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 宋潇 李佳雨
工程檔案
漢中三堰位于陝西省漢中市,分别為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漢中三堰自創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經過曆朝曆代修繕保護,至今仍在發揮着灌溉、防洪、抗旱、旅遊等綜合效益。
4月上旬的陝西省漢中市勉縣聯合村,春意正濃。一條筆直的水渠向田間延伸,渠邊還鋪着3米寬的水泥路面,渠邊道路幹淨整潔、田間溝渠流水潺潺……春灌已經開始。
春灌的水來自石門水庫,而石門水庫的前身正是山河堰。漢中地區自古灌溉渠系發達,在漢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先後存在過上百處古代堰壩水利工程,優渥的灌溉條件讓這裡成為“西北小江南”。2017年,并稱“漢中三堰”的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如今,漢中三堰的古堰、古建築得到妥善保護,經過修繕和改擴建,古老的水利工程仍然灌溉良田萬頃,澤被後人。
興建原理
汛時不礙洩洪,旱時蓄水灌溉
“有了山河堰,幸福生活多。往日紅苕窩,今天米糧坡。”而今,走在漢中市漢台區的幾個鎮子裡,還能聽到這樣的童謠。童謠中的山河堰,是漢中最早的灌溉工程。
山河堰
山河堰的壩址,橫亘于200米寬的褒河(又名山河,漢江支流)谷口,使奔流的褒河水流速減緩、水位擡高後,引入主渠道,澆灌下遊的大片良田。
山河堰以東約40公裡、城固縣城北15公裡處的湑水河右岸,五門堰立在此處,始建于西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距今有着2000多年的曆史。
民間有諺語:“太白山上紮一槍,細水長流到漢江”,這條細流指的便是湑水河。自東北而來的湑水河拐了一個“L”形彎轉向東南,五門堰就卡在這個彎節上,大緻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是一座低壩攔河引水灌溉設施。五門堰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采取低壩壅水,部署灌溉渠道和溢流堰,汛時不礙洩洪,旱時蓄水灌溉。
距五門堰5公裡,與其“共引”湑水河的楊填堰,堰壩位于湑水河左岸,相傳始建于漢代。宋代洋州(今洋縣)知州楊從儀在任時對其進行大規模整修改造,使引水洞正對主流,水入幹渠後,又設有沖沙閘和分水閘,而汛期進入渠道的洪水以及灌溉餘水則通過渠道上的退水閘回歸江河。
漢中古堰的工程運行方式基本如此:渠首的攔河低壩将河流水位擡高,經引水口把水輸入幹渠,再通過分水閘或者節制閘送水至各級農渠,澆灌下遊的大量良田。汛期進入渠道的洪水以及灌溉尾水則通過渠道上退水閘回歸江河。
1935年褒河褒谷口
維護接力
曆朝曆代不斷翻新與整修
曆朝曆代不斷修繕,至今仍然發揮着灌溉和防洪效益,是“漢中三堰”的共性。
五門堰最早為漢江支流湑水河上的一座攔河土壩。土壩遇水易破,不過幾年,五門堰壩便被沖潰多處。直至元朝惠宗至元年間 (公元1335年至1340年),城固縣令決定重建堰壩,在土壩的原址,用塊石壘砌,建起一座攔河石壩。
五門堰
在石壩底端,開了五個可以啟閉的放水涵洞,在每個涵洞出口,砌一條引水石渠,故名“五門堰”。堰前設五個閘門,分别引水入渠,灌溉周邊農田,形成了獨特的五渠共流格局。曆史記載,五門堰有分水口30多處,灌溉面積最多時達5萬多畝。
楊填堰在宋代以前稱張良渠。楊從儀在擔任洋州知州時,看到渠堰淤塞多年,農民遇旱望天興歎,無法灌溉,于是便組織民衆整治改造,将原本的土石堰壩全部改為石頭壘成,灌溉萬畝農田,民念其功,更名為楊填堰。
楊填堰
雖然暴雨洪水讓楊填堰損毀多次,但後人仍堅持重建,終使得這項工程不斷造福于民。
2021年6月—9月,湑水河流域持續降雨引起河道水位長期高位運行,造成楊填堰水毀,楊填堰渠首灌溉取水功能完全喪失,灌區農田無法灌溉。2021年12月,城固縣水利局下達楊填堰水毀修複工程初步設計批複,工程建成後楊填堰又恢複了往日風采。
現代生機
低窪渠道巧利用,變身水塘、良田、濕地
如今的楊填堰,在1948年湑惠渠建成後納入湑惠渠灌區。1994年将其引水樞紐改建為固定堰壩,灌溉洋縣、城固兩縣的農田1.15萬畝。五門堰也大部并入湑惠渠灌區。
山河堰則迎來了兩次新生。1942年褒惠渠建成後,山河堰并入褒惠渠灌區。1975年,石門水庫建成後,擴建了褒河引水灌溉渠系,褒惠渠所灌溉田畝全部納入石門南幹渠灌區,使灌溉面積達到了19.5萬畝,無論灌溉規模還是灌溉保證率都有了極大提高。
五門堰俯視圖
如今,山河堰的原貌早已模糊,但仍然能夠在築壩夯土中找到蹤迹。條石固底,三合土夯築堰堤的遺迹,其堅固的程度,并不亞于現代的水泥結構。
沿着山河堰繼續向南,堰渠的身影仍隐約可見,雖然已經不再發揮灌溉作用,但低窪的渠道被巧妙地截成一個個水塘,供農民養魚,有的也被改成良田,或形成濕地,生長着蘆葦、白楊等植被,将山河堰渠道再次串聯起來。
2017年10月,漢中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成功聯合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漢中三堰也成了當地農耕文化、水文化的一張新名片。而在這些文化之中,也交織着生态保護的思想以及實踐。
圖據陝西水利博物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