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裡,高瓴資本和張磊一直處在風暴之中,作為曾經滋養過京東、騰訊、字節跳動、藍月亮等企業的投資大神高瓴資本最近似乎頻頻失手,還陷入無差别裁員的謠言中。
“高瓴怎麼了”,這恐怕是今年以來投資圈最大的話題。
從0到5000億,曾經的張磊用15年“重倉中國”成就投資傳奇,也讓其掌舵的高瓴資本成為業界翹楚。但近一年多來,高瓴多次遭遇滑鐵盧,“時間的朋友”是否也被囿于時勢之中?
講述原創商業創始人故事,傳播商業智慧。本期子牙童趣創始人觀察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高瓴資本和創始人張磊的故事。
或許你會覺得,能掌舵5000億投資帝國的張磊一定出生不凡。
不是官二代就是北上廣富二代然而張磊出生在河南省駐馬店這個勉強能算四五線的内陸小城。張磊很聰明也很有想法,高二時他将《資本論》通讀了兩遍,随後萌生了要學金融、資本相關專業的想法。
1990年,18歲的他以全省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在當時看來,他的選擇有些小衆。彼時,我國尚未加入WTO,别說邁向國際金融市場了,改革開放也沒過去多少年。但是張磊就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從此他與金融結下不解之緣。
和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選擇的一樣,“宇宙的盡頭是編制”他來到了五礦集團。
雖然生活穩定,但他需要每天和煤炭礦石以及供應商打交道。對普通人來講,這份工作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張磊是頂着狀元光環和名校背景的,比起曾經的校友們在金融街各大投行風光無限,風餐露宿四處收煤的張磊難免會有心理落差。每天重複着一樣的工作,張磊越過越迷茫,他甚至開始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張磊不願意止步于此,他選擇聽從内心的聲音,辭職、讀研、從頭開始。這一步走出去非常難,他在選擇之前做了充分的調研,比起留在國内考研,名校背景和從業經曆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使得他在申請國外院校方面更具優勢。
1998年的張磊成功申請到耶魯大學的碩士項目。期間,張磊遇到了他的“伯樂”史文森,這位被譽為投資界教父級的人物曾出任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美國經濟複蘇顧問委員會委員。
他引領張磊進入投資界,在他的指導下,張磊成功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系碩士學位,并進入耶魯捐贈基金實習。
畢業後,張磊先後進入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上如魚得水的他還主導創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駐香港辦事處。
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張磊在2005年打算創立自己的公司,或許是為了紀念自己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張磊把公司取名為高瓴集團。他的導師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伯樂史文森,先後撥出3000萬美元支持他的事業。
與傳統投資方式不同,張磊更加注重長期投資、價值觀念等方面,加之對國内市場有着詳細的了解,他的投資眼光十分獨到,出手“彈無虛發”。
2005年,在騰訊還市值不到20億美元,尚且是以QQ為主要産品的互聯網公司時,張磊重倉買入騰訊,此時他的高瓴集團尚在初創期,容不得半分閃失。不過時間證明張磊的選擇是正确的,如今的騰訊已經成為互聯網巨頭,推出的産品幾乎和每個中國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如果說你認為張磊隻是膽子大,敢投資才會有如今的地位那就錯了。真正做好投資除了運氣和勇氣,更需要敏銳得到洞察力和深入的研究。
在京東決定進軍物流行業時,劉強東找到了張磊。
當時的京東想要建設自己的銷售運輸體系,從倉儲到物流到營銷,線上+線下一體化推進。這一想法許多業内人士并不看好,前期投入太大且京東的客戶群沒有那麼廣,另外還有來自淘寶和線下實體經濟的競争,因此劉強東一直沒能融資成功。
在找到張磊時,劉強東開出了7500萬美元的融資需求。
當時他以為張磊或許會想其他人一樣,和自己“講講價”,開高一點還能留有餘地。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張磊不僅一口答應,甚至說“高瓴投就投3億美元,否則就不投”。
他的一番話讓劉強東都震驚了,其實這并不是張磊在擺闊。
在劉強東找到他之前,張磊早已帶着高瓴的團隊對國内市場進行了深度調研,在聽說京東有進入物流行業的企劃後,團隊又對京東的規劃和發展進行了深入分析,在他們的測算中,至少需要25億元投資才能幫助京東進軍物流行業。
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高瓴資本和張磊甚至比京東和劉強東更了解京東。另一方面,張磊也想看看,劉強東到底有多大的信念進入物流行業,在他看來,有些人即便給了錢也不敢用、不會用,他就是要拿3億美元的巨額投資讓劉強東認識到這個事情的難度、堅定自己的選擇。
不僅如此,張磊直接指出京東的問題在哪裡,還為劉強東引薦了沃爾瑪、亞馬遜的負責人,劉強東在他們那裡學到先進的管理和運營經驗,對京東進行了改造升級。
随後,張磊又在京東與騰訊之間牽線搭橋,騰訊的入股使得京東在互聯網銷售和運營方面再上新台階,最終,京東完成了蛻變,市值節節攀升。高瓴投資也從京東一戰上掙了30多個億。
這些年裡,高瓴資本相繼投資了騰訊、格力等20多家知名上市公司,張磊也走上行業“神壇”。近些年,随着新能源、大健康、線上教育等概念的流行,高瓴資本也在各行業進行布局,無不顯示出高瓴資本的深謀遠慮和巨大野心。
不過走上“神壇”的高瓴資本也有過許多不成功的資本運作案例。2015年,高瓴資本投資十多億支持愛屋吉屋,但由于愛屋吉屋去門店化的經營模式加之人才培養和儲備不合理,該公司在2019年倒閉。
高瓴資本此次的投資虧損率達到了100%。不過勝敗乃兵家常事,在資本市場上,能夠穩住心神、實現勝多敗少便是赢家。
如今的高瓴資本依舊是國内行業巨頭,哪怕隻是無差别裁員的謠言,也能把國内資本市場吓出一身冷汗。
從張磊的行事風格和高瓴的發展狀态來看,即便裁員是真,大概率也是進行闆塊和人員調整,譬如保留骨幹團隊,放棄一些不看好的邊緣行業,對于高瓴的長遠發展來說,這或許并不是一件壞事。
不管怎樣,我們一沒有必要神話高瓴資本和張磊,二沒有必要感到恐慌,畢竟投資市場對于普通人來講太過遙遠。
更沒必要去貶低高瓴資本,畢竟在高瓴的投資下,許多企業成功發展壯大,為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為看客的我們,或許應該學習張磊的思維方式,踏實工作的同時,期待這位國内新興“私募教父”是否還能再創“神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