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脾與胃,燥濕當相濟
潘毅教授
●《中醫一年通》主講老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
●潘教授習醫從醫30餘年,具有豐富的教學與臨床實踐經驗。多年沉潛醫易相通之道,緻力于從理論到臨床的原味中醫研究與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有《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一書。
●潘教授講課旁征博引,深受學生喜愛,曾榮登2009年全國醫學專業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2010年各省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是中醫一年通學員眼中的“男神”。
脾胃都屬土,髒屬陰,腑屬陽。
所以脾為太陰濕土之髒,胃為陽明燥土之腑。濕土之髒,自然喜燥而惡濕;燥土之腑,當然喜潤而惡燥。《臨證指南醫案·脾胃》:說:“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
太陰濕土前論較多,陽明燥土在此補述一二:胃配艮卦,艮之本意為山,其象如山之隆起,屬陽土。陽土者,向陽、高坡、幹燥之土。之卦主為最上之陽爻,也顯出這個意象。
■■■
另外,運氣學說認為:風寒熱火濕燥六氣分主三陰三陽,則燥主陽明。《素問·天元紀大論》雲:“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土太燥則難生物,所以,胃之性喜滋潤而惡燥烈。
所謂“惡燥”,惡其太過之謂,亦有胃腑胃經之病易于燥化傷陰之意。所以,胃病之治尤重保護胃陰,即使須用苦寒瀉下之品,也應中病即止,不可過施以免傷陰化燥。
其病既易燥化傷陰,則喜水為潤,故曰:“胃喜柔潤。”“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且胃主降,而陰性降,所以胃中津液充足,才能消化水谷,使其通降下行之性更易維護。
然柔潤燥土之水主要從何而來?答曰:脾!此《素問·厥論》所言:“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陽明燥土必賴太陰濕土以潤之,則胃性得喜,方能受納,腐熟水谷而降濁。
燥與濕也可視作水與火,則《傷寒論淺注補正·卷二》言:“蓋天地隻是水火二氣化生萬物,水火相交,則蒸而為濕,濕與燥交,乃水火不變之氣也。火不蒸水,則雲雨不來,水不濟火,則露降不降。”可視作對脾胃燥濕相濟關系的注腳。
■■■
曾治某男,65歲,患膽汁返流性胃炎三年,近一月來常見腹冷痛,以暖水袋敷之則舒,進食喜溫,微有燒心感,時嗳氣,大便略幹,苔薄膩,脈稍弱。
見以往他醫處方多以四逆散加蒲公英、救必應、蒲黃、五靈脂等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止痛之品,證不能緩解,反漸加重。
辨為:脾陽虛兼胃陰虛。
思之能溫中補虛,和裡緩急又能兼顧胃陰者,當以小建中湯最為合适。
原方藥味不增減:桂枝10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棗10克、炙甘草6克、饴糖30克(烊化),七劑。
一周後患者複診,除腹冷痛稍減外,餘證變化不大。
■■■
再細思量,辨證當無錯,然效未佳者,未完全考慮到脾胃兩者病機上的因果關系。此脾陽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緻胃陰虛也。
方中饴糖滋膩,雖能緩急,卻易增濕,有礙脾運,緻太陰之液不能潤陽明燥土故也。
再拟方:上方去饴糖,加白術30克、茯苓30克、石斛15克,七劑,一周後再複診,諸證悉除。
■■■
再以此方加減善後。後用之方實為桂枝湯(重白芍)與苓桂術甘湯合方之變。以桂枝湯(重白芍)保留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略顧胃陰之方意;苓桂術甘湯溫運脾陽以祛濕,使“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再加石斛增益胃陰,胃陰足則而能降,則脾之濕亦有去路。
這是效法黃元禦《長沙藥解》:“太陰脾土升自水分,固從水分而化濕,陽明胃土,降于火位,固從火位而化燥。太陰之濕濟陽明之燥,陽明之燥濟太陰之濕,燥濕調和,中氣輪旋,是以胃納脾消,吐利不作”之意也。
可見,脾無濕困,才能健運不息,從而保證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正常運作;胃津充足,才能受納腐熟水谷,為脾之運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條件。
兩者燥濕相濟,才能保證脾胃功能正常協調,飲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則“土具沖和之德而為生物之本。沖和者,不燥不濕,不冷不熱,燥土宜潤,使歸于平也。”(《醫學讀書記·通一子雜論辨》)
導讀:印會河老是1957年奉命帶領江南一批中醫人才調入北京中醫學院工作的,小編看到此圖,仿佛就看到了印老為了教學而刻苦總結、埋案工作的身影。對于我們複習基礎知識,實在太有幫助了!
消化道疾病
作者/印會河 主編/侯振民、王世民
消化道疾病首先分胃和腸,胃腸同是六腑,主通主降,故六腑多以不通不降為病。其次,肝膽之病,也是與消化有關的,須并及之。
再有,中醫以脾胃相表裡,故消化道病中之虛證,有以脾虛名之者。脾為五髒之一,主升主運化,故消化道之虛證又常按脾虛治之。這是消化道病的大體情況。
消化道病的主症如何抓?首先要了解有關髒腑的功能及特點。如:
胃主降主納,故見嗳氣、嘔吐(包括泛酸)以及不饑納少、胃脘脹悶、疼痛等症狀。潰瘍病、胃炎、十二指腸炎、胃神經官能症、胃痙攣以及各種食道病等,基本上都屬于胃病範疇。
大腸主排除糞便,故凡便垢不爽、便膿血、裡急後重、便燥結、下稀水等等,包括各種結腸病、闌尾炎、痢疾、腸梗阻等等,基本上都屬于大腸病的範疇。
脾主升主運,故一般瀉利、腹痛腸鳴、便粗溏等,則多由脾虛引起。
肝膽病,基本上是指現代醫學上的肝病膽病而言,包括了傳染性肝炎、無黃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晚期肝硬化、膽囊炎、膽石症、膽道感染等等。
抓主症就離不開以上種種問題。
文源:摘自《印會河抓主症經驗方解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中醫書友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