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幾位農民在挖掘沙土的時候,發掘出了一段象牙。當地政府得到消息,很快就安排組織了挖掘工作,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大象骨架,這就是著名的“黃河象”。黃河象是一種早已經滅絕的古象,因為象牙長達二米,所以又叫劍齒象。它在中國十分有名,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就收錄有一篇課文專文描述了黃河象的故事。
雖然在今天的中國,野生的大象隻能在雲南的少數熱帶雨林才能看到。但是在蠻荒時代,現在的中原地區還有很多象的存在。考古發掘證明了距今3000多年前,黃河中下遊流域地區就有大量的野象分布。
殷墟蔔辭中“今夕其雨,獲象”,這就是最早狩獵大象記載,表明在商代的中原地區可以輕易找到大象。在殷墟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有象、犀、水牛等亞熱帶動物遺骸。呂氏春秋記載,“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由此可見商朝有一支霍霍有名的象兵編制。在華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脈,當時還有野象的種群分布。直至西周初年,這一地區由于仍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存在,為野象、犀牛、虎、豹等亞熱帶或熱帶動物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環境。
周武王時期,在兼并中原周邊五十餘方國的過程中,曾“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可見随着人類活動的加劇,野生動物開始向周邊山林遷徙,這也跟中原地區的森林退化幾乎是同時期的。但是到春秋時期,中原地區還是有相當數量的象群活動。這一時期,史書中多載有楚人等用“象戰”的事例。各種史料綜合分析,當時中國野象分布的主要地區,逐漸由華北黃河流域地區南移到秦嶺、淮河流域一線。不過,這時黃河流域地區的野象雖熱較以前少見,但仍有一定數量的野象時常返回到這一地區活動。
魏晉六朝時期,大象活動的北界在黃河至長江流域一線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公元579年,在兖州發現大象,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吉祥之兆。而同時期的淮南,則還有相當規模的象群活動,屢有“壞人室廬”的記載。
公元962年,“有象至黃破縣(今屬武漢市)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複、襄、唐,踐民田。北宋初年在荊襄地區的象患,波及湖北武漢、安陸、天門、襄陽和河南唐河、南陽。這麼大規模的象患,在商周之後第一次出現。其原因正在于宋元時期是我國曆史上典型的溫暖時期,因此大象活動範圍也随之北移了。
至于當時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有關象群活動的記載更多,僅《宋史》本紀、志、傳中即有幾十處。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四月,據宋太宗的诏書中說,嶺南“雷、化、新、白、惠、恩等州,山林中有群象”。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潮州尊地經常還有“野象數百食稼”“漳州漳浦縣,地連潮陽,素多象。往往十數為群,然不為害。惟獨象遇之,逐人蹂踐”
在西南地區,正因為唐宋時期仍然有茂務的原始森林,且草甸相間。故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中,就有當地用象“負垂緻遠”、野生犀牛時有出沒的記載。史書中載有今四川西南黎州邛部川蠻部族向朝廷以“犀角、象牙”等珍禽異獸上貢的曆史實錄,這些記載表明,這一地區當時犀、象數量較多,有穩定的野象、犀牛群體生存,故有較多數履的犀角、象牙,也才能入貢。滇南西雙版納一帶,當時更是森林稠密,為熱帶森林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栖息環境,故有“象大于水牛,土俗養彖以耕田”的現象。原來古書中記載的大舜“象為之耕”是有事實依據的。
直至明代中期,嶺南地區仍有不少的象群分布,因而有象群經常害稼的現象發生。直至清乾隆年間,廣西靈山那暮山一帶的野象,“每秋熟,辄成群出食,民甚苦之"。道光以後,這一地區随着當地人口的增加與開發速度的加快,象群的數量有不斷減少的趨勢。據《廉州府志》,道光十三年(1833年),原來明末清初時“大廉山群象踐民稼,逐之不去”的現象至這一時期已變為“象……間有”。
可見,這一地區的大象至19世紀20年代以後已漸首稀少,20世紀以後更是少得難覓其蹤迹。我國大象的分布地區至清朝後期已發生較大的變化,以緻此後我國僅有雲南西南部才有象群少量分布殘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