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毒哥&連理枝
來源:毒哥(ID:JokerDJT)
1
小時候真傻
竟然盼着長大
知乎上刷到的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或者穿越未來,你最想去到自己什麼樣的時候。”
底下的回答千奇百怪。
有人說想要回到小時候,背着書包等放學,然後偷吃媽媽做的糖醋排骨。
有人說想回到自己二十歲的時候,多讀書、然後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娶一個賢惠的老婆。
有人說想去到自己五十歲的時候,體驗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的感覺。
更有的人夢想自己已經耄耋之年,開始回望自己這一生。
我想“如果可以,我也想回到……(多少歲的時候)”應該是很多人都思考過的問題,反正我想過不止一次,想去到的年齡段也不止一個。
但是當下,我想了想自己現在擁有的生活,突然就沒有了那種“穿越”的念頭。
不是當下的日子過得太過舒服讓我沒有了想法,而是我想到了:
現在的日子也是小時候心心念念的期盼,但同樣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既然如此,那麼無論穿越到什麼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悲傷伴随着我們。
小時候渴望長大、長大後渴望金錢、中年渴望安穩、老時想要一副健康的身體,每個年齡段都帶着我們的憧憬,但同樣也帶着已知和未知的失落。
而且也根本沒有“如果”這一說。
如果就是假設,假設就是不存在的非真實的,所以那些“好想回到小時候”和“好想穿越到未來”都不如腳踏實地的過好當下的生活。
2
所有的黑暗
都是天亮前的鋪墊
前段時間,直到現在都還在流行的一個詞語,叫做“焦慮”,其中最嚴重的應該是“容貌焦慮”,這主要針對的是女性同志們。
但是同樣男性也有焦慮,給男性帶來焦慮的叫做“年齡焦慮”。
而且這種焦慮來得範圍廣幅度大,持續時間長,包括外在的脫發、發福、油膩,内在的家庭危機、經濟危機、事業危機。
人一到中年就開始回憶起二十幾歲正當時的自己,這個時候出現了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事業有成型,他們看過去的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幼稚”、“少不更事”、“不成氣候”,他們多是對那個時候的自己不甚滿意的。
第二種是一無是處型,相對于現在的他們,二十幾歲時他們至少身體還不錯、頭發還挺多、不用承擔家庭責任也不用調節工作關系。
他們對于年輕時候的自己,多是懷念和向往的。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人們對于自己的高光時刻記憶格外清晰,仿佛在什麼年齡段取得成功就會在那裡放上了自己人生的标尺。
而對于自己默默無聞的那些時間,人們都不願提及甚至自己都嫌棄自己。
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
沒有之前無數個黑暗的等待,又怎麼有精力去迎接盛大的喜悅。
三十歲的你事業有成,你不該感謝三十歲,而是該感謝三十歲之前努力了的自己。
你的每一次勝利都值得歡呼,但同樣勝利前的守候也值得歌頌。
所以我不會因為曾經的自己不完美而嫌棄那段時間,我隻會更加佩服後來變得越來越好的自己。
3
每個年齡段的自己
我都很喜歡
20歲的時候,你會不會嫌棄40歲的自己已經長出了皺紋和啤酒肚。
40歲的時候,你會不會嫌棄20歲的自己是個兜裡連500塊都掏不出來的窮小子。
如果是20歲的自己,那我肯定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當自己到了30歲的時候,我學會了人生最大的技能: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看起來隻是短短的四個字,然而卻足以貫穿我們這一生。
20歲的時候,我翻到了自己上學寫的筆記,我會覺得那個字奇醜無比、那些語句狗屁不通、甚至會覺得年少的自己是個平平無奇的垃圾。
而25歲再搬家,我看着那本沒有丢掉的筆記本,我的想法卻變成了這樣:
看來我自己還挺努力的,因為至少我現在的字好看多了,文筆也老練了不少。
以前我隻會沉迷在過去,細數自己歲月中的各種不堪;而現在我會抽絲剝繭,用言語溫暖當下努力生活的自己。
以前我對于每個年齡段都向往,每種生活都想要去經曆一遍,但唯獨對當下正在經曆的生活一片迷茫卻又不屑一顧。
而在後來成長的過程中我開始明白:
長大是一個不斷接受自己的過程,接受過去不太完美的自己、接受未來終将要老去的自己、當然最重要的是接受當下無論怎樣的自己。
成長嘛,就是尊重每個年齡段的自己,一輩子那麼短,每個階段的自己我都要去喜歡。
作者:毒哥&連理枝
來源:毒哥(ID:JokerDJT)毒雞湯的分号。在這裡,毒哥和你聊聊職場那些事,一起成長。毒哥新書熱賣中。
【毒家福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