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最新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全新蘇教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五冊教材分析

教學内容:

1.數與代數

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積在100以内芙蓉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接近整十、整百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整十數、整百數、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驗算

分數的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千克和克的認識,相關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簡單實際問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用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間隔排列現象中的規律

2.圖形與幾何

長方形個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有關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生活中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

3.綜合與實踐

周長是多少

多彩的“分數條”

教學目标:

1. 知識技能方面

(1) 聯系對四則運算的已有認識及相關的計算經驗,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确進行相關的口算、估算和筆算;聯系對四則運算意義及相關數量關系的已有認識,理解并掌握與“倍“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和簡單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強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聯系日常生活經驗,認識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并學會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 通過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結合實例認識周長的含義,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了解生活中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2. 數學思考方面

(1) 在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嘗試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逐步增強思維活動的條件性和靈活性。

(2) 通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估算和筆算練習,提高進行乘、除法運算的能力,不段加深對數的大小及相互關系的理解,增強數感。

(3) 在認識“倍”的含義,解決與“倍”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以及用兩步計算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活動中,不斷經曆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屬性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數量關系探尋解題思路的經驗,嘗試進行簡單的推理,反戰初步的抽象思維。

(4) 在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簡單平面圖形周長計算方法,以及認識平移旋轉現象和簡單軸對稱圖形的活動中,不斷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感受圖形的運動與變化,嘗試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數學問題,感受幾何直觀的作用,逐步增強初步的空間觀念。

(5) 在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合适的單位描述物體的輕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實際輕重的觀念,培養初步的估測能力,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

(6) 在探索和交流間隔排列現象中的規律等活動中,經曆簡單的猜想和驗證過程,培養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 問題解決方面

培養數學應用意識,鍛煉實踐能力,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并進一步體會反思性學習環節的意義。

4. 情感态度方面

在活動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逐步增強對事物的數量及其大小物體的形狀及其變化的好奇心。通過一些成功經驗,逐步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初步形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态度,進一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課時安排:

一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17課時

二 千克和克.........................................3課時

三 長方形和正方形..............................5課時

*周長是多少.................................1課時

四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15課時

五 解決問題的策略...............................4課時

*間隔排列............................1課時

六 平移、旋轉和軸對稱..........................2課時

七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4課時

*多彩的“分數條”.............................1課時

八 期末複習................................5課時

第一單元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教學内容

蘇教版《數學》1-27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以及積在100以内的兩位數乘一位數;能正确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能通過把兩、三位數看作相應的整十、整百數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倍”的含義,能解決“求一個數是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能靈活運用估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會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的問題,感受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發展數學思考,積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意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逐步養成細心讀題、認真計算以及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點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和算理。

難點:難點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特别是連續進位以及乘數中間和末尾有0等問題的具體處理方法。

課時安排   17課時

單元知識點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以及相應的估算。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倍的認識,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的簡單實際問題

第一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第1課時: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估算

教學内容:教材第1、2頁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标:

1.學生經曆探索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估算的過程,能估計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積的大緻範圍,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景中能合理選擇的運用口算、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口算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估算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出示口算卡片,練習表内乘法的口算。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1.談話過渡:

2.出示情境圖。

(1) 讓學生看圖,說說得到的一組信息。(王阿姨在購物網站訂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 看到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

(3) 你打算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4) 學生口頭列式,教師闆書。20×3=

(5)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算法。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彙報。

(6) 教師簡要的闆書學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是60。

C、2×3=6,20×3=60

(7) 鼓勵學生在多種算法的基礎上找到最簡便的方法,并說說理由。

4.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

(1)完成“試一試”

(2)教學過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過程,學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簡便方法。

5.總結規律。2×3= 20×3= 200×3=

(1) 讓學生說說其中的規律。

(2) 說明:口算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時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綜合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鼓勵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規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二)估算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

1.教學例2

(8) 出示例2情景圖。

(9) 學生口頭列式,教師闆書。29×6≈

(10)鼓勵學生根據加減法估算的方法,估算這道題。

(11)教師簡要的闆書學生的想法。

48×4≈200(元)

(12)完成“試一試”。

(13)總結估算的方法:先找到兩位數、三位數的近似數,再估算。

2.綜合應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三、綜合練習。

1.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遇到錯題,找找錯誤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題。

3.解決實際問題。

(1) 想想做做第5題。

(2) 想想做做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說說每道題自己的想法。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2課時: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

教學内容:教材第4頁例3、第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标:

1.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能運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在情景教學中,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動手操作、讨論交流,提高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師:“今天大家的上課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搶答題,相信你的舉手動作是最快的。做好準備。”

1.口答。

2.看圖說說有幾個幾

二、探究新知

師:“前面的知識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師現在還想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圖(例3)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藍花:2朵

黃花:6朵

紅花:8朵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比一比這三種花的朵數。誰能把比較的結果說一說?

2.初步感知“倍”的含義

(1)圈一圈,再比較:

師:除了用多和少來比較兩種花的數量,我們還可以像學習除法那樣将它們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較。如果我們将藍花看成一份,那麼黃花可以怎麼分?請大家自己在練習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後有什麼發現。”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給予适當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學到黑闆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生彙報:

師:“你圈出了幾個幾?為什麼把2個圈一份呢?(黃花的隻數是2)你知道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了嗎?”

(指名回答。預測提示:因為藍花的朵數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個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講解:因為6裡面3個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

随機闆書:

求:6是2的幾倍

想:6裡面有幾個2 (3個2)

所以:6是2的3倍。

3.體會加深“倍”的意義

(1)比較紅花和藍花的朵數。

(2)先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組内說一說。

(2)學生彙報:

師:“你把每幾朵圈成一份?(2朵)為什麼?(藍花的朵數是2朵)。那麼把紅花圈成了幾個2(4個2)

因為8裡面有4個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紅花是藍花的4倍。

随機闆書:

求:8是8的幾倍

想:8裡面有幾個2 (4個2)

所以:8是2的4倍。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問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闆書課題)

師“我們現在知道了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4倍,那麼這個4如何用算式來表示出來呢?”

指名回答,8÷2=4

(3)小結: “說的非常好,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我們一般用除法來計算。”那麼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2倍,這個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來呢?

三、嘗試練習,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彙報。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彙報。

3.想想做做第3題。

注意讓學生說一說算式是如何列出來的。

四、知識應用,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嘗試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後說一說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2.尋找生活中的倍數問題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數學問題,老師知道咱們班有幾個同學今年8歲,老師今年32歲了,你知道老師的歲數是他們的幾倍嗎?

像這樣的問題,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同學們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後把想到的問題告訴爸爸、媽媽或者是老師聽,好不好?

五、全課總結

今天怎麼學習了( ),你知道怎麼求一個數是另個一數的幾倍嗎?(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也就是“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幾。用除法解決。)

第3課時: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練習課

教學内容:教材第6頁5-9題

教學目标:

1.通過練習和思考,更加明确“幾倍”和“幾個幾”之間聯系,進一步認識倍。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習慣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想想做做第5題)

二、激趣導入

1.拍一拍

學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數,老師有節奏地拍出表示幾倍的次數。

①生1拍:××。老師拍4個2下。問:老師拍的次數是你們的幾倍?

②生2拍: ×××。老師拍3個3下。問:老師拍的次數是你們的幾倍?

2.談話:大家表現得真棒,說明大家學習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戰?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然後說一說如何測量線段的長度,要注意什麼?最後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解題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解題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1)觀察圖,你知道了什麼?

(2)如何解答第一個問題?選擇哪兩個條件列式?怎麼求出幾倍的?

(3)選擇哪兩個條件解答第二個問題?怎麼求出幾倍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題。

(1)自行車的輛數是電動車的多少倍?你會列式嗎?

(2)還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第4課時: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實際問題

教學内容:教材第7頁例4、想想做做

教學目标:

1.緊密聯系倍的概念和乘法運算的意義,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

2. 通過實物操作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等能力。

3.探索新舊知識的内在聯系,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4.引導學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加深“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數量關系的認識。

教學難點:明确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操作導入

1.按要求擺一擺,說一說

(1)第一行擺2根小棒,第二行擺4個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數是第一行的( )倍。

(2)第一行擺4個圓片。

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擺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 

問:你是怎麼擺的?你發現了什麼?

談話:生活中有好多有關“倍”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來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闆書課題)

二 合作探究

1.教學例題,出示挂圖,問:看了圖,你知道了什麼?問我們什麼問題?

2.學生獨立思考,可以動手畫一畫,或擺一擺。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說說是怎麼想的。

5.進一步提問:剛才大家畫柳樹時畫了幾個幾棵?擺柳樹時擺了幾個幾棵?(3個5棵),這樣看來,求柳樹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個5棵時是多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

6.學生列式并口答。

7.組織學生讨論小結:這題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誰能說說為什麼用乘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學生先畫一畫,再填一填。

學生獨立解答後,思考:列式的時候是怎樣思考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自己填一填,然後讓學生利用線段圖說一說如何解答題目。

3.做“想想做做”第3-5題。(學生獨立解答後說說每題是怎樣想的)

四、小結

提問: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

第5課時:練習一(1)

教學内容:教材第9頁練習一第1-5題。

教學目标:

1.通過練習和思考,進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數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練利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習慣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加深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加深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方法,誰能來說一說我們計算時是利用什麼方法進行計算的?(借助表内乘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利用表内乘法計算下面的題目。

二、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上下兩題的聯系與區别。

2.練習一第2題。

學生分組完成,然後集體訂正,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三、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練習。

剛才同學們做的非常仔細,非常認真,正确率非常高,對于下面的練習有沒信心?

(一)完成練習一第3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一說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2.你能提出一個關于“倍”的問題嗎?(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讓學生自己解答。(學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直接列式,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4.總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我們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二)完成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要求學生列除法算式來解答,不熟練的同學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

(三)完成練習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兩名同學闆演,再讓其中一位同學說說自己是如何想的。

四、拓展延伸。

今年,媽媽27歲,小明3歲。

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

追問:明年媽媽的歲數又是小明的幾倍呢?

五、全課小結: 你知道如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嗎?

第6課時:練習一(2)

教學内容:教材第10頁練習一第6-11題。

教學目标:

1.通過練習和思考,加深對“倍”的數量關系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倍”。

2.掌握利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倍”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倍”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填一填。

4個6可以說成6的()倍。3個5可以說成5的()倍。

5個8可以說成()的()倍。 7個9可以說成()的()倍。

2.同學表現的真棒,下面就來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吧!

二、求一個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練習。

1.練習一第6題。

出示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提問:

(1) 已知誰是誰的幾倍?相當求幾個幾?用什麼方法解答?

(2)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練習一第7題。

(1)出示情景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初步比較一下三個數量。

(2)提問: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這裡要求用除法計算,打算提哪類問題?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闆書。

雞隻數是鴨的幾倍? 雞隻數是鵝的幾倍?鴨隻數是鵝的幾倍?

讓學生列式解答。

3.練習一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彙報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麼想的。

4.鞏固加深。

(1)出示練習一第8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清楚是如何想的。

(3)觀察下:書包比文具盒貴32元,這32元相當文具盒的幾倍?

聯系書包價錢是文具盒的5倍,思考:求書包比文具盒貴多少元?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嗎?(這裡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教師适當滲透“差倍”的概念。)

三、利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一第10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通過什麼的方法可以知道李叔叔8分鐘大約打了多少個字?(引導學生說出估算的步驟和方法)

2.練習一第11題。

學生先和同桌說一說,再指名回答。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第7課時: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

教學内容:教材第11頁例5及試一試。

教學目标:

1.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掌握豎式的書寫方法,能正确地計算.

2.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算理及豎式書寫中乘的順序。

教學難點:掌握筆算時乘的順序,正确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

2.豎式筆算:

  二、進入新課

  1.教師出示圖:(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圖,然後再畫出下圖。)

   □□□□□□□□□□ □□

  □□□□□□□□□□ □□

  □□□□□□□□□□ □□

  (1)請同學看圖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師相機闆書:

  (2)請同學口算出結果,并且說出算理。

  讓學生經曆口算的過程,逐步使學生明白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我們可以把兩位數分成幾十和幾,先分别乘以一位數,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合起來就是所求的積。

  (3)教師說明:今後我們要學習的乘法題口算可能一時算不出來,那就需要我們用豎式的方法筆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以 為例學習筆算乘法。闆書課題:筆算乘法.

  (4)全班動筆試算(讓每個同學在練習本上寫豎式)

  (5)向同學展示正确算式。

  教師邊闆書邊強調寫豎式時要把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的個位對齊。

  (6)設疑引思:教師出示提綱學生讨論:

  a.計算時,先從哪一位乘起的?接下來乘的順序是什麼?

  b.積的個位是6,它表示什麼?怎樣來的?

  c.積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麼?怎樣來的?

  d.積是36,是哪部分合起來的結果?

 學生邊回答,教師一邊在圖上畫出來。

并闆書:

(7)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中間過程可以簡化,直接寫成:

(8)反饋練習:

2.教學試一試

  (1)教師出示試一試。

  提問:被乘數是幾位數?乘的順序是什麼?待學生回答後,教師讓全班試做.

(2)讓一學生到黑闆邊闆書邊叙述乘的過程。

(3)反饋練習

   

  3.比較例題和試一試的異同點學生先讨論,最後交流達成共識)

4.反饋練習:課本12頁想想做做第1題。

二、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交流。)

  2.想想做做第3、4題。

3.想想做做第5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先計算什麼。)

三、全課小結。

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是什麼?在計算過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8課時: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

教學内容:教材第13頁例6及試一試。

教學目标: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方法。

2.引導學生由複習遷移、類推到新知的學習。

3.引導學生通過筆算,感覺美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理解“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和“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理。

教學難點:理解“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和“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理。

教學準備:師生各準備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筆算(指名學生闆演):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情景圖:(課本13頁例6)

2.抽學生回答從情景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觀察并自由發言)

灰天鵝:48隻;

白天鵝:是灰天鵝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探讨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根據情景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後出示完整題目:

湖裡有48隻灰天鵝,白天鵝的隻數是灰天鵝的2倍。白天鵝有多少隻?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闆書:48×2=

(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計算呢?)

①學生估算48×2的積大約是多少?為什麼?

②師生共同活動,演示操作,第一行擺4捆,另擺8根,表示48。接着再擺同樣一行小棒。要求2個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個8根是多少,再算出2個40是多少,最後把兩次乘的結果加起來。先算2個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進這捆小棒的右邊:再算2個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麼48×2=96是怎樣算出來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③豎式計算。

問:怎樣計算呢?借助直觀操作、邊講解邊闆書豎式。

引導學生比較:這兩題與例題,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怎樣處理進位的數?使學生明白乘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積滿十,向十位進1;如果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2,積滿三十呢?如果十位上滿十就向百位進位。

①歸納:用一位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十位進幾。

②注意:告訴學生,為了防止忘記,進位數可寫小一些記在橫線上。

2.探讨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出示試一試:4×152=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約的積是多少?

(2)請一名學生在黑闆上寫出豎式,其它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3)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積的百位上寫幾?為什麼?

小結:引導學生歸納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用豎式計算時,注意什麼?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完成課本第14頁1、2題

獨立完成,指名闆演,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14頁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闆演,集體訂正。

五、課堂總結,課後延伸

1.歸納一下本節課所學的算理。

2.歸納一下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應注意的地方。

六、作業:

課本14頁第3、4題。

第9課時:練習二(1)

教學内容:教材第15頁第1-7題。

教學目标:

1.熟練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

2.能運用所學知識,熟練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3.經曆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筆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再現新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完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對于筆算乘法,你認為需要注意什麼?

(學生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找個别同學說一說,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豎式計算的計算法則和注意事項,其餘的同學對其中進行補充。)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 基本練習。

(1) 我是口算小能手。(練習二第1題)

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随機選出幾道題讓孩子說說自己怎麼算的。 (2)用豎式計算。(練習二第2題)

37×2= 73×2= 329×3= 293×3=

讓學生以比賽的形式進行,找四名同學闆演,找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反饋。

(3)火眼金睛:(練習二第3題)

先讓學生同桌進行交流指正,然後指名回答。

2. 綜合練習,應用新知。

(1)練習二第5題。

先讓學生觀察表格,說一說從表格中能獲取到哪些信息?再說說解題的方法。最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6題。

先讓學生讀題,然後說一說你從題目中獲取到哪些信息?問題是什麼?你打算如何解答?為什麼?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7題。

先讓學生讀題,同桌交流。教師注意巡視指導,要注意學生的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指名回答,其它同學可以補充。

三、梳理總結,提升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那些收獲?

四、作業:

練習二第4題。

第10課時:練習二(2)

教學内容:教材第16頁第8-13題。

教學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計算。

2.加強學生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對問題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題能力。

3.經曆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并能熟練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能應用所學知識對問題做出正确分析。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二第8題。先讓學生觀察每組算式,估算一下結果大約是多少,再口答。

2. 練習二第9題。

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随機選出幾道題讓孩子說說自己怎麼算的。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二第10題。

(1)出示題目,提出要求:先說一說每道算式積是幾位數?你是怎麼知道的?

(2)分組交流,指名回答,互相補充。這裡讓學生知道把其中一個接近整十、整百的乘法按整十、整百進行估算就行了。

(3)分組完成計算,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1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完成後利用實物投影展示部分學生成果。

3.練習二第12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後說一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13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後說一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三、總結提高。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是什麼?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2.本節課中你又獲得哪些解題的經驗?

第11課時: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連續進位)

教學内容:教材第17頁例7及試一試。

教學目标:

1.自主探究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過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

2.理解、概括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法則。

3.繼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先估算後計算的良好習慣。

4.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情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和探索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學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一次進位乘法,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既然有一次進位,那麼有沒有兩次進位、三次進位呢?帶着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開始今天的學習。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筆算方法

1.展示情境圖(課本第17頁例7)

(1)根據這幅圖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讓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獲取相關信息。

(2)要求野鴨有多少隻,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闆書“48×4”

(3)請同學們利用我們前面學過的列豎式來計算一下這個題目,請一名同學到黑闆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計算。)

(4)争當小老師,指名讓學生講解48×4的詳細計算步驟,注意讓學生說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幾?是怎樣得到的?

2.總結。

教師:通過以上幾個題目的計算,請同學們思考總結一下,在用豎式計算連續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時應該注意什麼?

學生:分組讨論,思考交流,然後彙報,教師幫助總結。(課件展示):

1.用一位數乘兩位數上個位上的數,積滿幾十向十位進幾;

2.用一位數乘兩位數上十位上的數,積滿幾百向百位進幾;

3.不要漏加進位數字。

(二)探索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筆算方法

教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得非常棒,完全靠自己主動探索就找到了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現在敢不敢繼續挑戰,探索出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筆算方法?

1.教學試一試。 2 7 2

× 4

(1)讓學生嘗試計算,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2)争當小老師,指名讓學生講解積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幾?分别是怎樣得到的?

3.總結。

教師:通過例7各試一試兩道題目的計算,請同學們思考總結一下,在用豎式計算連續進位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時應該注意什麼?

學生:分組讨論,思考交流,然後彙報,教師幫助總結。(課件展示):

1.用一位數乘兩位數上個位上的數,積滿幾十向十位進幾;

2.用一位數乘兩位數上十位上的數,積滿幾百向百位進幾;

3.用一位數乘兩位數上百位上的數,積滿幾千向千位進幾;

4.不要漏加進位數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然後選擇幾名學生展示自己的計算過程并說明計算步驟。

2.火眼金睛。(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說一說你獲取到哪些信息?然後列式解答。

4.想想做做第5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說一說你獲取到哪些信息?

(2)你打算如何比較?(讓學生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比較方法,然後全班交流,讓學生明白選擇估算方法來比較更為簡單。)

5.想想做做第6題。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認真讀題,然後說一說解決第1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解決第2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第12課時:練習三(1)

教學内容:教材第19頁練習三1-6題。

教學目标: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确地進行計算。

2.通過不同題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練習(練習三第1題)。

2.提問: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計算順序是什麼?在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麼?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2題。

2.練習三第3題。

(1)出示題目中條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小雲有5本相冊,每本96張照片;小蘭有4本相冊,每本126張照片。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闆書:


小雲和小蘭各有多少張照片?


小雲有多少張照片?

小蘭有多少張照片?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4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5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對比練習(練習三第6題)。

三、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生,你獲得哪些解決問題的經驗?

第13課時:練習三(2)

教學内容:教材練習三7-11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标:

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進位方法,能準确地進行乘法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2.加強估算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鼓勵探索筆算乘法中的新情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下面各題。

2.提問:你認為在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時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豎式計算(練習三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指導,展台展示作業,集體訂正。

2.練習三第9題。

(1)出示情景圖,學生觀察後提問: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如何解答?

(2)學生彙報交流。第一個問題可以直接通過估算來解決,但第二個問題需要求出具體多多少則要通過列式計算來解決。

3.練習三第10題。

(1)學生獨立解題,教師巡視指導。

(2)比較兩道題目有什麼聯系?(引導學生理解兩道題目的數量關系:一共有張數-送給同學張數=還剩的張數)

4.練習三第11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後提問:你知道今日的房價是多少?

(2)180位女遊客全部住三人間需要多少個房間?

(3)3個雙人間需要多少元?1個單人間呢?一共需要多少元?

三、拓展延伸。

1.出示思考題第1道算式。讓學生觀察後分組讨論,說一說先填寫哪一個數位上數,再填寫哪些數位。

2.彙報總結。先填寫三位數(乘數)的個位,再考慮百位的取值範圍,最後根據計算順序确定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3.出示第2道算式,學生嘗試解答,不會的同學可以尋求幫助。

4.分組交流解決方法。

5.彙報總結。先确定一位數(乘數)的取值範圍,再根據計算順序确定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四、全課小結

你在本節課獲得到哪些解決問題的經驗?

第14課時:三位數(中間有0)乘一位數的筆算

教學内容:教材21頁例8、例9。

教學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的規律。

2.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3.結合具體情景,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

4.經曆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閃現後隐藏)

2.揭示研究問題:有關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理解“0與任何數相乘都得0”

出示:小貓釣魚情境圖。

師:小黃貓、小紅貓、小藍貓又去河邊釣魚了,可是他們釣得并不認真,一會兒撲蝴蝶,一會兒捉蜻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今天又有什麼收獲呢?(出示小貓釣魚圖)

師:3隻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你怎麼看出來的?

師: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嗎?生說師完成闆書:0+0+0=0

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指名彙報,學生回答師闆書:0×3=0或3×0=0

師:你是怎麼知道得數是0的?生答出:因為3個0相加等于0,所以0×3=0。

4、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們再來做幾道題目,想一想:0×7= 8×0= 0×0=

指名彙報,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7個0相加等于0)

教師:現在你知道50×0=0還是50×0=50?你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嗎?

5、填一填:25×□=0 □×0=0

6、結合□×0=0 總結“0與任何數相乘都得0”

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探索“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筆算方法

1.師:剛才小朋友學到了一個有關0的新的知識點,下面我們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創設生活場景,出示:學校體育館有4個同樣的看台,看!這就是其中的一個,你能看出這個看台有幾排座位,每排幾個嗎?提出問題:這個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學生獨立計算,交流反饋。

3.師:一個看台有102個座位,那麼4個看台有多少個座位呢?

先請小朋友估計一下4個看台大約有多少個座位?(學生回答大約有400個或400多個)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生回答。

師:那麼他估計得對不對呢?請小朋友一起來算一算。指名一人闆演。

師指着十位上的0問:為什麼十位上寫0?生回答(因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師:看來4個看台有408個座位,剛才小朋友估計得完全正确,你們可真厲害!

三、鞏固練習

師:下面老師來考考你們:

1. 做22頁的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做在書上(指名4個學生闆演。)

反饋:集體校對得數。

為什麼後面三道題目積的中間沒有“0”呢?

師:全對的舉一下手,看來小朋友們個個都很聰明。

引導觀察:今天計算的三位數乘一位數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揭示課題: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題

老師以前碰到過一個小朋友叫馬小虎他做題可馬虎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好嗎?(出示題目,看)先找一找他錯在哪裡,再改正過來,把正确的答案寫在旁邊。(查找問題所在,并訂正,集體校對)小朋友可真細心老師代表馬小虎謝謝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題。

(1)編2個中國結要用多少厘米?(學生獨立解答)

(2)要求還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原來有多少?已經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6題。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5題說說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你能估計出3個書架大約有多少本書嗎?指名學生回答。

師問:你是怎麼估計出來的。學生回答。

四、總結

1.師:同學們,今天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師出示标題:對,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2.請小朋友回想一下我們在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五、作業

1.在課堂作業本上完成作業第22頁第4題。

2.挑戰自我:

第15課時:三位數(末尾有0)乘一位數的筆算

教學内容:教材23頁例10及試一試。

教學目标:

1.在學習了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之後,經曆探究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其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确地計算這類算題。

2.在研究算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合情推理能力和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難點:正确地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我們學校準備舉辦《冬季陽光體育運動會》,你們高不高興?為了迎接這次運動會,我們三年級的小朋友來到操場排練。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⑴課件出示例題:

提問:從以上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4個方隊表演團體操,每個方隊有120人,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列出算式嗎?

⑵讓學生獨立口算或列豎式計算。

指名說出口算方法和結果。

因為4×12=48,所以4×120=480

⑶指導豎式的另一種寫法。說說這種豎式寫法中要注意什麼?

2.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在書上計算。

⑵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觀察:後兩題積的末尾為什麼有兩個“0”?學生進行回答教師适時進行評講。提醒學生注意寫結果時不能漏掉算式中數字末尾的0。

2.想想做做2

說說這些錯題給你什麼樣的啟示?你以後在做題時會注意哪幾點?

3.想想做做3

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想想做做4

提問:你打算如何計算這些題?先計算什麼?再算什麼?

5.想想做做5

引導學生讀題。

問: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嗎?讓我們計算什麼?

學生填表。

6.想想做做6

仔細審題,讓學生說說圖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獨立列式解答。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中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16課時:練習四

教學内容:教材25頁練習四。

教學目标:

1.進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數與整十、整百數相乘,一位數和三位數相乘的算理算法,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計算正确率與計算速度。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有耐心地做題。

教學重點:鞏固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熟練計算乘數中間有0及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學難點:提高計算正确率與計算速度。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要求

1.前幾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内容?

2.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筆算和估算方法分别是怎樣的?你能結合例子說說在計算時分别要注意什麼?請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一下。

3.分組自由彙報,教師适時點撥、引導。

4.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練習這部分知識(闆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進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數與整十、整百數相乘,一位數和三位數相乘的算理算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提高計算正确率與計算速度。

二、分層練習,内化提升

(一)基本練習

1.出示:350×2的積是( )位數,積是( )百多,積的末尾有( )個0。

學生獨立思考:

(1)怎麼不計算就能知道積是幾位數?

(2)積是幾百多又是怎麼知道的?

(3)你認為積的末尾有幾個0?

先小組說說自己的發現再組織學生集體交流。

(二)綜合練習

1.第25頁第2題。

小卡片出示口算題,進行口算,并選擇其中幾題說出口算過程。

小結:口算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隻要先用一位數乘0前面的數,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2.第25頁第3題。

(1)學生獨立計算,指名闆演。

(2)集體訂正。提問:每組中的上下兩題有什麼不同?

(3)小結:用豎式計算時,乘數中間有0的,一位數要與它的個位對齊,要乘三位數中每一位。乘數末尾有0的,一位數要與它的末尾0前面的數對齊,先乘0前面的數,再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第25頁第4題。

(1)出示題目,讀題目要求。

(2)學生先估算,再在小組裡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3)學生填表,指名回答,再集體交流。

4.第25頁第5題。

(1)仔細觀察圖,你從圖中知道了什麼?

(2)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怎樣求一共有多少袋?獨立完成。

(3)同桌校對、交流。

三、拓展延伸。

完成25頁思考題。

四、評價總結,升華認知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麼新收獲?覺得自己的課堂表現如何?

第17課時:複習(1)

教學内容:教材26頁複習1-7題。

教學目标:

1.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能正确快速口算,能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能估計三位數乘一位數積的大緻範圍,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進行三位數乘一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恰當選擇所學知識解決不同類型的題目。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梳理本單元學過的内容。

提出複習的必要性。

二、練習指導

1.第1題。

同桌相互口算練習。指名随機口算得數,并要求說出口算方法。

小結:口算要注意口算的方法,經常進行口算練習,有利于提高口算的能力和速度。

2.第2題。

先讓學生進行口算,比一比誰做得又以又快。

3.第3題。

男、女生進行筆算比賽(2、3兩組題)。完成後要求學生說出自己完成的一組題中的算法,進行交流。

4.第4題

(1)獨立進行估算。

(2)組織交流估算方法。

(3)分組進行豎式計算。

(4)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第5題。

(1)學生獨立審題。讓學生說說獲得了哪些信息?

(2)明确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用除法做。

(3)你還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6.第6題。

(1)學生讀題審題。讓學生說說獲得了哪些信息?

(2)明确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來做。

(3)兩個月一共收獲多少個?

7.第7題。

(1)學生獨立審題,明确題目要求。

(2)你打算如何估算?

(3)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三、小結。

今天你哪些收獲?

第18課時:複習(2)

教學内容:教材27頁8-12題。

教學目标:

1.熟練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加深理解知識間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計算正确率與計算速度。

教學重點:熟練進行三位數乘一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恰當選擇所學知識解決不同類型的題目。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複習。

同學們,我們已經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今天就來利用我們所掌握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練習指導。

1.第8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觀察上下兩道題,你有什麼發現?你能找出其中的規律嗎?

(3)你能利用發現的規律完成下面填空嗎?

130×12=130×( )×( )

2.第9題。

(1)先讓學生觀察下每組算式規律。

(2)猜測(估算)每個算式的結果。

(3)獨立完成計算,交流規律。

3.第10題。

(1)出示情景圖,理解題意。(讓學生指指小華小華和小芸上學和回家走過的路,理解小華一天走1個來回,小芸一天走兩個來回。)

(2)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4.第11題。

(1)學生獨立審題。

(2)52個星期是多少天?

(3)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闆演)

5.第12題。

(1)出示情景圖,學生觀察後。提問:李叔叔帶了1000元,夠買5輛兒童車嗎?你是如何知道的?你能估算下,夠買幾張兒童床呢?

(2)買4輛兒童車和1張兒童床,一共要用多少元?(學生獨立解答,指名闆演。)

(3)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三、拓展延伸。

課本27頁思考題。

(1) 學生獨立審題。

(2) 你能畫出小欣上學過程的示意圖嗎?

(3) 你從示意圖上發現了什麼?(2個850米)

三、全課小結:你又學會了哪知識?獲得了哪些解題技巧?

第二單元 千克和克

教學内容

蘇教版《數學》28-35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通過觀察、操作、推算等活動,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适的質量單位進行交流和表達;知道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能合理估計一些物體的質量,初步形成估計的能力,發展估計的意識。

3.使學生在相關的學生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教學的信心,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點是通過動手操作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難點:難點是合理估計物體的輕重。

課時安排      3課時

單元知識點

認識千克,用千克作單位估計或測量物體的輕重

認識克,用克作單位估計或測量物體的輕重,千克和克的換算

第1課時

教學内容:P28——30

教學目标: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物體質量的方法,通過看一看、稱一稱、拎一拎、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樣食品(出示蜜棗、膨化食品),他們在争吵到底誰比較重,你能想個辦法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讨論,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看一看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

1、學生嘗試稱一稱蜜棗的重量

談話:通過掂一掂,我們發現蜜棗比較重,但它到底有多重呢?我們一起來稱一稱吧。

2、認識秤面,認識千克

學生觀察秤面,說說在秤面上看到了什麼?(kg和數字刻度)

問:你知道kg表示什麼麼?

3、學生再次稱一稱蜜棗,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三、應用拓展,完善體驗

1、想想做做1、2題

2、認識形形色色的秤

談話: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廣泛的,用來稱物品重量的秤也是各種各樣的。

3、想想做做3

學生觀察秤面說出各種蔬菜的重量。

四、總結延伸

問:今天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獲和體會?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教學内容:P 31——33

教學目标: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知道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單位。

2、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誰來說一說,1千克的物體拎在手上有什麼感覺嗎?

小結:千克是一個比較大的質量單位,稱比較重的物品,通常用它作單位。還有一些比較輕的物品又用什麼單位來稱量呢?

講述:克也是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來作單位。克的符号是g。

二、動手使,解決問題

1、認識天平

出示天平并介紹。

2、稱出10克的黃豆

學生分組活動稱出10克重的黃豆。教師巡視。

問:10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交流彙報。

問:根據我們數出的結果,你又想到了什麼?

感受1克黃豆的重量。

3、感受1克的重量

⑴分組掂一掂準備好的2分硬币。

問:2分硬币掂在手上有什麼感覺?

⑵再掂一掂一根羽毛和一把學生尺,

問:一根羽毛和一枚2分硬币比,哪個更輕些?

4、學習用克稱物品的重量。

P32水果圖

問:你能看出圖中物品的重量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5、了解千克和克的進率

出示一袋蜜棗,這袋蜜棗的重量是500克,那麼兩袋這樣的蜜棗是多少克?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第1題

觀察插圖,指名回答書上的問題,再體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為單位的?

2、第2題

讓學生猜一猜這三種物品比1克輕還是重?實際掂一掂,在比較中加深對1克有多重的體會。

3、第3、4題

四、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3課時

教學内容:P34--35

教學目标:

進一步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熟練掌握千克和克的進率并能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完成練習五中的習題。

1、第1、2題

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積累的對相應實物重量的體驗,結合給定的數據思考選擇什麼樣的答案或計量單位比較合适。

交流時注意讓學生依照對這些物體重量的感受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加深印象。

教師小結解題策略。

2、第3題

首先複習千克和克的進率。

再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題。

最後組織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第4題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細心收集圖中的信息。

再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最後要求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組織交流彙報。

彙報時主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解釋。

4、第5題

引導看圖,說出每樣商品的淨含量。

再由學生獨立解決相關問題。

最後組織交流,并鼓勵學生再提出一些數學并進行解答。

5、第6題

引導理解題目含義,并讓學生算出1号杯中水的重量。

再把2号杯、3号杯中的水的高度與1号杯比較,從而估計出這兩杯水的重量,2号杯、3号杯裡的盛水量大約分别是90克和120克。

6、思考題

二、全課總結。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内容

蘇教版《數學》36----47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邊和角的基本特點,認識長方形的長、寬和正方形的邊長,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與區别。

2.使學生通過看一看、圍一圍、指一指、量一量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确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會解決與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長計算方法,以及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積累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圖形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圖形與幾何的價值,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點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難點是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

單元知識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長的含義,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等

第1課時

教學内容:P36——38

教學目标:

1、經曆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養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

3、培養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圖畫,談話:

⑵問:看了這三幅畫後,你想說什麼?

⑶談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體的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闆書課題)

2、舉例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嗎?

二、自主探究,發現特征

1、研究長方形的特征

⑴猜想

談話: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特征,仔細觀察黑闆面、課桌面以及畫在黑闆上的長方形,你發現了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征?

學生彙報。

⑵驗證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過電腦演示長方形的變化,呈現正方形,指出:長方形的長縮短到和寬相等時,這樣就成了一個正方形。

3、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應用拓展

1、在釘子闆上圍一個長方形,再将圍成的長方形改成一個正方形,說說圍成的圖形為什麼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用長方形紙折出正方形,并說明折出的為什麼是正方形。

小結: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3、動手測量

⑴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⑵先估計數學書封面的長和寬大約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4、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并展示部分學生作業,要求說出所畫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

四、全課總結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教學内容:P39——40

教學目标: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廠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2、能利用對圖形周廠的認識測量和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3、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4、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裡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察操作,感知周長

1、摸一摸

出示數學書,談話:同學們,數學課本我們天天都在用,它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好夥伴,現在你能不能很塊指出課本封面的邊在哪裡嗎?

2、找一找

出示瓷磚、手帕等物品的實物圖,讓學生指出這些物品的周長。

出示例題圖,讓學生觀察哪裡是兒童遊泳池池口的周長。

指名說一說。

談話:遊泳池池口黑色的邊線的長就是池口的周長。

組織學生先獨立指出課桌面、三角闆的邊線,再在小組、班級中交流,分别指出它們的周長。

讓學生舉例說一說一些物體的面的周長。

3、圍一圍

學生拿出釘子闆,在釘子闆上圍出不同的圖形,在小組裡交流圍的情況,并指出圍成的圖形的周長,組織學生在班級裡反饋做法。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片樹葉,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知道樹葉的周長。分組操作,圍出樹葉的周長,并量一量。

二、量量算算,理解周長

1、描一描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各種形狀的圖形。

2、量一量

出示“試一試”中的兩個圖形,問:你能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各是多少嗎?學生獨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後在小組中交流算法。

3、算一算

“想想做做”4,讓學生獨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沒有不同的方法。

三、實際運用,拓展延伸

1、實際測量“想想做做”3

2、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3課時

教學内容:P41——42

教學目标:

1、經曆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裡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出示場景圖

引導學生觀察

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會提出數學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學習例題

⑴籃球場是什麼形狀?請指出籃球場的周長。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什麼圖形的周長?為什麼?怎樣才能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呢?

⑵學生嘗試練習。

⑶在小組内說一說自己的算法,并說明這樣算的理由,然後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⑷問:你喜歡哪一種求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為什麼?你認為求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計算?

2、學習“試一試”

⑴出示題目。

⑵學生嘗試練習。

⑶小組交流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想想做做3

獨立做題,在班級内共同訂正。

2、想想做做1、2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問:做這兩題時,都要先怎樣?再怎樣?從這裡可以看出求長方形的周長時需要什麼條件?求正方形的周長呢?

3、想想做做4—6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闆書設計:

第4課時

教學内容:P43——45

教學目标:

使學生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斷長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指導

1、P43 1、2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

2、P43 3、4

自由讀題,明确題意。

嘗試獨立解答,再班級交流讨論。

3、P43 5

引導學生讨論:怎樣才能比較準确地知道每張書簽的周長?

4、P44 6

事先發給學生如題中規格的長方形兩個。

要求學生先量出數據,再嘗試拼出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思考:拼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5、P44 7

理解題目要求。

6、P44 思考題

先引導學生指出這個圖形一周的邊線,再要求學生獨立計算,最後組織對不同方法的交流。

二、拓展練習

1、一個長方形操場,長65米,寬25米,小紅沿着操場的邊跑了3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2、李大爺靠牆用竹籬笆圍了一個長方形菜地,這塊菜地的長是20米,寬是15米。李大爺至少要圍多長的籬笆才行?

三、全課總結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5課時

教學内容:P46——47

教學目标:

1、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在操作實踐、交流讨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課前你們每個小組都分得了一個學具簍,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學具簍裡有什麼物體,能告訴老師嗎?

揭示課題。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1、圍一圍

談話這是一根美麗的絲線,誰能告訴老師我們能用這根美麗的絲線做什麼?

出示課本插圖,明确圍成的圖案的要求。

問:你想用這根絲線圍成什麼美麗的圖案?

學生活動。

評析:你圍成的圖案的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

2、擺一擺

談話:剛才同學們用最方便的方法量出了自己圍出的圖案的周長,下面你能用尺量出學具簍裡的小棒的長度嗎?

你能從中選出幾根小棒擺成正方形或長方形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如果學生擺出的不是長方形、正方形,及時提醒注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問:你是怎樣擺的?周長是多少?

3、拼一拼

談話:請每位同學從學具簍裡拿出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用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你能拼出幾種?你能算出你拼出的大長方形的周長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多媒體演示學生拼的作品。

問:比較這三個長方形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4、量一量

談話: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求出了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老師這有兩個圖形,你能想辦法求出它們的周長嗎?

5、估一估

學生自由活動:估計、測量、計算。

三、全課總結

闆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

教學内容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探索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相關的口算和筆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數,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能正确地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會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會用除法與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對除法運算意義,以及相關運算性質的感知,培養初步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類推歸納的能力,積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

3、使學生在進行口算、比算以及應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逐步形成認真嚴謹的學習态度,培養良好的計算和驗算習慣,不斷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教學的難點是商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在除法計算中遇到某一位上是零除以一個數或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數後,遇到被除數的某一位數比除數小,這時就需要在商裡寫0占位。

教學課時數

  15課時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1課時

教學内容:數學書48~49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探索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主動理解并獲得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得數。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能應用已有知識說明想法、交流算法,發展簡單的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積累利用已有知識探索新知識和相關計算的經驗。

3、使學生通過探索算法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進一步感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内容

1、口頭列式。出示:5個小朋友一共買了40支鉛筆,平均每人買多少支?

2、引入新課。

二、探索口算方法。

1、教學例1。出示例題1,讓學生觀察、閱讀,說說知道了什麼,可以求什麼問題。(呈現問題)要求學生口頭列出算式。

引導:這道題怎麼算的?

2、完成“試一試”

3、教學例2。引導:120是多少個十,除以3可以怎樣想?

交流:你是怎樣算的,得數是多少?

4、回顧揭題。

三、算法内化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一組一組獨立口算、寫得數。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一列一列口算并寫得數。

3、“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明白題意,注意左右都要連,獨立完成。

4、“想想做做”第6題。

四、總結算法收獲。

1、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是怎樣算的?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哪些體會和收貨?

2、布置作業。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2課時

教學内容:

數學書50~51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探索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計算,理解和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能正确筆算。

2、使學生經曆操作、思考獲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筆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體會利用數的組成和除法含義學習除法筆算的思考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

3、使學生通過探究筆算方法,體會主動思考、探索和合作交流對于數學學習的作用,或得探索算法的成功感受,養成按算法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複習,口算。

1、引入。

二、主動探索,學會筆算。

1、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1)提出問題。

出示例3,讓學生觀察、閱讀,想想題裡的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探究引導。

引導:請大家看圖上46個羽毛球和算式想想看,你準備怎樣算出46÷2的商;如果有困難,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分一分,看看得數是多少、怎樣算的。

(3)學習筆算。

引導:按大家探索得出的計算順序,除法也可以用豎式計算。我們已經知道,除法豎式可以這樣列。(闆書豎式)指導計算。

請小朋友想一想,按照剛才大家發現的算法,豎式上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計算時要注意哪些點。

(4)整理小結筆算過程。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出示“試一試”。提問是幾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怎樣列,闆書豎式。

提問:你認為要先算哪一步,商是幾?接着怎樣算?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計算步驟。

2、“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完成後,關注學其計算結果及豎式書寫是否規範。

3、“想想做做”第3題.。指導學生找出條件列式解決問題。

四、交流收獲,布置作業。

1、交流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布置作業。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3課時

教學内容:

數學書52~53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究過程,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使學生能聯系現實生活和實際問題,思考、探索除法驗算的方法,體驗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發展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感受可以從生活經驗裡獲得數學方法;培養檢查驗算、有錯就改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

口算。

1、初步體驗。

引導:小朋友一組一組讀了這些算式,你對每組算式有什麼感覺嗎?

二、探索新知。

1、了解例題條件。

呈現例4主題圖。提問:圖裡是什麼地方,營業員拿給小朋友什麼?知道跳繩價格嗎?

2、沒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

(1)出示第(1)題,讓學生讀問題。

引導:36元可以買多少根跳繩能自己解決嗎?同桌互相讨論一下怎樣算。

(2)啟發驗算。

(3)小結方法。

提問:觀察上面的驗算,你能說說除法計算可以怎樣驗算嗎?

3、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

(1)出示第(2)題,讀一讀問題。

讓學生計算可以買多少根跳繩,還剩幾元。

(2)探索驗算。

提問:這裡餘數2實際表示什麼意思?

那算出的商是21,還有餘數2,可以怎樣驗算除的結果對不對呢?

(3)小結方法。

4、揭題歸納。

三、應用鞏固。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四、總結、作業。

1、總結收獲。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内容?

2、布置作業。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4課時

教學内容:

數學書54頁1~6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及筆算方法,進一步掌握除法的驗算,初步知道用商乘除數加餘數可以求被除數。

2、使學生初步體會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展運算能力;進一步培養耐心計算、注意驗算的學習習慣,培養細緻、認真的品德。

教學重點:

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口算和除法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回顧内容。

回顧:在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單元裡,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内容?你知道了些什麼?

2、揭示課題。

二、組織練習。

1、口算練習。

(1)做練習七第1題。出示第1題,讓學生按題組在課本上填寫得數。

(2)做練習七第2題。集體檢測,時間1分鐘。

2、筆算練習。

(1)做練習七第3題前兩題。指名闆演,其餘學生練習。

(2)做練習七第3題後兩題。指名闆演,其餘學生練習。

(3)做練習七第4題。出示表格,讓學生看表格,說說左邊兩題和右邊兩題有什麼不同。

三、小結、作業。

1、練習小結。通過練習你進一步明确理論哪些知識?

2、課堂作業。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5課時

教學内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5頁練習七第7--12題,思考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類比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進一步熟練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并能聯系筆算經驗,估計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或幾百多;正确解決簡單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曆以舊帶新的思考過程,能借助舊知學習新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類比、歸納思維,提高運算能力,進一步熟悉解決簡單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

3.使學生感受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體會數學内容的特點,培養估算預測和細心計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

1、出示豎式

提問:筆算48除以2,先算哪一位?再算什麼,96除以3呢?

指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可以先用十位上幾十除,再用個位上幾除,合起來就得出結果是多少?

2、引入練習

談話:今天我們還是練習除法計算,要進一步學會和掌握口算和筆算方法,提高計算的能力,特别要注意除法計算出現了什麼新内容、新要求。

二、計算練習

1、口算練習

2、做練習七第7題

3、做練習七第8題

4、做練習七第9題

5、做練習七第10題

6、做練習七第11題

7、做練習七第12題

四:小結作業

1、練習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更清楚了哪些知識?這節課的除法計算有什麼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

能說說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怎樣口算嗎?除法得數幾百多或幾十多可以怎樣估計?

你對解決實際問題有哪些體會?

2、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七第9題後兩道計算,第10題(提示求雙人課桌張數是什麼意思)。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6課時

教學内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6~57頁例5和“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探索被除數十位上有餘數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理解和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确筆算。

2、使學生經曆操作,思考獲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體會利用操作和數的組成學習除法筆算的思考方法獲得教學活動的經驗。

3、使學生通過探究除法筆算方法,體會主動思考、探索和合作交流對于數學學習的作用,獲得探索算法的成功感受,養成按算法計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

1、計算下面各題,69÷3=86÷2=

學生筆算,同時指明兩人闆演。

檢查交流,引導看十位、個位各是怎樣算的?

提問:你能說說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是怎樣算的嗎?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心算十位在算個位十位除得的商寫在十位上,各位除得的商寫在個位上,那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有沒有更複雜的情況呢,我們今天就來進一步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看看更複雜的情況,并學會怎樣計算。

二、探索算法

1、呈現例題

出事例5,讓學生觀察、讀題了解條件和問題。

三、練習鞏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5、做“想想做做”第6題

四、全課總結

1、小結。

提問:今天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遇到什麼新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2、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第5題、第6題選擇兩個提出的問題解答。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第7課時

教學内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8~59頁例6和“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嘗試筆算相互交流等活動探索被除數首位不能整除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學會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确筆算。

2、使學生經曆估計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結果的過程,理解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法,積累利用已有知識學會新的計算的經驗。

3、使學生通過探究除法筆算方法體會主動思考探索和相互交流對于數學學習的作用,能傾聽、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筆算。

教學過程:

一、激活舊知

1、筆算,72÷4=89÷3=

指名估計商各是幾十多,說說估計的方法。

學生筆算,指明兩人闆演。

2、引入課題

談話:在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中,我們可以根據被除數十位上的數估計商事幾十多,筆算時如果十位上有餘數,可以把個位上的數移下來合成幾十多繼續除。那如果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你能不能自己探索、找到筆算方法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内容。

二、自主探索,

1、呈現例題。

出示例6,讓學生讀題并思考算式。

2、探索方法

3、回顧小結

回顧:那你能根據這裡的計算,說說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要怎樣算嗎?百位、十位上有餘數時要注意什麼?

三、鞏固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四、課堂小結

1、小結收獲

提問:今天學習的内容有什麼特點?你怎麼自己就能估計和筆算例題的呢?有什麼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2、課堂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剩下的三道題,第3題。

8課時   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

【教學内容】

三年級上冊60——61頁例7和“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估計、筆算和歸納、概況等活動過程,學會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的筆算方法,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确筆算結果。

2、使學生理解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的算法,進一步積累利用已有知識學會新的計算的經驗,增強運算能力,發展觀察、比較和概況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感受除法筆算的發展和内在聯系,培養耐心計算和認真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

1.先估計得數,再筆算。

76÷3=586÷4=

學生筆算,同時指明兩人闆演。

檢查交流筆算過程。

2.揭示課題。

提問:你能根據上面的計算,說說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要怎樣算嗎?

二、探索算法

1.引入例題

談話:今天除法會遇到怎樣的情況呢?我們來看一道例題。

出示例7,讓學生了解題意。

口算算式并闆書。

2.估計并計算。

(1)估計得數。

(2)筆算。

(3)回顧、驗算。

3.歸納法則。

三、鞏固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提問:你知道第三小題商是幾位數嗎?為什麼?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做前兩題,同時指明闆演。

(2)讓學生做後兩題,同時指明闆演。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四、課題小結

1.全課小結。

引導:今天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裡的一種複雜的計算,還聯系以前學習的内容總結了除法筆算方法。想一想:今天學習的除法例題,和過去有什麼不同,是怎樣算的?

我們總結的除法筆算方法是怎樣的?你還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第4題、第5題(完成計算)。

9課時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練習

【教學内容】三年級上冊第62頁練習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練習,能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進一步熟悉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法則,進一步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能用商乘除數加餘數求被除數。

2.使學生理解并說明除法筆算的過程,進一步體驗除法計算裡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提高正确運算的能力;進一步理解乘、除法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提高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獲得正确計算的信心,培養細心計算和認真驗算的習慣;體會數學知識的内在聯系,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前兩節課,我們又學會了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你知道這兩節課的除法計算比前面的複雜在哪裡?(首位不能整除,首位不夠除)

接題:我們通過前面除法筆算的學習,已經學會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一些口算,基本掌握了除法筆算的方法。今天,我們要在練習除法口算的同時,重點練習除法筆算。

二、計算練習

(一)口算練習。

1.口算。

2.做練習八第1題。

(二)筆算練習。

1、做練習八八第2題。(先寫橫式,再用豎式計算)

(1)做第一行四道題。

(2)做第二行前兩題。

(3)做第二行後兩題。

2.做練習八第3題。

3.下面除法的商各是幾位數,商大約是多少?

739÷8=640÷5=

938÷4=352÷8=

4.交流體會。

通過筆算練習,你能再說說除法筆算方法和要怎樣驗算嗎?還有哪些體會或認識?

三、解決問題

1.做練習八第4題。

2.做練習八第5題。

四、練習小結

1.小結。

交流:通過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獲?

2.作業。

練習八第5題完成解答,前面估計的算式剩下的兩道完成計算。

10課時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和筆算練習

【教學内容】

三年級上冊第63頁練習八第6——10題,思考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類比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的口算;熟悉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并能判斷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位數;正确解決簡單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曆以舊帶新的思考過程,能借助舊知學習新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類比、歸納等思維,提高正确運算能力;感受簡單行程裡的數量關系。

3.使學生感受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體會數學内容的特點;培養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堂

1.筆算。56÷2=87÷3=

2.引入。

談話:今天,我們繼續練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闆書課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口算,還要學習新的口算;對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要進一步理解計算法則,準确判斷商大約是多少,能正确地筆算。

二、口算練習

2.做練習八第6題。

(1)做第(1)題。

(2)做第(2)題。

3.做練習八第7題。

4.做練習八第8題。

(1)口算。

(2)填寫第8題方框裡的數。

三、筆算練習

1.做練習八第9題。

2.做練習八第10題。

四、練習小結

1.小結。

提問:回顧練習的内容和過程,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2.完成思考題。

讓學生讀題看圖,說說從題裡知道了些什麼。

3.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八第9題自己沒有計算的兩組題。

11課時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一)

【教學内容】

三年級上冊第64——66頁例8、例9和相應的“試一試”,以及“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練習具體情境理解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學會當被除數中的0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能正确筆算相應除法的商。

2.使學生主動應用筆算法則,以及0除以非0的數得0的認識,學會用被除數中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增強法則應用和除法運算能力;能估計商的大小,發展相應的數感。

3.使學生獲得探索除法筆算的成功體驗,感受除法筆算内容的發展和内在聯系,培養耐心計算和認真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了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法則,能說一說嗎?

二、學習新知

1.學習例8,認識新知。

(1)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學生思考,算出結果。

2.嘗試計算,引導發現。

(1)完成“試一試”。

(2)比較發現。

3.做“想想做做”第1題。

4.學習例9.

(1)明确題意,列出算式。

(2)計算交流,掌握新知。

5.完成“試一試”。

6.小結。

提問:觀察上面三道題,商的哪裡有0?這幾道題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商0的?

小結:在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裡,如果哪一位上用0除以一位數,這一位上就可以直接商0,省略乘0、減0這一步。

三、練習鞏固

1.做“想想做做”第2題。

2.做“想想做做”第3題。

3.讨論“想想做做”第4題。

四、全課總結

1.回顧總結。

今天學習了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後兩題,第4題、第5題。

12課時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

【教學内容】

三年級上冊第66—67頁例10、“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筆算,學會除法計算時哪一位數上不夠商1要商0的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方法,能正确筆算相應除法的商。

2.使學生能主動依據筆算法則,明确哪一位上不夠商1時要商0的方法,增強法則應用和除法運算能力;估計商的大小或商是幾位數,發展相應的數感。

3.使學生獲得探索除法筆算的成功體驗,感受除法筆算内容的發展和内在聯系,培養認真計算和細心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除法筆算哪一位不夠商1要商0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新

1.筆算。出示:408÷4=360÷3=

2.引入。

談話:這兩題是我們前面學習的商中間或末尾有0 的除法,計算時如果哪一位上用0除以一位數,這一位上就商0.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二、學習新知

1.學習例10。

(1)引入計算。

(2)引導計算。

(3)小結。

提問:你在今天的計算中遇到了什麼新的情況,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小結: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遇到不夠商1時,就直接商0。這道題十位上不夠商1就商0,所以商的中間是0。

2.嘗試應用。

(1)出示“試一試“兩道豎式。

(2)交流算法。

(3)溝通、歸納。

比較上面這些題,其實前面的0除以一位數的情況,也是不夠商1就直接商0。所以,不管事前面學習的筆算,還是今天學習的筆算,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夠商1,要在這一位上商0。

三、練習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完成前兩小題筆算,同時指明闆演。

(2)學生計算第三小題,指明闆演。

2.做“想想做做“第3題。

四、小結、作業

1.回顧小結。

提問:今天學習的什麼内容?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第4題。

13課時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練習

【教學内容】

三年級上冊第68頁練習9第1——5題,思考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練習、比較,進一步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的方法,能正确計算并說明計算方法;能應用計算正确解答簡單的除法實際問題。

2.使學生加深體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的特點,提高運算能力;感受相關的常見數量關系,發展觀察、比較和概況簡單規律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除法計算的應用,培養認真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這幾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法計算,學會了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這節課我們主要練習這部分内容。通過練習,大家要進一步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的特點,能正确計算得數,并且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熟悉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了解除法計算的一些規律。

二、筆算練習

1.做練習九第1題。

2.做練習九第2題。

3.分别寫出符合下面條件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式。

(1)商的十位是0;

(2)商的個位是0;

(3)商的末尾有兩個0.

三、計算應用

1.做練習九第3題。

2.做練習九第4題。

四、練習小結

1.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練習了什麼内容?你有哪些收獲?

小結:通過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練習,小朋友知道了,除法計算要從高位算起,一位不夠要前兩位;不管是哪一位,隻要不夠商1就要商0.小朋友還發現了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小,商就變大;反過來除數變大,商就變小。同時,大家還進一步了解一些數量關系,熟悉數量關系可以很快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

2.完成思考題。

引導:你能根據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完成思考題嗎?自己先看一看、試一試,練習下面思考題的填數。

3.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九第5題。

14課時 除法口算和筆算複習

【教學内容】三年級上冊第69頁複習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複習、整理除法口算、筆算方法的過程,進一步掌握除法口算、筆算的方法,能正确計算得數;能解決簡單的除法實際問題,并根據條件提出計算的問題。

2.使學生通過整理、歸納算法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比較、歸納和概括等思維能力和除法計算能力,體驗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内在聯系,發展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感受現實中的除法實際問題,以及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體會數學知識的作用,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回顧内容。

2.揭示課題

小朋友在這一單元裡,學習過這麼多的内容,有除法的口算和筆算、除法的驗算,有的小朋友還想到商是三位數的、商是兩位數的除法,還有的小朋友想到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要掌握好這些知識,就要掌握好口算和筆算的方法。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和複習除法的口算和筆算。

二、複習口算

1.做複習第1題。

2.口算。

三、複習筆算

1.做複習第2題。

(1)做第一組題。

(2)做第二、三組題。

(3)整理、小結。

除法筆算,從高位算起,一位不夠看兩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不夠商1就商0;而且注意每次餘數要比除數小。

2.判斷、選擇。

根據下面每題的要求,選擇合适的算式。

(1)商是三位數的算式。()

1、515÷62、515÷53、515÷7

(2)商是兩位數的算式。()

1、939÷82、839÷83、739÷8

(3)商中間有0的算式。()

1、317÷42、417÷43、517÷4

四、解決問題

1.做複習第3題。

2.做複習第5題。

(1)讨論第(1)題。

(2)解答第(2)題。

(3)做第(3)題。

五、全課總結

1.回顧總結。

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複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和筆算,你有哪些收獲?

在解決問題中你還有哪些體會?

2.布置作業。

完成複習第4題;第5題的第(1)題、第(3)題。

第五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内容:《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1-79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學會用從條件出發思考 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探尋解題思路,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反思中,感受從條件出發思考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體會從條件出發思考是解決實際問題常用的策略之一,進一步發展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是幫助學生聯系已有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進一步體會可用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通過解答一些數量關系較為簡單且趣味性強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實踐并體驗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運用的過程和特點。

2通過解答一些已知三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和一個數量,求另一個數量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進一步實踐并體驗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提高運用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從條件出發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此前學過的一些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鞏固練習

課時安排4課時

從條件想起的策略(一)

教學内容:第71-73頁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依據條件尋求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方法及回顧反思的過程。

2、使學生初步體驗解決問題的步驟,體會兩步計算實際問題條件于問題的聯系。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方法可以解決實際世界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方法的價值,産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策略的體驗與理解。

教學過程:

一、體會策略,引入課題。

用司馬光和曹沖的故事開始,引出課題。

二、解決問題,體驗策略

1、看條件提問題。

1)小華買了20棵樹苗,已經栽了12棵。

2)楊樹苗有20棵,杉樹苗比楊樹苗多8棵。

3)柳樹苗有12棵,松樹苗有6棵。

讓學生讀條件,提出合适的問題。闆書課題。

2、學習策略。

1)、理解題意。

出示例1,學生讀題,找處條件和問題。

2)交流算法。

交流:怎樣求出第三天摘的個數,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在根據什麼求處第五天摘了多少個?

追問:小朋友的算法是根據什麼想到的?

3)列式解答。

學生解答,交流:你是怎樣想,怎樣填的?

4)回顧概括。

三、鞏固應用,内化策略。

1、想想做做第1題。

1)讓學生看第1)題的圖,想想有哪些條件

請說說:感覺什麼條件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接着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你能說說怎樣解答提出不同的問題?

2)讓學生看第2)題的圖,想想有哪些條件,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交流:你填寫的依據是什麼?

3、想想做做第3題

交流:為什麼這樣标?

4、想想做做第4題

追問:你用了什麼策略?

5、想想做做第5題

四、課堂總結,交流收獲。

從條件想起的策略(二)

教學内容:第74-75頁例2和想想做做1-4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曆依據條件尋求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線段圖表示題意的方法,進一步學會從條件想起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并能正确應用策略解決連續比較的兩部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借助線段圖進一步體會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條件與問題的聯系,感受從條件想起球問題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發展集合直觀,培養分析、判斷、推理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知識和方法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引導: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可以用線段圖來表示題裡的數量關系。

這裡可以畫一條線段表示綠花的朵數,(畫線段)那黃花的朵數是綠花的2倍

就應該畫多長呢?(畫線段)表示紅花朵數的線段要畫得比黃花的線段怎新條件和紅花比黃花多7朵求出紅花有多少朵。這樣從條件想起,以很清楚地找到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4.再次感受策略。

引導:那如果把條件改成“紅花比黃花少7朵”,(出示條件)求紅花有多少朵又該怎樣想、怎樣算呢?自己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一人闆演。

交流:計算過程對不對?

你用了什麼策略,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從條件想起,說明解題思路)

5.回顧反思收獲。

引導:同學們已經解決了兩個實際問題,現在回顧、比較一下兩題分析數量關系和解題的過程,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互相讨論讨論。

交流:能說說解決兩個問題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了嗎?那兩題中求紅花朵數的方法為什麼不同呢?

小結: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都用了從條件想起的策略,先根據前兩個條件求出黃花有多少朵這個新條件,這是解決問題關鍵的一步,這樣才能聯系另一個條件求出紅花的朵數。因為兩題中表示紅花和黃花朵數關系的條件不同,所以第二步的算法不一樣。

三、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讓學生看圖說說第(1)題的條件。

你能根據條件提出哪些問題?(闆書問題)

這裡要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2)提問:第(2)題的線段圖表示什麼意思?

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闆書問題)

提問:求蘋果樹有多少棵可以怎樣想?

指出:明白了實際問題的條件,就可以找有聯系的條件提出可以計算的問題,這樣就能知道可以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正确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讀題。

提問:你知道誰遊得最快、誰遊得最慢嗎? 相的引導:這道題要先求什麼、再求什麼呢?

四、策略總結

互相讨論一下,說說是怎樣這節課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你有哪些體會和收獲,再對同桌說一說。

提問:這節課你又有哪些體會和收獲?

五、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i題的問題,第3題和第4題。

你是根據什麼知道小麗遊得最快、小華遊得最慢的?

讨論“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條件和問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練習(一)

教學内容:《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6頁練習十第1~5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圖表 的題意,進一步掌握解決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從條件想起說明書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思路,能應用策略正确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從條件想起求問題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體會解決 兩步講算問題的關鍵是确定先求什麼樣,培養根據條件間的聯系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發展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實際生活裡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方法、策略的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由下面每組條件能求出什麼問題?

(1)讀一讀條件,說說能想到什麼。

①紅葡萄有25箱,綠葡萄有30箱。

②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③小明買了6支鉛筆,王老師買的鉛筆支數是小明的4倍。

讓學生讀條件提出問題、口頭列式,并闆書算式。

說明:如果兩個條件有聯系,就可以提出能解決的問題。

通過練習,小朋友要進一步熟悉這個策略,能用它分析問題,找出怎樣解答,并正确列式解決。

一、策略練習

第1題,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之後,要讓他們說清楚是根據哪些條件想到這些問題的,相關的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系。例如,根據第(1)題中的條件能夠提出的問題有:跳繩的有多少人,拔河的有多少人,跳繩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其中,求出跳繩的人數後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數了。

第2題,根據圖意,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軍比小英高21厘米。

第4題,要适當幫助學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豎欄分别表示一個公交站點的上、下車人數。其中,西門站由于是始發站,所以沒有下車人數的記錄,而隻有上車人數的記錄。計算公共汽車從每個站點開出時的總人數時,應考慮到汽車從前一站開出時的總人數和本站上、下車的人數。例如,從建設路站開出時乘客人數,應等于從西門站開出的16人,加上本站上車的9人,減去本站下車的1人,得24人。

一`、練習總結

今天練習了從條件想起的策略,你覺得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要怎樣想?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麼?通過練習你還有哪些體會?

解決問題的策略練習(二)

教學内容;三年級上冊第77練習十第6~11題。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理解線段圖表示的數量關系,能從條件想起分析兩步計算實際問題,解決稍複雜一些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從條件想起求問題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培養根據條件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發展幾何直觀和形象思維,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實際生活裡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方法、策略的價值;培養分析、推理和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從條件想起分析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做練習第6題。

讓學生口算,寫出得數。

交流得數,教師闆書,結合交流,選擇乘法和除法說說怎樣算的。(如16×3,先算10乘3得30,再算6乘3得18,30加18就等于48;96÷6,先算60除以6得10,餘下36除以6得6,10加6等于16)

二、策略練習

第7題,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因為“蘋果比香蕉的2倍還多70千克”,因此算出280千克的2倍後,再加上70千克,就是蘋果 的千克數了。

第8題,要通過讨論幫助學生理解:“小汽車開走7輛就與大客車同樣多”,就是指小汽車比大客車多7輛。

第10題,要适當幫助學生理解“賣掉20隻雞後,雞和鴨的隻數同樣多”這個條件的含義,知道從54隻晨去掉20隻之後,剩下的34隻裡有一半是雞、一半是鴨,因此原來鴨有34÷2=17(隻),而原來雞的隻數則是17與20的和。

第11題,要重點幫助學生理解“一律半價”這個條件的含義,知道所謂“一律半價”,就是指每樣商品的售價都是原價的一半。而由此即可先算出每樣商品現在的價錢。

思考題,左圖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4盒餅幹共73元”,右圖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2盒餅幹共49元”。比較這兩組條件,則可發現:2盒餅幹共24元。由此,一盒餅幹的價錢就是24÷2=12(元);一盒巧克力的價錢就是73元與4盒餅幹價錢的差,或49元與2盒餅幹價錢的差。

三、練習小結:提問:通過這堂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間隔排列

教學内容:P78――79頁

教學目标:

1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并理解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并能根據間隔排列的特點,由一種物體的個數知道另一種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體驗發現規律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體驗數學的奇妙。逐步積累探索規律的經驗。

教學重點:探索并發現間隔排列中物體個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發現和概括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動機

1出示籃球,足球實物圖和幾何圖形。

2引發探究動機。

談話:小朋友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這裡兩組物體的排列規律。如果你在進一步觀察,是不是會發現更有價值的規律呢?

二主動探究,發現規律

1初步觀察,發現特點。

2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3深入思考,加深認識。

4回顧過程,突出思想。

5應用規律,鞏固認識。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比較,數一數,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兩端物體相同時,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間的規律;還通過一一對應的思想,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

三應用思想,拓展規律

四回顧反思,交流體會

總結:我們平時看到的許多情境裡,經常會有一些數學規律。隻要同學們做個有心人,平時注意觀察,分析身邊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常常思考一些為什麼。

第六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教學内容:

1、認識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

2、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觀察事例和動手操作,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平移和旋轉,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知道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别出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在識别平移或旋轉前後的圖形、用合适的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等活動中,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

3、使學生在認識、制作、變換圖形的過程中,增強對圖形及其運動變化的興趣,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正确識别平移或旋轉後的相關圖形;

2、用合适的方法制作軸對稱圖形。

教學課時數:2課時

單元知識點:

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第1課時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教學内容: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P80~82例1.2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标:

1.通過觀察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2.通過聯系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紙飛機、溜溜球、各一個;師生都準備一個圓盤、一個指針,學生準備“動手做”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二、學習新知

(一)認識平移

1.出示例1圖

(1)依次出示3個運動的畫面(火車、電梯、和國旗的運動)。

提問:你感覺這些運動有什麼共同特點?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明确這些運動都是沿着直線的運動。

指出:像圖中火車車廂電梯國旗這樣的運動,都可以看成是平移。(闆書:平移)

舉例: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

(二)認識旋轉。

1.出示例2圖

提問:你能看出圖中表示的是哪些物體的運動嗎?

引導:電風扇葉片、螺旋槳和鐘面指針做的是怎樣的運動呢?你能用手勢表示這些運動嗎?清小朋友來說一說,并且表示給大家看一看。

指名學生交流并表示運動方式。

提問:你知道這些運動有什麼特點嗎?這幾個物體運動時,為什麼它們的位置固定在那裡而沒有移動到另一處呢,這是什麼原因?

學生交流,明确這些運動都是圍繞一點轉動。

指出:像圖中電風扇葉片、螺旋槳、鐘面指針這樣的運動,都可以看成是旋轉。(課題位置闆書:旋轉)旋轉的特點是繞着一點轉動。(闆書:旋轉繞着一點轉動)

追問:電風扇葉片繞着哪一點轉動?螺旋槳和鐘面指針呢?

舉例:小朋友還在哪裡見到過旋轉現象?

2、學生“試一試”。

(1)做轉盤

出示“試一試”中的轉盤,讓學生用事先先準備的轉盤面和指針,照樣子做一個轉盤。

提問:你是怎樣做成這個轉盤的?圓面中心為什麼用一個掀鈕固定?

(2)動手旋轉

引導:請小朋友按老師的要求做一做:把指針從指向A點旋轉到指向B點,再把指針旋轉到指向C點或者指向D點。

提問:剛才指針是什麼運動?是繞着哪一點轉動的?請小朋友再把指針從指着A點開始,順時針旋轉一周回到A點。

還可以怎樣旋轉一周回到A點?請大家做一做。(學生逆時針旋轉)

追問:怎樣的運動是旋轉?

(二)比較

引導:請大家用手勢表示平移,再用手勢表示旋轉。

比較一下平移和旋轉,它們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小結:我們剛才研究了物體的運動,認識了物體運動的兩種方式,這就是平移和旋轉。沿着直線移動的運動,是平移,繞着一點轉動的運動是旋轉。

三、練習鞏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觀察,把通過平移能和綠色樹葉重合的圖上顔色。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方格圖,讓學生說一說平面圖上的方向,讓學生說說兩枚棋子各在原來位置的什麼方向。

4、完成“動手做”

指出:不管向哪個方向旋轉,隻要是繞着一點的轉動,就是旋轉運動。

四、全課小結

談話: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内容?能說說平移和旋轉有什麼不同嗎?你還有哪些收獲?

第2課時軸對稱圖形

教學内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83~86頁例3、例4和相對應的“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5題,“動手做”及“你知道嗎”。

教學目标:

1、使學生經理操作、觀察并獲得軸對稱圖形基本特征的過程,認識軸對稱圖形,能識别、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折的方法剪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用對折、觀察的方法發現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感受獲得圖形特征的基本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識别、欣賞、制作等活動中,體會軸對稱在顯示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軸對稱蘊含的美,提高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思考

談話: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尤其使蘇州小喬流水和園林裡别具風味的門亭、花窗、亭台常常為世人所贊歎。(邊介紹邊投影相應的具有軸對稱特征的圖片)這些建築、工藝品之所以有獨特的美,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這個特征是什麼呢》這就是這節課要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的内容。

二、操作感悟、認識新知

1、認識物體對稱

出示:上面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征,我們經常看到。現在請大家看這裡幾個物體,(出示例3主題圖)看看它們分别是什麼,找找這些物體的特點,再同桌互相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征。

交流:這些物體有什麼共同特征?能說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嗎?

指出:我們觀察這些物體的兩邊,經過比較,發現它們的形狀、大小都一樣,是完全相同的,我們就說這樣的物體是對稱的。

2、認識軸對稱圖形

引導:我們把蝴蝶、天壇、和飛機沿着輪廓畫下來,可以得到這樣的3個圖形。(出示)

請同學們拿出我們準備的這幾個圖形對折一下,比一比,看一看,像像你能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

提問:圖中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兩部分。是以什麼為界線的?

揭示:像這樣的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3、操作深化

出示例4,明确要求。

(1)讓學生用一張紙對折,再照樣子畫一畫、剪一剪。

(2)讓學生按上面的方法再剪一個軸對稱圖形,先想好準備剪什麼,再剪一剪。

4、判斷軸對稱

三、觀察判斷、深化認識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讨論、确認,再交流,并且要求說明理由。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上面一行圖案都是怎樣剪出來的?那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呢,能用線練一練嗎?

4、猜漢字遊戲

5、做“想想做做”第4題

小組讨論确定,再派代表交流、說明。

四、總結欣賞,動手實踐

1、總結欣賞

觀察生活裡軸對稱物體和軸對稱圖形,你有什麼感受?

2、完成“動手做”

3、布置課後活動

讓學生課後收集一些軸對稱的标志、圖案或對稱物體的圖片,和同學一起欣賞,交流感受。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第1課時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内容:教科書第87-89頁例1、例2以及“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标: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讓學生經曆從平均分的結果中抽象出幾分之一的過程,發展形象思維及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讓學生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初步體會數的發展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例1主題圖

提問:觀察野餐活動圖,你看到些什麼?

把每種視頻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學生說出想法後,教師闆書:平均分。

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闆書:1

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

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滿1個,隻能說每份分得“半個”。這“半個”用怎樣的數來表示呢?

二、認識幾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導:把1個蛋糕怎樣分可以得到着半個呢?(學生操作平均分,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怎樣分的,沒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說明:吧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個,是這2份中的1份,這1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寫成1/2

2、教學讀寫二分之一

先寫短橫線;平均分成2份,在橫線下面寫2;橫線上面寫1,表示這樣的1份。讀作:二分之一問: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個數表示?每份是誰的1/2?

3、介紹分數各部分名稱

4、教學“試一試”

學生動手折正方形紙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樣折,也不管折出的這1份形狀是怎樣的,隻要是吧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這樣的1份就是它的1/2

進一步要求:你還能折出一張紙的1/4嗎?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兩人合作,用兩張同樣大的圓形紙片折一折,分别塗出它們的1/2和1/4試着比較它們的大小,并說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塗出它的1/8,然後把1/8與上面的兩個分數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論并小結:把同樣大小的一張圓形紙片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題

四、實踐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2、做“想想做做”第5題

3、做“想想做做”第6題

4、做“想想做做”第7題

五、全課總結

第2課時認識幾分之幾

教學内容:第90-92頁例3、例4以及“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标:

1、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交流,聯系已有基礎認識一個圖形或物體的幾分之一,能聯系實際說明幾分之幾的含義,知道一個分數裡有幾個幾分之一,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幾分之幾,能比較簡單的分數大小。

2、讓學生經曆實際操作和交流,并從中抽象出幾分之幾的過程,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概括等四位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1/4怎樣讀?分母、分子各是幾?

揭示課題:認識幾分之幾

二、認識四分之幾

1、認識1/4

請大家用一張正方形紙先折成同樣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幾份塗上顔色,你想塗幾份就塗幾份。

交流 :教師選擇其中塗1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學生分别說出塗色部分是正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2、認識3/4

教師選擇其中塗3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

思考: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塗色部分有幾個1/4你認為表示正方形的幾分之幾?有3個1/4,是3/4

4、出示“試一試”讓同桌學生按兩行分别互相說一說塗色部分各表示多少個幾分之一,再獨立填寫分數。

5、完成“想想做做”第1-3題。

三、比較分數大小

讓學生用兩張同樣大的紙折一折,一張塗出它的3/8,一張塗出它的5/8,在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交流:你是怎樣比較的?

問它們分母都是8,你能很快看出哪個分數大?哪個分數小嗎?

四、實踐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先塗色,再比較大小。觀察着三組數,你覺得怎樣比就能很快知道誰大誰小?

2、做“想想做做”第5題。讓學生閱讀第5題,想想知道了什麼,要解決哪些問題。交流:各吃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怎樣想的?

五、全課總結

閱讀“你知道嗎”

第3課時

教學内容:P93——94

教學目标:

1、經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在計算分數加、減和解決簡單的分數司機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能主動地參與有關的操作和探索活動,對分數與生活的聯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聖誕節到了,媽媽為丁丁烤制了一個大蛋糕丁丁非常高興。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媽媽說:“今天一定要給你蛋糕吃,不過要先回答出媽媽問題。”丁丁說:“沒問題!”媽媽把大蛋糕切成了8塊,其中的 2塊抹上了草莓醬,3塊抹上了巧克力,問丁丁:“兩次抹醬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塊?”“5塊!”丁丁快速地說。“你能計算出兩次抹醬的部分一共是這塊蛋糕的幾分之幾嗎?”這個問題可把丁丁難住了。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幫助丁丁嗎?

二、自主合作,經曆學習過程

1、簡單的分數加法

問:求兩次抹醬的部分一共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小結:觀察算式,計算時分母變了沒有?為什麼沒變?

2、簡單的分數減法

問:觀察你們塗好的長方形的紅色部分和綠色部分,你能提出一個減法問題嗎?你能解答這個問題嗎?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想想做做1—4題。

2、挑卡片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P94思考題:你發現了什麼?

第4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練習

教學内容:教科書第95頁聯系十一第1-6題。

教學目标:

1、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分數的含義,能說明簡單分數的組成,進一步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确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分數知識間的聯系,能說明比較分數大小的理由。

3、讓學生感受分數知識的掌握程度,形成學習數學的信心,具有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分數的意義

1、初步認識

做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看看每個分數,在圖裡塗色表示這個分數。

交流:怎樣塗的,為什麼這樣塗?

這裡分母、分子各表示什麼意思?

指出:分數幾分之幾的意思,可以把一個圖形按分母幾平均分,表示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

2、分數的組成

做練習十一第2題出示第2題,讓學生看圖填空

交流:你是怎樣填的?指出:每個分數都表示它有幾個幾分之一。

闆書:每個分數都表示有幾個幾分之一

口答:2個1/3是()4個1/7是()

5/9裡有()個1/97/10是()個1/10

3、分數大小比較

⑴做練習十一第3題

讓學生根據圖意填空,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指出:比較分數的大小,可以用圖上表示分數的塗色部分比出大小,還可以看分母相同時,比較各有幾個幾分之一。

闆書: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比較大;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反而小。

⑵做練習十一第4題

要求想想魅族分數可以怎樣比?前兩組和後兩組的比較方法有什麼不同

三、簡單的加減

1、做練習十一第5題讓學生計算得數并填寫,指名兩人闆演。問分母相同的分數,怎樣計算加法和減法?

2、做練習十一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四、練習總結:通過練習,你對分數哪些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多彩的“分數條”

教學内容:教科書第96-97頁綜合實踐活動“多彩的”分數條

教學目标:

1、讓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加深對分數含義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分數的大小,了解一些分數之間的聯系。

2、讓學生通過操作和直觀,能說明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同分數是有聯系的,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培養數感。

3、讓學生感受數學内容與活動的奇妙,培養樂于合作的意識、習慣,提升操作與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1、出示幾個用塗色方法表示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圖形。

1/2 、 1/3、1/4、1/8各表示什麼意思?

2、觀察“活動準備”的條形圖

想一想“1”裡面有幾個1/2、1/4、1/8、1/16,這就是我們今天活動要用到的“分數條”

3、動手制作

⑴讓學生看第111頁上的分數條,觀察思考:有沒有幾個分數合起來等于另一個分數?

⑵剪出第111頁分數直條,剪出每一個分數。

⑶按要求做一個正方體。

二、遊戲活動

1、明确規則

出示“搶1”遊戲規則

⑴遊戲前分别正方體擲正方體,誰的分數大,遊戲開始就誰先擲。

⑵兩人輪流擲,朝上的面是哪個分數,就把表示這個分數的彩條鋪在白色直條裡。

⑶誰先把自己的“1”正好鋪滿,誰就赢得1分。

⑷如果最後一次擲出的分數在“1”裡鋪不下,這次擲出的無效,下次輪到時再擲,直到正好鋪滿“1”為止。

⑸兩人照這樣玩5次,得分高的人獲勝。

2、遊戲示範

3、合作遊戲

4、交流分享

二、“清0”遊戲

1、明确遊戲規則

⑴沒人都用兩個1/2的彩條把“1”鋪滿,并确定誰先開始擲正方體。

⑵兩人輪流擲,朝上的面是哪個分數,就從自己的直條中拿走相應長度的彩條;最後一次擲出的分數比剩下的分數大,本次算無效,等下次再擲。

⑶誰先把自己圖中的彩條全部拿走,表示先完成“清0”,誰就赢得1分。

⑷照這樣玩5次,得分高的人獲勝。

2、遊戲示範

3、合作遊戲

4、交流分享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複習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筆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數和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能正确估計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正确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

2.使學生通過口算、筆算的複習,溝通計算内容的聯系,整理、歸納計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筆算能力,發展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培養認真計算、有錯就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筆算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引新

1.回顧内容。

你能把這學期的主要内容說一說嗎?這些内容裡具體有哪些知識?

2.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複習第一單元學習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闆書課題)通過複習,要進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筆算的計算過程,而且能歸納出口算和筆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計一些簡單計算的積大約是多少。

二、複習口算

1. 做期末複習第1題。

讓學生按題組口算,填寫得數。

提問:你能根據這裡的兩類口算題,總結一下方法嗎?

2 .做期末複習第2題。

用4 分鐘時間測試,交流得數。

三、複習筆算

1.做期末複習第3題。

讓學生按題組獨立筆算,指名兩人闆演。

指出: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從個位起按順序乘,乘到哪一位積就寫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闆書)如果乘數中間有0,就根據法則從個位起按順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這樣比較方便。

3.先估算,再筆算。

出示:48×642×6

(1)讓學生估計得數大約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結果。(闆書:300240)

提問:都是40多乘6,估計的結果為什麼不一樣?(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請小朋友筆算得數,再和估算結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學生筆算(指名兩人闆演)

3. 做期末複習第6題。

讓學生讀題,了解題意。

四、複習小結

1.小結收獲。

提問:這節課複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你有哪些收獲?

2.布置作業。

完成期末複習第4題、第5題和第6題,并和同學說說第7題是怎樣想的?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複習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筆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數和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能正确筆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驗算。

2.使學生通過口算、筆算的複習,溝通計算内容的聯系,整理、歸納計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筆算能力,發展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培養認真計算、有錯就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導入:今天我們複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

二、複習口算

1.做期末複習第8題。

讓學生安題組口答,填寫得數。

提問:你能聯系這裡的三組口算題,總結一下方法嗎?

2.做期末複習第9題。

用4 分鐘時間測試,交流得數。

三、複習筆算

1.做期末複習第10題。

讓學生說一說每組題的被除數和除數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1)讓學生獨立筆算第一組題,指名闆書。

(2)讓學生獨立筆算第二、三組題,指名兩人闆書。

小結:你能聯系三道題的筆算過程,說說除法筆算要注意什麼嗎?

2.說說下列各題的商是幾百多或及幾十多,再筆算并且驗算。

(1)讓學生估算得數大約是幾百多或及幾十多。(闆書:30多200多)

提問:你是怎樣估算的?

要求:請小朋友筆算得數,再和估算結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計的範圍内。

讓學生筆算、驗算。(指名兩人闆書)

(2)下面的除數各是多少?

()÷7=12()÷9=30……8

學生計算,交流發放和結果。

3. 做期末複習第12題。

學生自己讀題,交流題意。

讓學生自己獨立解答。

交流:這裡的三道題各是怎樣解決的?(闆書算式)為什麼前兩題都用除法算?第三題為什麼要用乘法?

4.做期末複習第13題。

讓學生獨立解題、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樣算的,結果怎樣?(闆書算式)

提問: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麼想的?(餘下的1個不夠再穿1串)

四、複習小結

1.小結收獲。

提問:這節課複習了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你有哪些收獲?

2.作業布置。

完成期末複習第11題、第14題,并說說第14題可以怎樣想。

圖形幾何知識複習

教學目标:

1.使學生通過整理和複習,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長含義的認識,能比較熟練地測量邊長,計算平面圖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加深對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正确判斷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并說明理由。

2.使學生體會整理、歸納知識的方法和過程,加深理解知識間的聯系,發展歸納、概括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再聯系概念進行比較、分析、判斷、說明的活動中,培養簡單的演繹推理能力,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充分體驗,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價值,在運用知識和方法的過程中增強掌握數學知識的信心。

教學重點:

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長計算,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回顧内容。

關于平面圖形和物體運動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學過哪些内容?

2.引入複習。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長計算,還有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這些都是圖形和集合知識,今天就複習這些知識。(闆書課題)

二、複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周長

1.整理圖形特征。

指出:通過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邊形,它們的4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不僅對邊相等,而且4條邊都相等。

2.整理周長概念并計算。

指出:周長是指圍成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闆書)

3.求下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要求學生口頭列式,并啟發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教師闆書。

口算下列各題,說說是怎樣想的。

(1)一塊正方形的手帕周長是80厘米,它的邊長是()。

(2)一個長方形的寬是4厘米,長是寬的2倍,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厘米,周長是()厘米。

三、複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1.引導回顧。

闆書:平移——沿着直線運動

旋轉——繞着一點轉動

軸對稱——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做期末複習第17、18題。

交流:第17題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第18題,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的依據是什麼?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擺出多少種不同的長方形?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擺法?

兩條路長度相等嗎?

提問:從這道題中受到哪些啟發?(像這樣“階梯式”圖形的周長,等于長、寬相應的長方形的周長。)

解答下列問題。

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紙,長8厘米,寬5厘米。剪去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怎麼算的?

五、總結、作業

複習總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複習,你進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新的收獲?

1.作業布置。

完成期末複習第16題

千克、克和分數的初步認識複習

教學目标:

1、是學生進一步感受單位質量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能比較熟練第進行簡單的換算。進一步認識分數的含義,能用分數表示一個圖形或物體的幾分之幾,能比較分數大小,能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物體質量,能說明相應分數的含義,深化對簡單分數的認識;體會發現簡單規律的思維過程,發展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千克、克和分數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今天,我們複習千克、克和分數的初步認識。(闆書課題)

複習千克和克

1.回顧千克和克

你能舉例說說哪些物體的重大約是1千克嗎?1克呢?

千克和克之間有什麼關系?(闆書:1千克=1000克)

2.估計體驗。

你知道下面物體的重大約是多少嗎?自己估一估、說一說。

(1)1個雞蛋(2)30個雞蛋

(4)小朋友裝了書的書包(4)1個乒乓球

學生交流,教師指導校正。

做期末複習第1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麼填的,是怎麼想的?

做期末複習第20題。

呈現第20題,讓學生填空,并交流結果,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複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做期末複習第22題。

口答。

(1)5/9裡有5個()/();

(2)7/10裡有()個1/(  );

(3)4個1/5是( )/( ).

3.做期末複習第23題。

出示題裡的表格。

引導: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每次折的結果,能發現什麼?同桌讨論一下。

4.比較分數大小。

(1)在○裡填寫“>”或“<”。

1/4○1/5   1/9○1/3  

6/7○4/7    3/8○5/8

(2)下面分數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4/5   1/6    1/5

5.口答期末複習第24題。

提問:上衣的布是怎樣表示的?為什麼這樣表示?

總結、作業

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布置作業。

完成期末複習第21、24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複習

教學目标:

1.使學生加深理解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的策略,進一步掌握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較熟練地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從條件想起說明解決實際問題的分析推理過程,進一步發展根據條件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方法、策略的價值;培養分析、推理和嘗試反思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複習解決問題的策略。(闆書課題)

回顧策略

根據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

果園倉庫裡原來存放了200箱蘋果,又運來8車,每車75箱。

林場要栽800棵樹,先栽了200棵,其餘的要平均栽在4個苗圃裡。

2.回顧過程。

提問:回顧一下剛才提出問題的思考過程,你有哪些體會?

闆書:從條件想起→找有聯系的條件→提出可以求的問題

應用策略

做期末複習第25題。

讓學生讀題,說說條件和問題。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指名幾人說思路)

做期末複習第26題。

讓學生獨立讀題并解答。教師闆書算式和得數。

做期末複習第28題。

出示題目和表格,讓學生讀題并說明知道了什麼,表格裡填寫什麼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級展出的作品個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題。

指名學生讀題,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讓學生有錯的訂正,沒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總結評價

總結全課。

你能說說通過複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期評價。

本學期結束了,你是怎樣評價自己的?

布置作業。

做期末複習第27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