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需要好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人們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為了解說、介紹、說明、傳承文化、啟蒙實踐,創造了很多的說明方法。初中需要掌握的說明方法共有12種:列數字、列圖标;做比較、打比方;下定義、做诠釋;引用、分類别、摹狀貌、舉例子。這些說明方法,各有各的特點和優勢,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最佳的方法加以運用。
這種題型的内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能夠根據文字判斷出作者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二是運用這種說明方法為了說明了什麼内容;三是說明這個内容,運用這種說明方法的優勢或好的效果有哪些。
一、說明方法的判定
任何一種說明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和特點。把握每種說明方法的獨特性,是能準确判定說明方法的前提。
(一)列數字:就是用數字來說明事物數量方面的特征。這些數字種類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倍數等等,隻要是數字(包括漢字形式的),且為了說明事物的量的特征,那麼就是列數字。
判定的基本原則共兩條:一是句子當中運用了數字來說明;二是這些數字必須是為了說明事物的某個特點而存在。
例一:他很年輕,今年隻有16歲。這個“16歲”既是數字,又為了說明“他年輕”這個特點,所以這句話運用了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
例二:這裡的風沙特别大。1956年一場風沙把百姓的房屋都淹沒了。其中雖然運用了1956這個數字,但這個數字不是為了說明風沙特别大這個特點,所以這裡的“1956年”就不是列數字。
例三:我國是桂花的故鄉。據史料記載,公元前6世紀人們已經把桂花當成一種欣賞花木移進了園林。這裡的時間“公元前6世紀”就是運用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除了它是數字以外,它能夠說明“我國栽種桂花的曆史悠久,是桂花故鄉”這個特點。
(二)列圖表:就是運用各種表格、圖片來直觀說明事物的特點。圖包括圖片、圖示、餅狀圖、柱狀圖、折線圖、不規則圖、集合圖形等等,表包括各類由文字、數字組成的表格。
(三)做比較:包括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兩種。橫向比較是不同事物間的比較,既可以是兩項,甲和乙的比較,又可以是多項甲乙丙丁的比較。橫向比較的目的有三種:一是尋找不同事物間的共同點;二是尋找相近事物間的不同點,為了區分事物;三是為了突出比較雙方中的一方的某方面特點。縱向比較,從大的對象上看是一個對象,但比較的項目是這一事物甲時的特征、乙時的特征、丙時的特征,比較的目的:是為了得出這個事物是否變化,以及有哪些變化趨勢。
(四)打比方:為了說明一個陌生的事物,通過聯想,找到大家熟悉的事物,以熟悉的事物來比方陌生的事物,既說明得生動形象,又說明得通俗易懂。從修辭上看,就是說明文句子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的特征。例如說明柚子的外形,有人是這樣說明的:就像一個成年猴子的頭。
(五)下定義:用概念加上這個概念的全面解說的方式來說明。它把一個事物各個方面的特點彙集到一起,全面定位事物的内涵,把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嚴格區分開來。例如:三角形就是由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圖形。就是運用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高度概括說明三角形的特征,這種方法由“三角形”這個概念,加上後面的解說兩部分組成。
(六)做诠釋:有兩種形式,一個和下定義非常像,也是由一個概念和對這個概念的解釋兩部分組成,不同的是,這個解釋隻解釋了概念的一方面或幾方面内涵,沒有做全面解釋,隻想讓人們對這個概念有一個大緻的了解即可。例如,三角形就是一種常見的平面集合圖形。另外一種形式是——先說明某個結果,再具體介紹形成這個結果的緣由,對緣由解說部分就是做诠釋。例如中國石拱橋之所以如此堅固,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采用了拱上加拱的設計。
(七)引資料:又叫引用,就是從其他資料中節選一部分内容來說明事物的特征,這些資料包括:神話、故事、傳說、童話、經典著作、一般書籍、某篇文章或報告。其作用常常是用來印證某個事實。有點像議論文中的論據,為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裡,增強文采。
(八)分類别:有的事物可分為不同種類,而且不同種類特征特點不同,為了把複雜事物的特征說明得說明得條理清晰,透徹易懂,作者常常采用先将事物分類,再逐類進行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就是分類别。例如人分為男人和女人。男人........;女人............。
(九)摹狀貌:采用描寫的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描摹事物的外形、狀貌,這種說明方法就是摹狀貌。實際上就是說明文中的描寫部分永運的說明方法。例如《中國石拱橋》中描寫石柱上的石獅雕像: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态萬狀,惟妙惟肖。就是典型的摹狀貌手法運用。
(十)舉例子:當我們對一類事物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時候,往往語言抽象難懂。以老師講解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的關系為例——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都大于第三邊。大家很難理解,所以老師就從“三角形”這個集合概念中選出一個來具體講解,例如三角形ABC,有三條邊AB、BC、CA三條邊,AB+BC大于CA;BC+CA大于AB;AB+CA大于BC。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還有時候,為了說明某種事實,也用具體的例子來做證據,這也是舉例子的一種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說服力。
二、說明方法的記憶
運用口訣法:二“列”、二“比”、二相似、人分帽子。
二“列”:列數字、列圖表
二“比”:做比較、打比方
二相似 :下定義、做诠釋(都由概念和對概念的解釋組成)
人分帽子:引用、分類别、摹狀貌、舉例子。
三、各種說明方法運用帶來的不同效果
1.列數字——科學、準确、具體。解說:任何科學都靠數字說話,通過數字來歸納總結出來的結論才能為人信服,所以,列數字的第一大效果是——科學;列數字是對事物進行量的說明,他今年21歲和他很年輕都在說明他的年齡特點,用确數來說明顯然要具體、準确得多!
2.列圖标——直觀迅捷、一目了然。解說:利用圖片和表格進行說明,避開了文字的抽象性,讀者隻需看一眼圖片或表格,便會一眼就抓住事物的特征。
3.做比較——最主要的就是突出事物的某個特點。解說: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我們能在比較中輕易地發現二者的異同點,也能很容易發現其中某個物體的突出特點。之所以比較容易發現,就是因為比較具有這種“突出”功能!縱向比較——即對同一個事物不同階段的特征進行比較時,我們還能從中發現事物是否變化,以及這種變化的趨勢。
4.打比方——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解說:一般采用打比方時,被說明的事物往往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事物,而喻體往往都是大家熟知的事物,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來說明大家未知的事物,結果必然是通俗易懂;還有一種情況是抽象關系說明,甲和乙的存在着某種抽象關系,因為其過于抽象,所以難以理解,而在我們熟知的生活中,有另外兩種事物丙和丁的關系與甲和乙的關系非常相似,甚至是同類,也可以借助丙丁的關系來說明甲乙的關系,自然也會帶來通俗易懂的效果。同時,作者運用打比方進行說明,就是在運用比喻這種修辭方法,必然帶來生動形象的效果!
5.下定義——全面、高度概括、準确、科學。解說:下定義僅僅用一兩句話就把事物的所有主要特征全部概括出來。同時這種概括是對規律的準确歸納,嚴謹科學。我們借助定義可以把一個事物,同類似的其他事物嚴格區分開來。
6.做诠釋——簡潔明快,通俗易懂。解說:作者隻做簡單的、大緻的解說,讓人對被說明的事物或事理做個初步的理解。運用這種方法,說明者是針對聽衆或讀者無需做詳細說明,隻想了解個輪廓或大概情況而采用的一種說明方法。解說者抓住事物最主要的一兩方面進行解說即可,無需面面俱到,所以簡潔明快,通俗易懂。
7、引資料——科學、準确、有說服力或者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解說:說明文中飲用資料,一方面是為了印證某種說法,以曆史典籍、文獻記載、科學結論為證據,印證自己的觀點,突出事物的特點,增強說服力。同時有時候作者飲用故事、童話、傳說還能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8.分類别——将事物分門别類之後進行說明,條理清晰。解說:運用分類别時,往往因為被說明的對象内部可以分成若幹種類,不同種類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果不先分類,那麼很難把各個類目的特征說明清楚,而且常常造成混亂,先分類,再逐一解說,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9.摹狀貌——生動形象。因為說明文中運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從表達方式角度來看,就是運用描寫進行說明,描寫帶來的效果就是生動形象。
10.舉例子——增強說服力;或者變抽象為具體,讓人容易理解。解說:運用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作者常常面對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說明的内容過于抽象,需要用例子來具體演示,便于讀者理解;二是擔心自己的某種說法不為人信服,用具體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确的。
四、一句話說明内容的準确把握
解決三個問号,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1.這句話的說明對象是什麼? 2.這句話說明了事物的哪個方面? 3.這個方面的特征給您怎樣的感受?
例如:他今年已經108歲了。
說明對象是——他;
說明的方面是——年齡;
“108歲”這一特征給人的感受是——大;
所以這句話的說明内容是:他年齡大。
小結:這種題型的答案包括三個部分,綜合起來就是(以上面的例子為例):(1)這句話運用了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2)科學、準确、具體地(3)說明了“他年齡大”這一突出特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