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巴菲特|财富|王陽明

1,網絡上經常聽到這句話,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在春秋古籍《道德經》裡也會讀到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那麼古人說的“道”和“道理”是不是一回事呢?

其實不是。道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和教訓,而古人說的“道”其實是天地萬物運行的幕後主宰,是“規律”。

3,世界上真有這些玄而又玄的“規律”嗎?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二八定律。20%的人占有了世界上80%的财富,20%的産品貢獻了公司80%的收入,20%的工作決定了80%的成績。

4,說不清道不明其中的緣由,大家都能感受到這種規律的存在,但我們卻很少去真正的思考這些規律背後蘊含的深刻道理。

還有,比如複利效應。複利效應或許是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巴菲特|财富|王陽明

5,關于“複利”這個詞,大家聽得最多的俗語是地主老财家收租的“利滾利”。

聽得最多的故事是,印度的舍罕王的故事。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賞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

國王問他有何要求,他說:“陛下,請您在圍棋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内,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内給2粒,第三格内給4粒,第四格放8粒,以此類推......

照這樣下去,每一個小格内的麥子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64 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仆人我吧!”

6,國王一聽,以為這區區賞金,微不足道。于是滿口答應。

結果怎樣呢?如果要計算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來全印度的糧食,國王也兌現不了他對西薩·班許下的諾言了。

因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 顆麥粒,約合1845億億粒。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兩千年内所生産的全部小麥。

7,這就是複利的驚人效果,開始時微不足道,利滾利後就能産生原子彈爆炸般的效應。

8,正因為此,愛因斯坦将複利稱為人類“第八大奇迹”,其他七大奇迹都是有形的建築,而複利是無形的奇迹,左右世間萬物的運行。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巴菲特|财富|王陽明

9,平常,複利這個詞在“金融投資”領域應用得最多。

金融投資領域有位宗師級的人物叫巴菲特,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

巴菲特從11歲開始涉足股票投資,27歲開始有業績記錄,今年87歲。從事股票投資77年,有業績記錄60年,應該是有史以來最長投資業績記錄的保持者。

從27歲即1957年開始有業績記錄,60年達到62740倍,年複利是20.215%,1967年後的業績記錄是其控股的伯克希爾公司的每股淨資産變動幅度。

10,60年6萬3千倍的增長,這就是财富增值的奇迹,而這個奇迹的背後就是複利效應。

11,那為什麼在很多人眼中,股票是一個危險的事物,而巴菲特卻把它變成了緻富的奇迹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做不到像他那麼優秀。

12,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像他那麼好呢?一是起步資金沒有他大,二是收益率沒他高,三是壽命也可能沒有他那麼長。

13,所以,決定複利的參數有三個,起步資金、收益率和期限長度。前者取決于家庭積累,中者取決于個人能力,後者取決于人的壽命。

14,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我們的投機心态都太重,每個人都渴望快速的暴富,反而一次次的落入人性的陷阱。殊不知,投資是一場反人性的遊戲。

15,2000年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曾經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你成為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而别人卻沒有去學習你呢?

巴菲特說,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16,金融投資的本質是複利效應,複利效應的條件是期限足夠長。

而這個世界上,無論是财富委托人,還是财富管理人,從根本上來說,很多理念和行為都是“反長期”的。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巴菲特|财富|王陽明

17,那麼複利效應是怎樣形成的呢?

複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緻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往複的正反饋效應。

18、我們世界上的事物,有兩種分布形态。一種叫“正态分布”,一種叫“幂律分布”。

正态分布指的是,平均水平的占主要部分,極好的和極差的都隻占少數。

幂律分布指的是,極好的占比20%,其餘的占剩下的80%,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二八定律”。幂律分布中的那後80%,就是所謂長尾理論中的“長尾”。

19、我們生活中,很多事件符合正态分布,比如身高的分布,體重的分布,健康狀況的分布,智商的分布,班級百米短跑競賽的成績分布等等。

但生活中更多的事件符合幂律分布,比如收入水平,财富淨值,股市的波動,網站的點擊量,公衆号文章的閱讀量或粉絲人數等等。

20,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特征?自然科學領域的很多事物都符合正态分布,而社會科學領域的很多事物都符合幂律分布。

為什麼?

因為在幂律分布事件的運行過程中,摻雜了複雜的人性。這或許就是所謂“行為金融學”研究的範疇?

21,我們發現,二八定律背後的影響因素是複利的正反饋效應。比如一個公司中招聘了一些實習生,隻要假以時日,20%的人會變得極其優秀,剩下的人則會比較平庸。

22,這種正反饋效應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揣測可能是認知和行為的不斷互動,使得每個個體獲取資源、運用資源、整合資源的能力逐步發生變異,其中的強者将不斷進化,而弱者則淪為平庸。

23,進化是世界運行的至高規律,達爾文說的适者生存就是進化的勝出之道。适應和順從社會進化方向的行為将獲得規律的獎勵,否則将收獲懲罰。

在無數次的獨立博弈事件後,獎勵或懲罰效應不斷疊加,于是造就了正反饋效應和負反饋效應,事物出現了二八定律。

而複利效應,就是強大的正反饋效應。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巴菲特|财富|王陽明

24,從内在運行規律來看,也許“複利效應”,和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以及索羅斯說的“反身性”,有很大的類同性。

25,知行合一,說的就是認知和行動是一體的,不斷互為影響,不斷互為催化。認知影響了行動,行動催化了認知。

26,反身性,說的是對事物的預期和事實之間是不斷影響,互為催化的,進而在運動中改變了事物發展的進程。

27,所不同的是,認知和行動,可能指的是某個個體的反饋效應,而反身性,可能指的是某個群體的反饋效應。

另外一個不同是,複利效應和知行合一指的是一種強大的正反饋效應,而反身性則既可能導緻正反饋效應,也可能導緻負反饋效應。

28,所以,在王陽明的心學體系裡,有三個層面,一是“心即理”,說的是認知,二是“緻良知”,說的是行動,而第三個層面是“知行合一”,則是認知和行動的完美統一。

所以,反身性描繪了一個正反饋效應,即複利效應,也描繪了一個負反饋效應,我們暫且把它稱為負利效應。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提供了從個體出發的,正反饋的解決之道。

匿名投資人:世間最重要的規律之一,我們真的懂了嗎?|巴菲特|财富|王陽明

29,金融投資領域要取得複利效應,必須投資于長期而言靠譜的人,靠譜的股權,靠譜的資源。同時要避免虧損,尤其是嚴重的導緻本金永久損失的風險。

30,複利效應僅僅隻存在于金融投資世界中嗎?

其實不盡然。在社會生活領域,一切涉及到人性的互動事件,都能看到複利效應和負利效應的影子。

31,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總是鼓勵孩子,而不是批評孩子,與他之間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他反而會越發自覺的對待學習,追求進步。

相反,如果總是去批評他,甚至老罵他沒用,他可能就會破罐子破摔。叛逆的心态,為了反抗家長,反而适得其反。

32,學習上也是這樣,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不斷閱讀、向高手學習、勇于實踐、反省總結,假以時日,就會産生複利效應。

33,健康上也是如此,雖然人的壽命不能自主決定,但我們可以努力追求健康的生活。

好的心态,好的飲食習慣,好的作息習慣,适當的運動,戒煙戒酒,無不良嗜好,節制欲望,避免陷入極端的宗教信仰等等,假以時日,也會産生複利效應。

34,在人際關系的互動中也是同理,如果你真誠用心的投入去對待一位朋友,基于心理學上的回饋機制,朋友也會投桃報李。如果輕視蔑視無回應,那麼互相的情感就會慢慢變淡。

為了珍惜那份來之不易的親情,友情,愛情,讓我們多聚在一起,或飲酒,或品茶,或暢談,或傾心,讓那份最美好的情感自然緩慢的生長,直至堅如金石。

讓親情、友情、愛情的複利效應源遠流長!

要不然,時間就是一把殺豬刀,會滅掉一切美好的情感,讓它消散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35,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感懷:“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時間對于我們而言,是多麼的寶貴和珍稀啊!

沒有了時間,哪來的複利效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