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出差外地,在等車期間,在一書攤随便翻閱一本小冊子,記得有一個治療老年便秘的偏方,因為方子就白術、生地、升麻三味藥,很好記憶,沒想到三年後竟派上了用場,不但使我的母親免于手術之苦,并救了一命.
老母親今年已八十六歲高齡,去年三月份因電解質紊亂入院治療,病情好轉出院後,仲秋節前又因排尿困難再次入院,經一段時間治療,絲毫不見好轉,做CT片好發現膀胱頸口鈣化,醫生多次建議做膀胱造瘘手術,因考慮老人年老體弱,經不起手術之苦,加之在膀胱上打個洞,身上再挂着個尿袋,除衛生難以保證外,生活質量也嚴重下降,随拒絕手術而出院。在家調養期間,請了當地有名的老中醫開了個中藥方,連服兩個多月,雖有所改善,但無大的起色,老人幾乎三五分鐘就得去一次廁所,一個晚上也要從床上抱起來三五十次之多,時間久了,殘留尿逐漸增多,小腹脹如鼓,由于老人年老體虛、胃腸運動減弱,糞便不能及時排出,導緻糞便内水分過度吸收而糞便幹結,連續幾天不能排便,又出現了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頭暈乏力、全身不适、失眠等一系列症狀。加之休息不好,身體已極度虛弱。即便吃一口飯也要一點一點慢慢喂上。“兩便”不通,已把老人折磨的奄奄一息。為了延緩老人的生命,減少病痛,又從醫院請來兩名專家會診,商讨治療方案,無奈醫院也無回天之術,均表示已無入院治療的必要了。再請老中醫開方,老中醫也無奈的直搖頭,開不出方子,難道就這樣等下去,眼看着老人飽受折磨?難怪古人講“為人子者,不學醫謂之不孝”了!在無奈的等待中忽然想起在書攤上曾看到的那個方子,何不一試?
為了慎重起見,除了對照方子中的藥物、劑量及配伍查閱了相關資料外,并在網上搜索依方治療的例證,經查,白術用于治療通便,傳統醫書中均無記載,而一向認為白術為燥濕健脾,用以治療洩瀉。難道此方有問題?再查閱典籍,在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和金匮要略中有“白術能通便、、、”,“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主之”。看來醫聖此方用意明顯是取其潤腸通便之功了,但是一想,古人方子用量折算到現今僅為四錢,似乎不足以通便,在醫聖用白術的組方中有二十九方之多,最多用量折算到現今也就八錢,可見醫聖用白術分量之輕!倒是在七九年《新醫藥雜志》中查到了用白術、生地、升麻三味藥治療便秘的臨床試驗,該試驗治療患病者十三例,僅服用一劑即湊效者十一例,另以此方治療婦科手術後便秘五十例,其中三十六例僅服一劑即可排便。一九八一年《福建中醫藥雜志》及九零年《浙江中醫藥雜志》也先後登載了以單味白術磨粉沖服治療便秘的經驗,并取得了不錯的療效。看來此偏方不僅有依據而且有奇效。
次日,即到藥店按白術60克、生地20克、升麻4(将原方錢數換算出的克數,白術用量有增加)抓取了四副藥,回去按一般煎藥方法煎煮,自己先喝了一碗嘗試,除了略有些甜味外并無其他異味,等了半日未現肚疼洩瀉,其實先嘗主要是考慮服此藥雖能通便但會不會猛峻而引起肚疼洩瀉,因為幾乎所有長期便秘之人為求一時之快,都服用過猛峻之瀉藥,西藥藥力強勁,中藥也不差池,如巴豆、牽牛、大黃、芒硝、番瀉葉之類,服用後均可引起肚疼洩瀉,但瀉過之後胃腸功能失調,服藥十幾天後更加便秘不通,老年人哪能經受得起,試過之後才敢給老母親服下,一連三天按方服藥,吃完了這三副半藥,未見其它反應,但也未排便,是此方虛妄,還是年老虛弱也或藥力不到?正疑惑着,也就是服完藥後的第四天,不僅大便通了,而且還有意外之收獲:小便也通了!心中一塊石頭終落地,兩便一通,加上精心照料,十幾日後老母親竟能下床自己走動,從去年十月到現在身體已恢複到前幾年的狀況,到現在未再服用一劑,兩便皆通,也未出現過反複,身體越來越好,一切生活均能自理!
查閱有關資料,知白術可通便,隻是用量要加大,但是服用此方劑是如何通小便的不得其解,為了探究這個方子的效用,使更多的老年人不受二便不通之苦,閑暇之時便研究起這個組方來,
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根莖,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林緣及灌叢中,分布于,現全國各地多栽培,以浙江為最。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待地上部分枯萎後,先晴天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剪去莖稈,将根莖烘幹,亦可曬幹。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又分為白術、焦白術、麸炒白術、土炒白術。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芳香質柔,可升可降,守而不走,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安胎之功效。主治脾氣虛弱,食少腹脹,大便溏瀉;痰飲,水腫,小便不利,濕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但陰虛内熱、津液虧耗者慎服;内有實邪壅滞者禁服。
白術,甘溫味苦,燥濕利水,本為陰虛内熱者禁用,皆因恐傷及津液,老年人一般津液耗傷,陰虛内熱而覺口渴,為什麼該偏方大劑量使用白術呢?該組方妙就妙在配伍了滋陰清熱、涼血生津之生地,更有助于通便。此方更妙在少佐升麻,可升清陽之氣,而降濁陰之氣,使得該方更有利于無力排便的老年人,三味合用可謂恰得其所,天衣無縫!
現在網上,書上,中醫,西醫都會告訴你解決便秘多吃水果及多纖維質的麥皮,西梅也可緩解便秘之苦,如症狀輕微尚可奏效,但卻不能治療頑固性便秘,或雖有效果,但不持久,下次再用之時便無反應。而白術三味湯(我給起的名字),好就好在無副作用,服用後更不會像服用大黃等瀉藥而引起肚子疼,更沒有依賴性,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服用量少,僅僅幾劑,便可治愈,無需長期服用。
其實、單味白術磨粉沖服,效果也不錯。無需煎煮,更為便利。可請藥店代為加工,但須過100目篩,可每天服用三錢(三茶匙),空腹用水沖服即可,每天兩至三次,此份味道甘香,易于入口,并不似藥典所述如此味苦。但這裡說的白術指的是生白術,它苦而甘溫,專入脾胃二經。功可燥濕利水、固表止汗。最早運用生白術通便的醫家當屬張仲景,但醫聖用的是否為生白術不得而知,據有關醫籍記載,白術炮制的使用,約從唐宋開始,原方白術未注明用法,應當屬生用無疑。而生白術,苦甘溫,功以燥濕利水見長,怎麼又具良好的通便功能呢?曆代醫家的認識在《本草求真》中說:“既能燥濕實脾,複能緩脾生津。且性最溫,服之能以健脾消谷,為脾髒補氣第一藥也。”《醫學啟源》載白術:“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和胃、生津液”。陳修園的《神農本草經續》:“白術之功在燥,而其所以妙處在于多脂。”《本草正義》記載其“能振動脾陽,而又疏通經絡,然又最富脂膏,雖苦溫能燥,而亦滋津液,且以氣勝者流行迅利,本能緻津液通氣也”。《本草崇原》亦謂:“白術氣味甘溫,質多脂液,乃調和脾土之藥也……白術作煎餌,則燥而能潤,溫而能和,此先聖教人之苦心,學者所當體會也。”《本草通玄》則雲:“補脾胃之藥,更無出其右者,土旺則清氣若升,而精微上逢;濁氣苦降,而糟粕下輸。”《本經逢原》亦認為“白術甘溫味厚,陽中之陰,可升可降,入脾、胃二經……補脾胃藥以之為君,脾土旺則清氣升而精微上,濁氣降而糟粕輸”。由此不難看出生白術既健脾益氣、升清降濁、滋生津液、不通便而便自通,又質潤多脂,無傷陰之弊,故為通便之良藥。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生白術通便,不僅有中醫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效驗,而且也得到現代藥理研究支持。如《常用中藥藥理研究與臨床新用》一書載:“大劑量白術水煎能促進小鼠的胃腸運動,通過膽堿能受體介導,與α受體有關。較少劑量對離體豚鼠回腸平滑肌收縮有輕度抑制,較大劑量則增強回腸平滑肌的收縮,呈量效反應關系,白術煎劑有明顯促進小鼠胃排空及小腸推動功能作用。”可見白術有通便與止瀉雙向調節功能。現代藥理還表明白術具有利尿作用,且作用明顯而持久,同時還具有降糖作用、強壯作用、抗凝血作用、抗腫瘤作用以及血管擴張的作用,本給老人用以通便的白術三味湯順便解決了排尿問題就不足為怪了。
生白術通便的藥證及用量,在通便劑量上,現大多趨于重用,如《百味草藥妙方》及《常見中藥效驗新用》皆載生白術通便時的量為30-60g。生白術雖具有通便作用,但并非适合一切便秘之症,據筆者考證,生白術的性味、功效特點,隻适合氣虛便秘,陰虛津枯者或脾虛濕阻、腑氣不通之便秘。用之效果則立現。此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已有列舉。桂枝附子湯所治之證為風濕留着肌肉證,若風祛濕存,且大便幹結,小便通利者,則無需桂枝通陽化氣、達表祛風,而加白術健脾燥濕,使脾運化水濕功能恢複正常,外合附子除濕止痛,内則升清為胃行其津液,加之生白術有質潤多脂之特性,故濕祛津達,腸道自潤,其便自通。由此認為,生白術通便之關鍵,在于能使脾運水濕的功能恢複正常,能為胃行津達液,再加其自身質潤多脂,雖苦溫但不傷津耗液。由于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決不可一方通治,如症見舌紅,苔黃脈弦之實熱肝郁型,舌泔苔潤,脈沉遲之脾胃陽虛型用之則不可,否則傷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