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1.中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并具有康複保健作用的物質。
2.中藥學:是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中藥的來源、産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規律等知識的一門學科。
3.中藥學的發展:
(1).《神農本草經》—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載藥365種,首創上中下三品分類法,初步奠定中藥學的理論基礎。
(2).《本草經集注》—首創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載藥730種,
(3).《新修本草》---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藥典性本草,載藥844種,最早使用圖文對照方法
(4).《證類本草》---載藥1558種,宋代,藥後附有方劑以相印證,有學術、實用、文獻價值。
(5).《本草綱目》---載藥1892種,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大成的本草著作
(6).《炮炙論》---我國最早的中藥炮制專著
(7).《本草圖經》---所附900多幅藥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圖譜
(8).《滇南本草》—我國現存内容最豐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4.道地藥材:是指曆史悠久、産地适宜、品種優良、産量宏豐、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
5.植物類藥物的采集
(1).全草類—植物枝葉茂盛、花朵初開時 (2).葉類—花蕾将放或正在盛開時
(3).花、花粉類—未開放的花蕾或剛開放的花朵(4).果實和種子類—果實成熟時
(5).根和根莖類—秋末或春初(6).樹皮和根皮類—春、夏時節植物生産旺盛
6.炮制:是指藥物在應用或制成各種劑型前,根據醫療、調制、制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的過程,它是我國一項傳統制藥技術。
7.炮制目的:1. 純淨藥材,保證質量,分撿藥物,區分等級
2.切制飲片,便于調劑制劑
3.幹燥藥材,利于貯藏
4.矯味、矯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證安全用藥
6.增強藥物功能,提高臨床療效
7.改變藥物性能,擴大應用範圍
8.引藥入經,便于定向用藥
8.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制霜,發酵,發芽,精制,藥拌)
9.中藥性能:是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根據用藥後的機體反映歸納出來的,是以人體為觀察對象
中藥性狀:是指藥物形狀,顔色,氣味,滋味,質地,是以藥物為觀察對象
10.四氣的含義: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藥性
四氣的作用: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除蒸,洩熱通便,清熱利尿,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息風等作用的藥物,性屬寒涼
具有溫裡散寒,暖肝散結,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經通絡,引火歸原,回陽救逆等作用的藥物,性屬溫熱
11.五味的含義:即辛,甘,酸,苦,鹹。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
五味的作用: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
2.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作用
4.苦,能洩,能燥,能堅,即具有傾洩火熱,洩降氣逆,通洩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
5.鹹,能下,能軟,即有瀉下通便和軟堅散結的作用
6.淡,能滲,能利,即具有滲濕利小便的作用
7.澀,與酸味藥類似
12.升降浮沉:是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
影響因素:四氣五味,藥物質地輕重,炮制和配伍,
13.歸經:是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髒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着主要或特殊的選擇性作用,藥物歸經不同,治療作用不同。
以髒腑經絡學說為基礎,以藥物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
14.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所産生的不良影響及損害性
15.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物的不同特點,有選擇地将兩種以上藥物合在一起使用
16.七情:1.單行:是指單用一味藥來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
2.相須: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藥物的療效
3.相使:是指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兩藥合用,輔藥可以提高主藥功效
4.相畏:是指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
5.相殺:是指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
6.相惡:是指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
7.相反:是指兩種藥物同用能産劇烈的毒副作用
17.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烏頭反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
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各論
(一)解表藥
(1)發散風寒藥
麻黃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風水水腫)
桂枝 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痰飲蓄水,寒凝血滞諸痛)
紫蘇 解表散寒,解魚蟹之毒,行氣寬中
生姜解表散寒,解魚蟹之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荊芥 祛風解表,透疹消瘡,炒炭止血
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
羌活 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上半身風寒濕痹)
藁本 解表散寒,除濕止痛,(颠頂頭痛)
白芷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濕止帶,消癰排膿(陽明經眉棱骨痛)
細辛解表散寒,祛風止痛 +,溫肺化飲,通竅(少陰頭痛)
蒼耳子發散風寒,宣通鼻竅,去風濕,止痛(前額鼻内脹痛)
辛夷發散風寒,宣通鼻竅(包煎。鼻淵蒼耳子散加辛夷細辛)
香薷 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2)發散風熱藥
薄荷疏散風熱,透疹利咽,清利頭目,疏肝行氣(辛散耗氣,虛人多汗禁用)
牛蒡子 疏散風熱,透疹利咽 宣肺祛痰解毒散腫,滑腸通便(氣虛便溏慎用)
蟬蛻 疏散風熱,利咽透疹 開音,明目退翳,熄風止痙
蔓荊子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桑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抑肝陽,清肺潤燥,涼血止血
菊花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抑肝陽,清熱解毒
柴胡 解表,升陽舉陷,退熱,疏肝解郁(醋炙),退熱截瘧(柴胡截肝陰)
升麻解表,升陽舉陷(炙) 透疹,清熱解毒(生)(齒痛口瘡,陽明熱毒)
葛根 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煨)(項背強痛)
淡豆豉 解表,除煩,宣發郁熱
(二)清熱藥
(1)清熱瀉火藥
石膏 清熱瀉火,止渴除煩,斂瘡生肌,收濕,止血(生瀉煅斂,先煎)
知母 清熱瀉火生津潤燥,滋陰潤燥(肺,胃,腸,腎陰)
蘆根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
天花粉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忌烏頭,肌注流産)
淡竹葉 清熱瀉火,除煩+利尿(胃火,心火小腸火)
栀子清熱利濕 瀉火除煩,涼血解毒。焦栀子涼血止血
夏枯草 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降壓,瘰疬瘿瘤,乳癰)
決明子 清熱明目,潤暢通便(不宜久煎)
(2)清熱燥濕藥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炒用)(肺熱咳嗽,高熱)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濕熱痢疾,善清心經之火)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骨蒸勞熱)
苦參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止瀉
白鮮皮 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疥癬)
龍膽草 清熱燥濕,瀉肝膽火,明目(肝經實火上炎,濕熱下注)
(3)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
連翹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腫散結,清心利尿(瘡家聖藥)
蒲公英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通經下乳
紫花地丁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穿心蓮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燥濕(煎劑緻嘔,多入丸散)
大青葉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
闆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痄腮,丹毒)
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熄風定驚(難溶,丸散)
白花蛇舌草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陰疽。脾胃虛寒禁用)
熊膽 清熱解毒,熄風止痙,清肝明目(0.25-0.5丸散)
射幹 清熱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有毒3-6)
馬勃清熱解毒,利咽止血(包煎,喉症出血潰爛适宜)
馬齒苋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止痢
鴉膽子 清熱解毒 ,止痢截瘧,腐蝕贅疣
白頭翁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胃腸濕熱,血分熱毒)
貫衆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尤善崩漏)
土茯苓 解毒除濕,通利關節(楊梅毒瘡,肢體拘攣,解汞毒)
(4)清熱涼血藥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止血(虛熱骨蒸消渴秘,脾虛濕滞便溏禁用)
玄參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消癰(白喉,上部腫痛)
丹皮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治無汗骨蒸要藥。血虛有寒月經過多,孕婦不用)
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清瀉肝火
紫草 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瘡瘍,燙傷)
水牛角清熱涼血,解毒定驚(15-30先煎3小時,濃縮粉沖服)
(5) 清虛熱藥
青蒿 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
白薇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陰虛外感)
地骨皮涼血除蒸,清肺瀉火,生津止渴
銀柴胡退虛熱,除疳熱
胡黃連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
胡黃連 清熱燥濕(下焦)退虛熱,除疳熱
黃連清熱燥濕(中焦)清心胃實火,清熱解毒
(三)瀉下藥
(1)攻下藥
大黃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瘡瘍,燒燙傷,後下)
芒硝瀉下攻積,清熱消腫,潤燥軟堅(沖服,外敷)
番瀉葉 瀉下通便(泡。煎服後下)
蘆荟 瀉下通便清肝,殺蟲(丸散1-2,小兒疳積)
(2)潤下藥
火麻仁 潤暢通便 滋養補虛
郁李仁 潤暢通便 利水消腫
松子仁潤暢通便 潤肺止咳
(3)峻下逐水藥
甘遂 瀉水逐飲,外用消腫散結,(風痰癫痫,内服醋制,減低毒性1克丸散)
京大戟瀉水逐飲 外用消癰散結,(胸脅停飲)
莞花瀉水逐飲殺蟲療瘡,祛痰止咳
牽牛子 瀉下逐水,去積殺蟲
巴豆逐水退腫峻下冷積,祛痰利咽,外用蝕瘡(0.1-0.3丸散,制霜用)
(四)祛風濕藥
(1)祛風濕藥
獨活祛風濕,止痹痛+解表
威靈仙 祛風濕 通絡止痛,消骨鲠,行痰水
川烏 祛風濕,溫經止痛(大毒1.5-3先煎,久煎,心腹冷痛寒疝痛)
蕲蛇 祛風,通絡,止痙,(有毒,截風要藥)
木瓜舒經活絡,和胃化濕(吐瀉轉筋)
(2)祛風濕熱藥
秦艽 祛風濕,止痛通絡,退虛熱,清濕熱(活血養榮)
防己祛風濕,止痛 ,利水消腫(偏上,木防己,偏下漢防己)
豨莶草 祛風濕,利關節,清熱解毒
絡石藤 祛風通絡,涼血消腫(跌仆損傷)
雷公藤祛風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大毒 孕婦忌用,熬1-2小時)
(3)祛風濕強筋骨
五加皮 祛風濕,強筋骨,補肝腎+利尿
桑寄生 祛風濕,強筋骨,補肝腎+安胎
狗脊祛風濕,強腰膝,補肝腎(+溫補固攝遺尿白帶,絨毛外用止血)
(五)化濕藥
藿香 化濕,解暑,止嘔
佩蘭化濕,解暑,(脾瘅)
蒼術 燥濕運脾,祛風散寒,發汗解表
厚樸燥濕消痰,下氣除滿
砂仁 化濕行氣,溫中(中下二焦)+止瀉,安胎(後下)
豆蔻化濕行氣,溫中(中上二焦)+止嘔(後下)
草果 燥濕溫中,除痰截瘧
(六)利水滲濕藥
(1)利水消腫藥
茯苓 利水消腫,滲濕,健脾,甯心
薏苡仁利水消腫,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豬苓利水消腫,滲濕
澤瀉利水消腫,滲濕,瀉熱
香加皮 有毒,利尿消腫,祛風濕,強筋骨
(2)利尿通淋藥
車前子 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包煎)
滑石利尿通淋,清熱解暑,外用收濕斂瘡(10-20包煎)
瞿麥 利尿通淋,破血通經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包煎,諸淋澀痛要藥)
通草利尿通淋,通氣下乳
石韋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地膚子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
萆薢 利濕去濁,祛風逐痹(腎陰虛遺精慎用)
(3)利濕退黃
茵陳 利濕退黃,解毒療瘡(血虛萎黃慎用)
金錢草 利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
虎杖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瀉熱通便
(七)溫裡藥
附子 補火助陽(脾腎),散寒止痛+回陽救逆(先煎1小時)
肉桂 補火助陽(命火),散寒止痛(命火)溫通經脈,引火歸原
幹姜 溫中散寒 , 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高良姜 溫中止嘔,溫中止痛
吳茱萸 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易耗氣動火)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丁香散寒止痛,溫腎助陽,溫中降逆
花椒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八)理氣藥
陳皮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青皮 疏肝破氣,消積化滞
枳實破氣除痞,化痰消積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肝胃)
木香 行氣止痛 ,健脾消食(脾)
香附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肝)
烏藥 行氣止痛,溫腎散寒(腎)
沉香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川楝子 行氣止痛,殺蟲,療癬
荔枝核行氣散結,散寒止痛
薤白行氣導滞,通陽散結(胸痹,心痛要藥)
柿蒂 降氣止嘔
(九)消食藥
山楂 消食化積(油膩)行氣散瘀
神曲消食化積 (面食)和胃,解表
麥芽消食健脾(澱粉)回乳消脹,疏肝解郁
稻芽消食合中(澱粉)健脾開胃(輕症為佳)
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雞内金消食健脾(完谷),澀精止遺,通淋(沙石淋症,研磨效佳)
(十)驅蟲藥
使君子 殺蟲(蛔蟲,蛲蟲)消積(炒,搗碎)
苦楝皮 殺蟲(蛔蟲,鈎蟲,蛲蟲)療癬
槟榔殺蟲消積(縧蟲)行氣,利水,截瘧
雷丸殺蟲(縧蟲)消積
榧子殺蟲消積,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十一)止血藥
(1)涼血止血藥
大薊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利膽退黃,降血壓作用強)
小薊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地榆涼血止血(下焦)解毒斂瘡
槐花涼血止血(肝),清肝瀉火
側柏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
白茅根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2)化瘀止血藥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補虛強壯
茜草化瘀止血,涼血痛經
蒲黃化瘀止血,利尿(包煎)
(3)收斂止血藥
白及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肺胃出血尤宜)
仙鶴草收斂止血,止痢截瘧,解毒殺蟲,補虛
棕榈炭收斂止血,止瀉止帶
血餘炭收斂止血,化瘀利尿
(4)溫經止血藥
艾葉 溫經止血(下焦)散寒調經,安胎(崩漏尤宜)
炮姜 溫經止血(中焦)溫中止痛
(十二)活血化瘀藥
(1)活血止痛藥
川芎 活血止痛,行氣,祛風(氣滞血瘀要藥,血中氣藥,婦科常用)
延胡索 活血止痛,行氣(行血中氣滞,氣中血滞,一身上下諸痛)
五靈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包煎),人參畏五靈脂
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
姜黃活血行氣 ,通經止痛,外散風寒濕邪行肢臂活血除痹
乳香 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炒,去油用偏行氣)
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偏化瘀)
(2)活血調經藥
丹參 活血調經(性寒)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
紅花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長于通利血脈)
桃仁活血祛瘀,潤暢通便,消内癰,止咳平喘(有毒)
益母草 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牛膝活血通經,(祛瘀力強),利水通淋,補肝腎,強筋骨,引火下行
雞血藤 行血補血,舒經活絡,調經
(3)活血療傷藥
土鼈蟲 破血逐瘀,續筋接骨,小毒
馬錢子 散結消腫,通絡止痛,(大毒,0.3~0.6炮制後,頑痹)
自然銅 散瘀止痛,接骨療傷0.3
骨碎補 破血續傷,補腎強骨
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
(4)破血消癥藥
莪術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偏于破氣,醋制加強止痛)
三棱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偏于破血)
水蛭 破血通經,逐瘀消癥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藥
(1)溫化寒痰藥
半夏 燥濕化痰,外消腫止痛,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止嘔要藥,寒宜,有毒,制用)
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
禹白附 祛風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
白芥子 溫肺化痰,利氣,散結消腫(陰疽流注,可發泡用)
旋覆花 降氣,行水化痰,降逆止嘔(包煎)
白前降氣化痰,性微溫
(2)清化熱痰藥
川貝 清化熱痰,散結消腫 + 潤肺止咳(微寒)
浙貝清化熱痰,散結消腫(寒)
瓜蒌 清化熱痰,寬胸散結,潤暢通便
竹茹清化熱痰,除煩止嘔,涼血止血
天竺黃 清化熱痰,清心定驚
前胡 降氣祛痰,疏散風熱
桔梗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載藥上行,宣肺氣通二便
海藻 消痰軟堅,利水消腫
昆布消痰軟堅,利水消腫 (海帶)
黃藥子化痰散結消瘿,清熱解毒(有毒)
海蛤石 清肺化痰,軟堅散結(粉包煎)
(3)止咳平喘藥
杏仁 止咳平喘,潤暢通便(長于宣肺)
蘇子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化痰(長于降氣)
百部 潤肺止咳 + 殺蟲滅虱
紫菀 潤肺化痰止咳 , 長于化痰
款冬花 潤肺化痰止咳 ,下氣 , 長于止咳
枇杷葉 潤肺止咳+降逆止嘔(同白茅根,蘆根均可清肺胃之熱)
桑白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涼血清肝
葶苈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 重在瀉肺中水氣,痰涎,兼瀉大便
白果斂肺化痰定喘,止帶縮尿(有毒)
(十四)安神藥
(1)重鎮安神
朱砂鎮驚清心,安神解毒,忌火煅,毒(0.1-0.5隻入丸散)
磁石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定喘,(打碎先煎)無毒
龍骨鎮驚安神,平肝潛陽(生用),收澀顧斂(煅用)
琥珀鎮驚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忌火煅(研磨或沖服)
(2)養心安神
酸棗仁 養心益肝,安神,斂汗
柏子仁養心安神+潤暢通便
合歡皮 解郁安神+活血消腫
遠志(甯心安神) ,祛痰開竅,消散癰腫,交通心腎
(十五)平肝熄風藥
(1)平抑肝陽藥
石決明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明目,外用燥濕收斂(打碎先煎)
牡蛎潛陽補陰,重鎮安神,軟堅散結,制酸(滑脫諸症。先煎)
龍骨平肝潛陽,鎮驚安神,收斂固澀(滑脫諸症。先煎)
代赭石 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打碎)
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風明目,祛風止癢
羅布麻平抑肝陽,清熱,利尿
(2)熄風止痙藥
羚羊角 平肝熄風,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清肺止咳(性寒)
鈎藤清熱平肝,熄風定驚(後下)
天麻平抑肝陽,熄風止痙,祛風通絡(性平)
牛黃 涼肝熄風,清熱解毒,化痰開竅(性涼)
地龍 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
僵蠶祛風定驚,化痰散結
全蠍熄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毒+性平
蜈蚣熄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力猛性燥
珍珠 安神定驚,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十六)開竅藥
麝香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催産(丸散,0.03-0.1)
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性微寒,宜熱痹
蘇合香 開竅醒神 辟穢止痛(辛溫)
石菖蒲 開竅醒神,化濕和胃,甯神益志,豁痰辟穢
(十七)補虛藥
(1)補氣藥
人參 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大補元氣,安神益智
黨參補脾肺氣,補血,生津
太子參 補氣健脾,生津潤肺,性略寒涼(清補之品)
西洋參 補氣養陰,清熱生津(清補之品)
黃芪 補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胃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
白術 補脾止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固表止汗,安胎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白扁豆 補脾和中,暑濕吐瀉化濕,消暑
白術 燥濕健脾,補脾益不足(虛證),固表止汗,安胎
甘草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
蜂蜜補中,止痛,潤燥,解毒
(2)補陽藥
巴戟天 補腎助陽,祛風除濕 ,益精血(甘潤不燥)
淫羊藿補腎助陽,祛風除濕+
仙茅溫腎壯陽,去寒除濕,補火溫脾止瀉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壯陽,降血壓,縮尿
續斷補肝腎,強筋骨,止血安胎 ,療傷續折
補骨脂 溫腎助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納氣平喘(偏脾)
益智仁暖腎,固精縮尿,溫脾開胃攝唾(偏腎)
沙苑子 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菟絲子補腎固精,養肝明目。止瀉,安胎
蛤蚧 補益肺腎,納氣平喘+ 助陽益精
冬蟲夏草補益肺腎,平補陰陽,止血化痰
紫河車補腎益精,養血益氣
肉苁蓉 補腎助陽,潤腸通便
鹿茸 補腎陽,強筋骨,益精血,調沖任,托瘡毒
(3)補血藥
當歸 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暢通便,
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斂陰和營止汗
熟地黃 補血養陰,填精益髓(滋膩)
制首烏補益精血,固腎烏須
生首烏截瘧解毒,潤暢通便
生地黃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阿膠 補血止血,滋陰潤肺(滋膩)
龍眼肉 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4)補陰藥
北沙參 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參 養陰清肺,清胃生津 ,補氣,化痰
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麥冬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心肺胃)(滋膩性小)
天冬養陰潤燥,清肺生津,滋腎陰,清熱強(肺腎)(滋膩性大)
玉竹 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不滋膩戀邪)
黃精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兼有澀性,平補肺脾腎)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旱墨蓮滋補肝腎,涼血止血
女貞子滋補肝腎,烏須明目,退虛熱,烏發
龜甲 滋陰潛陽熄風,益腎健骨,養血補心,固精止血
鼈甲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
(十八)收澀藥
(1)固表止汗藥
麻黃根 固表止汗
浮小麥 固表止汗,益氣,除熱
(2)斂肺澀腸藥
五味子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甯心
五倍子斂肺降火,止咳止汗,澀腸止瀉,澀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烏梅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外用消瘡
诃子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利咽開音
肉豆蔻 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炜熟去油用)
赤石脂 澀腸止瀉,收斂止血,斂瘡生肌
(3)固精縮尿止帶藥
桑螵蛸 固精縮尿,補腎助陽
海螵蛸 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金櫻子固精縮尿止帶,澀腸止瀉
蓮子益腎固精縮尿,補脾止瀉,益腎養心,交通心腎
芡實健脾止瀉,益腎固精,除濕止帶
山茱萸 補益肝腎,收斂固澀(标本兼顧)
椿皮 清熱燥濕,收斂止帶,止瀉,止血
(十九)攻毒殺蟲止癢藥
雄黃解毒,殺蟲,祛痰截瘧,0.05—0.1g,忌火煅
硫磺 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内服補火助陽通便
白礬 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内服化痰止血止瀉
蛇床子 殺蟲止癢,陽燥濕,溫腎壯
蟾酥解毒,止痛,開竅醒神
蜂房攻毒殺蟲,祛風止痛,0.015—0.03g
(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藥
升藥拔毒去腐,大毒(不可内服)
砒石 外用蝕瘡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劇毒,忌火煅,内服0.002—0.004g
爐甘石 解毒明目消翳,收濕止癢斂瘡,炮制後用
硼砂 外用清熱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内服1.5—3g
藥物分類
1.解表藥:發散風寒藥,發散風熱藥
2.清熱藥: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藥
3.瀉下藥:攻下藥,潤下藥,峻下逐水藥
4.利水滲濕藥: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
5.止血藥:涼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收斂止血藥,溫經止血藥
6.化痰止咳平喘藥:溫化寒痰藥,清化熱痰藥,止咳平喘藥
7.安神藥:重鎮安神藥,養心安神藥
8.平肝息風藥:平抑肝陽藥,息風止痙藥
9.補虛藥: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
10.收澀藥:止汗藥,斂肺澀腸藥,固精縮尿止帶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