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大師這首谒語,通俗講是,佛性存在于萬事萬物。故,不存在紅塵俗世之說,更談不上有塵埃可染,一切都是虛空。
既然塵埃都不存在,又何須拂拭。
看似說佛,實則勸的是人。
生而為人,煩惱實多。若能學會釋懷,及時放下執念,不念過往、不憂将來,從而讓當下坦然輕松,卻是一種高級的養生。
01
忘卻即釋懷,養生基本法門
《楞嚴經》說:“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所有的癡念和妄想,都是虛空,是假象,而我們卻時常困于其内。
最難忘者,是為一個“情”字。無論是“因他為他憔悴死,可憐也孤衾獨自”,還是“不思量,自難忘”都是揮不去的過往。
清朝第一詞人,納蘭容若,30歲就溘然長逝。留下數百首詩詞,寫盡深情,其生命,如煙花一樣絢爛而短暫。
他和發妻盧氏,鹣鲽情深,旖旎溫存。而盧氏的紅顔早逝,就成了他的一道催命符。
“被酒莫驚春睡重,讀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這流傳千古的句子,便是他悼念亡妻的名篇。缱绻婉轉、如泣如訴……
他便是太放不下過往,忘不掉簾影碧桃裡的人兒,才會深宵伫立,幽恨如泓。慢慢消磨了自己的生命。
他若肯放下執着,惜取眼前人,人生自然是另一番天地。也不會早早丢了性命,更不會被後人稱為千古傷心人。
思念,有時候,就像根生鏽的針,一旦紮入骨髓, 那種疼痛,彌久尖銳……
早已沒有了曉風殘月,卻還不肯曲終人散,最終傷的,惟有自己。
其實,我們遇到的有緣人,不一定都是有份的。不是每個有緣人,都可以白頭。
有的人,是生活;有的人,是懷念;還有一種人,是成長。而成長,便也是一種釋懷 。
不肯釋懷過往,看似忘不掉别人,實則是不肯放過自己,跟自己為難。
釋懷,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揮别和忘卻;學會忘卻,即是養生的最基本法門。
02
放下即釋懷,養生要詣
《道德經》有言:“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彎曲得以保全,屈枉就會直伸;低陷便會充盈,凋敝陳舊便要更新;少取才能多得到,貪多則迷失。
引申之意,便是凡事不可過于執着。
有個寓言故事,一度流傳很廣。狗媽媽看到小狗,在大太陽下拼命轉圈,就問它在幹嘛?
小狗說,它的朋友跟它打賭,隻要做到一件事,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快樂和幸福。而這件事,就是抓到自己的尾巴。
然而,它都忙了一上午,也沒有抓到。
小狗沮喪地問媽媽,為什麼,連自己身上的東西都抓不到呢?是不是再也不能擁有幸福和快樂了呢?
狗媽媽笑着告訴它,快樂與幸福,就跟自己的尾巴一樣,根本就長在自己身上。你一直往前走,他就一直跟着你。
而我們,是否也是一直在追尋“自己的尾巴”呢?
人生的快樂與幸福,其實原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隻需一路前行,它自然跟随,根本無需回顧抓取。
該放不放,刻意追求,往往會像小狗抓尾,徒勞無功。雖殚精竭慮,卻離快樂越來越遠。
而擁有,相對的就是失去;選擇,相對的是舍棄。而舍棄,其實,就是釋懷。
懂取舍、能放下,淡然面對新生活。于無心中找到釋然;于釋然中體會從容;于從容中達到養生。
養生,先養心;而養心,重在無心。也就是,不執着、不刻意、不強求;能擁有,也能舍棄。
舍棄,是為了能拾起更多;人生也正如飲茶,既要端起,也要放下。
03
重啟即釋懷,養生最高層
有人問弘一法師,如何看待死亡。
法師回答道:“去去就來”。
這是佛家所見生死。而道家莊子,也有相似的看法。
在《莊子·大宗師》裡,有個故事。
子來病重,眼看不久于人世。子犁去看他,見他妻兒都圍着他大哭,上前說道:“你們快走開,不要打攪這個馬上要有大變化的人 。”
然後,沖着子來說:“偉大的造物主呀,下面又會把你變成老鼠的肝呢?還是把你變成蟲子的手呢?”
子來長吐一口氣,說 :“天地造化出我的生命,賦予我一個形體。我這個生命,就是要體驗、穿越人生。”
“人這一生,都要經曆諸多磨砺。等老了,可以悠閑安度晚年,但晚年的休息有限。”
“造物主,最後給我們的安頓叫息。死亡就是我們最大的休息。”
“他善待我生,也定會善待我死。怎麼安排我來這世界,也會好好讓我離開。”
說完便安靜睡去,再醒來時,神清氣爽、疾病全消。
這個寓言故事,說的不是輕視生命,而是如何正确對待生命。
面對生命,順應自然規律,歡喜樸素、活在當下,從而超越生死、自在從容。
若能從心深處,把生命之旅,當成一次人世間的體驗和穿越,那麼,死,就是生的重啟。
對死亡的超越,是生命的重啟,是重生,也是生命最徹底的釋然;而這種釋然,便是養生的最高層級 。
結語
孔子曾告誡弟子顔回,讓他學會“心齋”。
即用心、 用氣息來感受這個世界。
說人的眼睛,都有外觀、内觀兩種能力。
外觀,能發現遼闊而絢麗的世界;内觀,能照見深邃而全然的内心。
内心的富足和圓滿,便是能讓我們真正釋然的根源。
不糾纏于過往,便不會有什麼遺憾;
願意放下執念,便會有舒朗的胸襟;
選擇釋然,擁抱新生,便是最高境界的養生之道。
※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作者:梅心如樾※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