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馬來西亞的前世今生:馬來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又有着什麼樣的曆史?

    馬來西亞,全稱馬來西亞聯邦(Malaysia,前身馬來亞),簡稱大馬。位于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着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于婆羅洲(加裡曼丹島)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首都是吉隆坡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口3268萬,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馬來西亞有13 個州和3 個聯邦直轄區,中間隔着南中國海。西邊是馬來半島,有11 個州和2 個聯邦直轄區(吉隆玻和布城),另一邊東馬,有2 個州組成(沙巴及砂拉越) 和1 個聯邦直轄區(納閩島)。

    馬來西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土被我國的南海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邊是馬來半島的南部,東邊是加裡曼丹島的北部。

    多元種族與多元文化形成了馬來西亞獨特的曆史。除了馬來人土著與原住民之外,來自中國、印度、印尼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移民共同形成了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特色。

    由于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所以每個信仰都有各自的假期節日,馬來西亞也就成為全球最多假期的國家之一,一年差不多有58個假期

    馬來西亞文化的多元性質絕大部分是由于國家長期以來和外界互動交流以及曾被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等殖民而形成的結果。這些文化相互激蕩後非常明顯地熔成一爐,形成了獨特的宗教、社會、文化、傳統、服裝、言語以及食物等等。馬來西亞于1957年8月31日正式宣布獨立,并在1963年并入沙巴與砂拉越兩州連合組成的馬來西亞聯合邦。

    史前時代

    人類在這個區域栖息的最古老證據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發掘了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坦彭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巴基特·椿平遺址等,這些舊石器時代獵人可能是塞芒人的祖先,這個矮黑人群體在馬來半島具有極深的淵源。

    在距今1 萬年前起始,東南亞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

    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南方屬于百越民族的族群不斷遷徙入中南半島,

    公元前第2個千年期間,青銅器在東南亞北部地區普遍出現,

    鐵器也在公元前500年以後大量使用。

    瑟諾伊人似乎是個複合群體,

    有一半的母系DNA譜系來自塞芒人,

    另有一半來自晚近從中南半島遷來的祖先。

    原生馬來人具有較多樣的源頭。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原生馬來人遭到次生馬來人推往内陸。

    次生馬來人是鐵器時代或青銅時代的人群,其祖源部分來自柬埔寨與越南的占族。

    這些次生馬來人是半島上第一個使用鐵器的人群,是馬來西亞馬來人的直接祖先。

    早期王國

    印度文明對馬來群島的影響,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

    古代印度人稱馬來半島為黃金半島。

    印度商人來到馬來群島購買豐富的森林和海洋産品,并與和當時來到這裡的華人商人進行貿易往來。

    華人與印度人在2世紀與3世紀在此區域建立許多貿易港與城鎮,數量多達30個。

    公元的最初幾個世紀,馬來半島的人們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等等的印度宗教,

    1世紀時佛教和印度教均在馬來半島立足,并從這裡傳布到整個群島。

    從公元1世紀到公元15世紀初, 馬來半島南部地區尚無統一國家出現。

    公元1至7世紀, 在馬來半島南部出現了第一批具有王權特征邦國。狼牙修、揭茶、丹丹等 。

    扶南統治馬來西亞北部直到6世紀為止。

    5世紀的中國史書提到南方的一座大港Guantoli,位于馬六甲海峽之中。

    在7世紀,史書記載有一個新港口名為“室利佛逝”(Shilifoshi)。

    三佛齊帝國

    7世紀中葉,室利佛逝國(三佛齊帝國)興起, 其勢力包括了馬來半島南部的大部領土。

    7世紀到13世紀之間,馬來半島的許多地區由三佛齊帝國所統治。

    三佛齊的國王統治着一個由蘇門達臘的濱海地區、馬來半島和婆羅洲所組成的、松散的海上王國達700年。

    三佛齊是一個商業國家,歡迎每年一度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船隊到這裡來做生意,有時甚至有從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隻到達。

    三佛齊向中國皇帝進貢。

    于婆羅洲由渤泥國統治。

    在1025年與1026年,剛迦王國遭到古淡米爾國朱羅王朝皇帝Rajendra Chola I 攻打,使得三佛齊的第一個都城哥打格蘭基因而荒廢。

    在11世紀,單馬令國王Chandrabhanu利用吉打做為攻打斯裡蘭卡的基地,這個事件記錄在泰米爾納德邦Nagapattinum的石碑,以及斯裡蘭卡的編年史《大史》.

    在11世紀,末羅瑜開始與三佛齊對抗。

    與此同時,伊斯蘭教的普及也削弱了信印度教的三佛齊國王的勢力。

    最早皈依伊斯蘭教的地區如亞奇脫離了三佛齊的統治。

    13世紀末,暹羅的素可泰王國控制了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

    14世紀,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控制馬來半島,成為其屬地之一。

    馬六甲王國

    馬六甲王國是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統一馬來亞地區的王國。

    約1400年(一說1402年),被滿者伯夷和暹羅藩屬北大年驅逐的舊港王子拜裡迷蘇剌(拜裡米蘇拉) 追随者到馬六甲河的河口定居,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

    滿剌加作為港口開始發展,兩年後人口增加到2000人。

    當時滿剌加服屬于暹羅,歲輸金40兩為貢賦。

    馬六甲王國一直保持着同明王朝的密切交往。

    《明史》記載,馬六甲遣使來中國共達22次。

    明王朝也不斷派遣使者到馬六甲王國,鄭和7下西洋期間,曾5次到達馬六甲王國 。

    1403年,明朝中官尹慶到達滿剌加,拜裡迷蘇剌即于永樂三年(1405年)遣使向明朝朝貢,并上表稱:“願内附,為屬郡”,

    明成祖封為滿剌加國王,滿剌加遂開始擺脫暹羅的控制而獨立。

    在明朝的扶持和保護下,滿剌加從此迅速興起,吸引了來自東西方各國的商人,一躍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和一等強國。

    馬六甲建國後,采行伊斯蘭教,國王稱号由拉者改為蘇丹 。

    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後,伊斯蘭教擴大了。

    文萊蘇丹、柔佛蘇丹和霹靂蘇丹都認為自己是馬六甲王國的繼承人,建立起王權統治 。

    雖然馬六甲蘇丹王朝隻維持一個多世紀,被看作是馬來人自主統治的一個黃金時代,

    馬六甲成為馬來文化的中心,它奠定了今天馬來文化的基礎。

    馬六甲風格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衣着,及其宮廷人士的華麗銜頭,成為所有馬來人的标準。

    柔佛蘇丹王朝

    1509年9月11日,塞奎拉抵達滿剌加,與滿剌加人之間發生了沖突,塞奎拉率船隊逃去。

    1511年5月,阿方索·迪·阿不奎帶領遠征艦隊于同年7月1日占領了馬六甲,組成殖民政府。

    馬六甲成為葡萄牙在東方活動的核心據點。

    馬六甲蘇丹王朝最後一位蘇丹的兒子逃到馬來半島南端的民丹島,并建立了柔佛蘇丹王朝。

    馬六甲的統治消失後,馬來群島分裂為衆多互相争戰不停的小國家,

    其中最重要的有亞齊、文萊、柔佛和霹靂。

    其它國家有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1586年至1587年間,柔佛主動出擊,挑戰葡萄牙勢力。

    1607年,亞齊蘇丹國興起,成為馬來群島最強盛富裕的國家。

    亞齊在17世紀下半葉-或17世紀的前40年成為統領這個區域的主要力量。

    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占據了爪哇島上的蘇丹國,

    1641年,荷蘭與柔佛的聯軍攻占馬六甲,終結了葡萄牙統治。

    1699年,刺殺了柔佛最後一位馬六甲血統的蘇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蘭莪。

    從蘇門達臘來的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建立森美蘭。

    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

    暹羅的大城王國部分填補了這個空缺,将北部的五個馬來國家-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

    1795年英國占領了荷屬馬六甲,1818年才交還荷蘭。

    1819年2月,從柔佛蘇丹手中獲得了新加坡。

    19世紀,馬來蘇丹成為大英帝國盟友。

    華人定居在城鎮并很快掌控了經濟活動。

    胡椒是主要的農産品。

    殖民時期

    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英荷條約,最終确立了英國對馬來亞的霸權,英國并沒有在馬來半島建立起統一的政治制度,而是分而治之。

    1826年,英國把槟城、馬六甲、新加坡與納閩聯合組成了海峽殖民地。

    1876年英國殖民者從巴西引進橡膠樹進行種植。

    英國對海峽殖民地實行直接統治,以新的形式:由總督掌握最高權力,另設行政會議和立法會議作為總督的咨詢機構。

    馬來聯邦

    1896年7月5日,彭亨、雪蘭莪、霹靂與森美蘭合組為馬來聯邦,接受英國保護。

    1877年9月11日, 霹靂邦成立參議會,這是除海峽殖民地外,馬來各邦中第一個立法機構 。

    1927年,聯邦參議會改組為聯邦議會 。

    馬來屬邦

    馬來屬邦是對馬來半島其餘未參加聯邦的各邦之統稱, 包括吉蘭丹、吉打、丁加奴、柔佛、玻璃市5個邦(五州府)。

    其中吉蘭丹、吉打、丁加奴、璃璃市是根據1909年《英暹條約》改歸英屬馬來亞管轄的。

    屬邦各邦在行政上各自為政, 比聯邦各邦保留了較多的實權。

    其他地區

    19世紀後半部,英國獲得了對荷蘭從未立足的婆羅洲北岸的控制。

    東部(沙巴)則由受西班牙屬菲律賓控制的蘇祿蘇丹的名義統治。

    其餘部分則是文萊蘇丹統治地。

    1841年,英國探險家詹姆士·布魯克從文萊蘇丹手中租借了古晉,并稱自己為砂拉越的“白色拉者”。

    婆羅洲東北部被英國商人殖民。1881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被允許控制這塊地區,受新加坡總督監督。

    1888年文萊成為英國保護國,1891年英國再與荷蘭簽訂條約,确定兩國在婆羅洲的邊界。

    1903年4月22日,英國和蘇祿蘇丹賈馬魯爾·基拉姆簽署《确認割讓島嶼契約》或者稱為《确認契約》。

    日治時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日本在兩個月内就占據了馬來亞。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投降。

    英屬北婆羅洲、砂拉越和文萊也被日本所占領。

    馬來西亞正式于1963年9月16日成立,由馬來亞、沙巴、砂拉越與新加坡共同組成。

    現在的馬來西亞

    近代以來,馬來西亞也經曆了不少的波折,被占領,被殖民,為獨立而鬥争,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于于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新加坡是在1965年退出的。

    1965年,馬來西亞提出首份馬來西亞計劃(簡稱:大馬計劃),該計劃以5年為一個階段,對各方面包括其經濟設下一個發展進步指标,進而使用集中投資在圈定領域來推動國家發展的模式,力圖在5年内達到計劃設定的指标。

    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由于馬來西亞實施多項硬性保護國家金融體系的貨币管制條例,并在種族問題方面有不平等政策,開始固步自封。

    所以馬來西亞的經濟沒有受到太大的震蕩,很快得到調整,馬來西亞政府采取穩定彙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逐步恢複并保持中速增長。

    曆史已經證明了,大馬計劃是非常成功的,2019年,馬來西亞宣布第12大馬計劃,欲在2024年成高收入國家。

    每一次的大馬計劃都是對國家的發展有很強的針對性,同時也獲得了不錯的數據,同時自1970年起,馬來西亞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接着又是“國家發展政策”、“國家志願政策”、“新經濟模式”、“國家轉型計劃”等,由此可見,馬來西亞對于本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看重的。

    雖然如今“四小虎”已經不比當年,但還是有人會将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對比,根據2019年的人均GDP數據顯示,馬來西亞位居第一,人均GDP為11689美元。

    不過這也得益于馬來西亞人口較之其他三個國家,是很少的,所以馬來西亞的GDP經濟總量其實是不高的,而且也算不上發達國家。不過,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還是有着自身優勢的,他們的醫療在全球是處于發達水平的。

    馬來西亞實行半公費醫療制度,在2017年全球最佳醫療國家排名中,馬來西亞名列榜首,在美國《國際生活》雜志公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年度退休指數”中,大馬在全球最佳醫療保健類别中排名第1,而且這樣的名次連續保持了三年。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的社保體系也涵蓋了養老、醫療、購房、教育、就業等基本保險,還有針對政府公務員和軍人則由退休基金局和武裝部隊基金局。

    如今的馬來西亞是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前三位産業分别是農業、采礦業、服務業。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油及相關制品生産國;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産國和出口國;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服務業,而服務業是馬來西亞經濟中最大的産業部門,GDP中的占比在2018年就高達55.5%。在科技發展至關重要的今天,馬來西亞擁有着東南亞乃至世界的絕佳優勢——半導體産業,由此可見馬來西亞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之大。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早在2019年時就已經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全民醫保。而且馬來西亞實行普及了12年義務教育,公立大學幾乎免費。該國老師薪資還是不錯的,例如一個小學老師:入職第一年就有4600元人民币左右,往後每一年都會漲400元左右,到第六年就可以拿到近7000元人民币左右的薪資。除了主業,教師下班之後還可以兼職補習班,賺取額外的薪資。

    吉隆坡馬來西亞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馬來半島,面積243平方公裡,人口179.52 萬(含24.60萬外籍人士)。吉隆坡的GDP很大部分都來自服務業,比重為87.7%,主要由批發與零售貿易、金融與保險、通訊和專業服務推動。吉隆坡是東南亞外交的兩大中心之一,另一個就是新加坡。

    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230萬名外國遊客到訪,超越了北京羅馬台北上海等,在最吸引外國遊客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十名。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78名。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銀行——AI-Rajhi銀行就位于該市。

    吉隆坡降雨豐富,平均年降雨量達到2600毫米,一年之中總有那麼幾天降雨量非常大,時常有水患發生,特别是在市中心低窪地區以及河流下遊區域,經常會給市民帶來生活上的不便,雨下多了出行都是問題。

    吉隆坡當地的汽油價格非常便宜,但現在很多公用汽車以天然氣為燃料,汽油的使用率已經越來越少,尤其是當地的出租車,幾乎百分之百是使用的天然氣。該市的出租車以紅藍兩色為主,初到吉隆坡,出租車是最佳選擇。

    吉隆坡當地人的出行方式基本以私家車為主,有數據顯示,這個擁有近180萬人口的城市,卻有超過400萬輛汽車。雖然該市的公交和地鐵相對發達,而且還有四條免費線路,但總體使用率僅為16%。在這邊坐公交和地鐵,就算是上下班高峰時間,也很少會出現人擠人的情況。如果乘坐出租車上下班,可能就會被擁堵在路上。

    吉隆坡市中心的房價比較貴,想要買一套房子,就需要230萬人民币以上,這個價格可以在外環購買三套帶花園和車庫的聯排别墅,所以當地的市民更傾向于在郊區買房,每天開車去市中心上班,所以也造成了吉隆坡道路上經常擁堵不堪。

    吉隆坡石油雙塔是世界上最高的雙塔樓,總高452米。号稱“蜘蛛人”的法國攀爬高手六徒手攀爬過多次,他曾經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爬上了其中的一個樓頂。試想一下,就是走樓梯,我兩個小時也走不上去。

    首都吉隆坡有兩個機場,一個是吉隆坡國際機場,位于該市以南約50公裡處,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機場,曾經的MH730就是從這裡起飛後失聯的。另一個是蘇丹阿都阿茲沙機場,主要供廉價航空公司的班機起降使用。

    新山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柔佛州的首府,位于馬來半島,距離首都吉隆坡330公裡,面積1817.8平方公裡,人口180 萬,其中華人占據将近41%新山是一座重要的工業、運輸與商業城市,有很多的電子廠和造船廠。新山在馬來西亞的地位類似于中國的深圳和香港,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443名。而且新山市有10萬潮汕人,有“小汕頭”之稱,是汕頭友好交流城市。當地很多人都講華語。

    槟城亦稱"槟州",是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位于馬來半島,距離首都吉隆坡360公裡,距離新山720公裡。面積1046.3平方公裡,人口164.57萬,華人占據41%。一百年以前,南洋華人首富張弼士在這裡建了一所名為“藍屋”的豪宅,1995年經過修複之後,變成了如今的展覽館和酒店。1910年孫中山先生在槟城主持“庇能會議”。這個事迹在2007年被珠江電影與深圳影視廠聯合拍攝一部電影《夜明》。

    拉讓河是馬來西亞第一大河,全長592公裡,流域面積3.9萬平方公裡,該河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支流多且長,特别是在下遊,岔流如網,有4個較大的河口,海潮能倒灌60公裡之遠,其景甚為壯觀。

    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國内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是一所文科、理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曾培育出三位馬來西亞首相,位居亞洲大學第17位。

    馬來西亞普通崗位的工資都比較低,例如清潔工、保安、收銀員的基本工資都在1100—1600人民币之間,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文商教科)的工資大約在3200左右,白領之類的可達到4600-6500元左右,教師或其他高職務的好象可達到7000元左右。

    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四季溫潤,氣候介于23至32攝氏度之間,晝夜溫差小,也 沒有四季之分,因此不必要按季節換裝。在該國各大商場,經常會有大幅度的打折促銷活動,很多時候,你都能以非常低的價格買到品質很好的衣物。

    馬來西亞物價水果蔬菜類便宜,肉類價格就稍貴,特别是海鮮,不要以為馬來西亞三面臨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海鮮價格就應當便宜。實際上,吉隆坡海鮮的價格比國内還要高得多,起碼比沿海城市的價格高。整體來說馬來西亞和國内二線城市消費差不多,大米4元人民币一斤左右,香蕉3.5元一斤,豆腐2元一斤。首都吉隆坡的物價和國内一線城市接近。

    去馬來西亞旅行,交通非常方便,有很多大巴車通往全國各地。在首都吉隆坡玩,就不建議乘坐出租車,因為經常會遇到擁堵狀況,而且當地出租車司機不太喜歡打表,都是一口價。吉隆坡的地鐵雖然設施陳舊,但是卻很方便,并且有四條線路是免費的。

    大多數的馬來人生活異常悠閑,說不好聽就是懶散,活得很簡單,心地也不壞。很多馬來人的辦事和工作效率的很低,愛拖延。而且在節假日的時候,當地的警察也會莫名其妙的攔下汽車,以莫須有的理由罰款。當地的治安狀況并不好,晚上沒事不要随意出門哦。


    ●馬來西亞的國家概況介紹
    馬來西亞的前世今生:早期曆史的馬來西亞都受到哪些國家的影響?
    ●馬來西亞曆史發展階段簡介

    ●新加坡的前世今生:新加坡是如何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的?
    馬來西亞曆史的簡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