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王幸福經驗——下法不畏男女老少

下法不畏男女老少

驗案1 憶1940年6月,家母高熱1周,口幹,胸悶,汗出不斷,進食很少,大便數日未下,曾服用辛涼解表劑和小陷胸湯,不見好轉,反增煩躁,日夜不能合眼,欲吃冰塊,置身冷水中,适有孫姓老醫,為家君學友,素習《景嶽全書》,診畢即言屬瘟疫,認為脈滑有力,舌苔黃厚,雖無芒刺也應攻下,處方大承氣湯加味,大黃用了30g,囑更衣後,飲1劑,分2次服。果然藥下如神,解出軟便穢物半盆,小水顔色如血,病去大半,事過3天便下床操持家務了。老人莞爾笑道,投藥依據不是仿效吳又可,而由“四維”得來,且說《本草正》一百二十八條之論大黃,就已廣采了古今經驗。(《張志遠臨證七十年碎金錄》)

驗案2 1972年國慶節前夕,家母因過食膏梁厚味,夜脘腹劇痛,輾轉反側、痛苦萬分,經吞服開胸順氣丸一包暫緩症狀。次日仍胃痛脅痛不已,嗳腐厭食,腹部脹滿,尿道澀痛,溲中帶血,舌質绛,苔黃膩,口渴思飲,脈象弦有力,一派食積停聚,濕熱蘊結之象。家母當年已是82歲高齡,病情發展如此迅猛,阖家驚駭。我反複思量,如投内金、三仙等消導之品,恐怕病重藥輕,贻誤病機。考慮再三,遂與消食和胃之品中,加入熟牽牛20g,僅服1劑,症狀大減,繼服1劑,病趨穩定遂停服湯劑,僅以米粥調理而告全愈。(《劉紹勳醫話》)

臨床上現在用攻下法的醫生已不多見了,更不要說老人小孩了。這實在是一個遺憾,也是中醫取得一劑知,二劑已療效影響的損失。通過上述兩位已耄耋之年的名老中醫自述治療家母的案例,應引起我們的深思。中醫治療有八法,攻下就屬其中之一,後學者不應廢之。其實此法很實用,也很安全,隻要認準證,立見功效。

我曾治一4歲小兒,男性,患咳喘鼻衄近3個多月,多醫百治不應,我接手後,也是先走老套,清熱、化痰、平喘,兩診7劑藥,僅症狀減輕,仍是不愈,夜咳重,偶鼻出血,大便幹,思之良久,恍悟此乃陽明證也,下之即愈。

出方大柴胡湯加當歸,其中生大黃用了10g,後下,2天後解下大便1次,仍不稀。但咳嗽明顯減少,還是有點膽小,再續3劑,其中大黃用到25g,1劑後即瀉大便2~3次,3劑服完,多日咳喘痊愈。内火熱結一撤,咳喘鼻衄即愈,真乃神速。

由此可見,該用下法而不用,反而隻知清法,技薄也,效少也。作為一個臨床醫生一定膽大心細,智圓行方,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可拘泥死闆。但是也要提醒一句,下法雖好,但也要對證,千萬不要學“神醫”胡萬林,什麼人,什麼病都是一大碗芒硝大黃水,最後把自己也神到了“四堵牆”裡去了。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