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衛國縱橫家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說為春秋時代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一說為戰國時代衛國(今江西省貴溪市)人;但具體生卒日不詳,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七術》。
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時衛國朝歌人。常入
雲夢山采藥修道。因隐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是先秦諸子之一。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膑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蔔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學,六韬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鬼谷子》一書是其後學者根據其言論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内容十分豐富,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主要講述有關謀略的理論。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國宰相,後歸隐衛國授徒,鬼谷位于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境内,因鬼谷子先生在此授徒為名。
道教認為鬼谷先生為“古之真仙”,曾在人間活了百餘歲,而後不知去向。
最早記載鬼谷子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于鬼谷先生。”
《隋書·經籍志》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
梁有陶弘景注三卷。縱橫者所以明辯說、善辭令,以通上下之志也。漢世以為本行人之官,受命出疆臨事而制。故曰,誦《詩》三百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周官掌交,以節與币巡邦國之諸侯及萬姓之聚導,王之德意志慮使辟行之,而諸侯之好,達萬民之說,谕以九稅之利,九儀之親,九牧之維,九禁之難,九戎之威是也。佞人為之,則便辭利口,傾危變詐,至于賊害忠信,覆國邦家。監修國史趙國公長孫無忌等上
關于當陽清溪:清溪也稱青溪。《荊州記》載:“臨沮縣有青溪山,山東有泉,泉側有道士精舍,郭景純嘗作臨沮長,故《遊仙詩》嗟青溪之美。”
《水經注》:“山之東有濫泉,即清溪之源也,其水奪源東流,以源出青山,故以青溪為名,東流入沮水。”
清代乾隆年間《重修清溪寺碑記》稱:“青溪之名著自戰國鬼谷子。山色青翠,不染纖塵,溪水清冷,可鑒佳麗,甲荊郡古今,稱勝地焉。”
明代的徐道在《神仙鑒》中說绛都市北,“有巫者王栩,山後人,歸隐青溪谷中。”
1.關于棋盤山
鬼谷洞東南四裡處,上有三石,高丈餘,方廣如之,……其上石容數座,石紋如方卦,傳說這是鬼谷子對弈處。
2.關于當陽鬼谷洞
又稱大仙洞。位于當陽市玉泉辦事處三橋村,距當陽市城區22公裡,座落在青溪山脈一峽谷的半山腰上。山洞系石灰溶洞,坐南朝北,洞口略向東偏。洞口高3米,寬4米,深約300米。洞内幽密深長,左彎右曲,玉泉交流,小窟旁生,傳為鬼谷子隐居處,故曰鬼谷洞。
鬼谷洞遺址:清同治年間《遠安縣志》載:“鬼谷洞在縣南五十裡,清溪寺迤西五裡,洞門高闊,進數步有石龛,相傳為鬼谷子講《易》所。洞深不可測,内白蝠如鴉,層池如蓮。洞前有玉皇閣,久廢。窟中玉泉交流。《述冀記》、李太白皆雲:‘古藤迷徑,石浮滴池,蝙蝠車輪,千百盈室,先生晏然,研朱點《易》,門外縱橫,其生不知。’”
清同治年間《随州志》載:“鬼谷洞為鬼谷子王诩隐居修道之所。位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頂下,千仞絕壁之上,是八百裡桐柏最為險峻之地。”鬼谷洞前原有一小廟,供奉鬼谷神像。據清光緒五年重修大仙洞碑記載:廟宇初建于晉代,曆代都有補修,後毀。現在洞内還保存石虎一個,長一米餘,為漢代或者漢以前遺物。相傳鬼谷子的坐騎就是這個洞口的那隻老虎。
鬼谷子被後人稱為“縱橫家的先師、兵家的師祖”。史載: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孫膑、政治家蘇秦、張儀都曾從學于鬼谷子。鬼谷洞洞口前原建有一小廟,供奉鬼谷神像。據清光緒五年(1879年)重修大仙洞碑記載:廟宇初建于晉代,曆代都曾有補修。後毀。現在洞内還保存石虎一個,長一米多,據考古鑒定為漢代或者漢以前遺物。
3.鬼谷洞明嘉靖石碑碑文部分
蓋碑者所以樹功銘賢之具也 若先師出處 洞景幽奇已 有金善士之碑述焉此 但以升千百年之下XXXXX歲興之功 樂施諸賢之譽自縣矦X 所以至於庶人 凡片蓋該著厥 後揣居下敬上者當稱姓而諱名恐後世視者無以稽其實名X也觀者淂以考其詳故不得已而銘焉 極知僣罪莫逃庶有補於将來之鑒雲計曆修至功成紀錄與後
自嘉靖叁十年山東道人程景山雲曆荊楚纂洞辟樓苦行激衆迨隆慶元年啵扣升任縣主孫莫善建殿閣於洞口功未完而師卒 越五年繼志之徒高X霖胡何鳳誠有為謙和接衆重募鸠工封砌裝置始備請供玉帝三尊於上 玄天教主於下 是年有枝江善士金正權等命匠镌鬼谷石相於洞中立碑述仙洞之由 遂香火益旘及今 萬曆貳拾陸年連霪雨洞前訍坼塌且道逼礙 幸本縣升任刑部主事 蘇X因X方旨洞賞X募擴其道茲僅功成銘賢於石以為志
大明萬曆已亥歲叁月吉旦鄉耆老周廷仕撰。
鬼谷子身世:據(《佚名原著·鬼谷子》,《郭錦峰編著·鬼谷子》)書載: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戰國時魏國人。父王錯,仕魏為大夫,相魏拜将軍。鬼谷子後因隐居于泰山腳下的清溪鬼兒峪(即鬼谷),被後人稱為“鬼谷先生”。
“公元前390年,已到中年的王錯喜得貴子,便請來一位相師給兒子看相。相師說:‘非常相,非常事,非常得,非常失。’王錯問相師何意,相師道:‘此子相貌非常,必成非常之事,主人早年無子,四十方得,故謂非常之得;非常之得,便為過孝;喜之太過,必有大失,此謂中和’。”
王诩3歲,母親得病而亡,這便是相師所說的大得之後的大失。從此以後,王錯更加疼愛這個幼年喪母的兒子。
文學刻畫:有關鬼谷先生的傳說,主要有文學刻畫與民間傳奇兩類。文學刻畫主要有下述作品:
1.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
2.楊景淐的《鬼谷四友志》
3.寒川子的《戰國縱橫》
其中對鬼谷子及其弟子的個性描寫,尤以《戰國縱橫》最為成功。
此書主要描述周朝末年,周室衰微,諸侯争強,七雄并立,中原逐鹿,弱肉強食,民不聊生。《戰國縱橫》以曆史事實為依據,力圖從縱橫家的視角去解讀戰國中期這段波瀾壯闊的宏大進程,形象地刻畫了一代宗師鬼谷子的仙風道骨,再現了曆史的精神真實。此書分為四部,第一部《四子歸山》,主要鋪叙青年士子蘇秦、張儀、龐涓、孫膑四人為實現平生抱負,各自曆盡磨難,進山求拜道家神秘人物鬼谷子為師的故事。四子進山之前的不同經曆、列國情勢、情感生活、學藝過程及彼此間的相知相争是這二十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部《飛龍在天》,主要鋪叙鬼谷四子各自出山的過程、出山之後的不同經曆及列國情勢因之發生的改變。其中的龐涓争寵、孫膑裝瘋、越王論劍、蘇秦刺股、列國合縱等是這一部的亮點。第三部《不戰之戰》,主要鋪叙鬼谷四子圍繞合縱、連橫展開的場面宏大的搏弈,孫膑逃亡至齊、張儀連橫魏國、圍魏救趙、馬陵之戰、燕國之亂等重大曆史事件在此均有演繹。第四部《夕陽遠山》,主要鋪叙張儀最終成功連橫六國、挫敗蘇秦合縱大業的始末,其中精彩的是張儀鬥法欺楚、屈原蒙冤被黜、蘇秦奔波救難、秦楚藍田大戰等。
另有郭璞《遊仙詩》如下:青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窻戶裡。借問此何誰。雲是鬼谷子。翹迹企颍陽。臨河思洗耳。阊阖西南來。潛波渙鱗起。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将誰使。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