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退休金都是一頭霧水。社會上盛傳公務員退休金太高,而普通工人退休金太低,以至于被某些人借題炒作。前年朋友圈就有人組織去市政府反映企業退休金為什麼比公務員低很多。本人一笑置之沒有參加,為什麼我不參加?
現在社會上對退休金普遍存在這樣的錯誤觀念:公務員的退休金很高,企業的退休金很低,很不公平。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讀。
它首先就錯在把退休金理解為“國家福利”。如果是福利,自然應該一視同仁。但其實退休金根本就不是“福利”。從“養老保險”這個名詞就可以得出,退休金實際上是“保險”。保險當然是誰交的保費高享受的待遇就高。
第二個錯誤也是本文重點要澄清的,那就是為什麼公務員的退休金比普通企業員工高很多(一般認為差一倍以上)?
首先我們必須大緻了解一下退休金是怎麼運作的。官方隻給出一組“物理意義”很不明确的計算公式:
1. 基礎養老金 = 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1+職工平均繳費指數)÷2 × 繳費年限 × 1%
2.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 ÷ 計發月數
3. 過渡性養老金 =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 × 1%+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職工平均繳費指數 ×(1992年10月-1998年6月)之間的實際繳費年限 × 1%
我們官方往往有一個毛病,複雜的東西不能用通俗的語言講清楚,讓普通百姓很難搞明白。如果能講明白,我想也不會發生朋友圈組織上訪的事情了。今天打算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這個問題徹底講清楚。
養老保險其實分兩大部分:基本養老保險和附加養老保險。前者是國家強制的,後者可以理解為是有錢的單位給職工的福利。而我們日常說的,其實都是指“基本養老保險”。因為絕大部分退休人員隻能享受基本養老保險。所以這裡重點講基本養老保險,附加養老保險在退休金“貧富差距”比較時順帶講。
因為此前退休的都在2019年繳費比例降低以前,所以我們以北京地區2019年以前的政策為例。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假設沒有通貨膨脹。這一點對理解退休金很重要。如果按實際情況計算很複雜,而假設沒有通脹,并不影響結果。因為社保基金通過理财的收益,可以彌補通貨膨脹,實際結果相當于沒有通貨膨脹。
我們以北京為例,為便于計算理解,将實際的條件做整數化處理:按照20歲工作,60歲退休(工作40年),北京平均壽命80歲,退休時社會平均月工資10000元。按照社保規定,企業要按照工資的20%為員工交養老保險,員工也要從自己工資中扣除8%交到社保中心。為簡單明了,我們就按工資的30%計算養老保險。那麼一個拿平均工資的北京人,每月要交3000元,每年就要交36000元的養老保險。連續工作40年總共上交養老保險36000╳40=144萬元。那麼60歲退休,養老金按平均壽命發放(20年),每月就是144萬÷20÷12=6000元。也就是說,一個拿北京平均工資的北京人,大概每月的退休金是6000元。
也就是說,平均來說,北京人的退休金大緻相當于退休時當地平均工資的60%。這個60%就是所謂的“替代率”。
需要注意的是,上邊說的“6000退休金”是“平均值”。衆所周知,市場經濟有個規律,那就是大多數人的收入低于“平均值”。根據國家統計局居民收入分布估算,大概有将近70%的人低于“平均值”。所以,北京大部分人的退休金低于6000。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感覺退休金低。但這顯然還不能解釋社會輿論關注的“公務員退休金比普通工人高很多”的疑問。下面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公務員退休金比普通工人高很多,以及為什麼說這是合理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參加上訪多原因)。
首先要注意點是,上面計算的退休金是大多數人隻能拿到的“基本養老保險”。而“有錢的單位”往往還會有“附加養老保險”。而這些單位中,最有錢的其實是大企業,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隻是“有錢單位”中最窮的。因此,如果要吐槽退休金差距,有錢的大企業比普通企業退休金高得更多。而這隻是問題之一。
問題之二是,普通企業員工與公務員(包括事業單位員工)比,最大的區别是前者往往經濟效益不好,所以不可能有錢給員工交“附加養老保險”,而公務員是财政負擔,可以按照社會平均水平為員工以“職工年金”的形式交附加養老保險。附加養老保險有多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大概能占到工資的10%以上。也就是說,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實際上交的養老保險占工資的40%,而普通企業上交的隻占工資的30%。以平均工資10000計算,公務員就比普通企業多出将近1000。這是其二。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往往是一般人忽略或不了解的。
第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普通企業大多是私營企業,老闆往往利用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最大限度壓低成本。前邊說過,社保政策規定企業必須按員工工資的20%上交養老保險。為了降低成本,私企老闆往往低報員工工資,我就親眼見過一個小企業的會計上報的四名員工工資都是2000!當然,實際它們給員工的工資不可能這麼低。政府或許看到了這一點,此後就規定了一個上下限。最低不能低于平均工資的60%,最高不能超過平均工資的3倍。因此,現在的小企業老闆們都是按照平均工資的60%上報的。我認識一個高科技小公司,給員工的工資是15000,但上報的就是6000!
這樣一算,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本來就略高于社會平均工資,加上附加養老保險和普通企業低報将近一半工資,最終退休金相差一倍那不是很正常的麼?因此,說公務員退休金太高顯然是還不到台面上的。
通過以上的事實來看,我們不但能理解普通小企業的退休金為什麼那麼低,還能理解為什麼網上到處傳的平均工資很低,其實也是假象。平均工資其實不見得低,因為很多小老闆都故意低報工資,當然國家統計局的平均工資就低!
最後順帶辟個謠。網上總有人宣揚發達國家養老制度好,其實也都是誤讀。
前邊提到“替代率”。隻有替代率高,退休工資才可能高。那麼國外替代率是多少呢?
美國的養老保險要交工資的12%左右,而被中國人普遍誤讀的福利國家(歐洲和加拿大等),養老保險都在10%~15%範圍内,而且是企業和員工各交一半(這顯然對老闆有利),個人的負擔比中國多,而且上交比例也比中國低很多。它們的“替代率”也就是25~30%。如果考慮它們物價高,退休金并不比中國高多少。
另外,某些國人盛傳的“高福利”,其實就相當于中國的“低保”,隻有極少數“特别窮”的人才能享受,而實際上與“滋潤”相距甚遠。
以加拿大為例。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金是很低的,平均大概在每月1000加元。雖然還有“養老金”(最高每月700到800加元)。二者加起來似乎還可以,但一是加拿大物價比中國高一倍,所以實際上并不高。二來這這裡面有很多“貓膩”,因為“養老金”其實類似中國的“低保”。顧名思義,就是說低收入的人才有。如果你的退休金比較高,“養老金”就要減少,甚至沒有。也就是說,一般人每月拿不到1800加币。
美國更資本主義化,沒有類似加拿大“養老金”那樣的福利,全憑自己交的保險領退休金。歐洲也好不到那裡去,歐美國家的退休金大緻都在每月1500本币左右。本人有一個親戚是加拿大籍,來中國發展。家裡有人可能就是聽到了網上謠傳,擔心其長期不在加拿大生活,養老金會減少很多(因為上面說的每月700~800是在加拿大住滿40年才能拿到)。結果我那位親戚很不以為然地說,想過得舒服還是要靠自己,靠政府福利想過滋潤的生活“趁早别做這個夢”!所以網上流傳的國外社會保障很好的說法,基本上可以說也是訛傳。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