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而ér
(1)連詞。
①表并列。譯為“又”“和”“并且”,或不翻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
②表遞進,相當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将軍之仇者,何如?(《荊轲刺秦王》)
③表承接,相當于“就”“接着”,或不翻譯。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④表轉折,相當于“然而”“可是”“卻”。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寡人之于國也》)
⑤表假設,“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
B.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荊轲刺秦王》)
⑥表因果,相當于“因而”“所以”。
A.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禅山記》)
B.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荊轲刺秦王》)
⑦表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語,一般不譯。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⑧表目的,相當于“來”,也可不譯。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鴻門宴》)
(2)代詞。通“爾”,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你的,你們的。
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3)複音虛詞。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②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 乎!(《庖丁解牛》)
③既而:不久,緊接着。
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口技》)
2.何hé
(1)疑問代詞。
①單獨作謂語,表原因,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什麼”“為什麼”“什麼原因”等。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B.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代處所或事物,可譯為“哪裡”“什麼”。
A.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③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A.然則何時而樂耶?(《嶽陽樓記》)
B.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2)副詞。
①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哪有”。
A.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孔雀東南飛》)
B.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離騷》)
②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多麼”“怎麼這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萦岩巒。(《蜀道難》)
(3)複音虛詞。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A.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B.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詞結構,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可譯為“用什麼”“憑什麼”等。
A.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蔺相如列傳》)
B.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
③無何:不久,沒多久。
無何,見宮殿數十所。(《山市》)
④何乃:怎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3.乎hū
(1)助詞。
①表疑問,相當于“嗎”“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
②表反問,相當于“嗎”“呢”。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師說》)
③表測度或商量語氣,相當于“吧”。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④表感歎,相當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
⑤用在句中,表停頓。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⑥用于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譯為“……的樣子”“……地”,或不譯。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2)介詞。相當于“于”。
①表示動作的對象。對,對于。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②表示地點、時間、範圍。在,在……時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③表比較。比。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4.乃nǎi
(1)副詞。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蔺相如列傳》)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荊轲刺秦王》)
②表條件。才。
A.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蔺相如列傳》)
B.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③表轉折。竟然,卻。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B.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表限制範圍、數量、程度。僅僅,隻,才。
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之死》)
⑤表判斷。是,原來是。
A.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轲刺秦王》)
B.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禅山記》)
(2)代詞。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你們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你們”,不能作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3)複音虛詞。
①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吧”。
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将伐颛臾》)
②乃爾:就這樣。
府吏再拜還,長歎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5.其qí
(1)代詞。
①人稱代詞。表示領屬,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我的,你的,自己的。
A.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B.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遊褒禅山記》)
C.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D.而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禅山記》)
②指示代詞。表遠指。那,那個,那些,那裡。
A.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禅山記》)
B.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遊褒禅山記》)
③指示代詞。其中的。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B.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2)副詞。
①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②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一定”“還是”等。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③表婉商語氣,譯為“還是”“恐怕”。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④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麼”。
A.其可怪也欤!(《師說》)
B.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禅山記》)
(3)連詞。
①表假設,如果,假如。
A.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梁惠王上》)
B.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②表選擇,相當于“還是”“抑或”“是……還是……”。
A.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B.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遊》)
(4)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A.佩缤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B.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禅山記》)
D.寡人欲以五百裡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6.且qiě
(1)連詞。
①表并列,可譯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表遞進,而且,并且,況且。
A.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B.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③表讓步,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2)副詞。暫且,姑且,将要,快要。
A.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B.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C.不出,火且盡。(《遊褒禅山記》)
(3)複音虛詞。
①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A.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赤壁賦》)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③猶且:尚且,還。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7.若ruò
(1)代詞。
①第二人稱。相當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你們的”。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表近指。這,這樣,如此。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梁惠王上》)
(2)連詞。表假設。如果,假如。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
(3)形容詞詞尾,同“然”,相當于“……的樣子”。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氓》)
(4)複音虛詞。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層意思開頭,表示轉換話題。可譯為“再說”“至于”。
A.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嶽陽樓記》)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遊》)
8.所suǒ
(1)助詞。放在動詞前面,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況)”。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2)固定結構。“為”和“所”呼應,構成“為……所……”“為所”的格式,表被動。
A.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東南飛》)
B.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3)與“以”構成複音虛詞“所以”。
①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于“用來……的(方法、人等)”。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②表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9.為wéi/wèi
(用作助詞、動詞及表示被動的介詞時讀wéi,其餘均讀wèi。)
(1)介詞。
①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向,對。
A.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B.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給,替。
A.旦日飨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B.于是秦王不怿,為一擊缶。(《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當,在,等到。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為了,因為。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⑤表被動,讀wéi,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的格式,譯為“被”。
A.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B.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C.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2)句末語助詞。表疑問或反诘,可譯為“呢”。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10.焉yān
(1)代詞。人稱代詞或指示代詞。相當于“之”。
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助詞。
①用在句末,根據不同的語境語意可分别譯為“啊”“呢”“了”等,有時也可不譯。
A.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國也》)
B.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愛蓮說》)
②作句中語氣詞,表停頓,可不譯。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赤壁賦》)
③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3)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是”“于此”。
A.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述而》)
B.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11.也yě
(1)助詞。
①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将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用在句末,表陳述或解釋。
A.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B.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
③用在句末,表肯定、感歎。
鄙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用在句末,表疑問或反诘。
A.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赤壁賦》)
B.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國也》)
⑤用在句末,表祈使。
A.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B.毋從俱死也。(《鴻門宴》)
⑥用在句中。表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2)複音虛詞。
①也哉:語氣助詞連用,有加強語氣的作用,多有感歎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遊褒禅山記》)
②也欤:表感歎,相當“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師說》)
12.以yǐ
(1)介詞。
①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方式、方法。可譯為“用”“拿”“憑借”。
A.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蔺相如列傳》)
B.以亂易整,不武。(《燭之武退秦師》)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
②表示動作處置的對象,可譯為“把”。
A.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蔺相如列傳》)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③表示動作、行為産生的原因,相當于“因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或處所,相當于“在”“從”。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蘇武傳》)
(2)連詞。
①表并列或遞進。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遊褒禅山記》)
②表承接。可譯為“而”或不譯。
樊哙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表因果。因為。
A.樊将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轲刺秦王》)
B.臣以險釁,夙遭闵兇。(《陳情表》)
C.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④表目的。以便,來,用來。
A.願得将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荊轲刺秦王》)
B.阙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⑤表修飾,可譯為“地”。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3)助詞。
作語助,與“來、往、前、後、左、右”等詞組詞,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
A.受命以來,夙夜憂歎。(《出師表》)
B.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廉頗蔺相如列傳》)
(4)副詞。通“已”,已經。
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還者九人。(《蘇武傳》)
(5)複音虛詞。
①以是、是以、以故:表原因,相當于“因此”。
A.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陳情表》)
B.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轲逐秦王。(《荊轲刺秦王》)
②以為:認為,把……當作。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B.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③有以、無以:意思分别是“有用來……的辦法(話語、理由等)”“沒有用來……的辦法(話語、理由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
13.因yīn
(1)介詞。
①因為,由于。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張衡傳》)
②依靠,憑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③由此,趁此。
A.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廉頗蔺相如列傳》)
④通過,經由。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廉頗蔺相如列傳》)
(2)副詞。于是,就,因而。
A.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廉頗蔺相如列傳》)
B.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蘇武傳》)
14.于yú
(1)介詞。
①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時間。可譯為“在”“到……時”。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②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可譯為“從”“由”“自”“在”“到”。
A.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赤壁賦》)
B.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琵琶行》)
③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範圍。可譯為“在”“對”。
A.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蔺相如列傳》)
B.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遊褒禅山記》)
④引進與動作行為有關的對象。可譯為“向”“與”“同”“對”“對于”“給”。
A.衡善機巧,尤緻思于天文陰陽曆算。(《張衡傳》)
B.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陳情表》)
C.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鴻門宴》)
D.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廉頗蔺相如列傳》)
⑤用在形容詞後面,引進比較的對象,表示程度的比較。可譯為“比”。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
⑥在被動句中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被動。
A.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蔺相如列傳》)
B.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師說》)
(2)助詞。作動詞詞頭,有補足音節的作用。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無衣》)
(3)與“是”構成複音虛詞“于是”。
①表“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的意思。
A.于是秦王不怿,為一擊缶。(《廉頗蔺相如列傳》)
B.于是餘有歎焉。(《遊褒禅山記》)
②表承接,與現代漢語“于是”用法相同。
A.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哙。(《鴻門宴》)
B.于是項伯複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鴻門宴》)
15.與yǔ
(1)介詞。表施動者發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和”“跟”等。
A.趙王與大将軍廉頗諸大臣謀。(《廉頗蔺相如列傳》)
B.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愚公移山》)
(2)連詞。連接詞與詞、詞組與詞組,表并列。可譯為“和”“跟”“同”,或仍作“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
(3)語氣詞。通“欤”。用在句末,表疑問、感歎或反問。可譯為“嗎”“吧”“呢”等。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不辱使命》)
(4)與“孰”組成文言固定結構,“與……孰”。
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谏》)
(5)複音虛詞。孰與:表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A.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B.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廉頗蔺相如列傳》)
16.則zé
(1)連詞。
①表順承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複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那麼”等,或随上下文靈活譯出。
A.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禅山記》)
B.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谀。(《師說》)
②表轉折。可譯為“可是”“反而”“卻”。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2)副詞。表肯定。是,就是。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17.者zhě
(1)助詞。
①用在判斷句主語後,起提頓作用,引出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将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②用在後置的定語後,作定語後置的标志,有時與“之”搭配。
A.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B.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起補足音節的作用。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2)代詞。
①指代人、物、事、時間、地點等,可譯為“……的人”“……東西”“……事情”等。
A.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禅山記》)
B.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兩小兒辯日》)
②用在數詞後,譯為“個”“樣”“種”等。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3)語氣詞。
①用在句末,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等。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②用在否定詞後,有假設語氣,可譯為“……的話”。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18.之zhī
(1)代詞。
①第三人稱代詞,也可代事,代物。一般作賓語。
A.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蔺相如列傳》)
B.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孔雀東南飛》)
②第一人稱代詞,相當于“我”。
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③指示代詞,表近指。這,這些,此。
A.之二蟲又何知!(《逍遙遊》)
B.均之二策,甯許以負秦曲。(《廉頗蔺相如列傳》)
C.吳起、孫膑、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過秦論》)
(2)結構助詞。
①放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
A.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B.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滕王閣序》)
②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燭之武退秦師 》)
③賓語前置的标志。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B.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④放在後置的定語與中心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标志。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⑤用在表示時間的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起舒緩語氣、和諧音節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
下一篇
南沙十大島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