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是什麼意思呢?
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聯合其它國家對抗秦國,就是合縱;跟着秦國欺負其它國家,就叫連橫。
哪種戰略好呢?
因為最後的結果就是,秦國把所有的國家都滅了,所以我們很容易認為合縱戰略有着天然的正确性。其實呢,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秦國如虎如狼,其它國家一樣如虎如狼;因為整個國際形勢,就是大家互相兼并,從來沒有永遠的敵人,更沒有永遠的朋友。
魏國是被秦、趙、齊、楚聯手打殘的。
楚國是被秦、魏、齊、韓聯手打殘的。
齊國是被秦、趙、燕、韓、魏、楚聯手打殘的。
至于宋國是被齊國滅掉的,而越國是被楚國滅掉的;甚至而言,齊國還差點被燕國滅掉。
更主要的是,春秋開局時代,有據可考的國家就有一二百個,現在隻剩下十幾個國家。所以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站在國際舞台上的國家,都可以稱得上滅國無數!
趙國的廉頗,是當時最著名的将領,但是廉頗的戰績是從哪裡來的?大都是從齊國、魏國、燕國那裡刷出來的。
事實上,趙國可以漸漸進入全盛時期,就是因為他一直在不斷侵略周邊國家。
因為類似的原因,在趙國崛起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合縱戰略大有銷聲匿迹的意思。
但是,趙國始終知道,趙國真正的對手就是秦國。
而秦國也知道,必須得不停打擊、壓制趙國,否則,趙國這樣漫無邊際的發展下去,就會成為自己最危險的敵人。
在這種背景下,以趙奢率軍大敗秦軍(阏與之戰)為轉折點,趙國的整體戰略,漸漸開始向合縱方向轉移了。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死。
公元前265年。秦軍就率軍攻打趙國,并且奪取了趙國三座城池。
面對此情此景,趙國開始試着與齊國結盟。聽說趙國想與自己結盟,齊國表示非常歡迎,隻是希望趙國把長安君送到齊國。
齊國這樣做,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齊國眼中,秦國可怕,趙國更可怕;事實上,這麼多年以來,趙國就沒少侵略齊國,也沒少在齊國搶地盤。
在這種背景下,齊國表示,他可以援助趙國,但是趙國必須得拿出自己的誠意。換而言之,趙國必須得用實際行動表明,他以後不會再侵略齊國了。
長安君是趙惠文王的小兒子,是趙孝成王的幼弟,更是趙國太後的命根子。
趙國太後一聽,齊國想讓長安君當人質,當時就急了,換而言之,我就是死,也不會讓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的。
看來,齊國讓趙國送長安君當人質,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隻要讓這種人當人質,趙國才不敢随便撕毀合約的。
最後,在觸龍的勸說下,趙國太後終于決定讓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
然後,齊國馬上派軍援趙;而秦國看到趙、齊結盟成功,馬上就選擇了撤軍。
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平原君是趙王的弟弟。他們都是戰國四公子之一。
信陵君和平原君是什麼關系呢?信陵君是平原君的小舅子!
這樣介紹趙、魏兩國的關系,是不是還有點繞。我們可以說得再簡單點,那就是魏國的公主,嫁給了趙國的王子。
趙魏兩國有這層關系,本身就意味着,他們也達成了某種聯盟。
邯鄲之圍時,趙國危在旦夕,信陵君的姐姐就給信陵君寫信。總而言之,你也是見高識遠的人;你一定聽說過,牙叉骨沒了,牙齒就會掉落的道理;現在,魏國坐視趙國滅亡,就是在坐等自己滅亡;關鍵是,抛開國家大事來說,作為世人敬仰的信陵君,你就忍心看你的姐夫、姐姐被人這樣欺負?
換而言之,以阏與之戰為轉折點。趙、齊、魏三國漸漸達成了攻守同盟。
面對此情此景,秦國也有一種說不出的來的害怕。因為合縱戰略成為主流,秦國随時有可能讓大家聯手打回原形的。
類似的危機,在秦昭王躊躇滿志的時候,就有人告訴他,您可千萬不要大意。
遙想當年,智伯把趙、魏、韓三大家族,都欺負的要死要活。但是結果呢?趙魏韓三大家族,突然實現合作,智氏家族就在如日中天之際,突然消失了在曆史舞台上。
現在,秦國虎視天下,把關東各國打得都是抱頭求饒。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如果他們突然實現了聯合,會是什麼結果?
從這層意義上,誰也别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隻要大家達成了共識,你再神功無敵,也會被瞬間打回原形的。
所以,你成為天下一強國後,必須得想辦法分化瓦解其它國家的關系,絕不可以讓他們實現攻守同盟;因為他們實現了攻守同盟,你這個天下第一強國,随時會被打回原形的。
我們常常有一種錯覺,那就是關東各國難以實現合縱,就是因為害怕秦國報複。
其實呢,大家難以實現合縱,主要是因為關東各國之間,本身就是象狼一樣的互相對視着。所以大家在合作時,不論說得如何動聽,也會防着别人會在背後捅自己的。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不但難以實現合縱抗秦;相反,還會在秦國的運作下,經常一塊打那個威脅自己的關東強國。
但不是管怎麼說,既然趙國舉起了合縱大旗,對秦國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因為這意味着,秦國再想吞食某個國家,難度會變得越來越大;更有可能因為他們的聯手進攻,而直接被打回原形。
在這種背景下,有一件陳年往事,遂被秦國大肆炒作,于是成為震驚國際的大事。
話說,秦國的宰相張祿,以前在魏國打工時,曾受過不公正的待遇,并且差點死在魏國。
我們知道,因為大家已達成默契,所以秦國就暫時喪失了欺負周邊國家的機會。
問題是,現在的秦國,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向魏國讨還公道。總而言之,遙想當年,我們秦國的宰相張祿,在你們魏國曾遭受天大的冤屈,并受到慘無人道的虐待,你們現在必須得給我個說法.....
而秦國的宰相張祿,更以受害者的身份,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總而言之,不殺魏國宰相誓不罷休。
面對此情此景,魏國直接驚呆了,也吓傻了。因為,這叫什麼事呢?
關鍵是,其它國家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是的,按大家建立的默契、以及不成文攻守同盟,秦國敢欺負人,大家就應該一塊上手還擊。
問題是,現在這事,算秦國欺負人嗎?
秦國宰相張祿哭天搶地說,遙想當年,我曾蒙受的冤屈,說出來,就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落淚的,因為我當年被人欺負的太慘了。
現在,我終于可以一雪當年的冤屈了。所以,誰也不要攔我,誰敢攔我,我就跟誰玩命。
在這種背景下,看着秦國赤裸裸的欺負魏國,大家也都不敢作聲了。
因為在這種背景下,好像秦國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隻是讨回公道罷了。
張祿這個名字,人們聽到也許會感覺陌生。
但是說起張祿的另一個名字,人們一定會比較熟悉,因為張祿的另一個名字叫範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