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孫膑與龐涓的戰鬥力到底誰更強?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

龐涓和孫膑_孫膑龐涓鬥智主要内容_孫膑龐涓的老師是誰

魏國最強的時候,為什麼會敗給齊國,這始終是個問題。或許再強終有度,就是平衡沒有被徹底打破前不能過多的對外攻戰,魏國所處的位置可謂是四戰之地,而魏國在魏惠王時代頻繁征戰,一方面是讓魏國受列國忌憚,一方面則讓魏國軍力受損嚴重。

很多時候人生有很多變化無法預估,當年孫膑和龐涓在鬼谷子門下求學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互相之間将來會在戰場上兵戎相見,至于孫膑和龐涓到底誰更擅長作戰,這本身是個頗具懷疑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孫膑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一次俘虜龐涓,一次殺掉了龐涓,就說孫膑比龐涓厲害,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成功者的讴歌值得被傳唱,失敗者的低唱,也應該被記錄。而很多時候失敗者的失敗,不是因為能力不夠,隻是站在大時代的紛亂之中,螳螂捕蟬焉知黃雀在後的故事時有發生,作為個體而言即便有卓越的本領也很難成功逆反命運。

長久以來,人們對于魏惠王時期的魏國都有一種态度,即是魏國最為巅峰的時期就在這個時代,不過也正是魏惠王開始魏國出現了衰敗,龐涓掌握着魏國最強的軍隊,這支軍隊是當年經過吳起訓練過的魏武卒,縱橫南北從無敵手,所以魏國人的驕傲導緻魏國人的政策始終是向外的。

孫膑龐涓鬥智主要内容_孫膑龐涓的老師是誰_龐涓和孫膑

魏惠王廢逢忌之薮以賜民,入河水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這種種舉措都說明魏國國力非常強盛,魏國人才能伐楚勝齊,制韓、趙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魏國此時不說戰将如雲,但在軍力上絕對是首屈一指的,龍賈率師築長城于西邊攻打秦國,朝中又有聯盟楚齊的惠施和公孫衍,強将則有如龐涓、公叔痤等臣。而事實上魏惠王最成功的時間大緻是在執政的前半程,龐涓活躍的時間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諸多大戰都跟龐涓有關。

龐涓曾經率領大軍千裡奔襲,攻破趙國數座城池而後,魏國遭遇公叔痤身敗于秦國之事,魏惠王即調兵龐涓西進秦國,采取佯裝渡河實是率軍北進的辦法,從秦軍防守薄弱口突破堡壘,攻破秦軍核心城池栎陽,當年被秦獻公奪取的河西之地又被魏國人奪取,導緻秦國隻能遷徙都城以避龐涓鋒芒,可見龐涓之戰力。

韓趙魏三國之間紛争不斷,魏國雖是最強之國,但周圍的諸侯國都在不斷強大起來的時候,魏國四面皆敵,且同時在東西南北作戰,軍力受到極大牽制,這即導緻周邊國家對魏國的态度都是強則避之弱則取之,這種策略導緻魏國人始終與列國沒有産生良好的外交關系。

孫膑龐涓鬥智主要内容_孫膑龐涓的老師是誰_龐涓和孫膑

龐涓第一次敗給孫膑,其實正是龐涓率領大軍攻打趙國之時。魏國大軍當時已經打到了趙國都城邯鄲附近,而齊楚秦國則陳兵邊境,随時關注戰局變化。孫膑采取的策略除了圍攻魏國都城以外,更是使用了擒賊先擒王,設伏于桂陵正是為暗算龐涓,而龐涓與孫膑師出同門,相互之間非常了解,孫膑是目标單一,龐涓則是前後思慮,既要穩固邯鄲之戰成果,又要奔襲救援都城,形勢上本來就處于劣勢。若是兩國主要軍事力量正面對抗,魏國或許還能占據先機。後來龐涓被擒,魏國大軍依然擊敗了齊國大軍,逼得齊國大軍撤離出境,可見魏國主力部隊并沒有受到損傷。

而在第二次的馬陵之戰中,齊國人的大軍則更是守在邊境,等到龐涓與韓國人連連打了五天五夜的仗後,才突然發動大軍再次對魏國都城進攻,對于龐涓而言是相當憎恨孫膑這種行為的,認為孫膑反複運用一種策略是對自己的極大不尊重,所以才會相當焦急,被孫膑的減竈之計所誘騙,帶着精銳部隊急行軍,目的就是要活捉孫膑以雪前恥,後來遭到埋伏而身死,發出了遂成豎子之名的悲歎,心中的不甘尤其可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