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經方治療鼠疫淺談

2020年02月04日 · 來自專欄趙傑專欄(搜集趙傑老師的點滴)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人類經曆了三次鼠疫大流行,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是死神的代名詞,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減少,但在我國西部、西北部仍有散發病例發生。近期,我國出現了2例鼠疫,主流醫學的救治措施不外乎隔離、消毒、防護、抗生素和疫苗,但我們還可從經方角度思考一下鼠疫的治療。鼠疫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皮膚淤斑出血、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咳大量鮮紅色血痰,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症狀,重症病人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那麼治療鼠疫,經方可以從治療高熱無汗的大青龍湯,治療陽毒面赤斑斑如錦紋、吐膿血的升麻鼈甲湯,以及治療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唾膿血的麻黃升麻湯考慮。清末嶺南著名經方醫家黎庇留、易巨荪,都有用升麻鼈甲湯治療鼠疫的成功經驗。

首先我們來分析大青龍湯、升麻鼈甲湯、麻黃升麻湯方證。以下文中經方劑量,均按照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度量衡為準,一兩約為現在15g,一分約為4g,一铢約為0.7g,一升約為現在200ml,一鬥為10升。


  • 大青龍湯。

《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姜三兩,大棗十枚,石膏如雞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多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折合現代用量:麻黃90g,桂枝30g,甘草30g,杏仁15g,生姜45g,大棗30g,石膏50g右七味,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黃減400毫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


簡釋: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表示寒邪閉表,營衛郁滞,至此也就是個明顯的麻黃湯證。但是患者有煩亂躁動不安,這是邪氣閉郁營衛過重,郁積化熱,熱擾心神,必須兼清裡熱,以安神氣,故加石膏。大青龍湯方不僅要将麻黃用量由三兩增至六兩,還要加入辛溫發散的生姜三兩以增強解表發汗的力度,同時石膏清解裡熱,一表一裡,一升一降,一散一收,以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總之大青龍湯是治療高熱無汗之首選方劑,高熱是指體溫達到39度以上,大青龍湯療效确切,但是需要汗出停服,汗出之後不适合繼續服用。而鼠疫高熱無汗就是大青龍湯方證之一,當然大青龍湯也是可以治療普通病邪引起的高熱。


  • 升麻鼈甲湯。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鼈甲湯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鼈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升麻鼈甲湯

升麻二兩,當歸一兩,蜀椒(炒去汗)一兩,甘草二兩,鼈甲(手指大)一片(),雄黃半兩()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折合現代用量:升麻30g,當歸15g,蜀椒(炒去汗)15g,甘草30g,鼈甲()30g,雄黃8g()800毫升水,煮藥剩200毫升,一次性服下,老人和孩子分兩次服用,取汗。需要說明的是,鼈甲手指大,不是指一個手指,是5個手指并起來,大約30克左右。這裡是8g雄黃的量,足見病情之危急,老人和孩子每次雄黃是4g當然這個方子,一般不會超過兩三劑,絕對不能長年累月服用,否則肝腎損害太嚴重。


簡釋:本方主治疫毒蘊于血脈之陰陽毒證。疫毒在陽分者,可見面赤斑斑如錦紋之陽征,謂之陽毒;疫毒在陰分者,則見面目暗青之陰征,故謂之陰毒。無論陰毒、陽毒,總宜散邪解毒,活血祛瘀為治。方中重用升麻,籍其升散之力以達透邪解毒之功,《本經》謂其“主解百毒”。鼈甲既可行血散瘀,又可領諸藥入陰分以搜毒。蜀椒既可解毒止痛,又可領諸藥出陽分而透邪。當歸活血,雄黃、甘草解毒,共為治陰陽毒之主方。面赤斑斑如錦紋,不僅僅是面部斑斑如錦紋,也可全身斑斑如錦紋,就是皮膚發紅如出血狀,甚至于已經出血,出血像錦紋一樣,一塊一塊的很多斑點。肺型鼠疫,血痰就是唾膿血表現之一,而腺型鼠疫淋巴腫大就是鼈甲軟堅散結的治療範圍。在鼠疫初期,體溫高熱時,升麻鼈甲湯是必用的,雄黃絕不可減量,或者不用,雄黃減量則不效。


此方是治療鼠疫以及一切急性烈性傳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的必用經方,關鍵處方。清末名醫黎庇留在《清代廣州甲午鼠疫流行用藥經驗》一文中記載:“核疫患者,其病結核如瘰,傳染甚廣,傷人速,故人疫名。餘主持廣州太平局十全堂醫席期間,核疫流行廣州。餘用《金匮》升麻鼈甲湯(重用升麻)加減治療,救活核疫病人甚多。”易巨荪《急思醫案》中亦記載了用升麻鼈甲湯治愈鼠疫的醫案。


  • 麻黃升麻湯。

《傷寒論》第357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

麻黃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铢,石膏、白術、幹姜、芍藥、天門冬、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鬥米,令盡。汗出愈。


折合現代用量:麻黃38g,升麻19g,當歸19g,知母、黃芩、葳蕤各13g,石膏、白術、幹姜、芍藥、天門冬、桂枝、茯苓、甘草各4g以水2000ml,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600ml,去滓,分三次服用。相去如炊三鬥米,令盡。汗出愈。


簡釋:條文裡說大下後使用麻黃升麻湯,但并不是每次都要大下後才能使用麻黃升麻湯。我們可以從寸脈沉而遲開始解讀,寸脈沉而遲,心跳低于每分鐘60次為遲,多于100次為數,沉是用力按壓才能摸到心跳,也就是心跳非常微弱。寸脈是遠心端,沉而遲,就是心跳緩慢微弱,病情危重,而心跳緩慢微弱就是休克前期表現之一。手足厥逆就是四肢逆冷,手足冰冷其實也是心射血大量減少,血流緩慢,循環衰微,手足冰冷也是休克表現之一。下部脈不至,下部脈就是趺陽脈,說白了就是足背動脈搏動消失或者極為微弱。以上三個症狀不同,心跳慢、弱,手足冷,足背動脈搏動等大動脈消失,實質是反複強調心跳緩慢無力,幾近衰竭停跳,這些是休克前期典型表現。上面描寫了一些休克表現,但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其實與下面“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是倒裝句,應該如下: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引起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然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是多數疫病共有的症狀,埃博拉病、鼠疫、霍亂、非典、禽流感等,都屬于此範圍。急性疫病後期,心力衰竭、休克是重要的死亡原因,麻黃升麻湯正是首選方劑。


綜上所述,中醫對鼠疫的治療大緻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疫病初起急性期,急起寒戰、高熱、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咳嗽、咳痰、吐膿血,應用大青龍湯合升麻鼈甲湯治療,以大青龍湯發汗解表、清熱除煩,以升麻鼈甲湯搜毒解毒、透邪止痛;二是急性期過後,高熱已不明顯,病勢衰退,或病情進去休克期,以升麻鼈甲湯合麻黃升麻湯治療。雖病勢已衰,但疫毒邪氣難解,以升麻鼈甲湯繼續搜毒解毒,配以麻黃升麻湯滋陰養血、清上溫下、發越陽郁,以解疫病後期寒熱錯雜、正邪錯雜之病機。


我們将在中醫藥治療急危重症方面不斷進行有價值的探索,以幫助更多的患者戰勝病魔,使經方在急危重症的治療中占有一席之地。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