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仲景原文)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此言結胸病狀。與藏結雖相似而各别。故仲景設為問答以辯之。夫結胸藏結。何以雲。太陽病。以二者皆太陽病誤下所緻也。蓋結胸病。始因誤下。而傷其上焦之陽。陽氣既傷。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上結于胸。按之則痛者。胸中實也。寸浮關沉者。風與寒氣相結。而為實之診也。若藏結病。則不然。其始亦因誤下。而傷其中焦之陰。陰血既傷。則風寒之邪。亦乘虛而入。内結于藏。狀如結胸者。以藏氣不平。逆于心下故也。飲食如故者。胸無邪阻而胃中空也。時時下利者。藏虛邪結。不能運化。胃中之水谷。不泌别。不厘清。因偏滲于大腸而作利也。寸浮關沉者。結胸脈也。今診關脈。兼得小細緊者。則是藏虛。而風寒之邪。内結可知。舌上白苔者。經雲。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今者苔滑。則是舌濕潤而冷也。此系誤下太過。而變成藏寒之證。故難治也。愚按結胸證。其人本胃中挾食。下之太早。則食不能去。外邪反入。結于胸中。以故按之則痛。不能飲食。藏結證。其人胃中本無食。下之太過。則藏虛邪入。冷積于腸。所以狀如結胸。按之不痛。能飲食。時下利。
舌上苔滑。此非真寒證。乃過下之誤也。結胸證。治見下。藏結證。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可刺關元穴。愚以若用刺。不若用艾灸之。)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此承上文申明藏結病。所以難治之故。夫藏結雖系太陽病誤下所緻然既下之後。已無惡寒發熱之證。是無太陽表熱也。不往來寒熱。是無少陽半表半裡之熱也。其人反靜。
是無陽明裡熱也。舌上苔滑。是胸中寒。而丹田并無熱也。惟其無熱。故不若結胸證之可攻而難治也。愚以藏結本無可下之證。成注雲。于法當下者誤。補亡論郭白雲雲。藏結無陽證。不可攻者。宜刺關元穴。愚以藏結病。表裡皆寒。無熱可洩。若用刺法。是為認證不明。謬矣。故宜用艾灸之。)(附例)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此條乃藏結死證。醫人不可不知也。素有痞。謂其人平素先有痞積。伏于脅下。又因新得傷寒。誤行攻下。成注所雲。邪氣入裡。與宿積相合。使藏真之氣。結而不通。緻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此為死證。
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此推原結胸病。并及于痞病之因也。仲景雲。太陽病當一二日發。太陰病當四五日發。此病發于陽。與發于陰之謂。病發于陽。
邪猶在經。為不可下。反下之。則陽經邪熱。入于胸中。因作結胸。病發于陰。邪未入府。亦不可下。反下之。則陰經邪熱。入于心下。因而作痞。痞者。氣塞而不通泰也。尚論篇雲。二證皆由下早。皆是熱入。其不言痞者。省文以見意也。愚以痞非太陽證。然其邪。亦由太陽而傳于太陰。複因誤下而作痞。故并入太陽篇中。)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此先就結胸之最劇者。議其治也。夫結胸證。至項強。則其邪緊結于胸。胸中滿實。其勢常昂。有似反張之狀。故雲。如柔也。下之則和者。言邪實去。則胸中和而項自舒之意。
成注雲。與大陷胸丸下結洩滿。愚按有剛柔二證。皆頸項強急。今則結胸證。如其狀。故曰亦也。或問項強。何以不雲如剛。餘答雲。剛無汗。柔有汗。結胸證。既項強矣。若不雲如柔。恐醫人認以為太陽經風寒之邪未解。反疑其當用發汗之藥。殊不知項雖強。表證已解。裡證甚急。治法宜下。曰如柔狀者。蓋言有汗而非外邪之項強也。)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苈(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搗篩二味。内杏人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别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成注雲。大黃芒硝之苦鹹。所以下。熱。葶苈杏人之苦甘。所以洩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取其潤利。皆以下洩實滿之物也。
琥按大陷胸湯。止硝黃甘遂三物。茲方中更加葶苈杏人白蜜。是名雖為丸。比湯倍有力焉。大抵結胸證。水逆于肺。
喘脹胸滿者。宜用之。陷胸名義詳下湯方中。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結胸證。寸脈雖浮。關脈必沉。為邪熱結裡。裡實。所以可下。今者其脈浮大。浮為在表。大為虛。是在表之邪猶未盡。胸中之結猶未實。下之是重虛其裡。表邪盡入。所以主死。醫人不可不以此為戒也。按此條證。仲景既雲不可下。則是當用何藥。補亡論常器之雲。可與增損理中丸。如未效。用黃連巴豆搗如泥。封臍上。灼艾灸熱漸效。愚以上證。雖未全結。終是裡實之證。理中丸太補。不可用也。又灼艾法。亦未妥。)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成注雲。結胸證悉具。邪結已深也。煩躁者。正氣散亂也。邪氣勝。正氣虛。即不下。
亦主死也。或雲煩躁者。裡證急也。下之。庶有可生之理。尚論篇雲。煩躁為津液已竭。胃氣垂絕之征。醫人于此。甯莫投藥。可免病家之咎。)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内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陽氣内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
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太陽中風之脈本浮。其兼動數者。
動為痛。數為熱為虛也。風熱外盛。則頭痛發熱。衛氣虛。膚腠空疏。故睡則盜汗微出也。脈動數而汗出。似乎表解。
邪欲傳裡。故以惡寒為反也。醫人不知表未解。反誤下之。動數之脈變遲。脈遲。則表邪乘虛入裡。已結于胸膈間矣。
膈内拒痛者。膈中之氣。與邪氣相拒而作痛也。胃中空虛者。胃家之真氣。因誤下而緻虛也。客氣者。邪氣也。短氣者。
真氣短促也。陽氣者。即客氣之别名也。胃家真氣既虛而短。則客邪之氣方盛。内動于膈。因發躁煩而熱。必中懊不甯。此為陽邪内陷。熱蒸成濕。濕熱相結而堅實。以故心下硬。成結胸也。治法。宜大陷胸湯以下結熱。夫曰膈内。曰心中。曰心下。皆胸之分也。名曰結胸。其邪實陷于胃。胃中真氣虛。斯陽邪從而陷入于胸。作結硬之形也。其有邪雖入胃。而胸不至結者。胃中邪熱不能外洩。此為熱不得越。但上升于頭而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劑者。分也。言至頸。則汗分而還。于身則無汗也。小便不利者。胃中邪熱。氣蒸濕積而成水。思欲下洩而不得也。胃屬土。其色黃。
濕熱不得下洩。郁于内。必見于外。故至發黃也。補亡論常器之雲。發黃者。與茵陳蒿湯。煎茵陳濃汁。調五苓散。亦可。)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兩沸。内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成氏明理論雲。結胸由邪在胸中。處身之高分。邪結于是。宜若可汗。然所謂結者。若綁定之結。不能分解者也。
諸陽受氣于胸中。邪氣與陽氣相結。不能分解。氣不通。壅于心下。為硬為痛。是邪正固結于胸中。非虛煩膈實之所同。
是須攻下之物可理。低者舉之。高者陷之。以平為止。結胸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甘遂味苦寒。苦性洩。寒勝熱。雖曰洩熱。而甘遂又若夫間之遂。直達之氣。陷胸破結。非直達者不能透。是以甘遂為君。芒硝味鹹寒。
内經曰鹹味下洩為陰。又曰鹹以軟之。氣堅者以鹹軟之。熱勝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為臣。大黃味苦寒。将軍也。蕩滌邪寇。除去不平。将軍之功也。陷胸滌熱。是以大黃為使。利藥之中。此為駛劑。傷寒錯惡。結胸為甚。非此湯則不能通利。大而數少。取其迅疾。分解結邪。此奇方之制也。
琥按上成氏雲。甘遂若夫間之遂。考周禮。凡治野。夫間有遂。注雲。自一夫至千夫之田。為遂溝洫浍。所以通水于川。遂者。通水之道也。廣深各三尺曰遂。則是甘遂乃通水之要藥。陷胸湯中以之為君。乃知結胸證。非但實熱。此系水邪結于心下故也。或問水邪從何而來。餘答雲。足太陽本寒水之經。其邪正盛于表。醫人反誤下之。邪因内陷。斯時水氣。即随經而入。況邪熱郁于胸中。其上蒸之氣。亦可成水。所以陷胸湯丸用甘遂葶苈。非究心醫道者。不能識其奧義也。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此言結胸證。亦有不因誤下而成者。如傷寒六七日。邪熱傳裡。填實胸中。脈沉而緊。緊固為傷寒之脈。然其脈不浮。則知緊非外來之寒矣。夫沉為在裡。緊為痛為實。今心下痛。按之其硬如石。故脈沉而緊也。成注雲。與大陷胸湯以下結熱。或問脈沉緊。焉知非寒實結胸。餘答雲。胸中者。陽氣之所聚也。邪熱當胸而結。直至心下。石硬且痛。則脈道不但沉緊。甚至有伏而不見者。醫人烏可以脈沉緊為非熱也。大抵辯結胸之法。但當證書。最為有準。)(附後例)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雲雲至)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此條系少陽證。後雖用大陷胸湯。要其人水結胸脅。胸脅者。少陽部分也。正文與注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湯主之。(日晡所句内台方議作日晡所發義甚通。重發汗。謂大發汗也。晡。日加申時也。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内外津液俱亡。邪熱裡結。以故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潮熱。少腹硬滿。全是陽明府實之證。止日晡時。
所有潮熱甚小。且從心胸之間。下至少腹。手不可近而痛。乃知其病為太陽結胸。兼陽明裡實證。成注所雲。一腹之中。
上下邪氣皆盛是也。故與大陷胸湯以下其邪。)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此言結胸證。有大小之分也。小結胸。結在心下。不比大結胸之高在心間。且下至少腹也。按之則痛。比大結胸之不按亦痛較輕也。大結胸雖有浮脈。必兼沉緊。此則脈浮而但滑。成注雲。知熱未深結也。故與小陷胸湯。以滌胸中結熱。)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蒌實(大者一個)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雲滓。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琥按成注雲。苦以洩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蒌實之苦寒以洩熱。半夏之辛以散結。三物性味雖平。尚論篇稱其洩熱散結。亦能突圍而入。所以名為小陷胸湯也。大抵此湯。病患痰熱内結者。正宜用之。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協協同合也。太陽病二三日。此為表邪正盛之時不能卧。但欲起者。此邪傳于胸。心下熱結。
氣上壅。故不卧欲起也。心下熱結。似乎可下。然脈微弱者。此其人本有寒分。寒分者。痰飲也。以痰飲本寒。故曰寒分。有痰飲。則心下雖結。熱未全實。如反下之。則邪熱乘虛。必盡入裡而利。若利止。随作結胸。如下之而利不止者。
醫工不識。猶以為邪結未盡。至四日複下之。則邪熱不能上結。下陷于腸胃之間。因協熱而作利也。愚按若利止作結胸。
仲景自有陷胸湯主之。其脈微弱者。本有寒分。補亡論常器之雲。可增損理中丸。以其人平素有寒痰故也。殊不知有寒痰而複結邪熱。理中丸猶為妥。複下之作協熱利。常氏又雲。宜白頭翁湯。)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病在太陽。總無可下之理。如誤下之。
則脈證之變。有不可以一經拘者。如下後脈促。為陽邪上盛。不作結胸。其邪反得超越而解散矣。脈浮為陽邪壅實。必上結于胸可知。脈緊為邪傳少陰。成注雲。少陰病脈緊。邪客于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故雲。必咽痛也。脈弦者。邪傳少陽。成注雲。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少陽之脈循脅。故雲。必兩脅拘急也。脈細數者。邪氣因循而欲傳。
故太陽之頭痛猶未止也。脈沉緊者。邪已結實而傳裡。陽明氣逆上沖。故必欲嘔也。脈沉滑者。為陽邪陷于陰分。故協熱利。脈浮滑者。為熱氣克爍其血。故必下血。可見太陽經。為四通八達之衢。一誤下之。其變亂有如此者。醫人不可不知戒也。王日休雲。太陽下之以後八證。其脈促不結胸者。為欲解。不必用藥。脈浮者。必結胸。桂枝去芍藥湯。愚以此湯。仲景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今者脈浮必帶促。未成結胸。故宜用之。脈緊者。必咽痛。甘草湯。愚以與桔梗湯更妙。脈弦者。兩脅拘急。小柴胡湯加桂枝。脈細數者。頭痛未止。當歸四逆湯。愚以此湯太辛熱。非脈數頭痛所宜。補亡論常器之雲。可蔥須湯。然此亦是陽明經頭痛之藥。脈沉緊者。必欲嘔。甘草幹姜湯。愚以嘔為太陽經邪熱入胃。其脈沉緊。與結胸證熱實之脈同也。上湯恐不宜用。常器之雲。可七物黃連湯。脈沉滑者。協熱利。白頭翁湯。
脈浮滑者。必下血。芍藥甘草湯加秦皮。常氏又雲。可與類要柏皮湯。愚以臨證用藥。亦當活變。古方不宜執也。)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熱被劫。(内台方作卻。卻。止也。)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病在陽者。為邪熱在表也。法當。汗解之。醫反以冷水之。者。口含水噴也。若灌之。灌。澆也。灌則更甚于矣。
表熱被水止劫。則不得去。不得去者。陽邪無出路也。邪無從出。其煩熱。必更甚于未用水之前矣。彌更益者。猶言甚之極也。水寒之氣。客于皮膚。則汗孔閉。故肉上起粒如粟也。意欲飲水不渴者。邪熱雖甚。反為水寒所制也。意欲飲水者。先與文蛤散。以解其彌甚之煩熱。若不瘥者。水寒與熱相搏。下傳太陽之府。與五苓散内以消之。外以散之。乃表裡兩解之法也。其不下傳于府者。必上結于胸。為寒實結胸。以水體本寒。故曰寒也。究竟水寒之氣。與邪熱相搏而結實于胸。非真寒結胸中也。無熱證者。成注雲。在外無熱。言其熱悉收斂于裡也。故與黃連半夏栝蒌實三物小陷胸湯。
以洩熱散結。白散亦可服者。此言熱結甚。用小陷胸湯。如熱不甚而結飲多。即可用白散之辛溫。以開其結。下其水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琥按成注雲。文蛤散以散表中寒水之氣。夫文蛤鹹寒。豈能散表寒。又注雲。鹹走腎。可以勝水。斯言實為定論。
夫腎與膀胱為表裡。其能走腎者。即能入膀胱以勝水熱也。大抵文蛤散。能解煩導水勝熱。盡其用矣。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上件二味。為末。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
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琥按成注雲。辛散而苦洩。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巴豆之辛。用以散實。夫巴豆乃熱毒之藥。腸胃中有水寒結積。宜用此以蕩滌之。若上方後雲。身熱不解。引衣自覆。及以水洗。益令熱卻。當汗不汗而煩者。尚宜用五苓散。以兩解之也。汗出已者。非白散能出汗。乃承上文而言。不瘥者。用五苓散。得汗後。胸中水結不散。腹中痛。故與白散複加芍藥也。
琥又按上方後雲。不利進熱粥。利不止進冷粥者。以熱能助藥力。冷能解藥力也。但今人病結胸。挾食者多。不敢進粥。每以沸湯。并涼飲代之。
(附後例)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雲雲至)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雲雲至)谵語不止。當刺期門。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适來。(雲雲至)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随其實而瀉之。上二條證。(正文與注俱見後第十四卷刺熱論中)(附後例)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雲雲至)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适來。(雲雲至)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雲雲至)外證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雲雲至)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
柴胡桂枝幹姜湯方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雲雲至)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上五條證并湯方。(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雲雲至)此雖已下之。不為逆。(雲雲至)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此條證。乃少陽病。複兼太陰。所以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不為逆。其成結胸者。乃少陽病誤下之所緻。與太陽病實無與也。其成痞者。以病兼太陰。早下之故成痞也。正文與注并)半夏瀉心湯方(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并病義。見前第四卷太陽中篇太陽病在經者。不可下。少陽病下之。亦所當禁。故以下之為反也。下之則陽邪乘虛。上結于胸。則心下硬。下入于腸。則利不止。中傷其胃。則水漿不入。其人心煩者。正氣已虛。邪熱躁極也。條辯雲。心下煩。疑有脫簡。大抵其候為不治之證。仲景雲。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況兼下利。水漿不下者邪。其為不治之證宜矣。愚按此條。可見少陽病。亦有結胸證也。)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濡上演切音輕同柔與。脈浮而緊。若似乎太陽傷寒也。複。反也。複下之。緊反入裡。是脈變為沉緊也。脈變沉緊。何以不成結胸而作痞。蓋此條緊脈。系少陰病。
以其病自太陽經傳來。故略帶浮也。仲景法。少陰病未入于府者。不可下。若反下之。則少陰之邪。乘虛入裡。因而作痞。按之自濡者。言不比結胸之硬。但寒氣郁而成熱。遂痞塞于心下耳。此可見少陰病。亦有誤下而成痞證者。或問緊脈在少陰。未必是傳經之邪。餘答雲。少陰受太陽寒邪之氣。未入于府者。脈陰陽俱緊。既入于府而後脈沉數也。愚按此條病。應入少陰篇。因其浮緊之脈。與太陽相似。緣從舊例以發明之。又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
可小陷胸湯。生姜瀉心湯。郭白雲雲。宜半夏瀉心湯。枳實理中丸。愚以痞證按之自濡。陷胸湯不宜用也。若理中丸。
得毋以緊脈屬少陰。疑其為寒證邪。恐用之則太熱而補也。惟瀉心湯此本仲景治痞之藥。然亦宜加減用之。)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
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頭痛二字當在發作有時之上。太陽中風者。表未解也。下利嘔逆。此腸胃中已責其有水濕之邪。必待其表解。乃可攻之。若其人汗出。者。汗出之貌也。頭痛發作有時。言有時頭痛。有時又止。明系濕邪挾熱。上升于頭而作痛也。心下痞塞堅硬。又且脹滿。牽引脅下亦痛。則是濕熱成飲。已填塞于胸脅間矣。幹嘔短氣者。裡未和也。汗出不惡寒者。表已解也。故與十棗湯。以下熱逐飲。愚按此條。直是結胸證。
因心下痞硬。用一痞字。實非痞證比也。或問直是結胸證。何以不用大陷胸湯。餘答雲。結胸證熱邪實而水氣少。故用陷胸湯以平之。此證熱不甚而水氣實。故用下湯以攻之也。又按尚論篇雲。結胸證邪結于胸。其位高。此證邪在心下及脅。其位卑。斯言亦非确論。不觀最前條結胸證雲。陽氣内陷。心下因硬。又雲。脈沉而緊。心下痛。是兩言。謂非與此條證。心下痞硬。實相合者邪。但此條證。不因誤下。陽邪未曾陷入。故無躁煩等候。且其人本有水氣充實乎裡。故必待表解。而後以十棗湯攻之。可無疑也。)
十棗湯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棗(十枚擘)以上三味。等分。各别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成注雲。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飲。苦以洩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洩水。水者。腎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
大棗之甘。益土而勝水。
琥按李東壁雲。十棗湯驅逐裡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洩。乃内經所謂潔淨府。去陳法也。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洩濕。能直達水飲窠囊隐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取效因捷。不可過劑。洩人真元也。陳無擇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證。蓋善變通者也。語雲。傷寒方可用以治雜證者。其以湯改丸之義欤。
琥又按補亡論郭白雲雲。十棗湯太峻。後人未易用。當以槟榔湯代之。蓋見證未的。此等湯。世醫甯莫輕投。郭雲。
以槟榔湯代之極是。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太陽病發汗。不宜發熱惡寒矣。其仍發熱惡寒者。此必是中風證誤用麻黃湯。徒傷太陽之經而虛其表。因複下之。更傷太陰之藏而虛其裡。以故心下作痞。虛其裡者。陰氣竭也。虛其表者。
陽氣竭也。是為表裡俱虛。陰陽并竭。無陽則陰獨者。謂痞證為天氣不降。地氣不升。氣屬陽。二氣不能交通故曰無陽。
中州之土閉塞。猶之孟冬之月。則純陰用事。故曰陰獨也。醫人複加燒針以強助其陽。病者虛不勝火。火氣内攻。故緻胸煩也。面色青黃者。脾受克賊之色也。人身肌膚。脾藏主之。肌膚動而不甯。則太陰之真氣欲脫。故難治也。今則面色微黃。是無克賊之色。手足溫者。脾主四肢。溫則藏真之氣可回。故曰易愈也。按此條論。仲景無方。補亡論郭白雲雲。此為難治之證。須臨時更詳輕重。痞甚。先瀉心湯。發熱。惡寒甚。則先小柴胡。火逆甚。則先救逆湯。從所重治之。愚以小柴胡不宜用。發熱惡寒甚。乃太陽表證在也。仲景法。宜更用桂枝湯以解肌。又治痞法。即詳下二條證中。)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申言痞病非陰寒。并言脈以出其治也。脈關上浮者。諸陽之脈皆浮也。以手按其痞處雖濡。純是邪熱壅聚。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以導其熱而下其邪也。按成注雲。虛熱者誤。
夫中氣雖虛。邪熱則聚。故仲景以實熱治之。若系虛熱。則不用大黃黃連矣。)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成注引内經曰。火熱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寒。以導瀉心下之虛熱。但以麻沸湯漬服者。
取其氣薄而洩虛熱。
琥按麻沸湯者。熟湯也。湯将熟時。其面沸泡如麻。以故雲麻。痞病者。邪熱聚于心下。不比結胸之大實大堅。故用沸湯。漬絞大黃黃連之汁。溫服。取其氣味皆薄。則性緩戀膈。能洩心下痞熱之氣。此為邪熱稍輕之證。大抵非虛熱也。
(附例)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大下後。複發汗。是為汗下颠倒。下之。徒傷太陰之裡。邪熱陷于心下。故成痞。
汗之。徒虛太陽之經。風寒着于腠理。故惡寒。是為表裡之邪。俱不解也。但其時惡寒甚。不可攻痞。當先與桂枝湯以解表邪。表解。乃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以攻裡熱。可見表裡之治。有緩急先後之分。不可紊也。)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者。邪熱壅聚也。惡寒汗出者。表未解也。仲景法。宜用桂枝湯以解散之。今者心下痞。則陽盛于裡。桂枝不宜用也。因以三黃湯。瀉其心下之痞。加附子以散在表之邪。以附子同一辛熱。即經雲。發表不遠熱之義也。且也。心下熱痞。純用苦寒藥以瀉之。其氣反凝聚而不散。加附子。其辛熱之性。
兼能行三黃之滞。令痞氣豁然。此湯非神于醫者。不敢用也。或問前條心下痞。惡寒。當先解表。宜桂枝湯。茲則同是心下痞。而複惡寒。何以不先用桂枝湯。餘答雲。前條以惡寒甚。故雖心下痞。不得驟服瀉心湯。因先用桂枝湯以解表。
此條以心下痞甚。故雖惡寒。不得仍服桂枝湯。隻得用三黃瀉心湯。加附子。以兩解之也。)
附子瀉心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内附子汁。分溫再服。
内台方議雲。心下痞者。虛熱内伏也。又加惡寒汗出者。本為表未解。當用桂枝湯。若脈微弱者加附子。今此有痞證。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中。加附子去痞以固陽也。
琥按上議。實本成注之意。成注以惡寒汗出。為陽氣外虛。故加附子以固陽。要之内伏之熱。乃實熱。非虛熱也。
在表之寒。乃風寒。非真寒也。上湯中加附子者。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
琥又按内台方。附子瀉心湯中無黃芩。反雲今世本中有黃芩者。乃後人不詳其理。而誤添之。殊不知附子瀉心湯。
本系攻熱痞之劑。隻因惡寒汗出不得已。而加附子。後人恐其辛熱僭上。妙在複添黃芩。使上下之熱。得以通徹。則是附子得黃芩之佐。實相制而和表助裡。以成莫大之功。雖起仲景于今日。亦應首肯其加藥之精。而議方者反以為非。一何不思之甚欤。
(重出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雲雲至)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正文與注見前第四卷五苓散方下)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寒傷于表。
表病以汗出而得解者。胃中以汗出而欠和。夫胃為津液之主。汗後。則津液亡故也。胃不和。則脾氣困而不運。以故心下痞硬。痞硬者。濕與熱結也。噫飽食息也。食臭。嗳馊酸也。傷寒初解。脾胃尚弱。飲食不化。以故幹噎食臭也。脅下有水氣者。中州土虛。不能滲濕散熱。以故成水。而旁滲于脅下也。腹中雷鳴者。脾為陰。胃為陽。陰陽不和。因搏擊有聲也。夫陰陽不和。則清濁亦不分。濕熱下注而為利也。故與瀉心湯。以開痞清濕熱。兼益脾胃之氣。可見痞證。
不皆由誤下而成。有汗後津液幹。脾胃氣虛。陰陽不能升降。而成痞者。醫人不可以不察也。)
生姜瀉心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生姜(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幹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半夏瀉心湯中。減幹姜二兩。加生姜四兩是也。成無己明理論。于此方無注。已于半夏瀉心湯方内言之。餘因采其論附此。以發明上方之義。
成氏明理論雲。陷胸者。攻結也。瀉心者。攻痞也。氣結而不散。壅而不通。為結胸。陷胸湯為直達之劑。塞而不通。痞而不分。為痞。瀉心湯為分解之劑。所以謂之瀉心者。謂瀉心下之邪也。痞與結胸。有高下焉。結胸者。邪結在胸中。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瀉心湯。黃連黃芩味苦寒。内經曰。苦先入心。以苦洩之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半夏味辛溫幹姜味辛熱。内經曰。辛走氣。辛以散之。
散痞者。必以辛為助。故以半夏幹姜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甘草味甘平。人參大棗味甘溫。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為滿。欲通上下。交陰陽。必和其中。所謂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補之。故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中氣得和。上下得通。陰陽得位。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大汗解矣。
琥又按仲景用半夏瀉心湯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乃少陽經有半表半裡之邪。誤下成痞。故用此湯之苦以洩之。
辛以散之。甘以和之。如上成注雲。痞消熱已。而汗解者。正此謂也。若生姜瀉心湯。乃傷寒汗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之藥。其品味雖相同。而治證則大異。成氏不另作注誠缺文也。
或問半夏瀉心湯證。為少陽經半表半裡之邪未解。何以不用生姜。而反用幹姜。生姜瀉心湯證。為太陽經在表之邪已解。何以既留幹姜而反加生姜。餘答雲。用幹姜者。取其辛熱之性能助芩連。挾半夏。從中焦以開痞熱。使痞熱消。
則表自和。解表之用。即在其中也。加生姜者。取其辛溫之性。亦能助芩連。挾半夏。上以和胃。中以開痞。橫以散脅下水氣。下以平濕熱之利。更能同大棗。合參草。内以補脾。且為胃行其津液也。方氏條辯注雲。生姜大棗。益胃而健脾。黃芩黃連。清上而堅下。半夏幹姜。蠲飲以散痞人參甘草。益氣。而和中。此即上成注雲。中氣得和。上下得通。
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噎臭下利等證自平。斯言誠可以補成注之缺略雲。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傷寒中風者。是互言以見二證之皆不可下也。成注雲。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腸胃。則邪氣内陷。其人下利。
日十數行。谷不化。腹中雷鳴。腸胃裡虛可知。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安。邪熱之氣。内陷可知。此條痞證硬滿。
乃下後中氣受傷。而作虛硬虛滿。醫人不識。猶以為熱邪未盡。複誤下之。氣愈傷。則痞益甚。此非比結胸之實熱。但以胃中虛。内陷之客氣上逆。客邪之氣聚。亦能使心下硬也。由是見腹中雷鳴。總是虛氣。非若前條之有水氣也。嘔煩不安。雖有客熱。亦是虛煩。非若前條之幹噎食臭也。故與瀉心湯。以洩痞熱。加甘草。以去虛邪。或問心下痞。且硬且滿。何以知是胃中虛。客邪氣逆。餘答雲。其人下利。日數十行。則胃中之物已盡。何由而不為虛。況醫複下之而痞益甚。愈可知其非實證矣。若猶是實證。則仲景。當日。必曰硬而痛。不曰硬而滿矣。止此滿字。而虛實之證了然。
甘草瀉心湯方
(此方自原論中第十卷采附于此)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幹姜(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湯。即生姜瀉心湯内。去生姜人參。倍甘草幹姜也。傷寒中風。至一再下之。胃中既虛。脾藏亦受傷矣。
若多用生姜散之。徒耗其中州之元氣。驟以人參補之。反助其上逆之客邪。故用炙甘草大棗之甘溫。以和中補虛。緩逆氣。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清中洩熱。止嘔煩。幹姜半夏之辛溫。以守中。散痞滿。要之痞滿散。而硬亦消矣。又合而言之。凡辛甘溫之藥。皆助陽也。陽氣複。則能下交于陰。苦寒之藥。皆助陰也。陰氣複。則能上交于陽。陰陽相交。升降如常。痞乃成泰。複何病之有哉。
内台方議問曰瀉心湯中。一加生姜。一加甘草各立其名。何邪。答曰。發汗後。胃虛。外傷陽氣。緻成痞者。故加生姜以益陽。太下後。胃虛。内損。陰氣。緻成痞者。故加甘草以益陰。而緩其中也。愚按上論實本成注之義。
琥又按仲景瀉心湯有五。方中皆用黃連。成注雲。苦以瀉心者。非也。乃瀉心下之痞也。海藏老人雲。瀉心者其實瀉脾。實則瀉其子也。所以潔古丹溪皆雲。黃連去中焦濕熱。夫中焦者。即為中州。足太陰經脾藏主之。仲景雲。心下痞。謂非中焦病邪。所以瀉心湯内用黃連。有同大黃共劑者。瀉實熱之痞。成注雲。瀉虛熱者誤也。有同大黃黃芩。複加附子共劑者。瀉寒熱交結之痞。内台方議雲。瀉虛寒者誤也。有同黃芩半夏。幹生姜大棗人參甘草共劑者。瀉濕熱不調。虛實相半之痞也。可見傷寒痞證。與結胸相類而稍輕。皆是實熱。無所謂虛寒也。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湯藥者。下藥也。傷寒誤服下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此與上條之證略同。服瀉心湯已。則心下之痞硬既除。其于中焦脾胃之氣。已豁然矣。醫複以他藥下之。其藥直走大腸。大腸滑而氣脫。利複不止。醫以理中丸與之者。彼以下藥。皆苦寒。大傷脾胃之劑。故用甘溫以補之也。利雖益甚。治不為逆。蓋理中者。但理中焦脾胃虛寒。此利在下焦。乃大腸滑脫。聖濟經雲。滑則氣脫。欲其收也。赤石脂禹餘糧湯為澀劑。正所以收之。若服澀劑。複利不止。難經雲。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濁。下利者。水谷不分也。當利小便以厘清之。則利無餘治。而愈可必矣。按此條論雲。利其小便。仲景無方。補亡論常器之雲。可五苓散。)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餘糧(一斤碎)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成注引本草雲。澀可去脫。石脂之澀。以收斂之。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之。
或問重可以去怯之義。餘答雲。怯為大腸氣餒。餒則不固。故利不止。餘糧石脂。皆重劑。一則重而兼能收澀。一則重而專于鎮固。收澀鎮固。此亦治利之一法也。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成注雲。傷寒吐下後。發汗。則表裡之氣俱虛。以故内生煩熱。脈甚微者。正氣内虛也。至八九日。正氣當複。
邪氣當罷。今者。心下痞硬。是太陽之邪。乘虛而入于中焦也。脅下痛者。邪侵少陽之裡也。氣上沖咽喉。目眩而頭冒。
皆正氣内虛。邪氣上逆所緻。經脈動惕者。此因發汗之故。表氣虛。不能充養于身故也。若此者。久而成痿。痿者。四肢緩弱而不舉也。愚按此條論。仲景雲。痿者。當是肉痿之病。推其病因。由吐下而心下痞硬。既傷其中州之陰。複發其汗。經脈動惕。更洩其肌表之陽。脾胃者。中州土也。其主為肌肉。其用在四肢。今者。陰陽衰虛。土失其資生之氣。
脾胃邪熱壅結。其始也。邪熱之氣。上沖于頭。則眩冒。其繼也。邪熱之氣。下還于經。則痿弱也。尚論篇以痿為兩足先廢。此即邪熱之氣下還于足太陽經之義。又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補亡論常器之雲。可茯苓甘草白術生姜湯。郭白雲雲。當作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成痿者。振痿湯。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石湯主之。(傷寒發汗吐下。大邪解後。而心下痞硬。
此與前數條。瀉心湯之痞證不同。成注雲。胃氣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然此噫氣。比前生姜瀉心湯之幹噫不同。是雖噫而不至食臭。故知其為中氣虛也。與旋複代赭石湯。以補虛。散痞。下逆氣。)
旋複代赭石湯方
旋複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雲。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複之鹹。以軟痞硬。怯則氣浮。重劑可以鎮之。代赭之重。以鎮虛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虛痞。甘者。緩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胃弱。
琥按上方。仲景未嘗雲。治水氣。成注但雲。胃弱虛氣上逆。獨方氏條辯注雲。伏飲為逆。何也。推方氏之意。
以本草經雲。旋複花能治結氣除水。故以此條之噫氣不除。為伏飲為逆耳。殊不知仲景此方。專以人參甘草姜棗半夏等。
為補虛散逆氣之劑。其用旋複者。雖雲。軟堅實以下氣也。用赭石者。以鎮逆也。
或問前生姜瀉心湯證。及甘草瀉心湯證。皆心下痞硬。二湯中不聞用軟堅之藥。今者。傷寒解後。心下痞硬。不過是虛氣作痞而硬。反用旋複花之鹹以軟之。何也。餘答雲。成注雲。鹹以軟堅。非正解也。夫旋複花味辛氣溫。乃散氣開痞之藥。痞氣開散。則心下之硬自消。前二條證。瀉心湯内有芩連。以瀉心下之痞硬。此湯中藥味。與瀉心湯藥味相同。因無芩連。故以旋複為君也。且也。傷寒解後。心下已無邪熱。所以不用芩連。又噫氣不除。純系虛氣上逆。尚論篇雲。胃氣全不下行。有升無降。故用代赭領人參下行。以鎮安其逆氣。因名為旋複代赭石湯也。
(重出例)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正文與注并湯。見前第四卷太陽篇中)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太陽中風外證未除。而數下之。數下者。下非一次也。數下則虛其裡。裡虛則邪熱乘虛而入。遂協熱利協。合也。猶言同也。裡虛協合外熱。故作利也。利下不止。知其利非閉塞。幾成洞洩之候矣。心下雖痞硬。此系虛痞虛硬可知。不與實熱之證同也。
表不解。是在外之風邪不解。裡不解。是在内之虛寒不解。故成注雲。與桂枝人參湯。以和裡解表。愚按此條論。協熱利。心下痞硬。雖雲。數下裡虛。然邪熱業已乘虛而入。則是仲景雲。裡不解。恐系邪熱未解。乃實熱之證。非虛寒也。
桂枝人參湯。大都是叔和撰次時傳寫之誤。愚于上注。雖随文勉強作解。誠恐有誤後人。因以其湯表而出之。)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白術(三兩)人參(三兩)幹姜(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肉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成注雲。表未解者。辛以散之。裡不足者。甘以緩之。此以裡氣大虛。表裡不解。故加桂枝甘草于理中湯中也。
琥按上條證。用上湯。病者十不得一。倘虛證少有未确。服之必至殺人。蓋太陽病。外證未除。而用桂枝。此必是風邪在表。下之早。多成結胸。隻因數下之故。不能成結胸。熱移于大腸之間。邪結于胸膈以下。表不解。是外有風邪。
合用桂枝。裡不解。恐内有實熱。不當投理中也。況仲景法。心下痞硬者。皆用芩連大黃。協熱利。複有白頭翁湯。學者宜臨證詳審虛實寒熱。而相參用之可也。
(重出例)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雲雲至)。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正文與注。見前大黃黃連瀉心湯方下)(附後例)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此條證正文與注并湯。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此條證。乃仲景議吐法也。成注雲。病如桂枝證。為發熱汗出惡風。此與太陽病中風無異也。若頭不痛。項不強。則邪又不在太陽經中矣。寸脈微浮者。脈經雲。寸主射上焦。為上部。主候從胸以上至頭。今者寸脈微浮。則風邪當見于上。
而頭又不痛。知其邪在胸中矣。此所以胸中痞硬。不由誤下而成。但因邪蘊于胸。其氣必上沖咽喉。喘促而不能自布其鼻息。此為胸有寒也。胸有寒者。乃風寒之邪。蘊蓄于膈間也。仲景法。當吐之。宜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後條辯雲。
痞硬一證。因吐下者為虛。不因吐下者為實。實邪填塞心胸。中下二焦為之阻絕。自不得不從上焦為出路。所謂在上者。
因而越之是也。愚按傷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講。華元化雲。傷寒至四日在胸。宜吐之。巢元方雲。傷寒病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滿悶當吐之。則愈。仲景以此條論。特出之太陽下編者。以吐不宜遲,與太陽汗證相等。當于兩三日間。審其證而用其法也。條辯以胸有寒為痰。亦通。蓋胸有風寒。則其人平素飲食之積。必郁而成熱。變而為痰。所以瓜蒂散。亦湧痰熱之藥也。尚論篇以此條證。竟列入痰病中。誤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一作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成氏明理論雲。華陀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
吐之則愈。此随證治之之法也。大約傷寒四五日。邪氣客于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證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内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于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溫。内經曰。酸苦湧洩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洩。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駛劑。重亡津液之藥。亡血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藥君子。必偕究焉。
琥按上方後雲。煮作稀糜糜。粥也。又爛也。言以湯七合。煮香豉如糜粥之爛也。方氏條辯以稀糜為另是稀粥。乃承載瓜蒂赤小豆香豉三物者之舟航。大謬之極。夫胸中痞硬。煩滿邪實。反煮糜粥以調藥。吾恐必無是理。方氏又雲。
用稀糜。為吐虛風虛寒之對藥。殊不知仲景法。虛家不可與瓜蒂散。于上方後。言之已明。未嘗言虛家用瓜蒂散。當另煮稀糜粥以調藥也。或問雲。虛家倘犯上條證。不可與瓜蒂散。當用何藥。餘答雲。仲景方。若栀子豉湯。可以待之。
(重出例)病患脅下素有痞(雲雲至)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注見前藏結論下)(附後例)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雲雲至)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上三條證。(正文與注并湯。俱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
慎勿下之。
上條證。(正文與注。見後第十四卷刺熱論中)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此條證。邪在半表半裡。雖系太陽病。
實與表無涉也。黃芩湯。亦和解半表半裡之藥。正文與注并)黃芩湯方(俱見後第七卷少陽篇中)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病屬傷寒。表不熱而胸中有熱。此系寒邪之氣。已傳入于裡也。胸為陽。為上焦。故易作郁熱。胃附乎脾。脾為陰。為中焦。以其人胃氣素虛。故其中雖有寒邪之氣。不能作郁熱也。腹中痛者。胃有寒也。欲嘔吐者。胸有熱也。成注雲。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與黃連湯以升降陰陽之氣。又按成注雲。陰陽不交。陰不得升而獨治于下。為下寒。陽不得降而獨治于上。為胸中熱。此陰陽者。為人身真陰真陽之氣。陰陽之氣不能升降。而獨治于上下。斯其中。方挾外來寒熱之邪矣。腹中痛。欲嘔吐者。此正陰陽不和。寒熱相拒之證。驗也。條辯尚論篇。皆以風寒二邪。分陰陽寒熱。殊不知風之初來。未必非寒。寒之既入。亦能成熱。不可拘也。)
黃連湯方
黃連甘草(炙)幹姜桂枝(去皮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成注雲。上熱者。洩之以苦。黃連之苦以降陽。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益胃。按上雲。益胃。則知其人胃氣素虛。故其中雖有寒邪之氣。不能作郁熱也。
琥按上方。乃半夏瀉心湯内。去黃芩。加桂枝也。内台方議雲。加桂枝者。升降陰陽之氣也。為下寒腹中痛。故去黃芩。推許氏議方之意。以湯中既有黃連。以清上熱。故不須用黃芩。蓋黃芩之苦寒。能走大腸。為有礙于寒。腹痛也。
加桂枝而雲。升降陰陽之氣。不足以盡其用。夫病本太陽傷寒。邪傳入裡。胃中有寒邪之氣。故于麻黃湯中。止取桂枝甘草二味。辛甘相合。以散其寒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人參大棗以益胃。用半夏者。以其能挾黃連。清胸中熱。
止嘔吐也。用幹姜者。以其能挾桂枝。散胃中寒。除腹中痛也。且也。藥分寒熱。甘草複有調和相協之義。要之此湯。
病患涉虛者宜用之。否則勿輕投也。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此條雲。傷寒。乃是中寒病。寒氣與風濕相搏。至八九日。經中不作郁熱。故不嘔不渴。知其非熱病也。正文與注見中寒論中)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術湯主之。(此即上條病。複分其候。而出其治也。故即以桂枝附子湯。
加減主之。)桂枝附子湯方(正文與注俱見中寒論中)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條病。名為風濕。實系真寒之證也。正文與注并)甘草附子湯方(俱見中寒論中)(附後例)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此條系陽明病。正文與注并)白虎湯方(俱見後第六卷陽明篇中)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結代脈名義。詳見下文。大抵傷寒之病。見此等脈。成注所雲。氣血虛衰。
不能相續也。悸。心動也。心中動悸。則知營血内虛。真氣已餒。而藏神不自甯也。與炙甘草湯。以補血氣。而散微邪。
愚按此條傷寒。必系發汗過劑。汗多亡陽。陽亡則氣餒。又汗為血液。汗多則血虛。血虛氣餒。以故心動悸。而脈結代也。夫結者。邪氣之結代者。正氣之虛。所以炙甘草湯。成注雖雲。益虛。而散邪之義。即在其中矣。)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生姜(三兩切)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阿膠(二兩)麥門冬(半斤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棗(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複脈湯。
成注雲補可以去弱。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補不足之氣。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氣。聖濟經曰。津液耗散為枯。
五髒痿弱。營衛涸流。濕劑所以潤之。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複脈通心也。
琥按上注雲。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氣。夫姜桂之辛。力能散邪。成氏反雲。益氣。誤矣。又其引聖濟經雲。津液耗散為枯。夫津液者。氣血之所凝聚也。今者。傷寒至脈結代。心動悸。則血耗氣散。故雲。津液枯。炙甘草湯。本甘溫濕潤之劑。用之以滋補枯竭。則氣血充溢。而結代之脈自複。故一名複脈湯也。方中入清酒者。内台方雲。以之為引。
為能通血助氣。以複脈。故必欲用之。以煮藥也。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此申明上文結代脈之狀也。脈以指按之。來來者。滑伯仁雲。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膚之際。氣之升者。是也。脈來緩時一止。即複來者。名曰結。成注雲。此為邪氣留結也。
脈來動而中止。更來時。脈小數。中。有一二至反動者。此即其既止而還來之脈。名曰結陰者是也。是為邪氣留結更甚。
故不比前結脈之緩。其脈來時既動且數。乃真氣卒不相續。而脈見止結也。又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不能自還者。
言既止之後不能即至。故雲。若不能還。因而複動者。言既還之時。脈乃複動。是名曰代陰之脈。滑氏雲。尋之良久乃複強起。此善于形容代脈之狀者也。成注以代脈為真氣衰極。夫真氣衰極。亦因邪氣久留所緻。叔和脈經雲。脈結者生。
代者死。故雲。難治。或問雲。仲景既雲。難治。何以複立炙甘草湯。餘答雲。代之與結。不甚懸絕。夫代者。結之甚。
結者。代之漸也。仲景言傷寒得此等脈為難治。非雲。不治。因立炙甘草湯以救之。叔和言結脈生。代脈死者。以此等止歇之脈。漸減。則邪氣退。故生。漸增。則真氣亡。故死。又仲景是專指傷寒之脈。叔和是兼指雜證之脈不可一例而論)(琥)按以上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仲景分上中下三篇。王叔和撰次傷寒論。以上編附傷寒例後。為第二卷。中篇為第三卷。下編為第四卷。其第一卷。乃平脈辯脈法也。愚今以傷寒論。特取六經篇而辯注之。以故先述太陽篇例。學人誠能取此書而讀之。當知。仲景立法之備。制方之精有是證後用是藥。無不效也。後醫用其方藥而不盡效者。必其見證有未明也。且也。病家脈證。
未必條條與仲景立法之意相合。則用仲景方者。即可以方中藥味分兩。加減出入。神而明之。不惟冬月之正傷寒。
用其方而大效。即三時之類傷寒。用其方。亦無不效也。粗工臨證草率。不知通變。死執仲景之方。用以治三時之類傷寒不見效。即用以治冬月之正傷寒。亦未見效也。列傳中。稱仲景為醫中之聖。其書為諸方之祖。古今治傷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粗工用其方而少效。遂棄其書而不讀。所以王宇泰輯傷寒準繩。竊笑世之醫。有終身目不識仲景書者。
而猶自負雲。我傷寒科也。善于治傷寒。是為欺世而盜虛名。殺人以養其身。噫抑何昧心之極至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