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要想長壽,就别讓自己吃撐了。。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體現食物對人的重要性。而中醫上也早有指出,“水谷,生之本也”,意思是水和食物是生命的根本。

要想長壽,就别讓自己吃撐了。。

的确,食物是人的營養來源,但這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對食物的攝取也應得法,否則反會損壽。所以要想長壽,就别讓自己吃撐了!

古人其實早就實行“少食多餐”啦!

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明确闡述了所食多少與壽命的關系,他指出:“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衆多,心愈塞,年愈損焉。”而唐代百歲醫學家孫思邈更精辟地指出:“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就是說,一頓不能吃得過多,每餐進食量宜少,每日可以适當增加進食次數。現代社會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在貧瘠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支古老的部族——圖布族。圖布族人一日三餐都很少,但身體卻異常強壯,多壽星。

吃得太多小心“無苦患”啊!

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認為“能吃是福”,認為隻有吃得飽飽的,才算是吃好了。然而在中醫經典《黃帝内經》中有一句話叫:“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是說吃得太多,超過自己的消化能力,會損傷腸胃功能。

前人還有“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之說,指出了攝食過多的具體危害,即“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吃得多,大、小便就多,身體容易發胖,飲食也不容易消化完全,晚飯吃得太多,還會影響睡眠,這就是“五苦患”。對此,養生須慎誡之!

把握食量記住“多菜少肉七分飽”原則!

想要吃得“恰當合适”,就要把握一個飲食原則——多菜少肉七分飽。“七分飽”是明朝太醫劉純提出來的“吃飯要吃七分飽”。劉太醫一直活到112歲。他在世期間提出了,“三分治、七分養”的理念。“七分飽”是七分養中的一個觀念,指不要吃得太多。

那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吃到了“七分飽”呢?專家介紹,達到七分飽有一個判斷标準:如果吃飯時間很規律,在下一餐之前是不會感覺到很餓的,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着沒達到七分飽,可以适當再增加一點飯量。如果在到了下一餐依然還有飽腹感,沒有什麼食欲,這說明上一餐吃多了,超過七分飽。

另外,要想長壽,除了别讓自己吃撐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多菜少肉。之所以要“多菜少肉”,是因菜和肉的不同功用決定的。在古人看來,“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是補精益氣的經典配比,說白了,就是主食為主,多挾兩筷子青蔬白菜,少挾一筷子魚和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