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疱疹民間又稱其為“纏腰火丹”,“串腰龍”,“蛇盤瘡”等。該病起病突然,症狀為腰肋間神經分布區出現成叢的紅斑,先有刺痛,繼而出現如黃豆或綠豆大小的水疱,排列成束狀。 帶狀疱疹典型臨床表現:發疹前有輕度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也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好發部位為肋間神經(占53%)、頸神經(20%)、三叉神經(15%)及腰骶部神經(11%)。患處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丘疹,成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而迅速變為水疱,疱壁緊張發亮,疱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區域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為3~4周。水疱幹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着。神經痛為主要症狀,可在發疹前、發疹時以及皮損痊愈後出現。疼痛可為鈍痛、抽搐痛或跳痛,常伴有燒灼感,多為陣發性,也可為持續性。老年、體弱患者疼痛較為劇烈。 帶狀疱疹還有一些特殊臨床類型: ①眼帶狀疱疹:多見于老年人,表現單側眼睑腫脹,結膜充血,疼痛常較為劇烈,常伴同側頭部疼痛,可累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 ②耳帶狀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緻,表現為外耳道疱疹及外耳道疼痛。膝狀神經節受累同時侵犯面神經時,可出現面癱、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聯征,稱為Ramsay⁃Hunt綜合征; ③頓挫型帶狀疱疹:僅出現紅斑、丘疹而不發生水疱; ④無疹性帶狀疱疹:僅有皮區疼痛而無皮疹; ⑤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實質和腦膜時,發生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 ⑥侵犯内髒神經纖維時,引起急性胃腸炎、膀胱炎,表現為腹部絞痛、排尿困難、尿潴留等; ⑦播散性帶狀疱疹:惡性腫瘤或年老體弱患者,病毒經血液播散導緻廣泛性水痘樣疹并侵犯肺和腦等器官,可緻死亡; ⑧其他:尚有大疱性、出血性、壞疽性等表現的帶狀疱疹。 (以上内容摘自:《帶狀疱疹中國專家共識》,作者: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帶狀疱疹專家共識工作組,《中華皮膚科雜志》2018年第6期第403-408頁) 帶狀疱疹醫院主要采用輸液治療,常用的藥物是一些強效的廣譜抗病毒藥物,有阿昔洛韋和伐昔洛韋這兩種,也有一些醫院會提供幹擾素或者利巴韋林溶液來進行輸液治療。 輸液治療可以讓藥物直接進入患者的血管内,從吸收藥物的角度來說比口服更強。帶狀疱疹的主要後遺症就是神經痛。由于帶狀疱疹侵犯的是人體神經組織後,引起的神經炎,而非我們所看到的表面皮疹、水泡,所以這個治療并不是以表面皮疹水泡好轉為标準,而是以神經疼痛消失為标準,所以不僅治療難度大,而且治療的時間長。 而且非常容易産生後遺症。特别是三叉神經遠支,其後遺症到時發作是相當的疼痛,可以說是痛不欲生。 用藥經驗 2000~2004年某醫院應用速效教心丸内服外敷治療帶狀疱疹患者20例,取得顯著療效,現總結如下。 一般資料:選20例帶狀疱疹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齡22~69歲。患者均有單側沿外周神經分布的成簇水疱狀損害,以胸、腰、背部為多,頭面部少見。患者均有疼痛,有的患者伴有神經痛。20例患者全部确診,并排除單純疱疹等其他皮膚疾患。 治療方法:口服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同時取速效救心丸适量(視疱疹多少及皮損面積而定),研成細末,用米醋調成稀糊狀,用無菌棉簽塗于患處,以能全部遮蓋住疱疹和皮損為度。若潰爛流水者,可用藥末直接撒于患處,每天2~3次。治療期間不用其他任何療法。 治療結果:療效評定标準:疱疹全部結痂,自覺症狀消失,無後遺疼痛為治愈;疱疹未結痂,症狀沒有消失,遺留疼痛為未愈。結果:20例中4天治愈10例,6天治愈9例,其中1例因年齡偏大,病史超過1周,未愈。治愈率為95%。 讨論:中醫認為帶狀疱疹多因肝氣郁結,久而化火,或濕熱内蘊,感受毒邪,濕熱毒邪搏結,壅滞肌膚所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痛。 患者病久可見氣滞血瘀,經絡阻塞。而速效救心丸能活血行氣,祛瘀止痛。其主要成分為川芎、冰片。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現代研究認為川芎、冰片具有抗炎、搞病毒作用。臨床觀察表明,速效救心丸内服外敷,可以減輕患者疼痛,促進皮疹消退,縮短病程,防止繼發感染。 患者出現症狀後應卧床休息,進高蛋白飲食,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避免搔抓或摩擦疱疹部位以防破潰糜爛,并應防止繼發感染。同時還要采取安慰療法,因本病受累部位疼痛較明顯,尤其老年患者常因煩躁不安而影響休息,可采取轉移患者注意力的辦法,以減輕疼痛。 針灸經驗 帶狀疱疹屬中醫學蛇串瘡、纏腰火丹、火帶瘡、蛇丹、蜘蛛瘡、甑帶瘡範疇。中醫認為與情志不遂,飲食失調,脾失健運有關。其病因病機主要由于肝氣郁結,久而化火妄動,脾胃濕熱内蘊,外溢肌膚,兼因外感毒邪,以緻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可根據其舌脈症狀,辨證分為肝經郁熱證、脾虛濕盛證、氣滞血瘀證。 帶狀疱疹治療的目标是加快疱疹吸收、降低疼痛強度和持續時間以及減少并發症及後遺神經痛的發生。目前西醫對本病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營養神經劑及糖皮質激素治療等。早期給予中等劑量的皮質類固醇激素,可以減輕炎症,阻止病毒對神經節和神經纖維的毒性破壞作用,減輕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但長期使用激素也可以引起複發。 中醫治療帶狀疱疹在古今文獻都廣有記載,中醫針灸、中藥内服外敷、物理治療等療效肯定,簡便易行,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故受到越來越多的患者的青睐。 中醫針灸療法治療帶狀疱疹有針刺、電針、艾灸、棉花灸、火針、放血、穴位注射等治療,取穴多為局部取穴,療效确切,複發率低,毒副作用少。棉花灸治療帶狀疱疹成本低廉、痛苦小、見效快、操作簡便,臨床療效肯定。明代李健齋《醫學入門》:“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随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複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運用棉花灸治本病,乃取“火郁發之”之意,因勢利導,以火攻火,以熱引熱,火能燥濕,使郁滞于皮膚的邪熱迅速透達體表,洩而散之,經絡疏通,從而達到拔引郁毒,祛腐止痛之功效。 治療中,采取患者卧位,暴露患部,患部皮膚生理鹽水洗淨、擦幹,醫用脫脂棉撕拉成透亮無網眼薄如蟬翼的薄片,大小與病竈相符,緊貼于病竈上,将病損皮膚完全遮蓋,然後用火将其一端點燃,任由棉絮自然燃盡息滅,此時患者有一過性輕微的燒灼感,無其他痛苦和危險,灸後以患部疱疹略現暗紅色為佳。對已化膿但未破潰的較大疱疹先以75%的酒精消毒後,用無菌針頭挑破排膿,然後施灸;對皮損範圍大的成簇密集疱疹,宜劃分為若幹小塊施治(如分成3cm×3cm左右大小的棉片),以免給患者帶來更大痛苦。每次施灸一遍,一般一次就可以止痛,如效果不佳,可于次日再灸一次。隻要操作得當,不會燒傷皮膚,患者也不會感覺痛苦。 現代研究認為,灸法可增進皮膚免疫因子釋放,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功能,減輕或解除無菌性炎症狀态;同時,溫熱效應加快了局部血液循環,促進代謝産物吸收,防止疱疹擴散,起到抗感染、收斂及止痛的作用,從而加快疱疹的結痂和皮損修複,而使疾病盡快痊愈。 典型案例 周女士,66歲,3天前因操勞家務及與人争吵後,情緒不佳影響睡眠,次日上午出現腹部右側疼痛不适,當時未注意,後疼痛逐漸加重,偶感燒灼樣疼痛,洗漱時發現疼痛處大片紅斑,其中3處有簇集性水疱,夜間疼痛明顯,輾轉難以入睡,起床後疼痛紅斑處出現大片散在簇集性小水疱。因疼痛難忍,于2019年11月3日前來門診就診。 診斷:肝經郁熱型蛇串瘡(西醫稱為帶狀疱疹)。 治則:第1次行棉花灸取阿是穴,局部水疱簇集處,大的融合水疱先用注射器挑破,鋪棉施灸,15分鐘後治療結束,患者自覺疼痛瞬減大半。第2天至住院部續診,患者施灸處已變黃結痂,疼痛較前緩解,但有新發水疱,再次于簇集狀水疱處,行棉花灸治療。1周後門診複診,患者腹部右側疼痛不适明顯緩解,無燒灼感,偶感牽扯痛及瘙癢皮損處,疼痛基本緩解,黃痂消退,新皮膚生長中,自訴食欲、睡眠均可。每次治療結束皆囑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勞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鮮等物,後期随訪1月餘未再複發,疼痛基本緩解,療效滿意。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