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子醬》這首歌火出圈以後,随着而來的也有争議,比如歌曲低俗,是口水歌,那麼,《烏梅子醬》是口水歌嗎?《烏梅子醬》為什麼會火?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烏梅子醬》是口水歌嗎《烏梅子醬》徹底火了,先是抖音網紅們紛紛翻唱起這首甜蜜的歌,随後大量的短視頻平台用戶拿起這首歌做起了視頻的BGM,配上“春天是戀愛的季節”與“情人節時間”,李榮浩這首小甜歌迅速引爆全網。
自從知名樂評人丁太升犀利點評過李榮浩的新歌《烏梅子醬》,“俗不可耐”“投機迎合小鎮青年和初中畢業的文藝骨幹和打工者”,引發熱議後,網友們開始讨論《烏梅子醬》到底是不是口水歌?
口水歌的特點是什麼?聽三遍會哼,聽五遍會唱,沒什麼内涵但朗朗上口,感覺現在的流行歌曲差不多都是這樣的邏輯。
回歸本質,口水不口水沒那麼重要,隻要有人愛聽、有人接受就是其存在的道理。
現在大家都喜歡刷短視頻,短短十幾秒,短小精華,滿足了大部分網友的精神刺激,所以才會有《烏梅子醬》們,《烏梅子醬》确實很配短視頻,大家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不都是因為在刷某抖上聽到,覺得副歌蠻甜的,聽出了小清新和戀愛的味道,于是去音樂APP聽。
《烏梅子醬》為什麼會火《烏梅子醬》這首歌大概就在講,午後陽光,溪水潺潺,一個男孩在烏梅樹下向女生表白,相互喜歡又都很害羞,最終兩情相悅,在夕陽下,初吻在一起的故事。烏梅子醬大概就象征着甜甜的又有點青澀的初戀吧。
事實上,《烏梅子醬》早在歌曲剛剛發布的11月份登上過幾次各平台熱搜,并在今年1月被“小六子”曹楊等藝人翻唱,并在小範圍内火了一把。
到了二月份的再度爆火,既有特殊時間節點的加持,也有網友集體情緒的引爆,還有歌曲自身的特質,是三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具體來說,《烏梅子醬》第二輪熱度的集中爆發是由抖音率先引爆,并逐漸在其它社交平台擴散開來。從時間維度來看,則是以情人節為契機的線性擴散發展。
根據雲合數據顯示,2月8日,也就是情人節的前一周,#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首先登上抖音熱搜,依靠500多萬搜索量艱難登上熱搜36位。一周之後的情人節,這首作品才算真正意義上“破圈”。
但情人節隻是契機,真正戳中年輕人的是歌曲中“幻變”出的甜膩的糖,讓網友磕到了情人節賦予的“談戀愛”氛圍感,再配上李榮浩與楊丞琳的愛情故事,幾者結合發生的化學反應。
在微觀個體和宏觀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最近幾年年輕人們“無聊且精神狀态不太好”:學爬行、遛紙箱狗成為社交平台的熱搜常客。作為疫情恢複後第一個年輕人的專屬節日,今年的情人節無疑被賦予了更多特殊含義——即便沒有現實世界實實在在的愛情襲來,也可以去翻翻垃圾箱深度參與情人節的環節,或者在短視頻平台聽着《烏梅子醬》,談一場賽博戀愛。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們終于恢複了愛的能力,《烏梅子醬》的出現像助燃劑讓這種集體情緒更旺了起來。
此外,《烏梅子醬》本身也是一首極具抖音特質的作品,無論是副歌部分極具畫面感的歌詞,還是節奏、旋律線走向和跳進音程帶來的真假聲交替的唱法,都能讓人聯想到不少近年爆火的同類型抖音熱歌,尤其是充滿對比感和戲劇性的旋律線,無論在音樂還是美術領域,均是傳統美學範疇強調的重點,也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
與歌曲本身的熱度相比,公衆對華語樂壇的關注更讓人欣慰,不同觀點在碰撞中産生共鳴,華語樂壇才會“越辯越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