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也叫不寐,是以失眠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不寐的證情不一,輕者入寐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醒後不能再寐,嚴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
現代醫學的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及某些精神病早期見失眠諸證時,可按不寐辨證施治。
臨床診斷:明确本病主要特征為失眠或不易入寐或寐而易醒。
【七種證型】
1)心脾兩虛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
2)心腎不交型:心煩不寐,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口渴咽幹,心悸盜汗,健忘夢遺,腰膝酸軟,精神萎靡。
3)心膽氣虛型:虛煩不寐,寐則多夢易驚醒,膽怯恐懼,心神不安,終日惕惕,過事易驚,處事多慮。
4)肝郁化火型:急躁易怒,不易入寐,多夢易驚,胸脅脹滿,善太息,口苦目赤,尿黃便秘。
5)痰熱擾心型:心煩不寐,惡夢紛纭食療治失眠,易驚易醒,脘腹痞満,口苦惡心,飲食少思,頭重目眩。
6)心火亢盛型: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瘡,尿短赤疼痛。
7)胃氣不和型:夜卧不甯,不能入寐,脘腹脹滿,甚有脹痛,時有惡心、嘔吐、嗳腐吞酸、大便異臭或不暢。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八種治法】
(一)敷臍法
【處方】珍珠層粉 丹參粉 硫粉冰 冰片各等(《中國灸法集萃》)
【方法】取上藥适量混勻,納人臍窩,使與臍平,膠布固定即可。5~7天換敷1次。
【主治】用于各型失眠不寐。
(二)艾灸法
【處方】艾條(《中國灸法集萃》
【方法】用艾條懸灸百會穴,于每晚睡前10~15分鐘。
【主治】适用于虛證不寐。
(三)敷貼法
【處方】吳茱萸9克 米醋适量(《穴敷療法聚方鏡》
【方法】吳茱萸研成細末,米醋調成糊狀,敷于兩足湧泉穴,蓋以紗布,膠布固定,1日1次。
【主治】适用于心腎不交型不寐。
(四)熱熨法
【處方】新青皮1塊(《中國民間療法》)
【方法】青皮置于柴火上烘熱,趁熱熨擦兩眼之上下眼臉。每次進行20分鐘左右,1日1次。
【主治】适用于各型不寐。
(五)穴位注射法
【處方】丹參注射液4毫升(四川中醫1986:(4):42)
【方法】選取雙側足三裡為主穴,心脾兩虛者配心俞、脾俞;心腎不交者配心俞、腎俞;心膽氣虛者配心俞、膽俞;痰熱擾心者配中脘、内關;脾胃虛弱,胃氣不和者配脾俞,胃俞。
局部常規消毒後,取6号注射針頭,分别于雙側足三裡及配穴注入丹參注射液1毫升。操作時,先将針頭刺入穴位,小幅度提插,得氣後回抽針管,若無回血即注入藥液。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用于各型失眠。
(六)藥枕法
【處方】菊花1000克 川芎400克 丹皮200克 白芷200克 (中醫雜志1980(7):45)
【方法】用潔淨布縫制一枕頭,裝入上藥,睡眠時以此為枕頭。
【主治】适用于各型失眠
【注意事項】不宜于癫痫患者。
(七)洗足法
【處方】熱水1盆(《中國民間療法》)
【方法】令患者睡前熱水洗足10分鐘,每日1次。
【主治】适用于各型不寐。
(八)耳穴壓豆法
【處方】王不留行籽(中醫雜志1990;(10):46)
【方法】選擇耳穴神門、皮質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腎、膽、胃(配穴)。
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後取王不留行籽貼在0.6厘米見方的膠布中間,對準穴位貼敷,并用手指按壓,每日3~5次,每次3分鐘左右,貼敷1次持續3~5天。
【主治】适用頑固性失眠,以心牌兩虛,心腎不交型效果為好。
【綜合評按】
外治法治療失眠,在臨床報道中常常可見。據近10年的報道看,其配合内服中藥治療之有效率達87.5%~98%,較單純内服中藥治療有效率,痊愈率均大幅度提高。
對于頑固性失眠者,因其虛實錯雜,治療時當多法配合食療治失眠,内服外治,中西醫結合,如此,方可獲效。
另外,醫者除治療外,還當囑患者起居守常,飲食有節,心境清淨,堅持治療,療效才能提高。
注:以上信息僅限醫學交流,非專業人士切勿私自應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