫者将艾炷裹置針柄上,以火燃艾,令由針柄傳熱,針下有燙熱痛感,毫針不宜,吾不用此法。

二十、三裡灸

俗語雲:“若要小兒安,三裡常不幹”。日本人亦雲:“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又曰:“無艾灸之入,不可與同旅行。”蓋以三裡是足陽明胃經要穴,胃為五髒六腑之海,胃氣盛則他經皆賴以相安。孫思邈曰:“艾火可以灸百病,殺鬼邪”。其消除寒邪,卻免瘴疠,及一切傳染、結核或慢性等病。灸之尤有大功。然病有陰陽虛實,氣有寒熱水火,宜灸不宜灸,宜少灸,宜多灸,以病脈為标準,未可一例而施也。

第二卷按摩十法

編者按:按摩療法,是祖國醫學的一部分,是由勞動人民長期同疾病做鬥争中發展起來的療法。常與針灸配合,解除病痛,簡便易行,收效良好。

什麼是按摩?從字的意義來講,按者,以手往下按,摩者,徐徐揉摩,可使筋節舒暢,血脈流通,氣通血活。在醫療實踐,古人通過應用指力、腕力、掌力,臂力,發展出多種手法,稱為按摩療法。

祖國醫學最早的經典著作《内經》中記載按摩的内容很多。如:《素問?玉機真藏論》:“肝傳之脾,病名脾風,發瘅(疸),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這裡把按摩放在了第一位。《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跷”。《素問?血氣形志篇》:“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離合真邪論》:“推而按之”。《素問?調經論》:“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于不足,神氣乃得複”。《素問?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靈樞?九針十二原》:“排陽得針,邪氣得洩,按而引針是謂内溫”,這是說明針刺和按摩并重。

古代最早用按摩治療的病例是扁鵲治療屍厥症,使其學生子遊按摩(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最早的按摩專著有《黃帝岐伯按摩經》十卷(見《漢書?藝文志》),可惜因其書早佚,未能流傳後世。《諸病源候論》、《聖濟總錄》、《針灸大成》、《醫宗金鑒》等巨著,均有按摩記載。

古代醫事制度中按摩醫生定有職稱,并有明文規定。如《隋書?百官志》記有按摩博士二人;《舊唐書?百官志》記有“太醫令掌醫療之法,丞為之二,其屬有四:曰醫師、針師、按摩師、咒禁師,皆有博士教之”,《新唐書?百官志》記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并以九品以下,掌導引之法以除疾,損傷折跌者正之”。

先父總結了自己常用的按摩手法,針灸按摩配合使用,效果良好,用簡明文言寫成《按摩十法》,并附驗案。希望簡便易行的按摩療法配合針灸治療,成為普及的保健知識,使其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趙玉青)

自序

以金針刺穴,而分陰陽氣道,以為補瀉迎随者,曰刺法;以指頭按穴,而分升降起落,以為順逆上下者,曰按摩術。按摩與金針無二理,知金針補瀉者,即知按摩補瀉。蓋陰升陽降,經絡順逆之道,男女一體,老幼同氣,在醫者辨别寒熱虛實,以為迎奪随濟,金針如是,按摩亦如是。所異者,用針、用指,手法不同耳。餘編著《針灸傳真》書時,曾談過《指針法》,但欠詳細,餘閱讀曆代按摩書,結合親身實踐,深知補瀉不明,則按摩不靈。若洞悉陰陽之路,則用針靈,用指亦靈,針法、指法原無二緻。故未有不明經絡起止、金針補瀉而能知指針補瀉者,亦未有不知指針補瀉而按摩能收效驗者。俗語雲:“千般容易學,一訣最難求”,非虛言也。餘自了解針訣後,凡諸書所載按摩法,孰得孰失,一見自明,蓋僅言指法,而不言補瀉,終為不全面之淺談。餘積數十年心得經驗,将常用而有效之按摩手法,簡列十種,每一指法下必著明何為補,何為瀉,用法若何,末述及治療全愈各病,希望按摩學術,發揚光大,與金針配合,對醫療保健多做貢獻。是否正确,願以質諸精于按摩者,共同研究。

一九三四年一月山西雁門緝庵趙熙序于并垣客次

一、指針按摩術

指針,按摩術也,載在《内經》,而其法失傳,故後世鮮有深明其用者,其實按摩諸術,與金針之迎随補瀉無二理,人身三百六十五骨節,十二經絡,以及奇經八脈,各有交會起落上下升降之路,人必深知經絡髒腑氣血往來順逆之道,而後能以手運氣,以指代針,閉者為之開,聚者為之散,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也,且按摩與金針并行不背,金針取效速而暫,按摩取效緩而時久。分言之曰金針,曰按摩。合言之,則用金針者不能離按摩,行按摩者不能背金針。二者兼施并用,但視病情何如耳。未用金針前先施按摩,以活動其氣,而針之行氣愈靈。既用金針後再施按摩,以繼行其氣,而針之收效愈速。是按摩諸法,實為未用金針前之先導,又為既用金針後之繼援也。楊繼洲《針灸大成》書内附小兒推、掐各法,過為簡單。其他諸書所載按摩諸法,亦多半為醫治小兒之用。其實按摩諸法,大人小兒,無不可施,虛勞實積,亦皆可用,若謂專為醫冶小兒而設,淺矣。

指針一科,手法雖多,約言之,不外摸、推、剁、敲、伸、活、抖、拿、廣、意十法。血病宜多摸,氣滞宜多剁,筋縮不舒宜多伸,行動不利宜多活,骨節屈伸不利宜多抖,癥瘕積聚諸病宜多推,油膜礙障,宜多拿,氣道不順宜多敲,閉結脹滿宜多廣,神志誤用宜多意,有宜用一二法者,有宜用兼施并用者,但視病勢若何,法難豫拘。分言之,曰指氣,曰指穴。合言之,則指氣不離乎穴,指穴而氣随之,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今試将指氣指穴,分别言之:

(一)指氣

指氣者,以指着穴,施行手法,行氣行血也,通活十二經絡,十二經絡氣血壅滞,則以指開之,十二經絡氣血不足,則以指補之。一經病者,指行一經之氣血,數經病者,指行數經之氣血。

(二)指穴

指穴者,以按摩周身之穴,通幹脈與支脈,運行五代,通達周身奇經八脈。五代者,指皮、肉、血、筋、骨五者言也。

二、摸法

摸法血行,而氣随之,諸病皆宜摸,故為按摩家第一術。

摸者、以手指扪索也。醫者用兩手中指,扪索病者之穴,在穴上一起一落,一緊一松,行搗臼生成數,亦如用金針者,一提一插,行子午搗臼法是也。周身各穴,未有不宜用摸法者,然未摸之前,必先審察被摸者何經受病,則向何經選穴行摸。是陰經,是陽經,血之升降不同,其摸時,指頭向上向下亦有異,指頭著穴,搗臼雖分起落,切不可離開穴肉,緻傷皮膚而斷氣。故善用摸法者,醫者必先将全身精氣,集注兩指頭,一上一下,與金針之提插無異。至摸時用兩指頭或一指頭,大抵背上多用雙指頭,督脈宜用單指頭,腹上任脈用單指頭,腹上少陰,陽明、厥陰、用雙指頭,頭上風府用單指頭。頭上風池、童子髎等穴,用雙指頭。用單用雙,視其經絡部位,又視其病情虛實,活法也,非死法也。在醫者臨症善摸耳。

(一)摸之補法

《内經》論補法曰:“随而濟之”。蓋謂順其經絡氣道而益之。并行九陽數,九次一停也。用金針者如是,而以指行摸者亦如是。以指着穴,順其經絡氣導而補益之,亦九次一停也。金針補法,有慢提緊按手術,從衛取氣,益入營分,行摸者亦用重按輕起指法,即是從衛取氣益入營分之意也。金針補術有蒼龜探穴之法,行摸者亦于中指着穴重按後,連續深按幾手,即蒼龜探穴之意也。

(二)摸之瀉法

《内經》論瀉法曰:“迎而奪之”。蓋謂迎其經絡氣道而奪之。行六陰數,即六次一停也。金針如是,而以指行摸者亦如是。以指着穴,逆其經絡氣道而瀉出之,亦六數一停也。金針瀉法有緊提慢按手術,行摸者亦輕按重起,即從營置氣,提出衛分之意也。金針瀉法有白虎搖頭之術,行摸者亦于中指着穴按掐時,四周搖揉其氣,即白虎搖頭之意也。

(三)摸之平補平瀉法

金針平補平瀉手法,即是搓轉針柄,左右均勻,不多不少,一生一成。以指行摸者,亦是以指着穴後,起落相均,不輕不重,無出緊入松,出松入緊之偏,即平補平瀉手法也。

摸之補瀉法悉具,凡金針所用之手術,無不可以摸代之,無論陰陽經絡,虛實寒熱,未有不宜用摸者,故按摩家以摸為第一訣。

三、推法

推者,決行,推開氣血之意。治積聚之病,如水之壅塞不流,而開決其口,以使之流也,故曰決行。其法以醫者兩手大指頭,在病人經絡各穴上,一前一後,着力推轉,兩指頭相距,最遠不過三寸。推男人先從左起,推女人先從右起,各按陰陽經絡,皆有先後起落。推督脈,由大椎起,推至尾闾止。推任脈,由天突起推至中極穴止。他經皆可類推,因能寬胸順氣,治癥瘕積聚諸病。

(一)推之補法

推用補法,以兩大指循經着穴,順其氣道之行而推助之,即《内經》“随而濟之”之意。何經氣不足,則從何經之穴起處,用指推行。推至何經之穴止處而停。如補足太陽膀胱之氣,即從兩目内眦睛明穴起,就推就從頭上返轉項上,由項上推至背上,由背上推至臀上,由臀上推至腿上,又由腿上推至足上之至陰穴而止。如補手太陰肺氣,即從乳上中府、雲門穴起,循經按穴,漸漸大指魚際、少商穴而。無論陰經陽經,總以順氣道推行為補法,每經過一穴,必用力以指多推幾次,即用九陽數也。此兩經如是,他經亦如是,在腹、在背亦如是。

(二)推之瀉法

推用瀉法,以兩大指頭循經着穴,迎其經絡氣道而逆推之,即《内經》“迎而奪之”之意,何經有邪,即從何經起止穴處推起,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漸漸推至何經之穴起止處而停。如瀉腹上任脈,即由頤上承漿穴起,漸漸推至臍下中極上。如瀉腿上足厥陰肝,即從腹上肋骨内期門穴起,漸漸推至足行間、大敦穴止。凡所經過之穴,亦必着力前推,推之次數,亦是六數一停,如金針之行六陰數也。且推而兼揉,能活動推散穴中之結氣。故推用瀉法,能治癥瘕積聚諸疾病。

四、剁法

剁法,散行,能散積氣,氣行而血亦随之。剁者,斫也,以醫者之手五指相并,斫病人腹背,或四肢各處,以激散其氣也。周身皆可用剁法,而所剁之處,或自下而上,或由上至下,距離切不可過二寸,蓋相距稍遠,則氣不連接,散于此者,又積于彼矣。欲剁之時,令病者端坐,或仰卧,或側卧。如系手足,一手伸拉手足,一手行剁,剁之次數,以一二為一次。剁用側手,醫者将自己手上五指并住,側擊病者之脈絡。如在足三陽而行剁法,則由頭寸寸剁至足上而止,他經皆然。如剁背上各俞穴,每隔七日改一俞,取日下一節之義。如剁四肢則不改,至剁之期限,每七日剁一次,取七日來複之義。

(一)剁之補法

剁用補法,如氣虛血滞,上不能之下,下不能之上,左不能之右,右不能之左。于未用摸法、推法補氣前,先辨陰陽經絡氣道,而順行剁法,以激動其滞氣,則穴下活動,易于補足,此亦随而濟之之意也。

(二)剁之瀉法

剁用瀉法,如氣結、痰積、血淤、水腫等症,穴下壅聚已久,遽用摸法、推法以瀉之,則内部氣血,不易流通,必須先按其陰陽經絡氣道,而逆行剁法。剁則激動其氣,能使宿寒留聚之邪,活動流散,然後再推,易于瀉氣,此亦迎而奪之之意也。

(三)剁之平補平瀉法

剁亦用平補平瀉手法,如病聚一處,邪結一穴,而無須選取全者,則用平補平瀉手法。其剁也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即在近處施行,而無偏多偏少,此輕彼重之分,此即平補平瀉法也。

五、敲法

敲法,氣行。敲者,以醫者手指,敲打病人經絡穴道,以行其氣。敲與剁手法不同。剁用側手,敲用平手,其法以醫者手指相并,按一、二、三、四敲打為一次。敲之部位距離不可過一寸,蓋敲以激動其氣,稍遠則氣不接屬矣。至于敲之期限,或三日一敲,或七日一敲無定。如敲頭,由神庭敲至風府;由攢竹敲至風池,由目窗敲至肩中俞。凡用敲法,先敲中行,後分男左女右,再敲他經。敲督脈由大椎敲至尾留闾。其他由肩外俞敲至陽池,由環跳敲至解溪。諸經皆如此敲法,其次數均按生成數行之,以氣行為止。氣行者如喉間咯氣,下部洩氣之類是。

(一)敲之補法

敲與剁同一激動血氣,而剁之激動,多氣行意。敲之激動,多血散意。敲之補法,亦是先辨陰陽經絡,順其氣道之行而随敲之。如補足三陰,即從足上各經起穴處敲起,漸漸敲至腹上各經穴落處而止。如補足三陽,即從頭上各經起穴處敲起,漸漸至足上各經穴終處而止。其他敲手之三陰三陽皆如此,此敲之補法也。

敲之瀉法。

敲之瀉法,亦是先辨陰陽經絡,逆其氣道而敲瀉之。如瀉手上三陽經,即從頭上各經穴處敲起,漸漸敲至手上背面穴起處為止。如瀉手上三陰經,即從乳上各經穴起處敲起,漸漸敲至手心指上各經穴終止處為止。其他敲瀉足上三陰三陽亦如此,此即敲之瀉法也。

(三)敲之平補平瀉法

敲之平補平瀉,與剁法同,亦是于所患結邪處,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敲法均勻,無偏多偏少,此輕彼重之分,此即平補平瀉法也。

六、拿法

拿法,膜行。能治油膜之間之病。拿者,用醫者兩手,拿起病人肌肉,可使骨肉離開,以寬油膜中之積,故曰膜行。膜行者,行膜中之氣也。其法以醫者兩手順行,手虎口對手虎口,兩手大指向内,從病者臂上、或腿上,自分肉間,将肉徐徐提起,又徐徐放下,如此數次,或提一面,或提四面,均以病情而斷。如拿腿,自環跳穴起,至解溪穴止。拿臂,自肩外俞起,至列缺穴止。拿脊骨,自風府穴起,至尾闾穴止。拿腿上太陽經,自委中穴起,至昆侖穴止。他經皆可類推。

拿法能使油膜分肉間氣行無滞。譬如門内有客,開門則放外出。然僅施一拿法,将手足腹背間肉,提高放下,一起一落,聽其氣之自行,則氣必順經行走,未有能逆其氣者。是拿法隻有順氣流行之用,而無迎随逆奪之功,即順氣流行,亦是任其自然之行,而補益之力,未免太輕,故必濟以或摸、或推、或剁敲,而補瀉始有力。

(一)拿之補法

如欲行補法,先審手足腹背陰陰油膜分肉間滞氣在何部位,用兩手提起其肉,徐徐放下,如是數次,然後乘其肉下滞氣活動,而擠之以摸、推、剁、敲諸法,順其氣道而增益之,此拿之補法也。

(二)拿之瀉法

如欲行瀉法,亦是同前之提高其肉,徐徐放下,數次後,知油膜分肉間滞氣流通,然後濟之以摸、推、剁、敲諸法手術,迎其經絡穴道之氣而逆瀉之,此即拿之瀉法也。不過拿之一法,補時少,瀉時多,在術者善為擇用耳。

七、廣法

廣法,運行。廣者,運轉經絡之氣、從此達彼,上下左右相應,以流通其氣也。其法以醫者一手心,在病穴上旋轉推摩,運轉其氣。又以一手五指并定,在病人所廣經絡,照前敲打手法敲應。此運彼敲,氣血貫通,此法最為靈效。如治咳嗽痰喘,先将病者背上兩肺俞,用醫者右手心,或右手食指、中指兩指頭,着力運轉,又以醫者左手數指并定,在病者胸前雲門穴上敲打。如運尺澤穴,以一手運轉尺澤,一手敲打天井,亦如前法之相應,均按生成數行之。如系氣結症,以一手運背上膈俞,一手敲打胸前膻中。如系大腹脹滿症,以一手運丹田,以一手敲中脘。如系兩脅脹滿症,以一手運天樞,一手敲期門。如系小腹漲滿症,以一手運氣海,一手敲背上命門。其他諸經絡,或一部分病,或全部病,均看病情若何,上下各選一穴,以為此運彼敲之應。

廣法,即運法,有運輸轉送之意,但言廣,即是以兩手各扪一穴,從此穴輸送彼穴。有以此手行摸法,同時以彼手行推法者,有以此手行推法,同時以彼手行敲推法者;又有以此手行拿法,同時以彼手行推或摸法者。病有淺深輕重,則廣有長短久暫,未可一例而施也。然病有虛有實,而廣亦有宜補宜瀉,試即廣之補瀉法分叙于下:

(一)廣之補法

如遇氣虛諸不足,或半身不遂而在左者,即先以無病手足而行廣之補氣法。如補足陽明胃經,則以一手推天樞,以一手摸足,皆順其氣道之行而摸推之,此補足陽明法也。如補手陽明大腸經,則以一手推合谷,以一手摸曲池,亦是順其氣道之行而摸之,此補手陽明法一也。他經皆然。

(二)廣之瀉法

如以上所述咳嗽痰喘氣結脹滿積聚等症,欲行廣之瀉法,審其在肺經,以一手摸尺澤,以一手敲雲門,皆迎其手陰經之氣道而逆摸之,此瀉肺經也。審在任脈,以一手推巨阙、或上脘,以一手摸關元,或中極,皆迎其任脈之氣道而逆推逆摸,此瀉任脈法也。

廣之運氣最靈最速,能以二手兼行兩手術,故遇結聚等症,最為有益,果能以醫者自己神氣,貫注兩手,而施行不倦,則病之取效甚為捷速。

八、抖法

抖法,骨行。抖者,抖動骨節之謂,故曰骨行。活動骨節之意。其法以醫者兩手,拿住病人一手兩指,一上一下,連抖數次,如人抖土之狀。腿上有病,亦用兩手拿住病人腿腕,颠抖數次。總之抖法為活動四肢骨節而設,骨節有病,多用此法。

抖法無補無瀉,隻能使四肢骨節間滞氣流動,而不能用于脊背肚腹之上。然抖手抖足,亦各有别。如手上及手腕骨節病,則以醫者兩手,拿定病人一手兩指,一起一落,連連抖動,此治手上近處骨節病也。如手上肘間骨節病,則以醫者兩手,握定病人手腕。一上一下抖動,或一手握定手腕,一手握定肘骨,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連連抖動,此治肘上中間骨節病也。如肩端骨節痛,以醫者兩手,握定病人手腕、或肘骨,升高放平,連連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抖動,此治肩上骨節病也。如足上骨節病,以醫者兩手握定病者一足兩趾,即足大趾小趾,連連一上一下抖動,此治足上骨節病也。如腿上膝間骨節病,以醫者兩手,握定病者腿腕,連連一上一下抖動,此治腿上中間骨節病也。如腿根骨節病,以醫者兩手,握定病者小腿及膝骨,伸直,連連抖動,此治腿上根骨病也。

九、伸法

仲法,筋行。伸者,伸長其筋之意。治筋孿不舒諸病。病者筋縮拘孿,四肢不舒,則用伸法。醫者将病者屈而不伸之手足,用力叫伸長,随施敲法、剁法、按生成數行之。但未施伸法前,令病者端坐床上,調勻呼吸,然後再行手法,至于伸長敲剁力量之大小,以病者之強弱為定,在醫者臨時酌量耳。何經拘攣,伸長何經之手足。如右腿腳拘孿,則将右腿腳放平伸長,以醫者一手或兩手,剁用側手,敲用平手,敲剁是陰經,則漸漸由上至下,行至足趾盡處而止。敲剁是陽經,則漸由下而上,行至腰背而止。左腳亦然。如左手指拘孿,則将左手指伸長,以醫者一手或兩手,剁用側手,敲用平手,剁敲是陽經,漸漸由手行至頭部而止。所治是陰經,則漸漸由乳上腋下行至手指盡處而止。右手指亦然。總之伸法無補無瀉,而伸後能行補瀉者,敲、剁、推、摸等繼續之手法也。

以上所舉,皆人工之伸長,醫者代為舒展,僅行于四肢,而又有自動伸舒者。如腰脊腹臍拘急不展,欲施敲、剁、推、摸,必先令病者自行伸筋,以便施行手術,此病家之伸法也。總之伸法為治筋而設,雖不能以一伸治愈筋病,而筋先伸,能使氣機活動,行施諸法,較為便捷,講按摩術者,亦未可忽也。

十、活法

活法,動行。活者,活動病者四肢腰身五髒之氣血筋骨也。有一部分和全部之别。一臂、一腿為一部分,手足腹背膂行,為全部分。活之手術最多,凡摸法,伸法、敲法、剁法、抖法、推法、拿法、廣法、意法,皆活法也。視其病狀若何,以為單用兼用之别。有宜用一二法者,有兼施并用者,法難預拘,在醫者審查酌量耳。

試舉一二例以證明其法。

如欲活動臂上之氣,以醫者一手拿定病者手腕,一手拿定病者臂肘,左右來回挽轉,似鳳凰展翅狀。

如欲活動腿之上氣,以醫者兩手,攏住病者腿腕,一裡一外一迎一送,來回轉動,如鳳凰登步狀。

如欲活動腰脊之氣,令病者恭立并足,兩手垂下,将腰脊一俯一仰,如與人鞠躬行禮狀,又将腰脊一左一右,來回搖轉,如鐘表下擺狀。)

總之,活法之作用,均在未施指針諸法前,斟酌施行耳。如人四肢有病,欲用指針按摩法,無論寒熱虛實,可将手足全部分,各按經絡穴道,全行運動,以活潑其機。如欲臂上行法者,先将病者手指十二井穴,用醫者右手大指甲,就穴上爪切搓剁,再将經過之合谷、太淵、腕骨、後溪、液門、勞宮、魚際、神門、大陵、陽池、内關、外關、間使、列缺、曲池、小海、尺澤、天井諸穴,亦着力搓揉爪切,爪切搓揉畢,然後或剁、或敲、或拿、或推、或抖、或摸,擇要而使,或如前之鳳凰展翅活法,均無不可。此是臂上活法。腿上亦然,腹背臍腹及全部分皆然,或用單指,或用雙指,或用一手或用兩手,在醫者視其部位脈絡耳。

十一、意法

意法,電行。意者,以意通經,調和五志。其感至靈至捷,謂神氣通行真如電力之速,故曰電行。是法失傳已久,非惟講按摩者罕知其義。《針灸大成》載有以意通行按摩一語,而未著明如何通法,故學者苦難省悟。其實吾人得病,除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外,又有喜、怒、哀、樂七情之感,所感不同,則緻病各異。神志誤用既久,則髒氣偏盛而成疾,如暴怒傷肝,過思傷脾,驚恐傷腎是也。欲調其神志,必先察病者誤用何神,而原按《内經》髒氣相勝之理,善為調和,則郁者開之,結者解之,于未施手法前,而先施意法,此即《内經》“治神”之義也。(試舉一二例以證明其法,詳載病例第一和第二例中)

十二、催别絡法

如病在胸隔頭目,及兩臂兩手,行法時,先令病者用鼻吸入空氣,将氣咽下,閉住,即用敲法,連敲數次,始令病者用鼻吸入之空氣,将氣放出,放出後,再用抖法,颠抖數次,如此為一次,照行三次。

如病小腹、兩腿、兩足,行法時,先令病者以舌尖抵上腭,用口吸空氣一口,咽下閉住,如上敲法,連敲數次,敲畢始許病者将氣放出,放出後,再用抖法,颠抖數次,如此為一次,照樣行三次。

敲腿,令病者側卧;敲腹,令病者仰卧。

胸膈頭臂在上,故用鼻吸氣,取天氣通于鼻也。小腹腿足在下,故用口吸氣,取地氣出于口也。

凡手足耳目之按摩法,皆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此法結合氣功。

十三、醒氣法

令病者兩腿站直,兩腳相距,不過一尺二寸,兩肩端平,兩目往前看,兩手端平,用鼻吸氣一口,将兩手心向上,随吸氣手往上行,行至膻中,将氣咽下,再呼氣一口,兩手背向上,随呼吸,兩手往下行,行至中極而止,再将氣咽下,如此行三次。行畢,将兩足後跟翹起,腳尖着地,往下踏剁,足後跟踏一次,兩手即拍打兩旁小腹一次,如此行三次。(小腹即臍旁大巨、歸來等穴)此法亦結合氣功。

十四、針刺指針相繼為功

《内經?九針十二原》針刺之法,原與按摩并用,觀其論瀉法曰:“排陽得針,邪氣得洩,按而引針,是謂内溫。”夫陽如何排,引如何按,此即按摩術也。後世失傳已久,非惟學針刺者,概昧真訣,即講按摩者,亦背古意。其實迎随補瀉,金針不離乎按摩,順逆升降,按摩無殊于金針。按摩有不能愈之病,必賴金針以濟之,金針有不能盡刺之疾,又必賴按摩以輔之。此種醫理,必洞悉金針補瀉者乃能洞悉按摩補瀉,且用金針者,非特未施刺法前,藉助按摩,即既施刺法後,尤必賴有按摩,今就曆年金針指針相濟為功之經驗,詳叙如下:

一則持針刺穴之始,徐徐搓轉,尚未刺入人部,而穴下邪盛氣郁。上抵針頭,不能遽入者則以左手食指中指,緊挾針腰,而以右手中指或大指,就所針經穴附近,而摸推之。如所針是肝經期門,即于章門穴上,先施或推或摸之手術,務使氣血蕩開,則入穴較易,此未進穴前之按摩也。

一則針已入穴,而推之不動,轉之不移,穴下邪氣太盛,未便搓轉者,則如前之以左手夾針,以右手按摩各穴。如所針是任脈之中脘穴,則以右手按摩臍下之關元、氣海穴,下氣稍松,自易行法,此則既進針後之按摩也。

一則針松邪退,停法出穴後,穴下餘邪,尚未盡出,猶覺抽痛不舒者,則又用醫者手指,就經穴之上下或推、或摸、或敲、或剁,則邪退氣淨,抽痛立止,則出針後之按摩也。此法為結合針灸之法。 十五、驗案

(一)意法例一

族侄天福,腹邪誤補,卧床不起,愈治愈劇,大生憂慮,于是而黃肌瘦,身疲惡食,竟成疑怯症,聞高聲則驟驚。見村人則慮死。放暑假時餘回家,延餘診治,又诘以能否必效?繼續不己。蓋膽一虛,則憂思無定,憂思久,脾氣結,結則津液不布,身體困倦,而膽益虛,故為疑為怯,而不能一時釋然,餘知其神志誤用,當許以針到病除,毫不費事。并言脈絡氣色,無一壞象,至多不過二次或三次針治,則收全功,此其故,實因五髒六腑,皆取決于膽,膽氣一壯,則憂思消而脾氣開,氣血少滞則神志易轉,是即未進針前之意法也。指針亦然,僅用指針,治愈後病未再發。

(二)意法例二

我縣大西關婦人王氏,其夫石某,做商于庫侖,當晉奉作戰時,該婦因思夫過度,脾氣郁結,竟得軟黃病,身體困倦,飲食大減,如是者約三月。嗣延餘診治,餘診其脈沉而緩,兩關急。即針瀉章門穴兩次,未見效,突悟此即俗所謂相思病也。氣開又郁,宜難見功,因思得一“治神”之法,囑其夫弟某,寫就假信一件,遞至該婦處。信内言其夫不日即歸裡。該婦接信後,笑逐顔開,精神頓增,即為之又瀉兩章門,及兩内關共四穴,未數日黃色漸退,而飲食亦大進。隔數月,其夫弟又給之信雲,櫃事太忙,明春始回,然脾氣已開,再結不易,此即治意之二■也。

以上用意法治愈病例甚多,茲不贅述。

(三)寒邪腹脹症一例

内人賀氏,年四十,小腹有寒邪,發則滿腹皆脹,甚為難受,且臍上建裡、下脘兩穴處停水,以手重按,漉漉有聲,脈遲緩,舌質淡紅,苔薄白,而性素畏針,每發則以指代針。先用右手中指,在建裡或水分穴上,着力摸瀉,以通水道,行六陰數,至二十分鐘許;又摸瀉臍旁兩肓俞,以洩少陰之邪,又摸瀉兩天樞,以輸轉上下之氣;又摸瀉兩章門,以醒脾疏肝而兼調五髒;末又摸瀉關元穴,以清血海而洩下邪。輕則日行兩次,重則日行三、四次,或連日行之。吾在家則吾行之,吾不在家則吾女代行之。每發則以指代針,一經摸瀉,脹消水行,每年必發數十次,行指法已成慣例,按摩後,再用麝艾燃灸各穴,尤為效廣。大量加灸,以後不再發。如此法治愈病例甚多,茲不一一介紹。

嬰幼兒針灸要訣

嬰幼兒接受針灸治療,除療效迅捷,無毒副作用外,還能提高嬰幼兒的整體免疫能力,促進智力和骨骼的發育。

臨床證明,嬰幼兒針灸的療效優于肌肉注射、服藥和靜脈滴注,隻是大部分醫院從經濟效益考慮,一般不會向的嬰幼兒的監護人推薦針灸治療,個别醫生由于本人對針灸不了解,還會人為貶低嬰幼兒針灸的療效。

嬰幼兒的父母或其監護人也因為對嬰幼兒針灸的不了解,加上對針灸時孩子的正常哭鬧不忍心,故而甯願選擇明知對孩子的身體有害,又價格不菲的西醫療法,如打針,灌藥,輸液等。

不願意選擇療效迅速、無副作用,又費用低廉的嬰幼兒針灸。實事上,嬰幼兒的大多數疾病,針灸就能很快的祛除,完全沒有必要動不動打針、輸液和灌藥,徒然毀壞了寶寶的免疫能力。

日本早在1937年,便開始有組織的針對三歲以下小兒針灸身柱、足三裡和内關等穴,以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和整體身體素質。至今在日本山陰、四國等地,人們還普遍認為小兒出生後百日内灸身柱穴,可以無病成長。

倒是在針灸的發源地中國,人們對嬰幼兒針灸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我們的近鄰日本。孩子一生病,一家老小心急火燎的抱到醫院,打針、輸液、灌藥,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醫藥給孩子用上,其中也許會包括很多價格不菲、療效神速、副作用也大甚至能逐漸降低孩子免疫力的消炎藥和解熱鎮痛藥。卻對同樣療效好,無副作用且能提高孩子免疫的中國針灸不聞不問,真不知道是中國嬰幼兒父母的悲哀還是中國針灸的悲哀。嬰幼兒針灸面臨着醫院不宣傳,政府不重視,家長不知道,醫生不研究的局面。

所以現在孩子,特别是醫療服務好的孩子三天兩頭的感冒、發燒、腹瀉,也就不足為怪了。

也許有人會說,嬰幼兒的病很複雜,因為孩子不會說話,不能描述不适,古代謂之“啞科”,怕不是一根針能夠解決問題的。

實際上,說這個話的人,基本上不是醫生,而是個地地道道的外行。有過兒科經驗的醫生都知道,嬰幼兒的病,不可能太複雜。

以中醫觀點來看,嬰幼兒的病,多與“七情”無關。不在肝經,則在脾經,不在脾經,則在肝經,若病則多于肝脾兩髒有關,這是嬰幼兒針灸的要訣,臨床醫生一定要牢記。從病因上看,嬰幼兒的病,不是外感風寒,就是内傷飲食,或是驚風、吐瀉、寒熱、疳積之類,不過數種。

重要的是嬰幼兒肌膚嬌嫩,髒器清靈,随針随效,立竿見影。并且嬰幼兒全身免疫力不完善,極易形成抗藥性,所以打針打多了,輸液輸多了,身體反而越差,還動不動就感冒,原因就在于身體形成了抗藥性。消炎藥的劑量越用越大,抗生素的檔越用越高,身體免疫力越來越低,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就越來越弱。

嬰幼兒針灸治療小兒的病,要牢記輕刺,少取穴,不留針的原則。取穴宜少不宜多,針刺宜淺不宜深,不行手法不補瀉,刺即有效。因為嬰幼兒針灸時哭鬧,可囑寶寶的父母正坐在椅子上,而将寶寶置于膝上抱定,一層層有序的解開寶寶的衣服,顯露将要針灸部位的肌膚,如果孩子正在熟睡,一定要逗醒,切記不能趁着寶寶熟睡時針灸,另外,給寶寶針灸時,最好用不重複使用的一次性針灸針,現在上海等大城市已經開始全面推廣一次性針灸針,而在洛陽等地,一次性針灸針還不被多數人接受,但對嬰幼兒針灸來說,一次隻用一根針就能治病,不會增加家長的額外負擔,實際上,現在用一次性針灸治療一次的價格也僅十元錢,因為可重複使用的針灸針在重複使用和消毒過程中,會使針尖變鈍,甚至起鈎,另外個别醫療場所對針灸針的消毒執行不力,消毒不徹底,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次性針能很輕松的避免這些遺患。

嬰幼兒針灸時,醫生在家長的配合下,一手握住小兒的小手或腳,不使小兒亂動,一手持針行術,快速針刺快速取針,一般在一到兩分鐘内完成針灸過程。

嬰幼兒症的辨别,可通過小兒三關脈、小兒指診法和觀察小兒面色,試體溫,問大便、嗅味道辨證,指導用針。

嬰幼兒脈診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兒的手,對三歲以下的小兒,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兒掌後高骨部脈上,不分三部,以定至數為主。亦有用食指直壓三關,或用食指攔度脈上而輾轉以診之。對四歲以上的小兒,則以高骨中線為關,以一指向兩側滾轉尋察三部;七、八歲小兒,則可挪動拇指診三部;九至十歲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關、尺三部診脈;十五歲以上,可按成人三部脈法進行辨析。

小兒指診法又名虎口紋、虎口三關脈紋。三歲以下小兒診脈困難,常代以診指紋,即觀察小兒食指掌面靠拇指一側的淺表靜脈,以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紋在風關是邪淺病輕,紋達氣關是感邪較重,紋透命關則病尤重。正常指紋紅黃相兼,隐現于風關之内。紋紫為熱,淡紅為虛,青色為風、主痛,青兼紫黑為血絡瘀閉。

症即辨明,須當随症取穴治病。

嬰幼兒針灸取穴(洛陽郭氏家傳針灸經驗,效果好):

外感風寒: 百會 中脘 曲池 外關 足三裡 少商 四縫

内傷飲食: 中脘 内關 足三裡 少商 四縫

驚風:中脘 外關 神門 足三裡 少商 四縫

吐瀉:中脘 内關 足三裡 少商 四縫

寒熱:中脘 曲池 外關 足三裡 少商 四縫

疳積:中脘 大椎 外關 足三裡 少商 四縫

一般一次到兩次可以痊愈,個别小兒一次針灸即可痊愈,多則兩三次痊愈,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針灸後半小時内不要讓小兒吃奶,如果心疼小兒饑餓,可在小兒針灸前吃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