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羅馬統治時期,關于地圖繪制的知識因古典作家的著作流傳至今,但即便是這些流傳于世的地圖,大多也僅為一些殘篇。
如暫且擱置現存文本中關于這些地圖繪制意圖的争議,那麼便可進一步從古典著作的記錄中大緻重新推斷并構建出古代世界地理環境的整體面貌。
這裡讨論的“重新構建(reconstruction)”,或許會引起歧義,因為古典著作家,如公元前5世紀時期的赫拉尼庫斯(Hellanicus, Dion.Hal.Rhet.10.11),在著作中所探讨的地圖并非現代意義上精确的地圖。當使用“重新構建”一詞時,古典作家希羅多德或埃拉托色尼(Erathosthenes)在作品中指代的是古典著作家對當時世界的認知觀念,而并非指代繪圖和世界地圖本身。
赫卡塔埃烏斯
(Hecataeus,公元前6/5世紀,地圖A)
公元前6世紀,米利都的阿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 of Miletus)繪制了第一張世界地圖;他的學生赫卡塔埃烏斯修複了阿納克西曼德存留下來的地圖。
在其旅行中,赫卡塔埃烏斯豐富了地圖中包含的信息。最具代表性的變革便是其運用精準的幾何圖形來繪圖:以地中海為分割線将世界分為歐洲和亞洲兩部分,并将利比亞劃入亞洲。世界被海洋所環繞并與地中海、紅海和裡海相連接。圖中底部的海洋被認為是尼羅河的源頭。
圖中繪制的多瑙河流經歐洲中部,尼羅河将亞洲分為兩部分,面對地圖本身存在的問題,菲力克斯·雅各布率先指出,将很難修複赫卡塔埃烏斯的地圖。公元前499年,阿裡斯塔格拉斯在他的家鄉米利都出任使節時随身攜帶了這幅地圖的青銅副本,他向斯巴達谏言,支持實力上升的伊奧尼亞人(Ionian),以共同反對波斯大王(Hdt.5.49)。類似的地圖在當時很普遍,而阿納克西曼德在此之前便遊曆過斯巴達,因此斯巴達人對這樣的地圖并不陌生。地圖中描繪了波斯帝國的版圖和财富狀況(見增補圖)。斯巴達人對波斯的強大版圖感到震驚,他們按照地圖行軍,從愛琴海岸到波斯國王在蘇薩的官邸,跋涉了3個月,這絕對是無法忍受的,所以當斯巴達人抵達蘇薩後,馬上将阿裡斯塔格拉斯驅逐出城。
2希羅多德
(公元前5世紀,地圖B)
希羅多德繪制的世界地圖與阿納克西曼德和赫卡塔埃烏斯兩人截然不同:他認為多瑙河與尼羅河兩條河流地理上平行分布,流向皆為自西向東入海;從被譽為“赫拉克勒斯之柱”的直布羅陀海峽到東部亞速海海岸之間的海洋将世界兩大陸地——北部的歐洲和南部連同利比亞的亞洲——分割開來。
地圖中南部的非洲和亞洲大陸被地中海邊緣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連接,而此前赫卡塔埃烏斯認為地球是被海洋所環繞的島嶼的觀念被希羅多德徹底抛棄,希羅多德認識到裡海是一個内陸海,并不與任何大洋相連接。
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3世紀,地圖C)
在其《地理志》(Geographiká)第三卷存留的殘篇中,這名昔蘭尼加學者運用其數學和天文學知識繪制了一幅世界地圖。他遵循地理學家迪凱爾庫斯(Dicaearchus,公元前4世紀)的理論,用平行線繪制地圖,其中以羅德斯島(Rhodos)向金牛星方向(北緯36度)貫穿印度的一條為中心線。此外,他又繪制6條平行線,最南端穿越塔普羅巴尼(今斯裡蘭卡),最北端穿越北極,并依據氣溫和植被種類的不同來區分地域。在這幅地圖中,印度河并不是從西北流向東南,而是由正北流向正南。他同樣認識到了裡海是通向大洋的出口。地球是個圓形的觀念,從公元前6世紀被提出,并逐漸在公元前4世紀時期被世人所接受。雖然埃拉托色尼在其關于地球的論著中已經認識到地球是個圓形,但在這幅他所繪制的世界地圖中卻完全沒有體現出來。
4克勞狄烏斯·托勒密
(Claudius Ptolemaeus,公元2世紀,地圖D)
推羅的馬裡努斯(Marinus of Tyre,公元2世紀)與其同時代的托勒密同為古代世界最優秀的地理學家,他們都已認識到世界是由海洋、内海與陸地共同構成的。馬裡努斯繪制的地圖采用橫向圓柱體橫截面來展示整個世界。緯線穿越羅德斯島(北緯36度)向東,從本初子午線一直到達西部“長樂島”(lslands of the blessed),按照這樣的子午線繪制法,地球的兩極便被忽略了。共有16條子午線與羅德斯線(緯線)成直角線,它們以等距分列(每個相隔15度),每個子午線之間相隔1小時。馬裡努斯以簡陋的天文設備觀測,并結合他的旅行和航海日志記錄了地球的英裡數。
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Geographicke Hyphegesis)是現存最古老的關于世界地圖的典籍,其運用大量數學和占星術繪制了當時的世界。雖然他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馬裡努斯的繪圖,但其著作卻是基于馬裡努斯的成果之上完成的。托勒密的著作中就有可能就包含了地圖,實際上,從13世紀的希臘文聖經手稿中也流傳下來了相關地圖,雖然關于這些地圖直到最近才被證明是僞造的,而與此同時,可靠的證據表明,托勒密繪制的地圖是真實存在的。托勒密運用了較為簡潔的經緯線(起始線:羅德斯線;與極點同心與經線垂直延伸)和比較複雜的圓錐截面(起始線:塞尼線,弧形的子午線,見圖D)來繪制地圖(Ptol.1.23和24.1-8)。這幅方形圖發現于托勒密《地理學指南》第2—7卷中關于定位歐洲的篇章中,而關于利比亞和亞洲的地理方位繪制則參見第8卷第26節的地圖。
本文選自《古代世界曆史地圖集》第一章
圖書信息
[德] A-M.威特基/E.奧爾斯豪森/R.希德拉克 著
(Anne-Maria Wittke/ Eckart Olshausen/ Richard Szydlak)
葛會鵬/古原馳/史湘潔/王聰 譯
《古代世界曆史地圖集》(Historischer Atlas der antiken Welt)是西方古典學界、古代史權威百科全書“新寶利”(德國)(Der Neue Pauly)系列的一種。《古代世界曆史地圖集》沿襲了“新寶利”叢書嚴謹的學術研究風格,累積了世界古代史各專業領域最新且最高水準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其深入淺出的扼要論證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被學界譽為是目前最具專業性和學術性的一本關于古代世界曆史的地圖集,是世界古代史研究最具匹配專業地圖集,為讀者提供了傳統的和新興的具有史地前沿性的學科成果,從中能看到西方史學界對古代世界的認知和探索的基本曆史觀以及這種史觀對今天古代世界史研究的深刻影響。
作為迄今為止最具專業性和學術性的一本關于世界古代曆史的地圖集,本書的最大特色在于全書共收錄161幅彩色地圖與44幅插圖,時間跨度從公元前3000年(古代近東)至公元15世紀(拜占庭帝國),涵蓋了包括希臘、羅馬、美索不達米亞、埃及、赫梯、巴比倫、腓尼基等在内的諸多古代文明地區,聚焦于古典時期東西方文明之間的交往和沖笑,不僅了展現了古代世界的地緣政治和軍事曆史,同時也構勒了古代世界的經濟、宗教和文化等諸領域在古文明形成和發展的輪廓。特别是學界之前所忽略研究的,如愛琴文明早期、地中海中部和西部地區、古代晚期的曆史發展狀況。
較之西方世界之前出版的一些世界古代史地圖集而言,本地圖集特征鮮明:以直觀的地圖(插圖)為經,以重大的曆史事件為緯,輔之以專業且簡明的文字闡述,把曆史事件的時序投影到具體的地理空間,且通過合理的設計布局使“曆史”和“地理”得以聯姻,呈現完美結合。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在體例規模、研究深度更為精确、立體、詳實的一部古代曆史地圖集。
相關閱讀
目錄第一章 古代關于世界的概念和探索
埃及和古代近東地區人們的世界觀第三章 東部帝國時代(公元前12—前6世紀)
Part A 東部帝國第四章 東部帝國時代(公元前12—前6世紀)
Part B 地中海西部的早期曆史第五章 地中海世紀的重構(公元前6—前4/3世紀)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前4世紀)第六章 強權時代(公元前4/3—前1世紀)
Part A亞曆山大大帝和希臘化繼承者政權第七章 強權時代(公元前4/3—前1世紀)
Part B羅馬崛起,成就世界霸權第八章 帝國時期的羅馬帝國(公元1—5世紀)
羅馬城第九章 拜占庭帝國時期(公元5—15世紀)
查士丁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公元527—565年)—The End—
下一篇
與經濟學專業的師生分享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