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李仙山東省中醫院康複科1周前
癃閉之名,首見于《内經》,是以小便量少,點滴而出,排尿困難,甚至小便閉塞不出為主要表現的病證。臨床上根據病情輕重與病勢發展不同,将本病分為癃與閉。病勢緩慢,小便不利,點滴量少者,稱為“癃”;病勢較急,小便閉塞不通者,稱為“閉”。清·林佩琴在《類證治裁·閉癃遺溺》中言:“閉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閉為暴病,癃為久病。”
癃閉多因膀胱濕熱互結,或肝失疏洩、氣化不利,或氣血虧虛、氣化無權所緻。與三焦、肺、脾、腎、肝諸髒腑功能也有密切關系。臨證時根據證型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治法。治療當以近部取穴為主,配合辨證取穴。其中中極穴區布有髂腹下神經皮支、氣海穴區布有肋下神經前皮支,具有疏通膀胱,促進氣化,通利小便的作用;次髂穴區深層有第2骶神經後支的肌支分布,深刺次髂能夠直至病所;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有健脾益氣,利水通淋功效。濕熱型加陰陵泉、水道可加強清利濕熱、利水通便的功效。氣滞型加太沖、肝俞、支溝有疏肝理氣的功用。氣虛型則加脾俞、腎俞、三焦俞、肺俞、足三裡、氣海、關元穴等有補氣、調氣、通氣、引氣于小腸或膀胱而利小便的作用。近日遇到一例急性閉證患者。患者四個多小時未解小便,期間喝水三杯,膀胱充盈,拒按,疼痛難忍。用"提壺揭蓋"法通小便,先針刺肺俞、尺澤、肩井穴,宣肺利水,後針刺腎俞、膀胱俞,行針得氣。又選用關元、氣海、三裡、三陰交、太沖等穴行針得氣後留針十分鐘。患者起針稍作活動後自行排尿。針刺治療癃閉,不僅可以減少導尿的痛苦,而且可減少泌尿素上行感染的機會,起到一舉兩得之效。
下一篇
站樁功法|百花鳳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