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湯令/圖文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到南疆,不到巴紮走一走,不去感受那别一樣的情趣和味道,你就無法親近維吾爾族,也無法知曉他們的一種快樂而又悠閑的生活和交易方式,也就無法了解南疆這無比美妙而又神秘的土地。

所謂巴紮也是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集市。在南疆的每一個鄉,幾乎都有巴紮,或大或小,都或多或少觀照了維吾爾族人濃厚的生活風俗和特色。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就像内地的很多集市一樣,巴紮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作為一個交易的平台。維吾爾族天生就是一個善于交易的民族。

他們用自己勞動所得的物品,在市場上換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等價交換,卻并非锱铢必較,交易時表現出的一種豪氣和果敢,有時會讓懷有小肚雞腸的遠方客商羞愧難當。

來趕巴紮的,有的牽着一隻羊,一頭毛驢就來了,有的在簡易的涼棚一字排開各類食物。

現烤的馕最為醒目,一摞一摞的,散發着誘人的清香。

這新鮮出爐的烤馕,據說不能馬上入口,否則太有味了,不知不覺就可吃下好多,必會導緻肚子發脹。

織毯也是經常見到的貨物,色澤鮮豔,編織的圖案也豐富多彩,這是維吾爾族的一個特色産品,世代相傳,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巴紮多為手工制品,如陶制器皿,胡楊木制的樹雕,以英吉沙的産地最為出名的小刀等等。

我在喀什的大巴紮浏覽,還見到過頗為别緻的化妝用品,有薰衣草調制的香水脂膏,也有利用維吾爾族中草制作的各類食品抑或補藥。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南疆的幹果是很豐盛的,很多農民都種植核桃、杏果、葡萄、紅棗、巴丹姆等。幹果在巴紮琳琅滿目,是主角,也蔚為壯觀。

幹果品嘗,一般是很受歡迎的。但你若太随心所欲,吃了幾顆,又抓了一把,那攤主不僅會朝你白眼,還會走上前來,攪了你手中的食物。你把品嘗當作唯一的選擇了,連一點購買的欲望都沒有,自然是不受歡迎的。

趕巴紮的人們,許多是穿紅着綠的,像過節。男人有的戴起了朵帕,一種多褶的花帽。也有的穿起了袷袢,則是莊重和喜慶場合的衣着。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女人們很多是穿着“愛的萊斯”,這是一種用蠶絲編織的衣裙,五顔六色,十分豔麗。

從衣着裝扮可以看出,趕巴紮還有悠閑放松,猶如過節的功能。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一般一個鄉村一周輪到一次巴紮,縣城的大巴紮也會定期組織。逢年過節,特别是古爾邦節,巴紮經常是人流如織,攜兒帶女,全家逛大巴紮是節日中的一個重要内容。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在巴紮,很多人一待老半天。老人們抽着煙,孩子們滿地奔跑、玩耍。婦女們也三三兩兩圍聚在一起閑聊,一幅繁鬧而又恬适的農村集市圖景。

在巴紮交談、閑話、叙叙家常、扯扯養植和育苗的道道,也是一大樂事。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也有的攤主,一看便知道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到了時間,在地上鋪了一塊毛毯布,就面朝麥加方向,鞠起大躬、做生意和做乃瑪孜實在是兩不誤的。

我在巴紮見過一個維吾爾族男子,帶着一個小男孩。小男孩調皮地在蹦跳着。

我拿相機去拍攝,他躲在了大人身後不探首。還是那男子對孩子說了幾句,把孩子推在了前面,讓我一次拍個夠。

巴紮有時就設在國道兩旁。顯得有點雜亂。那些孩童,真正的小不點兒,但已在馬路上亂竄了,全然不顧汽車的來來往往,有的還特别膽大,等着我們車開過,用小手掌去拍一下車身。真為他們捏着一把汗。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巴紮是一個大舞台。你可以由此發掘維吾爾族許多有趣的生活畫面,認識一些原本陌生的維吾爾族男女。

更重要的,你會發現清明上河圖的景色,在這裡也生動地展現着。不同民族在集市的表現上,竟然是如此相似!

作者簡介——湯令,筆名令子,資深小學語文教師,語文學科帶頭人。青年時大量寫詩歌,中年改寫散文,近年主要寫遊記,作品見諸各地報刊和網站,以優美文筆吸引讀者和衆多粉絲。

作者湯令

遊曆雅記——西域禮記:南疆,巴紮的味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