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上熱下寒?張仲景用一方,打通中焦脾胃,引火歸元,瀉心補腎

上熱下寒到底如何調理?

為什麼有的人啊,容易上火、口腔潰瘍,并且還容易長痘,咽幹舌燥,牙龈腫痛。

同時呢,還容易拉肚子,手腳溫度不高,還怕冷,腰膝酸軟,夜尿頻多,女性同志呢,還多見宮寒痛經。

一個人身上,同時有熱又有寒,這該如何調理呢?

中醫認為啊,這多半是中焦不通,導緻身體裡的陰陽啊,出現了不平衡的情況。

所以這個時候啊,我們就需要打通中焦脾胃,把上面的火啊,給他引下來,這樣上下對流啊,才能寒熱平衡

臨床上常用的就是啊,張仲景的甘草瀉心湯。

方中以炙甘草、幹姜、大棗來通利中焦,鞏固脾胃之正氣,然後呢,加入黃連和黃芩啊,來清上焦虛火。并且啊,中醫上有這樣一句話,見黃芩必加甘草,它倆配合呢,還可以清利我們的中上焦濕熱,并且還不容易傷到脾胃。

最後呢,在加一味制半夏,用來降逆止嘔,如此搭配啊,一升一降,能防能打,可以在須臾之間啊,把我們的陰陽給交融到一起。

這個方子啊,其實是從半夏瀉心湯演變而來的,不過因為此方啊,重用了甘草所以呢,方子的調理方向啊,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所以中醫這個方子啊,最是講究靈活多變,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我們作為中醫學者,大浪中的一粒塵沙啊,也應該有一定自己的“小聰明”,要根據不同的患者啊,有自己合理的思路,去加減一些用量,能更好的适應病症,才是最好的思路。

中醫最重要的就是辨證論治并不是所謂的什麼感冒靈,是個人都能用,感覺是跟碰運氣一樣,運氣好了,對症了,那病就好了,運氣不好呢,那就不中用了,換一個牌子吃,或者說呢,一吃一大把,這樣啊,我覺得是不好的。

以上呢,就是我分享的内容了,關注和醫生,健康生活不迷路,我們下次再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