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倪海廈人紀15

七一: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有兩種情形腹脹滿,一種是虛脹,一種是實脹,虛脹的病人感覺是喜按,實脹是拒按,我們可以按天樞穴,實脹就是大便堵到了,虛脹是腸子的瓦斯氣在裡面,就是腸氣很多在裡面,所以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病人吃下去以後,病人會一直在嗝氣,一直在放屁,然後肚子就消掉了,所以虛脹的時候是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如果是實脹的時候就是承氣湯證。有一種人是平常大便就不太好,發汗發太過的時候,肚子真的大便幹掉了就是實脹;還有一種就是腸胃虛弱的人,平常就不愛吃。津液一發,腸胃都空掉,沒有津液,都是腸氣在裡面,就是虛脹。

我們也可以問小便:小便淡白是虛脹;小便很黃是實脹。小便為什麼加厚樸?厚樸能夠寬腸降逆除氣,所以病人會放屁,實脹一放屁,大便就下來了,虛脹就不會,虛脹會一直在放屁,讓嗳氣從放屁排出來;因為病人本來就太虛了,一發表,脾的功能就弱掉了,厚樸入脾,能健脾,能去脾的濕,但是厚樸去脾濕沒有白朮強,厚樸去脾濕的時候,能利用脾濕來潤腸,不像白朮讓脾髒的濕幹掉了,所以腸如果幹掉了,厚樸可以潤腸,可以增加腸裡的黏液,讓腸子蠕動,再加生姜,生姜能讓胃很快的恢複;為什麼人參甘草?因為病人的腸胃都虛掉了,把腸胃的津液補回去。為什麼加半夏?降逆用的,不加半夏的話,氣沖不出來,後面全部都是降逆、開胃、健脾的藥;常常老太太,肚子很大,是虛脹,腸子總是有問題,放屁很多,可以用這湯方,如果是實脹就用承氣湯攻出來。承氣湯證還有兩種特别情形,一種是大便如鞭,因為大腸的内壁被燥屎遮蔽住了,所以大腸不吸收水分,因此下利,但是這種病人天樞穴會拒按,而且下利臭穢,另一種,大便如鞭狀,那是因為大腸的通道被燥屎給堵住了,隻剩下一個很小的通道,因此大便從很小的通道擠出來,所以像一條長長的鞭子一樣。這些在後面講承氣湯的時候,還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右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厚樸用三四錢,就不得了了,生姜開三片就好了,生半夏胖子開三錢,普通開二錢,害他的話,半夏拿掉;人參一錢;平常炙甘草不開多,一二錢就夠了,後面的炙甘草湯開到五錢一兩都有,那是需要,這裡不用開太重,因為炙甘草很甜,會增膩

七二:「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傷寒,如果吐了又大下,腸胃就傷到了,結果心下逆滿,就是胃的地方感覺到脹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為什麼會這樣子?這人平素就有水飲,水停在橫膈膜,一種是平常喝水喝太快,慢慢累積在這裡;還有一種是「思」,「思」能傷脾,造成脾的運化不好,結果水的運化不好,土生金的時候,一部份會氣化上來,一部份會停在這橫膈膜上,橫膈膜像海綿一樣,裡面都是水。被吐、被下了以後,上下的水都沒有了,這水就開始要動起來,這水不在胃的裡面,如果在胃的裡面,胃就會把它氣化掉,這水停在胃的旁邊,病人一動的時候,這水就開始晃了,頭就昏了,西醫說這是中耳不平衡,因為頭在暈眩,和貧血不一樣,貧血是眼前發黑,他是天旋地轉,苓桂朮甘湯下去,把這水排掉,就好了。所以起則頭眩,移動或站起來的時候會暈眩,就是苓桂朮甘湯證;如果是躺在床上不動會暈眩,就不是苓挂朮甘湯證,後面會提到真武湯的時候,再說明。

白朮就是因為濕太盛了而用的,健脾整胃最好的藥就是伏苓、白朮,白朮能去濕,茯苓能把水利掉,桂枝甘草在中膈,如果在臍下就加茯苓大棗,所以這是桂枝甘草湯演變出來的,先是桂枝甘草湯,再來是桂枝甘草加茯苓大棗,再來是苓桂朮甘湯,所以苓桂朮甘湯專門去中膈的水。

傷寒,若吐若下後被吐被下後,水飲就跑出來了,平常不會的,結果心下逆滿,胃裡面脹滿得很難過,然後氣往上沖,因為這水沒能氣化上來,是水停在這裡,當然感覺氣下不去,呼吸的時候,氣會往回逆,一般來說,橫膈膜會下降,氣才會充滿,吐氣的時候,橫膈膜會上升,結果橫膈膜都是水,它根本不下降,一吸它就滿了,滿了就會有氣逆的現象。起則頭眩,脈沉緊,沉代表病在裡,緊就是塞,水就是塞的,因為水在中膈,沒有在皮膚表面上,一發汗會動經,因為身體的血脈、經絡、肌肉,都要靠我們的水份來滋養,一發汗就沒有水份了,他就抽筋,所以身為振振搖,就是晃來晃去的,就中膈的水在晃,就用苓桂朮甘湯。臨床上看到,暈眩得很厲害的時候會吐的,就可用苓桂朮甘湯裡面再加半夏。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二兩,甘草二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苓桂朮甘湯是治療水飲的,因為水已經太多,造成水患了,所以一定重用茯苓,再來是桂枝,再來是白朮。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足或腰仍動劇者,卧時則脊骨仍戰動,或一身體中經脈跳動,有耳鳴逆上之候者,都可以用此方。平常感覺肌肉跳兩下,面皮在跳,這是因為水飲,這時候就可以用苓桂朮甘湯,因為脾主肌肉,也主四肢

七三: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芍藥甘草附子湯大多用在素虛的人,平常身體虛缺血的人會用到,平常用白芍兩錢,炙甘草兩錢,炮附子四錢。臨床在用來治療靜脈瘤的時候,芍藥用一兩,炙甘草也是一兩,如果靜脈瘤有改善,但還不夠快的時候,繼續加重白芍,但炙甘草保持二兩就好,如果腳是冷的,就加重炮附子,如此同時可以預防心髒病;如果是單純的腳沒有力,原來的芍藥甘草附子湯就好了。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這惡寒的現象,和麻黃湯的現象不一樣,麻黃湯是摸病人的身體很燙,但是病人感覺冷,脈很浮,這個惡寒是摸病人身體冷的,病人還怕冷,人在很虛的時候,血不足的時候都會怕冷,這時候用附子去壯陽,因為他陽虛,人在陽虛的時候,陽就是人身上的津液,陰就是血,陽占了百分之六十,陰占了百分之四十,所以發汗發太多的時候,陽虛了,水不足了,水不夠了血量也就少了,所以用附子去壯腎,因為腎主水,芍藥讓血流回心髒的力量加速,炙甘草把腸胃的津液補足,臨床上用在腳無力的時候,年紀大的人,常常把附子加在裡面,附子用三錢,除非寒很盛,寒很盛的時候,三錢四錢加重上去,如果是膝蓋的問題,就可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此湯亦名「去杖湯」。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不僅治發汗後之惡寒,且治芍藥甘草湯證而屬于陰位者。又以「附子」代「草鳥頭」,善治蟲積痛。有活用于治疝或痛風、鶴膝風等,自痛風以至鶴膝等,有所謂以綿包足之冷者,皆有效。凡下部之冷專在腰者,用「苓姜朮甘」治之;其專在腳者,用此方治之。腰部和腳的不一樣,濕在中焦,腰部用茯苓白朮,所以帶脈證,就是帶脈腰酸,下針下「臨泣」,處方就是「茯苓白朮甘草生姜」,一般性的用生姜,寒比較盛的用幹姜,中焦的濕堵在腰間,就用利水的利掉,如果腰好了,膝蓋腳踝還有痛,就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所以單在腳部的用芍藥甘草附子湯就可以了。

湯本氏曰:本方可治腰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關節強直等。所以此方也可以用在腰椎上,要注意,在腰部以上要加茯苓、白朮,在腿部要重芍藥和炙甘草,此方不是用在痛風,是腳冰冷的,血液循環不是很好,婦人病,平常女孩腳冰冷的很多,月經來的時候肚子痛,就是标準的芍藥甘草附子湯證,芍藥甘草附子湯下去,重用芍藥不但止她的腹痛,還讓她血從腳底下熱超來,再加附子更好。

案例:心髒動脈血管堵塞,作心導管,就是氣球擴張術,紮三次針好了,氣球擴張術,比開刀受傷的程度來的大。兩人紮第一次針後,眼翳就都退掉了,所以要靠針。五六十歲以上的人,年齡大的人血管容易破裂,如果破在心髒上方,血會被心髒外面的網膜包住,這很危險的,西醫碰到的時侯要病人不要動,五十歲以下的人,遇到血管破裂大多在腹腔裡面,防己就可以把血管的膜加固起來,用芍藥把血導回去

七四: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四逆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幹姜一兩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附子、炙甘草、幹姜這三味是四逆湯,四逆湯加茯苓人參就是「茯苓四逆湯」,什麼時候用到茯苓四逆湯?發汗或汗下,有使其陰虛者,有使其陽虛者,有使其陰陽兩虛者。陰虛者可任其自複,陽虛者用「幹姜附子湯」,陰陽兩虛者,用人參四逆湯。發汗以後,表陽很足而裡面津液不足的時候,就慢慢等他恢複,傷寒家開的是陽藥,很少用補陰的藥,如果陰虛陽足的,就是腸胃功能很好,就慢慢等它恢複就好了,如果是陽虛了,用幹姜附子湯,如果是陰陽兩虛,人參四逆湯,發汗了以後,手腳冰冷脈徽弱的就用四逆湯,如果病人有煩躁的現象,煩躁為什麼?就是水氣往上沖了,人身體虛了,虛熱在上面,上焦太熱了,津液沒有了,下焦的水往上冒,身體又不受,所以就用人參四逆湯加茯苓,把水往下消導,小便排掉就可以了,經方中用藥常常補瀉兼施,例如金匮腎氣丸也是如此;所以張仲景在用四逆湯救逆的時候,病人隻要陽在,就不會有事,陽足代表身體腸胃功能還好,吃一吃就補回來了,陽虛了就很危險,陽不足就代表髒腑的吸收功能不行了,這時候就要用藥去控制他,陰陽兩虛的時候也需要用,陰陽兩虛開四逆湯加人參,也是壯裡陽的藥,陰的部份用人參去補。

在【本草】上寫茯苓可以能夠利水除煩健脾,常常吃茯苓的話,壽過百歲,用到茯苓四逆湯的時候,病人的手腳都是冰冷的,手冰冷的部位從手指到手肘,腳冰冷的部位從腳指到膝蓋,這才叫『四逆』,如果隻冷到手腕與腳踝,隻能算是『手足冷』,還不算『四逆』;脈都快要斷掉了,吐出來的氣都是冷的,就是标準的四逆湯證,看嘴巴,嘴巴津液還很足,四逆湯就好了,嘴巴幹掉了,也是四逆湯,很煩躁才是茯苓四逆湯。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以「茯苓」為君藥,以煩躁為目的也,【本草】雲「茯苓主治煩躁」,可謂古義。四逆湯證,汗出而煩躁不止者,非此方不能救。如果沒有煩躁,就是「人參四逆湯證」。

七五: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汗發太多後,身體虛掉了,這惡寒是表的惡寒,人身體虛掉了就有怕冷的現象,這種人用溫藥,桂枝加附子都可以,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發汗了以後,如果不惡寒,很熱,這是實證,所以如果發了汗以後,身體怕冷代表是虛證,發了汗以後,寒還在的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寒沒有發透,一種是人虛掉了,人虛掉時看得出來的,人會沒有力氣講話,就不可以再發汗,還有一種是身體素壯的人,發了汗以後津液沒了,但熱不寒的,就進入了陽明證,陽明證是看不到寒證的,陽明證的時候,看到病人兩眼很亮,因為陽氣很旺,這就是實證,實就是東西堵到,因為桂枝湯發汗了以後,胃的津液沒了,堵在胃裡面,所以當和胃氣,這時候用調胃承氣湯。

隻熱不惡寒者,産熱機能亢進也。見煩渴者,為「白虎證」;見腹滿者,為「小承氣湯證」,見腹滿而谵語者,為「大承氣湯」;祇見熱而不煩,為本方證。以病雖在「陽明」、尚不為重,故不曰下而曰和。「陽明」指腸胃:仲師言胃,腸亦包括在内。人的胃,平常都有囤積食物在裡面,在胃和十二指腸這一段,在下脘穴與建裡穴有壓痛,這就是所謂的調胃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是「承氣湯」裡面最輕的一種,如果食物堵在小腸裡面的時候,會少腹滿,壓壓小腸募穴「關元」會很痛,平常大便很少,屁放得很多,就是堵在小腸裡面,就是「小承氣湯證」小腸是經九轉後出來,大腸很寬的,從升結腸到橫結腸到降結腸到直腸,如果堵在大腸,就不會放屁了,天樞穴會有壓痛,這時候就用「大承氣湯」。

臨床上看到所謂的艾滋病,在西藥治療之前,都是陽明證,陽明無死證,是很好治療的,西藥治療了之後,就會出現厥陰證,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病人是死在西藥的副作用上,不是死在HIV病毒上。

七六: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水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張仲景的胃就是腸,汗的來源就是腸胃的津液,為什麼煩躁不得眠?因為胃中幹隻是胃裡面比較幹燥而已,并沒有大便結實到,喝一點點水就好了,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如過大量灌下去就成水飲了,因為發汗了,腸胃的力量沒有那麼大了,如果隻喝一點點剛好蒸發掉,如果大量的水下去,在腸胃的功能很衰弱的時候熱力不夠把水化掉,會梗在中間就變成水飲,就變成「苓桂朮甘湯證」了,頭會昏眩。

平常針灸在治療便秘的時候,下「支溝」、「照海」,「支溝」、「照海」是通便的,奇穴用「腸關」,「腸關」不管是大便不通或下利,都可以用。如果病人沒有下利,用「葛根湯」就去掉了,如果有下利就用「葛芩連湯」,「葛根湯」證沒有治好,化熱轉到裡面去就變成「葛芩連湯證」。下利的時候,肚臍上灸一灸也可以。如果是寒實,腸胃功能沒有蠕動,如果舌頭裡面津液很多,舌苔白白的,這時候可以灸「天樞」,大腸的募穴,如果舌頭幹燥,舌苔黃黃的,就是熱實,這時候就不能灸,用下針的,一般來說大約下針後,三到四個小時,大便就出來了。

當病人吃下發汗劑,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發汗的時候,汗一發到表面,就是我們的白血球、免疫系統把病毒排到表面,這廢水在中醫來講是「病邪」,邪已經出表了,邪出表後,正的、好的津液,自然會順着三焦油網回到身體裡面來,這是正常的;如果病人的身體不是很好,結果藥一下去後,水跑掉了,而感冒也去掉了,結果病人産生了一種現象,脈浮,小便不利,照理說痲黃湯吃下去,有的發汗,有的小便會比較多,都是一種排解的功能。浮脈并不是真正有表邪,而是這水到表面以後,沒有力量回來了,會遇到這種情形就是這是本來體虛之人,這身體就是講腸胃,消化系統比較虛弱的人就會有這種現象,水停在皮膚表面以後,病人感覺腸胃的元氣還是沒有恢複,病人自然口渴,所謂消渴就是喝水喝很多,還是不能止渴,脾胃功能差,胃裡面化水的力量不夠,喝再多的水,還是口渴,喝下去的隻是水,并沒有經過脾胃的經脈,水經過經脈會從舌的下方慢慢生出津液,所以水喝下去并沒有變成津液,因此水喝下去消渴不能止渴,實際上是腸胃的津液沒有回頭,沒有回頭的時候,水就停在皮膚表面上,其它的水停在中焦,如果喝得太多,會從大腸排掉,并沒有完全吸收,所以小便量自然減少了;為什麼病人會有微熱的感覺?因為全身上下腸胃的地方是最熱的,跟炭爐一樣,所以水喝下去,馬上就氣化掉了,當胃熱不夠的時候,這熱跑到哪去了?前面發汗的藥把它都帶到皮膚表面上去了,胃的熱跑到皮膚表面上去了以後,所以病人感覺到微熱,所以開了發汗藥後,病人發汗發到表後,水回頭的力量沒有了,這現象就是「五苓散」證。散就是用粉劑。如果用湯劑,速度太快了,皮膚的水會來不及被帶走。

小便不利,張仲景想把皮膚表面的水拉回來,讓它從小便排掉,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皮膚水腫,上半身水腫的時候,有些媽媽們早上起來手腳都腫,就是「五苓散」證,如果摸他的脈很虛弱、「五苓散」吃下去,讓表面的水從小便排掉,「五苓散」證就退了;還有一種是很紮實的,脈很強很足的,把水腫去掉的是用汗法,肚臍以上的用發汗;如果體虛得津液不夠的就不可以用發汗的,這時候就要把津液帶回到胃裡面,然後氣化出來,由小便出來,所以「五苓散」也是利尿劑。

澤瀉本身是很苦寒的藥,最主要的功能是利尿利水,全身上下的水都可以用澤瀉去利,澤瀉本身入肝經,所以它通利的力量很強,臨床上有病人光吃一味藥澤瀉,西醫叫脂肪肝,就好了,都清利出來了,所以在處理肝病的時候,像肝積水,用澤瀉把小便利出來,全身上中下表面都可以用澤瀉來利,所有苦寒的藥,就是消炎的藥,所以肝炎可以用澤瀉,小便黃黃的很粘稠的就可以用澤瀉,澤瀉不但可以清汗,把肝裡面的病毒清出來以外,同時把髒的排掉把新的留在裡面;茯苓利中焦,豬苓利下焦,豬苓專門利下焦的水,中藥一般的利尿劑有「五苓散」和「豬苓湯」,下焦的用豬苓湯,會用到豬苓湯的大多是膀胱結石、腎結石;茯苓利中焦的水,茯苓和白朮并用的時候,可以健脾整腸,讓腸胃的功能馬上恢複,最後加桂枝,桂枝不要加太多,因為不是用來發表,因為這幾味藥做成散劑,吃到肚子的時候,靠桂枝的力量把澤瀉帶到皮膚表面上去,澤瀉和麻黃剛好相反,麻黃往外走,澤瀉是往裡帶,把所有的表水都帶回來,帶回到中焦後,再帶回到腸胃後,靠茯苓把它利到下焦,再靠豬苓把它從小便排出去。

劑量的時候,豬苓三錢,澤瀉六錢,茯苓三錢,桂枝二錢,白朮三錢,所以豬苓、茯苓、白朮的劑量是一樣的,為什麼重用澤瀉?因為其它的藥,都沒有辦法把皮膚表面最高的水清出來,為什麼會有這現象?因為病人素體虛,最重要的是他的脾髒是虛的,且濕很重,如果病人是桂枝湯證,吾人開發表藥的時候,要再看舌苓,如白白厚厚的,濕的,就知道脾髒是素濕的,這時候如果桂枝湯下去沒有加茯苓白朮的話,一發就會變成五苓散證。一般來說白朮是等量的,所以糖尿病、虛眫、有水腫現象的病人。「五苓散」就可以解決掉;澤瀉苦寒能生津止渴利小便,豬苓可以利下焦的水,茯苓可以除煩利中焦的水,桂枝能把澤瀉帶到表面上,所以「五苓散」如果沒有桂枝,利尿的效果就不會很好,小便可以解,但是皮膚水腫還是會在裡面;所以如果年紀大的人,早上起來,臉手都腫,問他有沒有口渴?有,不能止渴,就是「五苓散」證。

成無己曰:發汗己解,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潤則愈。若脈浮者,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裡熱甚實也,微熱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苓散」生津液,和表裡。「五苓散」證的消渴還算不嚴重,如果口很渴,并沒有小便不利,皮膚上并沒有腫,「五苓散」就去不掉了,大部份是白虎湯或承氣湯,「五苓散」沒那麼強。

五苓散在過去是出門在外随身攜帶的藥,用來預防疫病,也就是瘟疫;如果遇到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的時候,病人已經胃中幹、煩躁不得眠了,這種不能發汗的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出。五苓散的主證是小便不利而且口渴。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铢去皮,澤瀉一兩六铢半,茯苓十八铢,桂枝半兩去皮,白朮十八铢;右五味,為末,以白飲和合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為末就是打成粉,一次吃一平湯匙,白飲就是很稀的米湯,一天吃三次,吃完後多喝溫熱水,汗出愈,還有小便會很(四聖注:這裡缺P68頁)

小孩腦積水也是靠「五苓散」來利水,西醫講的視網膜有停水,水在上焦,濕疹,都必須用「五苓散」來利掉的。暈車的時候,橫隔膜的積水、用五苓散也很好用,與苓桂朮甘湯主要的不同,是五苓散沒有炙甘草,而且一個用散劑,一個是用湯劑

【傷寒百問經絡圖】曰:「五苓散」又治瘴氣溫瘧,不服水土,黃疸或瀉:又治中酒惡心,或嘔吐痰水,水入便吐,心下痞悶者;所以過去「五苓散」用在瘟瘧,水土不服就是因為脾髒太濕了,所以身體運化系統受到影響。如果吃當地産的東西,就不會水土不服。

【三因方】曰:巳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它,溫疫也。

又:「五苓散」治伏暑飲熱,暑氣流入經絡,壅溢發衄,或胃氣虛,血滲入胃,停飲不散,吐出一二升許。

【直指】曰:「五苓散」治濕證小便不利,經曰:治濕之法,不利小便,則非其治。所以濕在中焦以下小便解,中焦以上用吐的,吐了還沒有口渴,就表示還有濕在裡面,吐了口渴就表示不再用吐法了。

七八: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發了以後,病人口渴,脈浮數,病人就是「五苓散」證,因為水都在皮膚表面上,中焦沒有水了,所以病人會煩躁。

七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所以在病人感覺很渴而且脈浮的時候,就要想到「五苓散」,如果渴而且壯熱,午後潮熱,那是白虎湯證,平常看到渴很容易誤解為陽明證;不渴而心下悸,中焦有飲會動悸的,動悸的時候用茯苓,把水利掉,所以用茯苓甘草湯。以「茯苓」治悸,「桂枝」降沖,「桂、苓」化水,「生姜」溫胃,「甘草」緩中;桂枝降逆,這最主要的逆是沖脈,心髒的血往下從子宮出來就是月經,如果心髒的血下行的力量下夠,或心髒需要的血量不夠,土生金,血變成乳汁,血停在上焦就會燥熱,所以懷孕或喂母乳的時候,比較燥熱,所以退奶的時候用桂枝讓沖脈的力量加強往下走,桂枝可以通利沖脈,讓心血往下導到子宮,所以桂枝不僅可以走肌肉,還有這功能。

桂枝與茯苓等量來把水利掉,然後借着生姜與炙甘草把津液補回來。

如果我們用汗吐下的方法,本來病人不口渴,用了汗吐下的方法以後口渴了,代表病邪已去,我們給水讓病人少少飲之就好。但是如果津液已經傷到、或是發汗以後,因病人體虛導緻還有部分的水還停留在皮膚表面,有脈浮數、汗出、煩渴、小便不利的時候,就想到五苓散。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三兩切,甘草一兩炙;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八十:「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胃裡面的水,發表發到表面以後,陽往上沖,陽被發到皮膚上去,陽就居上居外,下面的水就往吸,下焦的水應該小便小掉的,結果虹吸原理被往回頭走,這樣就有間隙,有表裡證,喝水就吐出來了,下面的水往上走,胃又沒有辦法蒸發掉,喝進來的水,就不能受,所以用豬苓、茯苓、澤瀉,把下焦的水利掉,又健脾整胃,恢複脾胃的功能,所以用五苓散。臨床上常看到有些病人因為喝水喝得太多太快,結果水停在中膈,也變成五苓散證。五苓散裡面用到少量的桂枝,配伍非常精妙,桂枝有溫陽化水的功能,這溫化的功能是溫胃,如果五苓散少了桂枝,像溫病派那樣不敢用桂枝,那麼效果就差多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