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扶陽祛病三步走:第一納陽入腎,第二助陽化氣,第三固陽斂陽

中醫認為陽氣,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那麼陽氣在體内有溫熱、興奮、推動等功能,陽氣不足,一是易有怕冷畏寒,身體不溫的情況,二是易導緻氣血推動無力,引起氣滞血瘀,三是影響消化,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

扶陽祛病三步走:第一納陽入腎,第二助陽化氣,第三固陽斂陽

同時陽氣還有衛外禦邪的功能,陽氣又和生殖生育息息相關,女子陽氣虧,易有胞宮的疾病,男子陽氣虧則有欲望下降,功能減退的問題。

陽氣是從哪裡出來的呢,從腎。五髒六腑之陽皆根于腎,封藏于腎,它們陽氣不夠用了,就會從腎髒一點點的借調。因此,扶陽、補陽去病,就一定要考慮到由腎入手。中醫在扶陽祛病的思路,整體分為三步:第一步,納陽入腎,第二步,助陽化氣,第三步,固陽斂陽!

扶陽祛病三步走:第一納陽入腎,第二助陽化氣,第三固陽斂陽

第一步,納陽入腎。就是把虛陽外越、虛浮的陽氣收回到腎中潛藏起來,把虛火降下來。這裡常會用到這些方法:

脾胃陽虛,多會用于砂仁、石菖蒲來醒脾和胃,引陽入腎;腎陽虛寒重的,會用制附片、肉桂來引火歸元;遇到氣血瘀阻、有郁熱的,多用用于麻黃、桂枝、羌活,來散寒濕陽。

第二步:助陽化氣。這是陽氣足了,要推動陽氣來溫暖身體。這裡多用到溫腎陽,益腎精的中藥,如巴戟天、淫羊藿、補骨脂、仙茅等,這些能助陽行氣,散陰寒,通關節,養筋骨。

第三步:固護陽氣、斂陽入腎。病看着差不多了,為了防止後續問題反複,就需要把陽氣固護住。這個時候,中醫常會用到潛陽丹、封髓丹,因為陽得陰來斂,陽得陰助,才能生化無窮。

扶陽祛病三步走:第一納陽入腎,第二助陽化氣,第三固陽斂陽

PS:本文僅用于中醫知識科普,不推廣中藥及調理方案。如有類似問題,請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辨證用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