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微
蔡崇達
葛亮
陳培浩
楊慶祥
陳楸帆
笛安
魏微(作家,代表作中短篇小說《化妝》《大老鄭的女人》《胡文青傳》,長篇小說《煙霞裡》)
嶺南文化的本質是踏踏實實做事
近代以來,廣東開風氣之先,經濟發展迅速,它的文化有特殊性:第一,嶺南文化的開放包容性;第二,它還不具備京滬文化的輻射性,甚至給人一種“文化沙漠”的錯覺。其實,嶺南文化中西合璧,自成一家,隻是得到的認同感還不夠。
文化是個很慢很慢的東西,是靠時間熬出來的,文化的本質是“潤物細無聲”,是自洽,自我圓滿,而不是一争高低。因此,“新南方寫作”也好,“灣區文化新高度”也罷,首先還是要尊重文化的内在屬性,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誇張,不虛浮,這才是嶺南文化的本質。
蔡崇達(作家,代表作非虛構作品《皮囊》、長篇小說《命運》)
通過“花城”在文學熱土上開花結果
過去幾十年,廣東是熱土,是我們國家在這個時代的入海口,無數的人随着命運的河流來到這裡,出江入海,落沙成洲。這是個壯闊的時代發生的壯闊的故事,壯闊背後,是理想、挫折,是蓬勃生長、不屈向上,是熱愛、沉浮……
正因如此,創作者需要更大的心力才能“吞”下這片土地的故事。這幾年,很多創作者都在努力地捕捉、記錄甚至表達這片土地的碎片,我想,時間會幫助我們,會給創作者更好的站位和機會,看清并講述這個故事的全貌。
《花城》便是這片土地性格和品格文學具象後的樣子。花城文學院,會成為試圖講述這片土地的一個個創作者站立的基礎,和理解、感受、融入這片土地的通道,讓我們在這裡開花結果。
葛亮(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朱雀》《北鸢》《燕食記》)
“水”性文化氣質孕育了廣東文學的優勢
近年來廣東文學的創作,呈現出百舸競流的态勢。老一代作家的沉潛、厚積薄發,青年作家群的蜂起,都成為這方水土文學發展的活力之源。廣東地處沿海,天然具有開放多元的曆史、經濟形态與氣象,因此多了文化流轉、撞擊與融合,從而産生新變體的優勢。這是“水”性文化的氣質,一方面向外流轉,一方面自身變動不居。而由此衍生的文化與文學傳播力,是頗為值得重視的。既可和北方文化對話與交互,共同建設中國當代文學的輪廓;同時亦借其地利走向海外,将中國文學的獨特屬性與面向,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中得以展示。
花城文學院的成立,勢必在新時代帶來文學的新鮮氣象,它将為更多的寫作者提供交流、切磋的園地。其影響力亦不囿于廣東與大灣區,而是有容乃大,納其百川,最終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文學乃至文化地标。
陳培浩(評論家,代表作文學評論集《歌謠與中國新詩》《互文與魔鏡》《迷舟擺渡》)
夢想、激情與多元性構成了廣東文學的“内裡”
廣東文學生态的優勢體現在:一是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廣東文學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基礎和保障。二是廣東在過去四十年裡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其中包括大量外來作家。所以廣東文學的“内裡”,既有改革開放提供的夢想與激情,又有大量外來作家帶來的文化因子。這裡是近現代中國與世界相遇的前方,也是改革開放時代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碰撞、融合、輝映的地方,這是廣東文學非常寶貴的優勢。三是廣東也有很好的文學組織支撐,廣東作協、花城出版社等都組織了大量的文學活動,民間刊物創辦的文學活動也有聲有色。
廣東文學創作活躍,但缺乏真正的文學話語力量。所謂的“有高原,少高峰”現象,在廣東比較突出。花城文學院的成立有望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楊慶祥(評論家、詩人,代表作文學評論集《80後,怎麼辦》《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花城文學院的成立為中國文學提供重要啟示
在我提出的“新南方寫作”概念中,廣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認為廣東的作家應該更具世界眼光,将自己的寫作更深地紮進南方的地方性中,并在這種地方性裡呈現其“世界性”。“新南方”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地理區位,也應該是一種文學和文化的象征,通過作家們的持續創作,這一象征将會成為真正有效的曆史景觀。
花城文學院的成立,是富有創意和實踐價值的重要文學舉措。通過打通創作、評論、出版、傳播等不同的文學生産環節,讓文學真正“流動”起來,文學不應該局限于“小循環”或“内循環”,而是應該進入當下複雜的話語場裡進行對話、辯駁以及自我更新。花城文學院的成立是一個美好且重要的開始,這也為全國文學事業提供了啟示意義。
陳楸帆(作家,代表作科幻長篇小說《荒潮》,短篇小說集《人生算法》《未來病史》)
探索精神與多元文化是廣東文學的根基
回顧曆史,廣東往往是領全中國風氣之先,無論是開埠經商,推動社會變革,還是成立經濟特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廣東人的先鋒性與探索精神毋庸置疑。同時,廣東是一個文化多元包容之地,包羅萬象。這些都理應成為廣東文學的根基與土壤。除了題材根植本土之外,在寫作手法、風格與形式上也要有敢為人先的廣東精神。
花城文學院将成為聯結和驅動廣東文學發展的強勁引擎,推動研究、創作和傳播的全面豐收。希望能從深挖地域文化、增強文化交流、發掘新生力量等方面着力,打造廣東文學品牌,形成具有凝聚力和影響力的作家群體,推出一系列兼顧時代性、思想性、藝術性的佳作精品,開啟廣東文學的嶄新時代。
笛安(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龍城三部曲”、《南方有令秧》)
廣東獨特地域文化必然會孕育出好故事
我覺得廣東的獨特性對于創作來講,是非常得天獨厚的。首先,廣東是一個足夠開放,經濟上足夠活躍的地方;其次它還擁有非常特别的地域文化,這種文化傳統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鮮明的痕迹。同時滿足這兩項的地方,必然是孕育好故事的地方。花城文學院的成立也讓人再次看到了這種可能性,花城文學院把我們從各地召集過來,也許是希望為廣東故事加入一些新的視角,大灣區本身是海納百川的,大灣區的文學也同樣如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