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正文

出身中國的卑微女人,剛剛成為登上美國貨币的第一位華人!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今天,10月24日,
美國鑄币局 開始發行一款全新硬币,這枚硬币一面是美國國父華盛頓,
另一面,竟然是一個出身中國的女人!

這是史無前例的首次:
美國的硬币上, 第一次出現了華人面孔。
她叫 黃柳霜, 一個創造了曆史的,處于卑微地位,
卻敢以自己是中國人為傲的女人。

她祖籍中國廣東,在那個民不聊生的年代,
祖父是最早一批赴美淘金的華工,父親則在加州的中國城,開了一家洗衣店。飄萍無依,艱難生計,在華人地位低下的年代,黃柳霜經常被班上白人學生欺負,他們還拿别針紮她,想看看這個華人有沒有痛的感覺。
備受屈辱,地位卑微,
也許血緣出身給她帶來了不幸,可她不曾屈從于時代, 生于美國,長于美國,
她卻執拗喜歡祖輩傳承的東方文化,和中國習俗。
在中國城和唐人街長大,
她見到很多電影公司在這裡取景拍攝,那些神秘的攝像機似乎攝人心魄,令黃柳霜癡迷上了電影。那嫌她擋路将她粗暴推開的劇組,怎會知道,
一個孤單的卑微的14歲華人女孩心裡,
一顆電影夢的種子,
最終成長為驚豔世界的參天大樹。

無錢無勢無背景,命中注定這條路會備嘗辛酸。
因為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黃柳霜隻能演一些不幸慘死,或是醜化華人的龍套角色,她演過蒙古奴隸,演過底層婦女,熒幕上被迫塑造的這些華人角色,
傳到大洋彼岸,令她備受中國人争議。落後和愚昧造成這般無奈悲哀,
在國外的歧視和國内的謾罵中,黃柳霜不以任何辯解,隻顧艱難前行: “我不去演, 勢必就是日本人或者其他亞洲人, 那樣醜化華人的形象更可怕。”

面對種族歧視的洪流裹挾,她十分難過但也無能為力,那些年出演過的每一部電影,
她基本上都“含恨而死”,自嘲說“死了一千次”。可她仍在盡力地維護一個華人形象,背負了落後民族的悲鳴和沉沉積郁,角色行為語言被人左右,她就在導演懶得多拍一次的細節,比如眼神之中增添犀利、堅毅,隐含不甘和憤怒,
為華人命運進行這無聲的反抗。一些大牌導演,注意到了她身上與衆不同的生命力,抛來了橄榄枝, 五年邊緣磨砺演技, 她終于在夾縫之中走出一線轉機。

她是美國好萊塢第一位華裔演員。 1922年,

她在美國電影《海逝》中,

出演美麗的中國少女蓮花,

從最初的的眼神澄澈楚楚動人,

到被無情命運捉弄的凄婉悲憤,

黃柳霜出神入化的演技令人驚歎,

甚至蓋過了白人男主角的風頭。

這部電影在日本上映時,連一向苛刻的日本電影人說,這位華人女明星,比所有日本女演員的演技都要好。

她一夜之間紅了,

獲得和大牌好萊塢男星合作的機會,

照片大量出現在美國電影雜志上。

但她的處境并不樂觀,

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不會因此消逝,

一些不懷好意的美國記者,
以極為偏見的“黃禍論”帶節奏,刊登《中國入侵影屏》等歧視文章。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曾報道,黃柳霜即便是當年非常火的華人演員,也經常被安排出演,帶着種族主義偏見的角色,且得到的片酬過低。比如在1932年《上海快車》中,黃柳霜的片酬隻有6000美元,而與她合作的白人女演員,片酬則為78166美元,相差足足十倍以上,哪怕很多電影史學家認為,兩人相比黃柳霜的演技更好。還有1933年,
關于中國農民的電影《大地》,黃柳霜本是該劇女主最佳人選,
可劇組拒絕了她,
反而用一個德國女演員出演農民角色。

哪怕她擁有美麗的外表,精湛的演技,甚至被稱為:好萊塢最美麗的女演員之一,
仍得不到一個出演女主角的機會,
那些傲慢的高高在上的白人,
認為她生來卑微,
劣等民族之人隻需滿足觀衆獵奇心理, 不配做一個“主角”。
如此不公令她倍感屈辱,
也曾奮力抗争,
她在公開接受采訪時就反駁:“我對自己必須扮演的角色感到厭倦,為什麼銀幕上的中國人,幾乎總是影片中的反派,而且是如此殘忍的反派,兇殘、奸詐、如同草叢中的蛇。 我們不是那樣的人。”

可是,想要在種族偏見最強烈的年代翻身,比登天還難。
苦不堪言之下,她隻能遠走歐洲,
希望可以尋找到掙脫限制的機會。英國人早已通過熒幕,見識了她入木三分的演技,

到了倫敦,五部英國電影她都是主演,

尤其是《唐人街繁華夢》上映後,

她在劇中的獨特造型引領時代潮流,

讓無數歐洲少女們競相模仿。

後來聲名大噪的電影《埃及豔後》,

劇中造型便是借鑒黃柳霜經典發式。

她獲得了挑剔的英國影評人認可,

形象遍傳歐洲,

電影雜志争相請她“上封面”,

英國倫敦各個影院、餐館、劇院,

甚至大街小巷,

鋪天蓋地貼的都是黃柳霜的劇照,

可見她有多受歡迎,

英國上流社會毫不掩飾對她的喜歡,

就連王室都邀請她參加宴會。

爆紅的黃柳霜,

因為一張黃種人面孔,

被歐洲人稱為“中國人”。

那時候是上世紀30年代,

中華民族正備受欺辱毫無尊嚴,

有些加入别國國籍的華人,

都否認自己曾經的中國出身,

唯恐被貼上“落後、愚昧”的标簽。

黃柳霜一路從歧視中走來,

深知華人的艱難和不易。

可是在排華風潮中, 她從來都沒有喪失過, 對自己出身于中國的身份認同感。她對歐洲的記者說:
“我真希望自己生在中國。”她稱中國人為自己的“同胞”,“這些最古老的文明人士”。
哪怕中國正深陷戰火,哪怕國外歧視一浪高過一浪,仍不能動搖她心中對東方故國的熱愛。
她還寫了一篇,關于 “中國人被誤解”的文章,告訴讀者,中國人不是熒幕上的那個樣子,實際上中國人本性善良、熱愛生活,他們的紡織、陶瓷、服飾和宴飲都體現着這些特征。她還向歐洲介紹旗袍,
展示來自中國女性的魅力和大氣,她說,
她以身為中國人為傲。

知性美麗,落落大方,演技純青,

她被狂熱的歐洲人追捧,

美國那邊一看,

咦報紙上都是黃柳霜,

她怎麼都成了歐洲時尚界的“寵兒”啦?

好萊塢霸主派拉蒙影業趕忙請她回來,

主演《龍女》、
《上海快車》、《大飯店》等電影,黃柳霜終于大放異彩,紅極一時。
1934年,她被紐約模特組織譽為: “全球衣品最佳女性”。1938年,美國《展望》雜志,稱她為 “全球最美華裔女孩”。她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在好萊塢的地位,讓後來的華人影星望塵莫及。

從華人形象飽受歧視的歪曲歲月,

到破開逆境洗盡鉛華,她獨自沖刺、艱難抗争,終于沖破桎梏,站在光明之巅, 她為華人争得了尊嚴。她的努力也為後輩華裔演員,開創了寬廣的戲路, 以弱女子的肩膀,
扛起了華人赢得地位尊重的希望!

1936年她回到中國,

梅蘭芳等大師接見了她,

大半年尋根之旅,

愈加讓她堅定了民族認同感,

這是她一生唯一一次中國之行,

卻終其餘生為中國拼盡力量,

拯救深處戰火之中掙紮的故國和同胞。

當時美國有個“援華聯合會”組織,

她全職為其工作,

并且還成為了一項,旨在向中國提供醫療援助的運動:“飯碗”運動在電影界的主要負責人。

1937年聖誕節期間,

她将新影片的全部片酬,

交給了援華聯合會。

第二年她拍賣了自己的所有禮服,用于為中國捐獻緊缺的藥品,第三年她義賣了自己衆多珠寶首飾,所得全部用于中國抗戰。

1942年, 她出演的反日宣傳電影《緬甸炸彈》, 和《重慶夫人》在美國播出, 她将這兩部電影的片酬所得, 全數捐贈給了中國聯合救濟會。抗日救國,功德無量,在海内外華人,團結共助祖國抗戰的隊伍中, 黃柳霜是不容忽視的, 一位傑出的奉獻者。1960年,她作為首位華裔女星,在好萊塢星光大道落成典禮上留下名字,一生于歧視中不息的拼搏,得到舉世矚目的尊重承認。
然而短短一年後,
這位曾驚豔世界的華人影星,因突發心髒病去世,終年56歲, 《紐約時報》對她的評價是: “好萊塢輝煌年代, 最令人難忘的人物之一”。
終其一生,短暫如流星,卻璀璨如明月,雖然人生坎坷,亦飽經争議,

但為了鐘愛的事業,

為了熱愛的祖國,

終是俯仰一世,問心無愧。

也許私生活上唯一的遺憾,

是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她性格要強,一般的男子走不進她的心,那些所謂的上層精英,眼裡隻有皮囊,沒有靈魂,久而久之,縱然孤獨,她也選擇了不依附于任何男人,孑然一身,倔強一生。

而今,

2022年10月24日,

是她邁入電影事業100周年之際,

美國發行新的硬币,

将她的頭像,

和美國國父華盛頓的頭像刻在兩面,

她在今天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曆史:

成為第一位登上美國貨币的華人!

她是美國公衆自願選出的紀念人物,

時隔百年,她仍令人們抱有無限尊敬和紀念。 紀念 她這一生頑強不屈,
突破政治、種族和性别的藩籬,在排華風潮及質疑聲中艱難抗争,成為引人矚目的華人國際明星; 紀念她這一生勇毅執着,
克服無數挑戰和障礙,
為華人在世界電影界開拓廣度和深度,為華人赢得尊重和尊嚴,在群星閃耀的影史黃金時代,
留下一道别緻的東方魅影。
今天,她值得美國人紀念, 同樣值得我們中國人記住, 身在異鄉,心在華夏,
救國救民,德藝雙馨,
無論她在何處, 懷揣着一顆熾熱勇敢的中國心, 就無愧于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END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