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關于讀書和學習

​關于學習方式,知識的來源已經遠不像過去那麼單一了,讀書、請教高人、知識付費平台、深造等等。但不可否認,讀書仍然是性價比(不僅僅是價格,還有時間成本)最高的方式之一。

關于學習層次,我認為大緻可以分為幾大類:

1、漫無目的地學習。不給自己設目标,不帶目的地學習,這類占比很大。如果你跟他說這樣不對,他會說讀書、學習這件事不能太功利,要純粹,要先培養愛好。一位哲人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影響了我們整個學習時代。但咱回過頭看看,如果真的漫無目的、僅憑興趣學習,可能大學都考不上,當然這也有教育體制的原因。但換個角度看,正因為我們制定了考大學的學習目标,然後通過有目的有目标地學習、刻意練習,很多人都達到自己的目标,考上了大學。

2、有目的地學習。這類人有了一定的目标和規劃,比如要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或崗位,比如打算考個什麼證書。但很多沒能完成既定目标,書沒讀完就放棄了,證沒考到就荒廢了。我過去也曾如此。大學的時候考教師資格證,連續考了兩次都是心理學沒過,然後就放棄了。最後還安慰自己說:心理學沒考過說明我心理很健康、沒啥問題。這真的是詭辯和花式自我安慰。

3、讀完很多很多的書。這種其實算很勤奮了。這類人每年會讀很多很多的書,然後給讀過的書一本一本記錄、打卡,甚至做各種筆記。然後每年都會有一個讀完的書的清單,也有很多本厚厚的讀書筆記。每每回頭去看這些成果,難免會有一種自我得意的成就感。但這種學習真的有價值嗎?這種學習方式的理論根基是“量變到一定程度就會産生質變”。如果還沒産生質變,一定是量還不夠。但現在知識量已經非人力可計算,肉體凡胎的我窮極一生又能學多少呢?

4、建立知識結構。其實知識就像人的身體一樣,要有骨架才有力量。所以建立了知識結構的學習模式,會讓自己的知識有邏輯有體系。知識結構=專業類知識X跨行業知識X工具類知識。專業類知識:我們所從事的行業、崗位的專業知識;跨行業知識:包括專業之外的如心理學、戰略學、經濟學、管理學、生産學、美學、史學、哲學、文學、财務金融、法律等;工具類知識:流程方法、輔助工具知識等。

5、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完善、牢固之後,最頂級的學習就是思維模式的升級,不斷去刷新自己認識世界、分析問題、突破認知的模型,因為人與人最本質的差異在于思維方式的差異。

下面以我自身的例子,來介紹該如何讓自己的學習方式升級到第五個層次:

1、書不用讀完。不強求自己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特别經典的除外)。有時可能是隻讀其中的部分觀點或精華。有人說這樣不怕一知半解、斷章取義麼?以我的經驗來看,大部分書的觀點其實并不多,一本300頁的書,大概有200頁都是對剛開始提出的那個觀點的論證和案例舉例。很多時候,你看看目錄,看看作者前言就基本能了解整本書的核心觀點了。如果讀的書是你專業領域内的,随着你專業知識的累積,你會發現,你可以很快捕捉一本新書的觀點和邏輯。

2、不給自己設限,挑戰專業領域外的學科。這種挑戰不是說簡單看一兩本你領域外的入門或經典書籍就行,而是深入專研那個領域。馬斯克憑借其強大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了如何造火箭的知識。雖然我們不能像他那樣牛X,但不給自己設限的心态是要有的,不要覺得不是自己專業、不是自己擅長就不去觸碰,如果覺得那個學科知識很有價值,不妨試試。

3、問題清單而不是讀書清單。以後讀書學習,帶着問題研究的方式進行,而不是讀完一本又一本的書。比如想徹底搞懂“如何定價”,那麼就将價格相關的所有領域知識集中起來攻克。比如心理學、行為學、經濟學、傳播學、營銷學等。所以這時候書不必讀完的價值就更加凸顯了。

4、徹底了解某種思想。要想真正理解一種思想,不是隻讀一兩本經典著作就行。比如你想徹底了解“喬布斯的思想”,你就需要全面了解喬布斯的成長經曆、著作、創業史、各類演講/訪談、他人評價等,而不是僅僅讀一本《喬布斯傳》。

5、知行合一。懂再多道理而不去做又有什麼意義。所以,所有習得的知識需要内化、輸出、反饋并實踐。

書是用來讀的,不是裝飾品。讀了就可以處理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