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怕冷和怕風有什麼區别?

初學中醫時,總是将一些概念混淆,以為差不多就可以了,但實際上中醫的用詞用語還傳承着很多的古字義,而且還十分講究,看似差不多的東西卻有不同的意義。比如怕冷和怕風,很多人也認為差不多,實際上它們蘊含的病機病理是不同的。

首先來看看怕風的問題。

怕風也叫惡風,畏風。怕冷也叫惡寒,畏寒。這個“怕”字與“畏”字的表述隻是古今用字不同而已。怕冷和怕風是有區别的。怕風的人,隻有碰到風的時候,被風吹到的時候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而怕寒的人即使不見到風也會怕冷,見到風更嚴重。

怕風這種症狀一般會兼有發熱、頭項強痛,自汗,脈緩這些表現。傷寒論叫它為中風,是風邪入侵到肌肉層的後果。有的中醫認為是風傷衛證,這種講法還有待探讨。實際上,中風是由于表虛而風侵營陰(肌裡)造成,當營陰不得舒張而郁熱,使得體表之水趁熱趁表虛而自出(自汗),由于自汗會帶走一部分熱量,所以怕風的人一般伴有低熱。張仲景在傷寒論裡講“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是從陰陽角度來看怕風的問題,意思是人體的體表也是有陰陽的,肌表的組織為陰,促進肌表組織活動(如收放開合和微血循環、代謝)的能量為陽。兩者互生互根,相互作用,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才保證肌表的正常運作。如果陽不入陰,浮離體表,就會發熱,如果陰中無陽,陰無所制,就會控制不住肌表的津液,津液就會自已從毛孔出來。這種情況與不自覺流口水的情況類似,不自覺流口水的人的脾陽也是虛弱了。

由于陽氣浮離在表,容易流失,加上自汗,津液也容易流失,津液實際上也是屬于陰的物質。所以怕風或中了風邪這個問題實質上會造成陰陽兩虛。解決問題就該從陰陽雙補這個基本思路去着手,補的同時要考慮到藥力的生發和到達的問題,于是傷寒論中用了桂枝湯這樣的方子,用桂枝補陽氣,補心陽,用芍藥生陰氣,補營陰,兩者都是作用于心髒而直達肌肉,用炙甘草生姜補脾陽而振藥力,用紅棗生津而防腸胃幹燥。用因此後來醫家紛紛将此方視同陰陽應用的經典之方,傷寒論的很多方子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受這種陰陽思維影響十分巨大。

根據這個機理,隻要人體肌表層出現的陰陽雙失情況,均可以使用桂枝湯來解決,并不限于中風症。

中風湯方(桂枝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五枚(注:這是漢代劑量)

再次來看看怕冷的問題。

怕冷的人,表現出縮頭縮腳,既怕風也怕冷,即使沒有被風吹到,也會怕冷,如果有風吹到,會怕冷得更嚴重。不管有沒有發燒,有時會自發的覺得自己冷,經常手足不溫。這是内氣餒弱的表現,屬于陽虛證。鄭欽安認為這是體内無陽衰弱的原因。經常的怕冷與突然傷寒引起的怕冷有所不同,一個是久病,一個是新病。久病積寒的部位既有表也有裡,總的是表現是無陽不旺。新病所受寒邪,邪停滞在表,一般會導緻表閉郁熱而發燒。(有人認為是免疫體系在做鬥争,盡管這樣認為好像沒問題,實際上并不是,人體并不是智能手機,而是陽氣的運動發生了問題,這種運動的能量來自于天地運動和飲食起居,十分複雜)

所以怕冷有新病與久病之分,新病一般是傷寒,久病一般是積寒。鄭欽安對此十分明确地指出之間的區别。并給出以下解決方劑

新病-----傷寒湯方(麻黃湯):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炙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注:這是漢代劑量)

久病-----久病怕冷方(附子甘草湯):附子一兩,甘草六錢(注:這是清代劑量)

從以上分析看出,中醫的字義是十分講究的,差一字差之千裡,所以在學習時不能用差不多的思想去認識古奧的中醫文化,這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