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縣委黨校學習了北大教授于洪波關于項目管理的講座,結合公務員工作的實際,落實王書記提出的“三變要求”,進一步提高自身開展工作的能力,經深入思考我認為公務員應具備以下項目管理的素質與能力。
一、将工作開展上升到項目管理的責任感
要提高公務員的工作能力,必須敢于創新、從嚴要求,于教授在講“什麼是項目”時,提出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務錯綜複雜,大緻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天天如此,不斷地重複的常規業務。而另一類,具有獨特性,且持續時間有限,達到目的之後便告結束,隻做一次,不再重複的事務就是項目。比如:舉辦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項目做的都是事先不确定性事物,鼓勵時時創新,處處創新,為此每次的項目開展就會産生最大的新穎感及影響力,其産生的效果也是常規業務所不能比拟的,可以這樣說,一項常規業務做一百遍也不會有提高,還每一個項目隻做一次就是一次的創新。于教授提出,一項工作是項目還是常規業務并不取決于該項工作本身,而是取決于做該項工作的人的需要。這對于我們的工作而言實際就是幹好與應付的問題。選擇幹好就得創新,就得将工作當作是項目來經營,就得把每一項工作做的用時最少、成本最低、質量最高;就是要把每一項工作發揮最大的效益;就是将每一項工作做到群衆的心裡;就是将每一項工作最大程度的推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如果當成是常規業務來做,那就使工作缺乏時效、缺乏創新、缺乏效果,而工作者本身也會沒有進步,正如于教授所說常規業務最終将會被機器人的工作所取代。所以,我們公務員首先要樹立一種将各項工作當成項目管理來經營的意識,通過不斷的創新,實現自我素質的提高,自我價值的體現,從而進一步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具備項目化工作必需的素質
公務員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服務性、示範性等特點,可以說公務員的工作就是特殊化的項目管理工作。這就要求公務員要具備符合職業特點,又符合項目管理要求的必要素質。一是從工作的原則性來看,公務員要具備“内方外圓”和“大方小圓”的素質。公務員從事的行政行為,法律性較強,所以公務員工作開展首先要不違背法律法規,這是大原則,必須要堅持,絲毫不能放松。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細節要學會變通,學會完善。公務員自身修養更要具備做人要方正,做事要圓通的基本素質,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工作項目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從而促進工作的效率與和諧。二是從工作的協調性來看,公務員要具備“先圓後方”和“已方他圓”的素質。要嚴于律已,寬于待人,敢于擔責;處理事情禮前法後,避免沖突。三是從工作的時效性來看,公務員要具備數字管理理念。提高工作的預見性和開展工作進程的準确性,科學掌控工作的進程,及時應對工作中出現的不定變數,提高工作的效率。四是從工作的合作性來看,公務員要具備團隊理念。我們面對的工作帶有複雜性,往往不是一個人所能順利解決的,而是需要一個團隊共同開展。這就要求每名公務員在工作中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任務,服從大局的利益,積極合作,勇于奉獻。
三、具備項目化工作所需的能力
各項工作的創新開展需要一批具備項目工作能力的公務員,這不僅是指掌握項目化管理知識,而是真正具備項目化工作能力。一是創造“時勢”開展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要具備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幹成工作的能力,不畏難、不畏先,善于造勢、借勢。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很不樂觀,發展的困難很多,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發展,在這“危”中有“機”的形勢下,對創造“時勢”開展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縣提出的“用好三力”就是很好的“借勢”之舉,通過激活内力,巧借外力,激發活力來實現我縣的跨越式科學發展。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比如:加快與濰坊對接,強化承接濰坊項目;借經濟危機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機遇期,加快形成我縣的主導産業集群等等。作為公務員更要在各項工作中,借最大、最優之勢,為我縣經濟發展的全局服務。二是“未雨綢缪”科學計劃的能力。公務員要增強事前計劃的能力,提高預見性,統籌考慮問題,羅列工作方案,選擇最優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制定工作分解計劃(WBS)、人力資源分派計劃(責任矩陣)、進度計劃、風險應對計劃等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三是強有力的執行能力。有了好的計劃,有了好的責任分工,關鍵在于落實。每名公務員在計劃實施中都要明确責任分工,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目标,不為失敗找借口,多為成功找途徑,以100%的執行力保證整個任務目标的實現。四是事後評價與總結經驗的能力。每項工作完成後,都要做事後評價與經驗總結,這是一個提高,是一種升華,對于以後工作的開展有着非常積極的借鑒作用,而具體實施的公務員也要進行必要的經驗總結,對整個工作項目的過程進行梳理,找出工作開展的典型經驗及各項不足,并認真分析總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