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小白
性印記,動物愛上人;
烙印反應,動物認人為母;
遺傳性性吸引,有情人終成兄妹;
反向性印記,親兄妹間毫無“性”趣。
1950年代,大熊貓姬姬“移民”倫敦動物園,很快開始發情,脾氣暴躁。為了讓它傳宗接代,工作人員将姬姬帶到莫斯科動物園,與雄性大熊貓安安交配生子。後面的故事就有些尴尬和羞羞了,姬姬對安安毫無興趣,斷然拒絕了安安愛的請求,卻轉而向飼養員發出了愛的“性”号——抱着飼養員的腿來了一次完整的性展示,看得安安目瞪口呆,不知道它和飼養員誰心裡的陰影面積誰更大。
雖然姬姬這次跨物種求愛沒有結果,但在動物界還真出現過不少重口味,獸性大發的家夥,忍不住想上位和人類來場愛的博弈。我今天就來談談你可能完全不知道的四個概念:性印記,烙印反應,遺傳性性吸引,反向性印記。
第一件事發生在1970年代,美國獵鷹實在耐不住寂寞,與飼養員發生了......某種不可言喻的行為,“真正”實現了“跨物種交配”,并在1975年收獲了愛的結晶——小獵鷹。
人和獵鷹?生出了人鳥獸?當然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他/她(它)生下的是一隻雛鳥,所謂跨物種交配也不是你想象的那回事。上世紀中葉,殺蟲劑敵敵畏的廣泛使用,導緻獵鷹在美國幾乎消聲滅迹,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試圖以圈養繁育的形式來拯救瀕臨滅絕的獵鷹。獵鷹人萊斯·博伊德發明了一款名為“愛情頭盔”的精子收集裝置,操作過程是這樣的:飼養員頭戴安裝有特殊口袋的雄鳥精液搜集器,尋找一隻心儀的雌鳥,開始愛的延續。在“人鳥交配”時,飼養員會将一隻手(相當于一隻雄鳥的重量)放在雌鳥的背上,讓雌鳥感覺是雄鳥在愛撫自己,此時飼養員的另一隻手順勢用移液管或不用針頭的皮下注射器,将精液射進雌鳥的洩殖腔。
令人驚訝的是,“愛情頭盔”竟然真的實現了人工授精,獵鷹在人們的解救下成功逃脫瀕危困境。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美國成功繁育并放生了6000多隻獵鷹,此外加利福尼亞秃鹫和普勞馬多獵鷹,也通過“愛情頭盔”而擴大了種群。
為何熊貓不喜歡同類,反而對飼養員發出愛的信号?獵鷹不和同類發生關系,卻和人類沒羞沒臊?在心理學和行為學中将這種現象稱之為性印記,即幼年時期動物學習理想伴侶特征的過程。
當人類從幼崽開始飼養哺乳動物和鳥類時,就可能會讓它們産生性印記,進而發展成對人類的癡迷與暗戀,所以從小被圈養的熊貓、鳥類更依賴于人類,并在成熟後對人産生非分之想也就不足為奇了,包括你的狗狗,哪一隻不是這樣的呢?
與性印記相類似的心理學現象,還有我們常見的烙印反應又名認母刻印,指剛獲得新生的小動物,會追逐它們最初看到的能活動的生物,并對其産生依戀之情的現象(鳥類尤為明顯)。《貓和老鼠》中破殼而出的小鴨子,第一眼看到的是Jerry,就把老鼠錯認為自己的母親,模仿Jerry學得一手小老鼠的好把戲,卻不會遊泳這項鴨子天生的技能,好在最後找到了鴨媽媽,重回鴨群。這樣的故事并不隻出現在動畫片,現實裡也出現過真實的案例。
1935年,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Zacharias Lorenz)在灰雁上發現了這個現象,剛出生的禽類幼崽在孵化後,會迅速與母親建立親密的關系,并準确區分出母親和其他成年同類的區别。然而,倘若幼崽出生後母親不在身邊,它們便會對其他第一眼看到的物體産生親密關系與依賴。
難道禽類幼崽是靠睜眼後看到的移動生物來決定誰做父母嗎?勞倫茲找到一窩鵝蛋開始研究,在快要孵化的時候,一半鵝蛋放在鵝媽媽的窩裡,另一半放在孵化器中,保證自己是鵝寶寶出生後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物體。研究結果不出所料,由鵝媽媽孵出的小鵝緊随鵝媽媽,由孵化器孵出的鵝寶寶則隻和勞倫茲親,即使勞倫茲把兩類鵝寶寶都和鵝媽媽放在一起,孵化器孵出的鵝寶寶也根本不接受自己真正的母親。
同樣的事情,還出現在意大利,懸挂式滑翔機飛行員Angelo d'Arrigo發現,非機動懸挂式滑翔機的飛行與候鳥的飛行模式極為相似,兩者都是通過熱空氣的上升氣流(熱流)達到一定的高度,然後開始遠距離飛行。人工飼養的鳥類,沒有鳥兒來教會它們如何遷徙,無法放生野外。d'Arrigo為了将這項技能傳授給瀕危的猛禽物種,在他的滑翔機機翼下孵化出了一群小鳥,并在其身上留下印記。然後就開着滑翔機,向雛鳥傳授飛行和狩獵的必備技能,無論是在地面還是天空,雛鳥們都緊緊跟随他嘗試各種遷徙路線,成功學會了求生的本領。
動物和人類之間有性印記、烙印反應,而人類之間也有類似的概念。比如親生的兄弟姐妹如果從小就分開了,沒有在一起生活,當他們成年後互相見面,就會有一種天生的性吸引力;尤其是在成年後第一次見面的姐弟或兄妹之間,可能會出現壓倒性的性吸引力,這種現象就被稱為“遺傳性性吸引”,甚至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會發生這種現象,一種觀點認為,這可能是雙方有着相似的遺傳基因所緻。
那麼,為什麼從小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表兄妹、父母之間不會産生性印記、遺傳性性吸引呢?因為作用于我們身上的,有一種與熊貓、獵鷹性印記和遺傳性性吸引相反的現象——“反向性印記”,即人們從一出生或孩童時期就和兄弟姐妹、表兄妹、父母生活在一起,成年後不會對其産生性吸引。
“反向性印記”最初由芬蘭人類學家愛德華·韋斯特馬克(Edvard Westermarck)在他的著作《人類婚姻史》中提出,所以又名韋斯特馬克效應(Westermarck effect)。例如,舊時童養媳在我國甚是流行,這就是典型的韋斯特馬克效應,女孩在很小的年紀就和自己未來丈夫一同長大,成人後童養媳内心往往抵觸婚姻,婚後多為不幸且生育率低。
在以色列吉布茨集體社區中,将幼童根據年齡劃分到不同的群體中生活。研究發現,孩子們長大後,和群體成員結婚的比例在千分之五左右,這些結婚的夫妻中都是在出生六年以後才一起集體生活,所以親兄妹在六歲前接觸可以降低性吸引,避免日後出現近親結婚或一些道德倫理問題。
性印記,讓鳥兒愛上了人;
烙印反應,讓鴨子認人為母;
遺傳性性吸引,讓有情人終成兄妹;
唯獨反向性印記,阻止了人類的近親婚配。
當然,這些概念看起來都很有道理,但也引來了極大的争議,因為關于這些方面的研究很少,很多時候隻停留在假設上。你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太有道理了,但道理究竟是什麼呢?現在還沒有人完全說得清楚。
人心捉摸不透,動物的腦回路也是峰回路轉,現實也遠比故事更狗血。
都看到這裡了,還不關注一下麼?謝謝!
徐德文小說作品精選:
有話要說...