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研究和實踐觀課議課比較多,設計和實踐過觀課議課記錄量表的設計與使用(鍊接),設計過觀課議課如何比賽(鍊接)的方案和量表。今日有關注微信公衆号的朋友問“我們正在進行校内教改,想跟你咨詢一些課堂教學評價表和評課的項目要求”。于是把自己做理想課堂推進的十條基本要求放在這裡,或許可以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理想課堂十條基本要求
陳大偉
觀課議課作為一種通用的文化工具和方法,可以用于推動不同教學主張的課程、課堂改革實踐。作為關注、參與課程與課堂變革的一員,我自己的課堂理想是:
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的存在狀态,提升學生學習生活質量,讓學生經曆美好的課堂生活
改善教師在課堂上的生活狀态,創造教師的幸福生活
對教學内容做有價值的選擇和改造,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幸福生活奠基
選擇合适的教學手段方式,實施有效教學
讓這樣的願景落地,我常常和老師們分享理想課堂的十條基本要求,并緻力用觀課議課的工具和方法推動十條要求轉化為教育現實,實現教育變革的願望。
1. 建立良好教學關系,尊重學生,接納學生,信任學生,激勵學生,保護學生私密領域。這一條強調,教育學首先是關系學,教學從建立良好教學關系開始。比如,絕大多數同學能從老師的目光和活動範圍中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親近,這是對教師關注範圍的要求,相應地也是對教師課堂站位、走動路線的建議;在接觸和關注學生的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被接納,沒有學生被歧視和被放棄;學生的學習和交流是安全的;學生的生命狀态是舒展的。
2. 有清晰明确的教學内容。對本次教學中的教學材料與教學内容、教學内容和教學目标、教學活動和教學内容等進行了理性分辨和梳理,能清楚地說明“學生要學的東西是什麼”,并能在教學中體現和實現教學的主要内容。
3.教學内容對學生具有合理性和内在的感召性。教學内容和要求對當下學生具有合理性,教學内容和要求對當下的學生有較大價值,學習内容對學生構成了挑戰并且适合他們學習,這是教學内容的價值性和難度要求。同時,教學内容的處理和表現對學習者具有一種内在的感召性,學生體會或理解了學習該内容對自身的意義和價值,這主要是要求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要關注兩個方面的學習内容處理:一方面要來源于生活使學習内容“有根”,另一方面要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使知識“有用”;整個學習過程有學習結構、思維過程的展示和梳理,學習“有法”。
4.教學内容具有邏輯性、關聯性、遞進性、結構性、發展性。在充分研究和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關注和體現了教學内容之間的邏輯性、關聯性、遞進性、結構性和發展性。這是要求執教老師在更廣大的視野中審視教學内容,教出有結構的教學,有關聯的教學,有生活邏輯和有學科邏輯的教學,面向未來、面向生活的教學。
5.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盡量少講或不講。沒有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沒有學習過程的發生,這一條首先強調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核心理念,教學要努力促進思想而不僅僅是提供思想。但盡量少講或不講不是完全不講,當講則講,教學要把握平衡,教師的進出、為與不為的理想境界是“極高明而道中庸”,教學需要多樣化,學生需要得到多樣的學習方法實踐。
6.學生在活動前對學習活動的對象、要求、方法清楚明白。這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組織學生活動,增強活動有效性的操作策略,而實現這一策略的有效方式是用多媒體組織學習活動、引導學習活動。
7.課堂氛圍、學習方式與教學内容性質、教學目标的實現相匹配。要關注學習内容的類型和風格,根據不同的學習材料、不同的學習内容匹配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要研究和追求學習方式和學生個體的學習風格匹配。
8.學習活動對多數同學構成了适度緊張的能力(智力或體力)挑戰。提出這個要求是我們對教學效率有這樣的認識:教學效率=同學們圍繞合理教學内容的比較緊張的智力活動和有價值的情意活動時間/教學所用(投入)時間。這是以“登山課程”而不是以“階梯課程”的理念,追求和實施對學生成長有促進、對發展有幫助的教學,所強調的是以過程謀質量,“人因思而變”。提高教學效率的抓手在于“同學”、“們”、“合理教學内容”、“智力活動”、“适度緊張”等關鍵詞。這個公式主要适合以智力活動、情意活動為主、以智力情意發展為目标的課程。
9.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指向學習的态度、行為和方法。這是對課堂評價有效性的思考,也是對課堂評價公正性進行反思以後提出的建議。課堂上無論獎懲,指向都應該是真誠、具體、富有建設性的。
10.學生有審視和感受自己成長變化的機會。這要求教師要組織學生回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從活動的回望和審視中形成學習經驗,并從中增強學習效能感,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