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中醫袁金聲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她認為胸痹多為痰濁阻塞,以緻氣痹不通,發為胸痛,治療主張以治痰為主,并根據痰濁所兼挾的發病因素進行論治,特總結于下。
醫案一
汪某,女,70歲,2019年2月3日就診。現感胸痛、憋悶,乏力困倦,雙下肢酸軟,氣短聲微,怕冷,四肢肢端冰涼,納少,小便清長,夜尿頻,大便可,夜寐不安,舌紫暗,苔白膩,脈弦緊。
診斷:(陽虛夾痰型)胸痹。
治則:散寒化飲,通陽洩濁。
方藥:枳實15g,瓜蒌殼15g,薤白10g,厚樸10g,桂枝15g,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細辛10g,幹姜10g,五味子6g,炒酸棗仁20g,合歡皮20g,甘草6g,7服,水煎服,1日1服,分3次溫服。
4月11日二診:繼予薤白化痰湯,方中去細辛、幹姜、五味子,加黃芪15g,太子參15g,續服藥1月,後未以胸痹就診。
按 該患者早年操勞,冬日失于保暖,後年高體虛,年老之人髒腑精氣、氣血陰陽都逐漸走向衰竭,陽虛之象尤為明顯,故怕冷,四肢肢端冰涼,小便清。舌紫暗,苔白膩。臨證時虛實兼顧,重在補虛。
醫案二
謝某,女,67歲,2018年12月6日因“胸痛、氣促3年餘,加重半月”就診。患者3年前胸痛,呈刺痛,夜間加重,活動後氣促,乏力就診于某院心内科,行冠脈造影示狹窄50%~60%,心電圖示左室增大,T波倒置,頸椎正側位片示頸3-頸7狹窄,診斷為不穩定型心絞痛,且有10年高血壓病史。現胸痛加重,呈刺痛,夜間為甚,頭暈,氣促、乏力,活動後加重,脅痛,心情煩悶,大小便正常,夜寐差。舌紫暗有瘀點,苔白膩,脈細澀。
診斷:(痰濁血瘀型)胸痹。
治則:逐瘀通絡,行氣化痰。
方藥:瓜蒌10g,薤白10g,紅花10g,當歸10g,桃仁15g,丹參10g,雞血藤20g,蒲黃6g(包煎),延胡索20g,五靈脂6g(包煎),柴胡10g,陳皮10g,川芎15g,半夏10g,白芍10g,枳殼10g,炒酸棗仁3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服,分3次溫服。
2019年1月20日二診:患者感胸痛緩解,活動後氣促減輕,夜寐安,舌暗,苔白,脈細澀。繼予上方去延胡索、五靈脂、半夏、枳殼、炒酸棗仁,加太子參10g,石斛10g,益氣養陰,7服。
2月3日三診:患者感胸痛消失。此次針對頭暈換方治療。
按 本案以瓜蒌開胸滌痰;薤白通陽散結;柴胡疏肝行氣;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穿山甲破瘀通絡;丹參活血祛瘀;柴胡疏肝行氣;當歸、川芎、雞血藤、蒲黃、五靈脂活血行血;陳皮、半夏燥濕化痰;枳殼理氣和中;炒酸棗仁甯心安神;芍藥、甘草緩急止痛。全方活血祛瘀、化痰瀉濁兼舒暢肝氣,是證用是方,故能取得良好療效。
醫案三
帥某,女,68歲,于2018年11月15日就診。現面部兩顴潮紅,感胸悶、乏力、心慌,頭昏、耳鳴,心情煩悶,夜寐差,易醒,納可,二便調,舌紅苔黃,脈細數。
診斷:(痰濁閉阻,肝陽上亢型)胸痹。
方藥:瓜蒌殼15g,薤白15g,陳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枳實15g,佛手10g,川芎15g,鈎藤15g,川牛膝15g,生龍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丹參15g,黃芩10g,丹皮10g,生石決明20g(先煎),炒酸棗仁30g。水煎服,1日1服,分3次溫服。
11月22日複診:患者兩顴潮紅已退,頭昏、耳鳴較前明顯改善,稍感胸悶,無明顯心慌,睡眠改善可入睡5~6小時,舌紅苔白,脈數。原方基礎上去龍骨、牡蛎、黃芩、石決明,加香附15g,雞血藤15g。再進7服後,訴胸悶、心煩、睡眠均已改善。
按 瓜蒌薤白半夏湯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行氣解郁,通陽散節,祛痰寬胸的功效。方中君以薤白,滑利通陽;臣以栝蒌實,潤下通陰;佐以白酒熟谷之氣,上行藥性,助其通經活絡而痹自開,而結中焦而為心痛徹背者,但當加半夏一味,和胃而通陰陽。此例患者為中老年女性,雖退休卻時時為家中事務操勞,日間勞碌夜間眠差,陽不入陰,心情煩悶,氣機不暢,仍以瓜蒌薤白半夏湯為主方,合之鎮肝熄風湯,平肝潛陽另加酸棗仁助睡眠,精神調暢心氣、心血得以正常運行,二診後肝陽上亢之象已退,諸證緩解繼予瓜蒌薤白半夏湯加之香附、雞血藤調血行氣逐步緩解病症。(向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