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我聽過最霸氣的一句話就是鬼谷子說的: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為安,無為而貴智矣。
鬼谷子覺得,一個謀士如果不能反敗為勝,轉危為安,那也不用敬重我們這些謀士了。這樣的謀士就是廢物,就應該開除掉。
.絕對的霸氣側漏。可鬼谷子裡到底講了什麼?其實就是教你做個明白人。
一
我們請是道衍和尚姚廣孝為我們诠釋鬼谷奧義。縱觀大明王朝,有兩個人最離經叛道,一個是王陽明,另一個就是姚廣孝。兩人一陽一陰,倒也相得益彰。
我本來以為隻有我會把姚廣孝和王陽明做對比。可人家顧炎武早幾百年前就把這話給說了。
顧炎武說:“姚廣孝之才,不下于王陽明。”有人把王陽明稱為明朝一哥,照顧炎武看來,其實這個一哥應該是個雙黃蛋,還有一個姚廣孝。
這時候有道德家要出來吐槽了,人家王陽明是真三不朽的聖賢,你一個搞陰謀詭計的姚廣孝算個毛線?
看官,你有所不知,其實王陽明早已道出天機:無善無惡心之體。這個世界上本就是無善無惡的,陽謀也好、陰謀也罷,司守的都隻是一個天道。
那麼我們的黑衣宰相又是怎麼理解天道的呢?我們來說說姚廣孝的故事。
朱允炆登基後,馬上着手開始削藩。朱棣的親弟弟周王就是第一個開刀的,目的是殺雞儆猴。對,其實主動挑事的人是朱允炆。這不奇怪,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隻不過朱允炆沒想到會引火燒身。
為什麼朱允炆那麼有信心先下手呢?不僅僅因為他是皇帝,有錢有權,更因為他身邊的人全是學霸,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人全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高材生。而朱棣的團隊呢?全是學渣,史書記載: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比如姚廣孝,十四歲就當了和尚,連一天正經學都沒上過。
從智謀上看,無疑朱棣是吃虧的,身邊全是五大三粗的粗人。可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姚廣孝能以一己之力拔高了朱棣團隊的智商。
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謀劃跟學曆并不是充分必要關系。書讀多了,未必能成謀士,更有可能成為書呆子。
在姚廣孝眼裡,這幫儒生隻會坐而論道,滿口仁義道德講大道理,沒一個能打的。
二
眼看削藩這把火馬上就要燒朱棣身上了,狗急了還跳牆呢,何況朱棣是個人呢?這時候姚廣孝出現在了朱棣身邊,慫恿他舉兵。
朱棣苦笑着說:“天下民心都向着我這個大侄兒呢。”
姚廣孝看着朱棣的眼睛說:“殿下,我知道天道,幹嘛非要去關心什麼民心?”在姚廣孝看來,天道能碾壓一切。
建文元年六月,朱棣打着清君側的旗号發兵了。你是不是以為姚廣孝會跟着一起?其實不是,姚廣孝一直留守在老巢燕京。
兩人分工明确一内一外,一攻一守的,朱棣的軍事天賦和姚廣孝的謀劃才能開始發酵了。
老實說創業這件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建文元年十月,趁着朱棣率軍攻打大甯,李景隆忽然率軍直驅燕都。剛比劃,老巢就要被人端了,尴尬了。
可是守城的是姚廣孝,他固守城池和朱棣來了個裡應外合,内外夾擊。李景隆不僅沒占到便宜,還打光了精銳。
可就算赢了,朱棣還是沒有絕對的勝算,比如打倒山東的時候,相繼被鐵璇、盛庸擊敗。這時候朱棣心灰意冷,都想不玩了,打算退師修整算了。
可是姚廣孝不答應。他仿佛賈诩再世,你能猜到姚廣孝是怎麼玩這場遊戲的嗎?
“殿下,這盤天下棋局裡有個漏洞,别在乎一城一池的輸赢。依我看來,此時京城兵力肯定分散在各地防守,那麼京城必定是最虛弱的,所以您不妨直入京師。”這個世界上最高級的謀士往往是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高的回報。
接下來的故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棣忽然換了戰線,改山東為安徽。一切來的那麼突然,要知道朱允炆的重兵都布防都設在山東一帶。結果你懂的,等朱允炆反應過來,一切都已經晚了。
三
有人會問了,姚廣孝這種壞人怎麼會成功呢?這不科學。真相就藏在姚廣孝對朱棣說的那句話裡:
“臣知天道。” 姚廣孝口中的天道到底是什麼呢?這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
鬼谷子在《持樞》中說: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複不可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綱也。
這句話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切事情都講究日月輪回,生養收藏,是天道的規律。人君也有他必須遵循這個客觀規律。如果背逆客觀規律,即使表面上看似強大,也必将衰弱。這是客觀規律,是人君必須遵守的大綱紀。
比如朱允炆看似強大,但違反了天道,注定也會失敗。可朱允炆違反了什麼規律呢?
答案就四個字“建文元年”,對,朱允炆登基第一個月就開始削藩了。“朱允炆呐,你剛掌權,立足未穩,羽翼未豐就開始削藩,是不是有些太猴急了些呢?你有沒有想過怎麼削藩?光靠幾個儒生嗎?你連根都還沒站穩,就急不可耐的削藩,說好的生養收藏呢?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歸根結底,你卻讓一個野和尚給算計了,你到底不是個明白人啊。”
很顯然姚廣孝是個明白人,看到了天道時勢,正所謂衆人獨醉我獨醒,而朱允炆沒看到。鬼谷子告訴我們,做人要善于審時度勢,做個明白人,學會算計,否則你會輸一輩子。
下一篇
一步一步發海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