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表現:生活中懶散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挑食、睡懶覺、玩耍沒有節制等。長期以往,孩子容易缺乏上進心和毅力,做人得過且過。
那麼,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到底有多重要?看過這麼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1噸的氣力。
3-6歲幼兒階段是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也是孩子性格、品德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孩子可塑性強,外界的刺激給他留下的印記異常牢固。
如果我們的孩子已經錯過了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機,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很多的方式進行引導糾正,但絕不能放任孩子的懶散,挑食。
心理啟示錄:在心理學當中有個效應叫“登門檻效應”:在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别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别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标,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指導建議: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于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能夠逐漸的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例如:家長總是因為孩子賴床而頭疼,每每催促孩子起床,孩子嘴上答應了,身體卻依舊很誠實的躺在床上。總是難以避免遲到的問題。家長總是會教育孩子,"明天我們一定要提早半個小時起床"。但是孩子總是左耳進,右耳出。
所以家長要嘗試做減法,和孩子溝通:"明天我們争取早起五分鐘"孩子會更樂意答應。當孩子做到後,再鼓勵孩子早起一刻鐘。孩子感受到了早起的從容,也不會遲到,繼而也能做到。漸漸的,孩子就治愈了賴床的小毛病,形成早起的良好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堅定的意志和愉悅的心情;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未來學習更專注、輕松;
好的社交習慣,可以讓孩子更受歡迎,自信樂觀。
總結:孩子的進步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家長不應渴求一步登天,也不應過度壓迫孩子成長。家長應善用"登門檻效應",學會"得寸進尺",讓孩子主動追求進步,享受每一個進步時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