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灌腸是用中藥煎劑或沖劑直接灌注于直腸,通過腸黏膜吸收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其作用包括清熱解毒、理氣止痛、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祛風定痙等。常用于某些腸道疾病或破傷風治療等。中藥灌腸分保留灌腸和直腸滴注兩種,它能使藥物通過直腸、結腸的吸收進人機體而産生局部和全身性的治療作用。目前已廣廣泛應用于治療臨床各科多種疾病,如内科的細菌性痢疾、腸炎、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外科的術前準備、術後腹脹、腸麻痹及急腹症,肝、膽、胰疾患;婦科的盆腔炎、輸卵管炎、阻塞性不孕;小兒科的高熱、驚風、腹瀉、蛲蟲病等。由于直腸給藥吸收快,藥效發揮迅速,現已成為中醫急症的外治方法之一。
灌腸前準備應備有漏鬥連接膠管或小灌腸筒,16~18号導尿管、量杯(内盛藥液),彎盤,油棉球,橡皮布及治療巾,止血鉗,膠布和手紙少許,按要求鋪好治療盤,攜帶至患者床旁。
操作方法①取得患者合作後,囑患者左側卧位,臀部略墊高10-15厘米,臀下鋪上橡皮布及治療巾。
②将盛有藥液的灌腸筒挂有輸液架上,導尿管塗油潤滑,排出氣體,緩慢插入肛門内15~20厘米,并用膠布固定于肛緣,以緩慢速度(每分鐘60~70滴)滴入直腸以上部位。
③灌入完畢,夾住導管後拔出,按壓肛門片刻,用手紙擦淨肛緣溢液,囑患者靜卧保留。
注意事項 除保留灌腸的注意事項外,應掌握中藥煎煮知識,以便更好地發揮中藥的治療效果。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中藥的煎煮直接影響藥物效果,如清代徐靈胎日:“藥雖中病,而煎法失度,藥必失效。”可見煎煮中藥的重要性。為充分發揮中藥的治療作用,不僅要了解中藥(植物、礦物、動物)的性質,而且應掌握煎煮中藥的要求。一般煎煮中藥的要求如下:
①選用煎藥容器以沙鍋為宜。
②煎藥前應洗淨并浸泡20~30分鐘,使水分充分浸人藥内讓有效成分容易更快煎出。
③煎藥用水量,第一煎加水量應高出藥面3~5厘米,第二煎加水量高出藥面1~2厘米。
④煎藥的火力和時間,先猛火至沸,後文火慢煎,一般頭煎20~30分鐘,第二煎10~15分鐘。
⑤煎好後必須用紗布過濾。要求藥液澄清,溫度37~40℃,藥液容量不宜超過250毫升。
(2)觀察中藥灌腸的治療效果。中藥灌腸液應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選方藥,按法煎煮或提取,盡量選擇對腸黏膜無刺激或刺激小的藥物。
(3)灌腸液的用量、溫度。用量可因人因病而異,一般為1001200毫升,直腸滴注可适當增加,小兒按年齡遞減。一般每日1~2次。液溫一般以37.5℃左右為宜,可根據季節及病情适當調整,如夏天36℃,冬天38℃;熱證、實證宜涼些,虛證、寒證宜溫些。
(4)灌腸時間以大便後或臨睡前為佳。灌腸過程中如有便意:可囑患者張口呼吸,同時按摩患者骶部。
(5)肛管插入深度為10~25厘米。插管時動作要輕緩,以防損傷腸黏膜。保留灌腸,藥液灌注速度不宜太快;直腸滴注,一般每分鐘30~50滴為宜。灌腸保留時間要在2小時以上;滴注保留時間應在8~15小時。體位一般取左側卧位,雙膝屈曲,也可俯卧或取右側卧位,臀部墊高10厘米。療程一般10~14天,療程間隔2~5天。可視病情靈活掌握。
此外,應用中藥灌腸還應注意:凡有痔瘡、肛門疾患、腸道術後或大便失禁及嚴重腹瀉者不宜。女性患者宜避開月經期與産褥期,孕婦慎用。灌腸後應注意排洩物,如發現異常,應查明原因,及早采取相應措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