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和“鬥”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記載:量者,龠(yuè)、合、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而五量嘉矣。漢唐時期規定,一鬥等于十升。而我國有一句俗語就和這兩個計量單位有關,這句俗語就是“升米養恩,鬥米養仇”,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相傳,古時候有兩戶人家是鄰居,一個叫李大,一個叫王二,都以種田為生,兩家關系處得很好。王二為人比較機靈,農閑的時候還幹點别的營生,因此家境比李大要好。有一年發生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李大家中沒有餘糧,一家人餓得奄奄一息,隻好到王二家去借糧,王二送了一升米給他。由于家裡人多,這點米很快就吃完了,李大又到王二家中去借。
幾次三番之後,王二家中的糧食也不多了。這一天,李大又來借米,王二說自己家也快斷糧了,就沒有借給他。李大很不高興,逢人就說王二小氣!王二得知這件事後氣壞了,心說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真是太過分了。結果本來關系不錯的兩家人,因此反目成仇,這就是“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來源。
《唐國史補·卷中》也記載了一個“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事例。唐朝宰相李勉早年時期曾經當過開封縣尉,一次他審理在押的死刑犯時,有一個相貌不俗的囚犯向他申訴冤情,請求給自己一條活路,沒想到李勉還真就把他給放了(“李汧公勉為開封尉,鞫獄,獄囚有意氣者,感勉求生。勉縱而逸之。”)幾年後,李勉受人誣陷,被罷免了官職,心情郁悶的他,決定外出散心。
這一天,李勉來到了河北境内,結果竟然在這裡遇到了先前被他釋放的死囚。死囚看到李勉後趕緊叩頭謝恩,并盛情邀請他到自己的家中做客,李勉不好意思回絕,便跟着他回了家。死囚的家中相當殷富,盛情款待了李勉。李勉就寝後,死囚跟妻子商議該如何報答他當年的大恩。妻子提議說:“給他一千匹帛如何?”死囚回答說:“不夠”。妻子又說:“那送他兩千匹如何?”死囚想了想說:“還是不夠”。
妻子沉思良久後對丈夫說道:“既然無法報答大恩,那麼就隻有殺了他!”(後數歲,勉罷秩,客遊河北,偶見故囚。故囚喜迎歸,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報德?”妻曰:償缣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殺之。”也是李勉命不該絕,一個仆人無意中聽到了這番話,他覺得主人家幹的不是人事,于是就給李勉送了信,李勉這才逃過一劫。
這樣的事例現代社會中也有很多,比如朱之文成名後,給家鄉修路修橋修廣場,做了不少好事,鄉親們有人找他借錢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然而即使這樣,他依然沒能落到好。有村民竟說要想讓自己說朱之文好,除非他給每家每戶都買一輛小轎車再發一萬塊錢。除了朱之文,還有孫俪,她長期資助一個大學生,結果後者竟把她當成了提款機,變着花樣要錢,被拒絕後惱羞成怒,寫了一篇6000多字的長文,揚言要讓孫俪“身敗名裂”。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深受大恩之後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幹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的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從善人變成惡人,隻有一次拒絕的距離。當你的善意不能滿足他們的期望時,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理解和感恩,而是怨恨和怒罵。這就是“升米養恩,鬥米養仇”的含義,所以明智的人通常都是濟人一時,而不是濟人一世。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事例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上一篇
張伯禮止咳兩偏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