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如何陪伴孩子的情緒(下)

大家下午好。我是張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情緒的部分。上回我分享了情緒是什麼,我們平常一般怎麼應對情緒。如果你要去管理情緒的話,盡管我不太喜歡管理這個詞,那你要盡可能多的去接納你的情緒的存在,去理解情緒的存在。也分享了一個孩子關于情緒感覺的發展---他是從模糊到清晰,特别是在他會說話之後,慢慢用語言來概念化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一個過程。

很謝謝周二的時候一些夥伴的回應,我能理解,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出來,家長可能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會煩躁、不知所措。當下那個情緒影響之外,還有你自己本身對情緒的一些感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比如說媽媽或者爸爸,在這個角色裡面的時候,跟孩子的關系是會卷入得比較深的。

我在幼兒園經常開玩笑跟家長講,當你們沒辦法接納或者是真的受不了孩子的情緒時,我也一樣,假如我的孩子這樣子,可能我也受不了,一樣煩躁一樣生氣。那我作為老師的角色出現時,我跟孩子的親密程度沒有像父母跟孩子那樣親密。我内在的某些東西沒那麼輕易會被勾起來,我和孩子之間會有空間,這個空間幫助我可以比父母更容易更輕易的接納情緒的存在。

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夠讓在聽的父母心裡稍稍舒服一點。那麼我分享的那個空間,并不是說做不到就不好,也不是說你現在立馬一定要做到。而我在嘗試的,是在給出這樣一個可能性,這麼一個方向。等你平靜下來的時候,你孩子的情緒會更好一些,能夠更輕松應對自己的情緒。

鏡像是給出一個方向,并不是說如果做不到這樣子你就是不合格的父母,你就是不合格的家長,你就是不合格的成年人。因為成年人同樣也是會有情緒。那接下來我來分享一下,我們是可以怎樣更好的,或者說比較好的去面對孩子情緒。

你盡量地讓自己平靜下來,平靜下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做深呼吸,還有你跳出來,你的煩躁情緒,生氣情緒稍微緩一點點,然後能給出那麼一點點的空間來去面對你孩子的那些情緒。當你有這個空間,哪怕是隻是一點點的空間出來的時候你孩子也能感覺到,那他可能也慢慢的會覺得,我也可以這樣子。

讓我對自己的情緒,有那麼一點點的距離,那麼一點點的空間來面對自己的情緒。假如你真的有情緒,那也不要緊。在行為上,或許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告訴他說爸爸現在有點生氣,我接受不了你這樣的行為,我現在沒有辦法平靜的陪伴你,我需要一個空間。所以你可以自己在這邊生氣在這邊哭,我先到一邊去,我要跟自己呆一會兒。比較不好的做法就是說,你再哭,你再這樣子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子我就不喜歡你了,或者是轉頭離開。如果你這樣做的話,當孩子自己沉浸情緒當中的時候,當他要去面對自己的情緒的時候,甚至他一直難受的時候,還需要抽出空間,應對你的這種态度,比如你的不喜歡,還有你要離開的這個行為。他沒辦法全心的去面對自己的情緒,那可能他會有被遺棄感,或者說他需要滿足你,控制自己情緒和壓抑自己的情緒。

剛開始壓制情緒的時候,比如我們的生命裡有一個百分之百的圓。可能他要面對自己情緒時候需要調出百分之二十出來。現在你這樣做,他可能還需要再調至百分之二十的空間來應對你的抛棄,你的離開,你種種不愛的行為的表達。相當于說消耗了很多能量去做這件事情,就沒辦法使用更多的能量來發展自己。再退一步講,假如你沒辦法做到,最好也不要制止他的行為,不要呵斥他,不要嘲諷他,不要說男孩子不要哭啊,你看誰誰誰,誰家孩子很勇敢啊,男孩子要勇敢啊,女孩子哭很醜就不漂亮了呀。盡量不要用這種嘲諷的語氣來試圖讓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比如說讓他不要哭。

我來分享一下一個小例子,比如新來的寶貝,剛開始幾天,早上要入園時候,會很難過,舍不得離開媽媽,就是我們所謂的剛開始的分離的焦慮。相信很多人都理解,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小時候安全感建立比較足的孩子,通常也會有這麼一個過程,要去适應自己的分離帶來的焦慮,同樣會有悲傷。小時候安全感建立比較不足的,可能他分離焦慮的過度時間會更久,他會更難受,哭的更久,更大聲。這種情況下,我會建議家長,蹲下來看着寶貝的眼睛,當然,最好你是先做一個深呼吸,不管你自己對分離焦慮這件事情,這部分内容是不是自己小時候是順利度過的還是沒有順利度過,是不是對你來講是一個結,做一個深呼吸,然後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真的不想離開媽媽,真的舍不得離開媽媽,入園這件事你覺得有點害怕,覺得有點陌生,你現在覺得有點難過,那我來陪着你。這個時候你可以抱着他,不要拍他的背,隻是輕輕的抱着,蹲下來抱着他,讓他慢慢地哭,在你的懷裡慢慢地哭。

通常當你這樣做的時候,那個小孩的情緒可能很快地流走。這樣的陪伴之後,情緒就流走了。有時候我會看到,當這個媽媽抱着這個孩子在說這部分時候,等孩子分離焦慮的時候,自己也跟着哭了,說明媽媽本身對于分離這件事情沒有順利的去通過、去修通。這個時候我也會替媽媽高興,因為她的這個情緒借寶貝成長過程中的這個階段,這個分離情緒的表達,她自己也表達了。相當于去安撫了曾經的這種悲傷的情緒。所以我經常會講,我們家長可以跟着孩子一起成長。

因為他的這個成長過程會引發你曾經在你的成長經曆中沒有完結沒有處理好的那個情緒。那個情緒被你看到了,被你覺察到了,就是一個療愈。如果你再有去表達,有去專業處理就更好了。所以,就像上一次分享,真的是可以去說“謝謝啊,寶貝,謝謝你了,寶貝”,因為你也可以進行第二次的成長。

如果時間不允許,當你表達了對孩子的支持以後,孩子的那個情緒還在,那有可能他之前的安全感還建立不足。他嘗試着想要留住你,用他的情緒留住你。這個時候你最好能夠再跟他約定時間,當然這個時間根據你自己的感覺,因為這不是一個标準。然後可以堅定地離開,告訴他現在時間到了,你需要到園裡面去。之前在我們園裡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寶貝分離焦慮出來,然後老師建議家長離開。但是家長沒有真的離開了,躲在門後面聽,看自己寶貝還有沒有在哭,哭了多久,聲音大不大,難不難受。我有這樣的觀察,家長沒有真的離開,在邊上的時候,孩子往往情緒還會在,可能還會哭很久。這個怎麼解釋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所以我們一般也是建議家長直接走掉,不要再待着。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比如說你的孩子在超市裡面要一個東西,但是你不給,然後他就躺在地上哭,那你可能覺得有點沒面子,覺得不知所措很生氣。這件事情,關于決定要買一個東西,那可能跟之前,比如說,你在跟孩子商量,誰來做主買東西?你是不是有給一部分錢給他每個月?每周多少錢?讓他自己來決定買多少東西?是不是可以自己決定這件事?那可能講起來就多了。但是如果我們關注情緒的話,同樣是可以蹲下來表達對他的理解,可能剛開始你要靠近他,他會踢你或者是推開你,甚至當你要抱他時候,他會推開你,那你最好就是往後退,然後來問他說,那我待在這裡可不可以?若不可以,再往後退,直到他說可以,他覺得可以。一方面相當于接受他的這種憤怒表達,一方面告訴他這種行為的意思是,我在這裡,我不會離開,我在陪着你。慢慢地他情緒緩和下來,你就可以慢慢地嘗試去靠近,最好是邊靠近邊觀察,然後經過他允許慢慢地再靠近他,再到最後有可能他情緒緩和下來以後,他會主動來抱着你。這樣的話接下來事情就好解決,好商量了。我一直覺得,或者說我的經驗體驗來講,就是同你共情。這個小動作,這個小技巧應對有情緒的孩子,哪怕是很暴躁的情緒,也是非常好用的。

之前有些孩子在被我共情之後,我體驗到他會很信任你,然後跟你連接很深,會非常願意順從你。這個順從對很多家長來講就是所謂的好帶跟不好帶的一個鑒别。盡管我不太喜歡這個順從這個詞,但是他确實會願意順從,因為愛你,去控制他自己的行為。我也經常為他的這種毅力而感動。

上面的兩個例子,其實很清晰地呈現出,當你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有兩個點,一個是你給出空間,一個是你給出界限。給出空間允許他情緒表達,允許他哭。另外一個是界限,拒絕讓他用破壞行為傷害自己,或者是破壞環境。這可能就是很多家長在擔心面對孩子的情緒的一個點,很擔心他去破壞東西,擔心他去傷害别人。給足空間的意思就是,不要讓孩子變成那種會壓抑自己情緒的孩子,這樣孩子成長可能會很辛苦,發展可能會比較不好。那今天我就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