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小便渾濁》

【概念】

小便渾濁,簡稱尿濁,又叫溺濁,指尿液渾濁不清,而排尿時并無尿道澀痛的症狀。尿濁而色白如泔漿者稱為白濁,初尿不渾,留置稍長,沉澱呈積粉樣者亦屬本症。

《素問·至真要大論》稱“溺白”。《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稱“白濁”。《丹溪心 法》分為“赤、白濁”。《景嶽全書》稱“遺濁”、“便濁。《類證治裁·淋濁》則稱“溺濁”。《雜病源流犀燭》稱“二濁”。

本症不同于小便疼痛。小便疼痛時亦常兼小便渾濁,但以排尿疼痛為主症。本症則排尿時不感尿道疼痛,或僅有輕度熱澀疼痛。小便出血緻尿液渾濁者與本症性質不同,小便挾精所緻尿液渾濁亦不屬本症。古代醫家對白濁概念理解不一。有指本症者亦有指小便挾精者,或為此二證之總稱。曆代文獻尚有赤濁之稱,實指精濁或尿血,不在本症範圍。

常見證候

下焦濕熱尿濁:小便渾濁如米泔,時夾滑膩之物,或小便黃赤而渾濁不清,常有尿頻尿短,排尿時有熱澀感,或伴輕度疼痛,兼見胸滿脘悶,口渴不欲多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腎陰虧虛尿濁:小便渾濁如泔漿,尿量不多,兼見頭暈耳鳴耳聾,咽幹,顴紅盜汗,骨蒸勞熱,腰膝痠軟,大便幹結,舌紅苔薄,脈細數。

腎陽虛衰尿濁:小便渾濁,尿頻數清長,伴面色淡白,精神萎靡,腰背痠冷,四肢不溫,陽萎,舌淡苔白,常有齒痕,脈沉弱。

脾虛氣陷尿濁:小便渾濁日久不愈,或尿時不甚渾濁而沉澱呈積粉樣,尿有餘瀝,兼見面色萎黃,體倦神疲,納食減少,少腹墜脹,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無力。

脾腎兩虛尿濁:小便渾濁,尿頻數清長,頭暈耳鳴,面色萎黃,納食減少,氣短神 疲,肌肉消瘦,四肢不溫,腰腿痠軟,舌淡苔白滑,脈虛緩。

鑒别分析

下焦濕熱尿濁與腎陰虧虛尿濁:二者皆由膀胱蓄熱,氣化失司所緻,但一為實熱,一為虛熱。下焦濕熱尿濁因多食肥甘,嗜酒過度,釀濕生熱;或濕熱外邪注于下焦而成此證。下焦濕熱影響膀胱氣化,泌别失職,脂液下流,故小便渾濁如泔漿,或夾有滑膩之物;或小便短赤,伴尿頻、尿急、尿痛。

腎陰虧虛尿濁,因素體陰虛,或熱病傷陰,陰虛内熱,熱移膀胱,氣化失司,清濁不分,故小便渾濁如米泔,或小便黃赤,但尿頻、尿痛少見。下焦濕熱尿濁常兼見胸滿脘悶,口渴不欲多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等濕熱内蘊之象,治宜清利濕熱,泌别清濁,方選程氏萆薢分清飲。腎陰虧虛尿濁則常兼見頭暈耳鳴,顴紅盜汗,虛煩不寐,腰膝痠軟等陰虧火旺之征,治宜滋陰降火,泌别清濁,方選知柏地黃丸加萆薢。

腎陽虛衰尿濁與脾虛氣陷尿濁:二者均呈尿頻量多,屬虛寒證,鑒别點為:前者的 病變以腎陽虛為主,因腎陽虛衰,膀胱泌别失職,脂液失約,故小便渾濁,但色淡不濃。多見于年高體弱者,常兼有面色淡白或晦黑,頭暈耳鳴,精神萎靡,四肢不溫,陽萎,腰膝痠軟等症。後者的病變以脾氣虛為主。因勉力勞累,思慮過度,飲食不節等損傷脾陽,脾虛氣陷,約束無力,精微下流,故小便渾濁,排尿時雖尿液渾濁不甚,然靜置後 常有積粉樣沉澱,勞累後症狀加劇,常兼有納減便溏,少腹墜脹,或伴脫肛等症。腎陽 虛衰尿濁,治宜溫腎固澀,方選右歸丸加補骨脂、五味子。脾虛氣陷尿濁治宜補中益氣,方選保元湯酌加芡實、升麻,或用補中益氣湯化裁。

脾腎兩虛尿濁:脾不升清,腎失封藏,膀胱失約導緻小便渾濁。其特點是:兼有脾虛氣陷尿濁和腎陽虛衰尿濁的臨床表現,證候較為複雜,可見體倦神疲,少腹墜脹,納減便溏及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陽萎等症。治宜健脾補腎并重,方選補中益氣湯合無比山藥丸。

小便渾濁一症,虛實皆有,實證因于濕熱,病在膀胱,尿濁而濃,或伴尿頻、尿痛;虛證多責之脾、腎,尿濁不濃,少見尿痛。此外,尚有因少腹瘀血内結,影響膀胱氣化,清濁不分而尿濁者,常伴小便疼痛,小便不通或尿血,尿液紫黯渾濁,少腹脹痛,舌黯而見瘀點。治宜溫陽化瘀,方選少腹逐瘀湯加木通 金錢草。

【文獻别錄】

《丹溪心法·赤白濁》:“胃中濁氣下流,為赤白濁。用二陳加柴胡、升麻、蒼術、白術。……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青黛、蛤粉”。

《醫學入門·赤白濁》:“赤者,血分濕熱甚,心與小腸主之,導赤散、四物湯加白皮、青黛、滑石。白者,氣分濕熱微,肺與大腸主之,清心蓮子飲,或五積散合四君子湯”。

《類證治裁·淋濁》:“肥人多白濁,系濕痰,二術二陳湯。瘦人多赤濁,系肝火,龍膽瀉肝湯”。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