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1月14日在北京的舉行的青年就業與發展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湯敏發表題為《技術變革時代就業問題的機遇與挑戰》的緻辭。湯敏在緻辭中提到,新的崗位,新的技能不斷出現,對當下的就業是極大挑戰。他介紹說,近期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教授Carl Benedikt Frey和Michael A.Osborne新近發布的一項研究預計,因為有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出現,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内,美國約47%的工作崗位有被機器人取代的風險。這個取代、替換在埃塞俄比亞要達到85%,而印度、中國面臨自動化“高度風險”的工作崗位比例分别為69%和77%。
這也就是意味着,在科技不斷的進步下,未來中國很可能有77%的工作崗位将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可連續工作24小時,不必休息,不會聊天,也不行需要酬勞,對于一些制造業企業主來說,有一個全自動化機器人的生産車間是終極夢想。這樣的事情也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有很多崗位說不定哪天就被機器人取代了。著名高科技投資人王煜全曾經說過,越是重複性高的勞動就越容易被取代。那麼,就現在社會工種來看,哪些職業更容易被取代呢?
小編根據網上相關資料統計彙總發現,以下工作被取代概率較大:
機場工作人員(99%)
攝像、制版和其他版前印刷工作(99%)
數據錄入員(99%)
保險承銷商(99%)
圖書管理員及其相關工作(99%)
照片和電影處理員(99%)
會計及其相關職位(98%)
銀行、保險和金融行業的職員(98%)
從以上工種可以看出,能被機器人替代的工作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管理類,銷售類,運輸,建築,制造,和健康領域的一些技術類職位。那麼,到底該如何應對這種現象呢?又或者說,到底做什麼樣的工作才不容易被取代呢?
可以明确的就是,由于人類具有獨特的情感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一些腦力勞動者和一些特殊領域的專家很難被機器人所取代。舉幾個例子:
藝術設計類工作:這類工作需要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夠完成。機器人也許可以按照要求作出高質量的畫面,卻沒有自主思想來給作品加入自己的設計創意或是情感。也就是說隻能量産卻沒有辦法進行獨立設計。
情感類工作:機器人可以去敬老院照顧老年人,但是沒有辦法進行感情陪護,也可以去學校授課,卻沒有辦法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樣需要情感付出和區别對待的工作也是機器人所做不到的。
醫療服務類工作:醫生看病都是望聞問切,針對不同個體作出的不同診斷,個性化整治,不能用統一的程序設置讓機器人對病人進行量化治療。
以上例子都說明,想要使自己的工作變得不可取代,一定要掌握更多的能力。居安思危的同時要學會創新,提高自身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另外,面對機器人日益進入我們的生活也要有一種開放的态度去對待,主動尋找和機器人或是工智能的合作機會,在不丢掉人類的主動控制權的同時,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