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脈症就是任憑你怎麼尋找,都摸不到脈。現代醫學解讀,就是“桡動脈無搏動或動脈搏動微弱”。這個情況會引起手掌部位的供血不足,嚴重的會讓肢端發涼甚至壞死。
沒脈了,就把血脈給他修複好。
先講一張醫案和驗方,成功應對無脈症的。
有一個人,就診時間是1976年。已經一年多雙手無脈。有西醫診斷,是“腎動脈狹窄合并無脈症”。
患者求治西醫無果後,就轉投中醫。
找的是當時的四川内科名家徐有玲老前輩。徐有玲老前輩生于1920年,曾曆任重慶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中醫内科學會主任委員等職。
患者說,中醫都得把脈。我這沒有脈,還能治嗎?
徐師回答說:“雖然無脈,但是語言有力,行動如常,可見元氣未傷。就好辦。另外,你現在是精神倦怠、面色晄白、舌紫暗、舌尖舌邊有瘀點、怕冷。說明是氣虛、血瘀、寒凝。給你補正氣、化瘀血、通經絡,你看可以嗎”?
患者心裡頭頓時就高興了,連連點頭。
接着,看徐師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黨參,黃芪,丹參,菌靈芝,首烏各30克,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各12克,熟地,桂枝各15克。水煎服。
結果在用藥30劑之後,患者的脈出來了,其他并發症狀也有改善。徐師以上方加減,配置丸藥讓患者服用,連續調養半年。後來生活一切正常。
這張醫案,很有名氣。
中醫裡所謂的經脈,和現代醫學所謂的血管類似。但兩者還不能完全等同。姑且以血管論。
血管是輸送血液的。在中醫看來其實是用來“通”的。通血、通陽、通氣。氣血和元陽,在血管經脈裡流淌,被輸送到各處。
沒有脈了,一定是氣、血、元陽三者,出現了問題。
患者首先有一個氣虛。不然不會精神倦怠、全身乏力。
還有一個血虛血瘀。不然不會面色晄白、舌尖舌邊有瘀點、舌色發紫。
還有一個陽氣不暢的問題。不然不會畏寒肢冷。這裡并非說他陽虛。患者有明顯的血瘀之态,首先考慮是淤血阻滞,陽氣不達,但不是腎陽不足。
我們就補氣通氣、補血通血、溫陽通經。
徐師開的方子裡頭,黨參、黃芪、靈芝可以補氣。
熟地、首烏、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參,可以活血養血。
桂枝可以溫陽通經,改善四肢發涼怕冷的狀态,有助于氣血的恢複運行。
通氣、通血、通陽,患者的脈最後自然就出來了。
從用方思路看應該是聖愈湯加減。這是利用古方治療無脈症的生動案例。
無脈症,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的。通過這樣的案例和驗方,希望大家能對中醫所謂“脈”的實質,有一個基本理解。
就“氣血虧虛、寒凝血瘀”這個病因病機而言,還有很多其他疾病和它相關,比如雷諾氏症等等。這樣的人雖然談不上無脈,但手腳常年冰涼怕冷,甚至刺痛麻木。可以用溫補氣血、通陽通經都是相對多見和成熟的思路。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藥學》文章僅供參考、學習,不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上一篇
短命的愛情 天長的誓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