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風除痹方《針灸大成》
【處方】尺澤、陽輔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桡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桡神經和頭靜脈,桡側返動、靜脈分支。
尺澤
陽輔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布有腓淺神經和胫前動、靜脈分支。
陽輔
【功用】祛風通絡
【主治】風邪痹阻經絡所緻的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活動不利
【操作】尺澤、陽輔直刺0. 5~0. 8寸,隔日1次,7~10
【方義】尺澤穴别名鬼受、鬼堂,為手太陰肺經之腧穴,五輸穴之合穴,五行屬水,古人以腕後至肘為一尺,前臂稱“尺部”。澤指沼澤,低凹處。本穴為合穴屬水,水當潤澤,位
于尺部,故名尺澤,可以清熱和胃,通絡止痛,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部煩滿,咽喉腫痛,肘臂攣痛等;陽輔出自《靈樞·本輸》,别名分肉,屬足少陽膽經,為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火,可以祛風濕、利筋骨,瀉膽火。主治偏頭痛,目外眦痛,胸脅痛,腋下腫痛,瘰疬,腳氣,腰腿痛,下肢麻痹,以及坐骨神經痛等;尺澤在上應肺,宣肺祛風“合主逆氣而洩”,功擅調氣通絡,陽輔在下,疏洩肝膽,通經瀉熱,助尺澤行氣通經,兩穴相配,一上一下,經氣通達,搜風祛邪,除痹止痛,切中病機,功效益彰。
祛風化濕方《針灸資生經》
【處方】委中、下廉
委中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布有股後皮神經,胫神經,皮下有股腘靜脈,深層内側為腘靜脈,最深層為腘動脈。
委中
下廉在前臂背面桡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
下廉穴
【功用】祛風化濕、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痹
【操作】針灸并施。針刺用瀉法,留針20分鐘,用溫針灸法,每穴各灸3~7壯。
【方義】委中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膀胱經之合穴,又稱郄穴、血郄,委,堆積也。中,指穴内氣血所在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指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為吸熱後的上行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主治急性腰扭傷,腰背疼痛,下肢疾痹,轉筋等;下廉屬手陽明大腸經腧穴,可以調理腸胃,通經活絡。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腹脹,腹痛;委中又稱血郄,善于行氣通經,活血化瘀,太陽主一身之表,委中為足太陽經經氣之所彙聚之處,因此可祛風解表、勝濕止痛,下廉為手陽明經穴,陽明經多氣多血,可以通調氣血,通經止痛,兩穴上下配合,祛風與通經相合,養血與滲濕相間,共奏祛風化濕、通經宣痹之功效。
下一篇
傷寒論方劑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