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艾與制炷
艾灸時,需要備置艾絨、線香、火柴、蒜或姜等,這其中艾絨最有講究。
艾絨宜選用陳年熟艾,陳年熟艾不傷陰不傷血,灸時不痛。
我列出幾條标準幫助大家判斷何為陳年艾。艾色土黃者為佳,發綠的為當年艾;陳艾氣味芳香,當年艾聞之有一股青草味;燃燒時,陳艾煙氣輕柔,袅袅而上,當年艾則是一條線筆直而上;陳年艾燃燒後的灰為灰白色。最重要的是,陳年艾火不急不燥,柔和通透不烈,使人感覺舒服。
選好艾,第二步是搓絨制炷。把艾絨放入手心輕輕揉搓,“放手心是有講究的,手心是勞宮,手背是火門”,搓的過程中閉上眼睛,安神調心,“想象艾絨被心火熾熱”,直到艾絨、手心都微微發熱,艾絨柔軟了發出淡淡的香氣,再取米粒大的艾絨搓成圓錐體,便于放置在身體上。此為制炷,“炷者,塞也”。
以上兩步驟之後,是“炷穴燃艾”,把圓錐體的艾炷放置在人體相應穴位上,可取用大蒜汁塗在身體上便于放置穩妥,用香點燃艾炷進行治療。
明灸訣竅“調火調息”
艾灸有很古老的曆史,灸者,灼也,把灸直接放到皮膚上燒灼。古人用灸多以艾炷施火,發展到今天艾灸具體方式有三四種,最古老的是明灸。大衆實用較多的熏、烤之類的罐灸、隔物灸屬于溫灸範疇。我更推崇明灸,也稱知熱灸。明灸要使艾條直接接觸到皮膚。
明灸最關鍵的訣竅在于“調火、調息法”,:“這是門裡的東西,過去不給師傅磕頭不傳的”。
所謂“調火”,即是掌握艾灸時的火候。虛、寒之症需要“補”, “補”是受納,點燃艾柱,感覺一熱就拿下來;實、熱之症要用“瀉”法,艾柱燃到皮膚微微發燙、還感覺不到疼痛的時候,把艾柱摘下來。
所謂“調息”,即點燃艾後,用鼻子吸氣,摘下艾柱後,把氣從嘴中緩緩吐出。感覺施灸的過程是美好的享受,受納陽氣,輕松、舒服。老師給出一個要領幫大家掌握;鼻快吸、氣不洩、嘴慢吐。這整個過程中,艾柱越小越好,心越靜越好,因為中醫重在調節人體的氣機,靠“氣”的運轉與變化給人康健。
施灸中的補與瀉
施灸手法,是補是瀉很有講究。古人早就認識到了這點,在《靈樞·背腧》中對艾炷灸補瀉有記載:“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人,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針灸大成·艾灸補瀉》篇則對補瀉方法作了更詳細的說明和補充,指出:“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待自滅,即按其穴”。意思是說艾灸補益就是将艾點燃,使其産生的熱緩慢地傳人體内,施灸後立即、快速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氣聚而不散,從而達到補其不足的目的,這就是艾灸的補法。
又曰:“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意思是說在艾點燃之後,不斷地吹火,使艾火迅即燃燒,以使所産生的熱能很快傳人體内;在艾灸後,不要按壓施灸的部位,使機體内所藏之熱邪能随艾火之熱發散到體外,達到驅邪外出、瀉熱瀉實的作用。這就是艾灸的瀉法。
五個開關調節人體氣機
人體有幾百個穴位,施行艾灸時如何選擇拿捏?大道至簡,再多的穴位,總有關鍵的幾個緊系全身,關乎性命的。推介推薦足三裡、太沖、合谷、陽池、太溪五個穴位,稱它們是“調節人體氣機的五個開關”,通過開關調順人體的氣機升降,扶養一身,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由此潤養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健康長壽。
足三裡穴
用天地真氣補充後天脾髒。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胃和脾互為表裡,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生命的根本,故常灸足三裡,四季脾旺不受邪,不但能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濡養全身而且可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壽。
方法:每天灸三炷或者一月灸9次,此為九九灸,注意用“補”的手法,一感到熱就拿下來。
太沖穴
若是升發不夠,人會感到虛弱,就要通過太沖穴調節肝經。
取穴法: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搏動,即是太沖穴。
方法:用“補”法,一周一次,每次5壯。
合谷穴
反之若沉降不足,自然火氣大,感覺口幹、上火,這時要調節主沉降的肺經,通過合谷穴實現。
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最高處取穴,或者拇指、食指張開,以另一隻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第1、2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即是。
方法:瀉法,一周一次,每次4壯。
陽池穴
主瀉、寒。
取穴法:陽池穴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或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方法:瀉法,一周一次,每次4壯。
太溪穴
主補氣,主浮、熱。
取穴法:取穴時,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勢,太溪穴位于足内側,内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方法:用“補”法,一周一次,每次5壯。
看嘴知脾虛,艾灸調養脾虛,效果那是極好的!
我們最常說的就是脾虛,可是很多人對脾虛不以為然,往往覺得脾虛不能夠實際感受到,脾虛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的。
脾虛會導緻很多疾病的入侵,同時影響人體的陽氣,陽氣決定人的壽命。所以,脾虛讓你的壽命縮短。
其實脾虛可以從人的嘴巴和其他地方發現,隻要好好看看這些地方,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虛。我們今天就一同看一下為什麼脾虛折壽?怎麼看脾虛?
脾虛是個啥
很多人連脾虛是什麼都不知道,還怎麼談脾虛,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虛。所以我們要先知道脾虛是什麼?中西醫對脾虛的看法。
中醫脾虛:在中醫理論中脾虛泛指是脾氣虛損造成的一系列身體髒器失調的多種生理現象。脾虛包含運化失常導緻營養吸收出現障礙,水液失于布散導緻體濕痰多,甚至是出現敗血症。腎有先天之本的說法,而脾則是後天這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虛不宜小看。
西醫脾:在西醫中脾隻是作為人體的一個髒器,屬于免疫器官。脾髒占有全身的1/4的淋巴組織,脾髒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所以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免疫器官同時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由此看見脾對人體的重要性。
脾虛、無脾會怎麼樣
1.脾虛會肥胖
現在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在追求好身材,想瘦一點,因為瘦一些會更美,瘦一些會更健康。但是很多很會出現越減越肥,而且剛到夏季還沒開始減肥就發胖了,這些其實都是脾虛造的。
首先,脾虛導緻運化能力下降,代謝困難,食物的能力過多的積存在體内出現肥胖。肥胖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髒負擔,人會因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虛導緻肌肉松軟不再緊緻,腹部就會出現“遊泳圈”,突然發現自己肚子上肉越來越多也是脾虛的一種表現。
2.脾虛成為“黃臉婆”
脾虛不僅僅會導緻肥胖,也會有很多“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這些人往往因為脾虛導緻食物無法運化,出現體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虛,面色蠟黃或蒼白。往往這一類人不能負重,抵抗力差,因其他疾病導緻死亡。
3.脾虛怕冷又怕熱
中醫中的虛分為陽虛和陰虛,陽虛則怕冷,陰虛則怕熱。脾虛會導緻氣陰雙虛,出現冬季即使是生病也還是手腳發熱,喜冷。而夏季很容易中暑,常年處于低血壓狀态,每天精神不足,渾渾噩噩。
4.脾虛拉肚子、月經量多
拉肚子是脾虛最典型的的症狀,主要由于脾陽虛,造成食物無法運化,濕氣入侵,大便溏稀。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不統血,導緻血液不安正常的血管運行,出現慢性出血,月經量過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虛症狀。
5.沒有脾會怎麼樣
脾是最大的免疫系統,但是因為脾髒很嬌弱容易受損。往往很多疾病和外傷會導緻脾髒被割除。多數人認為脾髒不是人體主要髒器,不會有太多影響,但是存在必合理,如果失去脾髒必然會導緻很多免疫問題。免疫系統肯定回不到原來的水平,人也會容易生病,癌症細胞容易入侵,失去脾髒多數會早早衰亡。
脾虛哪裡看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水谷精微,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四白。所以脾髒虛不虛要多看看嘴和口。
1.從口看脾虛
脾開竅于口,所以人的胃口和脾息息相關,而且在中醫理論口與脾的功能和是統一協調的。所以脾的功能可以從口反應出來。脾氣強則食欲旺盛,想吃東西。在《靈樞·脈度》中提到: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
所以脾虛則無味,脾熱則會出現口中甘甜,脾氣失調才會出現口膩。口苦等現象。脾氣充足才能夠知道辨别五谷的味道。所以,脾虛不虛從口能分辨出來,如果口中出現異味,多為脾失調造成。
2.從唇四白看脾
脾其華在唇四白,首先,我們要知道四白是什麼地方。唇四白中的四不是指數字,而是指四方的意思。白,因為正常嘴周圍的皮膚是白色的。所以唇四白指的是嘴巴周圍的皮膚。
a.唇腫
在《素問。五髒生成篇》記載:“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胃中有火則上行于唇,胃有火,則脾必受灼。所以,唇腫也是脾胃出現問題了。
b.生瘡
脾失去運化功能,導緻食欲不佳,濕阻中焦,導緻口角生瘡。這是典型的脾虛濕阻的表現。而反複的口角生瘡,則是因為脾胃陰虛造成,而且瘡多發于唇部、舌頭、口腔兩側和上颚。
c.唇炎
嘴唇總是脫皮,幹裂。這是由于脾胃積熱上沖,而外受風邪侵襲造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秋季我們的嘴唇總是幹痛。
d.嘴唇無光
脾氣足則唇色紅潤有光澤,彈性好。而當口唇淡白無光則表示脾虛氣虧。
e.嘴邊黑
唇四白,也就是嘴邊,嘴邊黑是典型的脾虛濕盛的表現,脾虛導緻身體怠倦,濕氣入侵厲害。
3.從其他方面看脾虛
a.嘔吐
脾虛導緻胃納不佳,食物難以克化,脘腹脹滿,胃氣體上逆,導緻嘔吐。所以,當出現飲食稍微不注意就嘔吐,病情經常消化不良多數為脾虛造成。
b.多口水
我們經常發現小孩子會流口水,但是不是所有小孩都有這種症狀。這是由于脾氣不足,不能夠很好的布散津液,導緻口水多向外流。所以發現你的孩子經常流口水,如果沒有在出牙期,可能是脾虛,脾氣不足造成。
c.胖舌頭
胖舌頭是夏季脾胃虛弱,導緻體内濕氣太重的典型表現。這種情況,多是由于飲食造成,飲食主要太冷、太雜和食物不健康。當然還和居住環境太濕造成。
結語:我們天天講脾胃虛弱,卻不知道脾胃到底有什麼傷害。從上文中我們知道,脾虛本身雖然不會導緻我們身體出現大病,但是脾胃虛弱會導緻免疫力虛弱,導緻其他疾病的入侵,從而縮短我們的壽命。而脾虛在我們嘴上有很多的表現,我們想要知道虛不虛,隻要對鏡子看看嘴巴就能了解我們的脾髒處于什麼狀态中。
調理脾虛常用穴位
一、足三裡穴
《針灸大成》載有"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的諺語,指的是化膿灸,又稱為"灸花、灸瘡",用艾條灸灼足三裡穴時,灸到該處皮膚起水疱,産生無菌性的化膿,結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濕祛除,強壯脾胃,使後天生化有源。但現在産生灸瘡後不利于工作生活,一般進行溫和灸就可以了。
二、關元穴
關元過去也叫玄關,就像人體腹部的一個閥門,有将人體元氣關在體内不洩漏的意思,曆來為修煉家所重視。灸關元就是利用艾條燃燒發出的溫陽之氣,通過關元穴送入小腹,是恢複體力補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灸"從字面上來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長時間用火烤的意思。灸既能提神回陽,又能祛邪除濕,還可以去除家裡的異味和人體的異味。在道家養生裡是一種特殊的養命方法,也是升騰陽氣最快的方法。
關元穴在哪兒呢?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勢,将手四指并攏,置于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即是該穴。
三、氣海穴
在臨床中,對于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體質虛弱的患者,臨床中常常采用艾灸氣海的方法加以治療。《内經》雲:“正氣存内、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濕邪,既可以作為一種病因,也可以是一種病理産物,常常在疾病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痰、飲作為濕邪的不同表現形式,在病理過程中均可阻滞氣機。氣海穴作為人體陽氣蒸發陰液的關鍵之處,具有化濕理氣的功效,對于濕邪為患、氣機不暢所導緻的各種疾病,以氣海穴為主,常常具有較好的療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