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曆次變法圖強之中,最著名,也是最見效果的,大概要數秦國的商鞅變法了。而說起秦國的商鞅變法,就不得不說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思想,以及其中最重要的法家思想了。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當時的秦國地處西北邊陲,一直被中原各國視作是蠻夷之地,抛開當時人們的偏見不說,秦國在文化上确實落後于當時的山東六國。那麼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并且迅速的奠定了秦國崛起的基礎呢?

一、 一張白紙好作畫,正因為秦國文化上的落後,所以接受起法家思想來,才更快更有效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文化大爆發的時期,諸子百家争鳴,各種思想層出不窮。但這些層出不窮的思想,是建立在社會變革的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不管是那種思想,背後都有相應的社會基礎,這種社會基礎,往往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既然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自然有各自的擁趸,即每種思想在各國之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接納他們的人。

思想聽上去是個虛無的東西,但實際上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僅以變法圖強來說,一個國家想要變法圖強,首先就要統一思想,要國内從上到下的大部分人,都接受這種思想,才能保證在變法圖強的時候,國家有戰略定力堅持下去。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正如近代革命家譚嗣同所說:

“各國變法,無有不流血犧牲者。”

近代如是,古代也一樣。要變法就必然要觸動一部分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如果沒有在社會上形成統一的變法思想,老百姓和當權者們不能普遍接受這種思想的話,那麼一旦變法觸及到利益,勢必要造成強大的反抗,最終的結果就是變法不成,反而加速了國家走向衰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代的王安石變法。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而要統一人的思想,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國民之中信奉的各種思想很雜,那麼想要統一顯然是癡人說夢。變法又不是從頭開始,而是半路出擊,即要改變的不僅是孩子的思想,還有一大群成年人的思想,而成年人的思想,幾乎是不可改變的。

這就決定了在戰國時期,文化較為發達的山東六國之中,想要統一思想比在文化相對匮乏,老百姓沒啥思想障礙,隻求功利的秦國要更為艱難。

一張白紙好作畫,文化匮乏在大多數時候是壞事,但在國家想要統一思想的時候,卻是好事,這正是法家思想為什麼會在秦國落地,并迅速取得成果的核心原因。

二、 儒墨法道四種當時最顯著的思想之中,法家思想,與秦國社會現實最為接近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變法要統一思想,絕不隻是從教育小孩子開始,尤其是在當時的大争之世中,就算你有這個戰略定力,準備用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改造一代人。但其他各國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

所以戰國時期的變法,勢必要具備可以迅速看見成效的特點,這就給變法思想的落地生根造成了困難。既然在短時間内改變一個國家人民的主流思想不容易,那麼就隻有一條路可以選,即切合他們固有的思想。這也正是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迅速得到認可的原因所在。

秦國地處西北,環境惡劣,又直面着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脅,特殊的地理背景造成了特殊的思想基礎,即整個秦國上下,最主流的思想基礎其實是功利思想。用直白一點的話說,就是不管你什麼思想,隻要能讓我迅速富起來,強大起來就可以。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而商鞅的法家思想,無疑正好切合了這種氣質,它不講究什麼禮法,什麼君子小人,隻告訴你該怎麼做,然後這麼做了之後有什麼好處。用最簡單的四個字概括,就是軍功得爵。

這與秦國人的功利思想完美的切合了,反正不管你什麼思想,隻要能讓我升官發财就可以,至于嚴刑峻法,雖然大家也不太喜歡,但是看在能當官,能分地的份上,都可以忍。所以說,與秦國本土思想的迅速融合,是法家思想能夠在秦國落地的群衆基礎。

三、 當時的秦國政權已經陷入崩潰的邊緣,嬴渠梁選擇法家思想,未嘗沒有背水一戰的賭博成份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以上說的都是客觀因素,是曆史發展的大勢。但很多時候,曆史也是在無數個偶然之中展現的。法家思想在秦國能夠落地生根,也跟當時秦國國君嬴渠梁的主觀意願有關。

嬴渠梁,也就是秦孝公,他即 位時的秦國,可謂是慘不忍睹,剛剛被魏國敲詐走了河西之地,國土幾乎縮小了三分之一,又受到西北草原民族的威脅,毫不客氣的說,這場面再不奮起,就要亡國了。

要圖強,自然需要人才,可當時的秦國被山東那些“文化人”們視作是窮僻之地,稍微有點才能的人,都不願意到秦國來,這時候突然來了一個商鞅,秉持的法家思想還跟秦國人自己的看法很融洽。

商鞅變法,一直被視為秦國崛起之基,為何法家思想會在秦國落地?

對于秦孝公嬴渠梁來說,這個法,他變也得變,不變也得變。變法,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但不變法,秦國眼看着就要被滅國了。這種處境之下,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未嘗沒有背水一戰,最後一搏的意思。但幸運的是,他賭赢了。

四.結語

後世因為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思想的主導,對于商鞅和秦國變法,多有抹黑。但實際上從效果來看,商鞅變法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法家思想也并非一無是處。

思想本身是沒有高低上下之分的,隻不過有些時候能夠切合曆史背景,所以會光耀千秋,有些時候背離裡曆史背景,就會漠然無聞。

法家思想在秦國落地生根,即是法家思想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也跟秦國當時的曆史背景,國民素質等,有着直接的聯系。

參考文獻:

《戰國策》

《國語》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